•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2008、2009年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08、2009年 > 当代艺术与档案

    当代艺术与档案

    2011-07-30 13:11:12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采访现场

    采访人:杨磊(中国档案报记者)
    被访人:张海涛(宋庄美术馆策展人/艺术评论家/艺术档案网主编)
    时间:2009年12月4日
    地点:宋庄美术馆


    中国档案报采访提纲

    宋庄美术馆是专门用于当代艺术展览展示的艺术空间,而该美术馆的网站却起名为“艺术档案”。艺术和档案似乎毫不相干,而宋庄美术馆却巧妙地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本报记者想就此对贵馆进行采访,了解宋庄档案馆与档案之间的故事。

    1.贵馆与档案是如何结缘的?“艺术档案”这一概念由谁提出?

    2.贵馆所藏的艺术品与档案有什么关系吗?

    3.您认为,艺术与档案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4.为什么要将网站各个专题都以档案命名?

    5.贵馆的哪些工作与档案有关?

    6.贵馆有没有一些重大事件与档案有关?


    当代艺术与档案:不得不说的故事

    文/ 杨磊(中国档案报)

    波普、极简主义、观念艺术等等艺术思潮,以及装置、行为、影像等等媒介类型的艺术,通常被归入当代艺术的阵营。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宋庄美术馆,专门用于当代艺术展览展示的艺术空间,而该美术馆的网站却起名为“艺术档案”。当代艺术与“前卫”“先锋”等字眼联系紧密,档案则与“传统”“历史”密不可分,二者之间似乎并没有太多交集,宋庄美术馆却巧妙地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为了探寻当代艺术与档案之间的故事,本报记者日前来到宋庄美术馆。

    谈起“艺术档案”网站的建立过程,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艺术档案”网站主编张海涛很是感慨。建立一个有关当代艺术的网站,起初只是他个人自发的想法,在网站创建时,负责整个网站工作的只有他们夫妇二人。后来,在宋庄美术馆馆长栗宪庭的帮助下,网站才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旨在梳理中外当代艺术文献资料,并搜集、观察当代艺术最新动态,及时“书写”艺术历史,为当代艺术的普及与文献归档奠定基础的非营利性艺术文献类网站。

    据张主编介绍,当代艺术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梵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在当时都是人们无法理解的,但在后世却倍加推崇,这也是当代艺术所遇到的问题。而收集和记录当代艺术的各种资料,使之形成档案以供大家参考,成为了当代艺术者们的任务和使命,这就是“艺术档案”建立的初衷。

    打开“艺术档案”的网页,最大的特点就是网站的各个专题几乎都冠以“档案”之名,诸如“展览档案”“评论档案”“人物档案”等等。张主编介绍,之所以用“档案”命名,是因为艺术与档案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当一种艺术形态或思潮出现时,当时的各种艺术家、批评家甚至历史学家就会将它记录下来,形成各种艺术文献和艺术史料,而这些就是记录这些艺术的档案资料。现在各种艺术院校和艺术专业都有艺术史这门学科,艺术史就是这些艺术档案资料整理而成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代人都知道唐朝女子以胖为美,而反应这一艺术现象的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各种艺术作品、文献和史料。因此,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历史上各种艺术,档案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包含对于艺术现象的真实记录和再现,更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如今,各种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纷纷追赶时代潮流,紧跟最新出现的艺术文化形态,生怕被大众文化所淘汰。可宋庄美术馆却与记录历史的档案挂钩,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谈到此,张主编说,梳理历史固然重要,但是记录现在也是不能忽略的。“艺术档案”的主旨之一就是搜集、观察当代艺术最新动态。美术馆在不断整理和挖掘原有的艺术资料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当下艺术现象的研究和宣传。今年,美术馆就开办了一次有关新媒体艺术的展览活动。同时,对于当代艺术工作者生存状态和创作状态的调查和记录,也是宋庄美术馆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馆所在的宋庄艺术园区,被人们称为“画家村”。目前,大约有3000多名艺术工作者在这里居住、创作,大部分以美术为主,同时也包含小说、音乐和电影等其他艺术领域,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生态最成熟的艺术群落之一。从2007年起,宋庄美术馆每年都会对这些艺术工作者进行两次摸底调查。前不久,美术馆刚刚完成了今年的调查,并推出了《生活在宋庄——宋庄及周边艺术群落田野调查展》的调查成果,形成档案资料,更加全面和系统地记录当代艺术工作者的生存状态和创作状态。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