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超空间展览

[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超空间展览

2010-07-03 09:51:41 来源: Art218 作者:

隈研吾: “空气砖”,3000(H) × 7000(W) × 5000(D)mm,ETFE 胶片

倉俣史朗: “好胃口”,1350 (H) × 5350 (W) × 1170(D)mm,玻璃, 铝

阿尼什•卡普尔: “State of Limbo”,1225(H) × 1225(W) × 1225(D)mm(each),树脂, 漆

超空间 INBETWEEN
隈研吾、倉俣史朗、阿尼什·卡普尔

策 展 人:清水敏男
展览日期:2010年6月4日 至 2010年8月8日
开幕酒会:2010年6月5日,5 – 8 pm
展览地点:外滩三号 沪申画廊
地    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三号三楼

沪申画廊和清水敏男艺术事务所迎来名为“超空间 INBETWEEN”的三位艺术家作品展:隈研吾、倉俣史朗和阿尼什•卡普尔。这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超空间”。这三位艺术家以三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在多维空间产生出协同效果。“超空间 INBETWEEN”的展览空间将为观众带来一场不同寻常的视觉盛宴。

隈研吾是现今最受瞩目的建筑师。他能透过建筑的表面而感知它背后的原始结构。他的作品是经由解构而重构的新整体,他创造的空间是连续而又相互断开的。空气和光线停留在空间内部的同时,也向外四散弥漫。换而言之,他创造了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空间,人类和宇宙(自然)相互相融于其中。其近期的建筑作品有:“瑜舍酒店” (酒店),中国北京,2008年;“CON / FIBER”(展馆),意大利米兰,2009年;“莲屋”(住宅),日本神奈川,2005年;“长城脚下公社”(住宅),中国北京,2002年。

倉俣史朗是一位产品设计师。他去掉了日常事物的物质性,使物体不再凝重,将事物从“禁锢于物质中”的咒语中解放出来。虽已去世将近20年之久,但倉俣史朗的作品却愈来愈受到高度的评价。代表作品包括:“面1,面2”(Side 1, Side 2),不规则形状的家具设计系列,1970年;“跳起比根舞”(Begin the Beguine),向霍夫曼致敬的设计,1985年;“月儿高高”(How High the Moon),钢网扶手椅,1986年;“布兰奇小姐”(Miss Blanche),丙烯/玫瑰透明椅,1988年。

阿尼什•卡普尔的雕塑则拥有改变整个空间环境的魔力。阿尼什•卡普尔的雕塑是这个真实世界上出现的“零”空间。这一“零”空间不仅存在于他的雕塑本身中,还存在于雕塑所释放的一种无形的空间中,使站在周围的人们无不为之所吸引。因代表英国在1990年 “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而受到高度评价的阿尼什•卡普尔,是活跃于全世界的最为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其近期的个展包括:“阿尼什•卡普尔”,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09年;“阿尼什•卡普尔”,古根海姆现当代艺术馆,毕尔巴鄂,2010年;“云扉”,千禧公园,芝加哥,2004年。

作为一位重要的当代艺术策展人,本次展览的艺术总监清水敏男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曾与日本及全世界的许多杰出艺术家合作。其近期策划展览有: “两座山(畠山直哉,巴尔萨泽•伯克哈特)”,萨尔茨堡现代博物馆,奥地利,2008 -09年;“东京中城-公共艺术项目”(任艺术总监),东京,2007年;“2000年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任艺术委员),上海美术馆,上海,2004年。

题为《超空间INBETWEEN》的全插图图书(附:艺术总监清水敏男的随笔)将借此次展览的机会出版。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