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九位艺术家及组织进入2016CCAA中国当代艺术家奖终审评选

九位艺术家及组织进入2016CCAA中国当代艺术家奖终审评选

2016-11-02 16:21:27 来源: artspy 作者:

 

2016年7月14日,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正式发布2016年艺术家奖评选公开征集的通知,截止2016年8月20日,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在报名有效期内共收到135位艺术家及艺术组织的报名资料,报名参与的艺术家总数为2014年的两倍,涉及绘画、雕塑、摄影、装置、行为等当代艺术创作领域,优秀作品层出,报名艺术家整体水平均超出了两年前。

提名委员会委员经慎重考虑,从报名的135位艺术家及艺术组织中评选出苍鑫、刘港顺、刘夷、田晓磊、童昆鸟、艺术教育小组、钟锦沛等9位艺术家及艺术组织进入2016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候选人名单。以上9位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领域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装置四个门类,在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和作品完成度等方面较为成熟,其中4位30岁以下(含30岁)的艺术家将进入CCAA最佳年轻艺术家奖的角逐,另外的5位艺术家将进入最佳艺术家奖角逐。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将对以上9位候选人的资料进行统一整理、翻译,与提名委员会提名的55位艺术家资料一并提交给2016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艺术家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将于11月13日进行终审评选。

 

本届CCAA艺术家奖评选评委会由7名委员组成,其中中方评委委员3名,外方评委委员4名,评委会主席:刘栗溧(Liu li anna)

中外评委名单如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1、贝尔纳·布利斯特纳(Bernard Blistène), 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馆长
2、克里斯·德尔康(Chris Dercon),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荣誉馆长
3、冯博一(Feng Boyi),独立策展人、美术批评家,兼任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
4、彭德(Peng De),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华安雅(SuhanyaRaffel),香港M+美术馆馆长
6、乌利·希克(Uli Sigg),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创始人,收藏家
7、尹吉男(Yin Jinan),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贝尔纳·布利斯特纳(Bernard Blistène)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作为中国历史最久且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学术奖项,自1998年第一次颁奖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随着奖项的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希望参与到奖项评选中来。与此同时,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也希望鼓励那些目前尚不在公众、市场和学术视野范围之内,却一直坚持独立思考和个人实践的艺术家的参与。为此,在对苏黎世艺术大学组织的CCAA研讨课程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通过与提名人、评委会的多次讨论,CCAA于2014年在原有的提名人提名制基础上,正式增设了公开征集制。这一制度的设立对2004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提名委员制形成了有效且必要的补充,更好地遵循CCAA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了参与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奖评选中来的机会,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作为中国历史最久且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学术奖项,自1998年第一次颁奖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随着奖项的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希望参与到奖项评选中来。与此同时,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基金会也希望鼓励那些目前尚不在公众、市场和学术视野范围之内,却一直坚持独立思考和个人实践的艺术家的参与。为此,在对苏黎世艺术大学组织的CCAA研讨课程进行深入总结的基础上,通过与提名人、评委会的多次讨论,CCAA于2014年在原有的提名人提名制基础上,正式增设了公开征集制。这一制度的设立对2004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提名委员制形成了有效且必要的补充,更好地遵循CCAA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了参与到蓬勃发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奖评选中来的机会,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度。

CCAA从每年不断增加的报名数量和其中所包含的大量优秀艺术作品中感到了建立一个更加公正、严格的评审标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第一个前瞻性的学术国际奖项, CCAA也感到了要为更多的优秀艺术家提供国际学术交流机会的责任。

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书单︱全球101本艺术史第6篇:进阶型中国艺术史

书单︱全球101本艺术史第6篇:进阶型中国艺术史

2022-03-16 13:07:54.376 来源: 魔灯院 PATRON 作者:

0_2_11.jpg


本次书单由魔灯院联合创办人及导师、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樊林教授提供。魔灯院小编整理后,将101本书单将会拆分成7组书单,并且根据难度逐一分类,进行7次推送介绍。它们将是:

第1篇:10本入门型艺术史书籍【点击查看

第2篇:15本基础型西方艺术史书籍【点击查看

第3篇:20本基础型中国艺术史书籍【点击查看

第4篇:18本基础型中西方艺术史系列丛书

第5篇:10本进阶型西方艺术史书籍(书目包含了史学史层面的知识、美学鉴赏、风格流派的分析与解读)【点击查看

第6篇:15本进阶型中国艺术史书籍(书目包含了史学史层面的知识、各门类艺术深入分析与解读)

第7篇:15本进阶型西方艺术论著系列丛书


接下来,我们推荐第6篇,11本进阶型中国艺术史书籍:

e.jpg


76

《中国美术史论集》

11.jpg

作者: 金维诺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

本书作者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指导教师、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除原有论文的精华部分外,本书又增加了20世纪末发表的一些文章,特别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美术的研究和绘画史籍探索的最新论著。结构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上卷主要是对考古发现的美术品的论证以及考辨唐宋以前传世卷轴画的文章,是有关美术史的一般性综合论述;中卷是论述佛教艺术的文章,由于一部分佛教经变研究论文在文革期间散失,这里只汇集了已发表的若干篇;下卷是有关绘画史籍的研究和有关论著前言、参加各种会议的发言,以及对某些展览或作品的评介,应该说,这本“论集”比以往丰富、系统、全面,是较完整的文本,基本上体现了中国美术史研究几十年的学术轨迹和成果。


77

《风格与观念》

2.jpg

作者: 高居翰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副标题: 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

译者: 范景中/高昕丹 

出版年: 2011-10

《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共分为二大部分,内容包括:中国绘画史三题、中国画中的政治主题、中国山水画的意义和功能、中国绘画的率意与天然:一种理想的兴衰等。由于20世纪以来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跨文化特点,高先生与各国的学者一道,不但挑战并丰富了中国绘画史学的古老传统,而且回应并促成了西方美术史学的新方法,在拓宽艺术史研究的范式方面,呈现给我们一个宏大的学术景观。


78

《中国艺术与文化》

3.jpg

作者: [美]杜朴/文以诚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原作名: Chinese Art and Culture, 2e

译者: 张欣 

出版年: 2014-2

自2001年初版以来,已被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美国多所院校采用为教材。2006年,作者在初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保持通俗 易懂的风格基础上, 更能迎合读者对新知的渴求。

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窥中国艺术与文化的门径,知其梗概,启发志趣,在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的研究视角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艺术文化史的认识。


79

《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

4.jpg

作者: [美] 巫鸿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

译者: 李清泉/郑岩/等 

出版年: 2017-7

美术史家巫鸿最富争议的学术专著,被誉为“可以与福柯的《词与物》比肩”。

作为重构中国古代美术宏观叙述的一种尝试,本书沿循两条线索对中国古代美术传统进行界定:一是文化比较的线索,即首先反思“纪念碑性”这一西方古代艺术的普遍经验,然后通过考察重新定义的“纪念碑性”在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特殊表现,来探索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逻辑。另一个是历史演变的线索,即通过对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的观察,去发掘中国艺术和建筑的三个主要传统——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之间的连续性和凝聚力。


80

《万物》

5.jpg

作者:[德]雷德侯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译者: 张总/钟晓青/陈芳/韦正/赵洲 译/党晟 校 

出版年: 2012-8

作者从多个方面,既依照历史的线索、技术发展的过程,也依照艺术的门类、材质工艺的区别,深入到中国文化与审美观念的层次,分析了中国的艺术与工艺,揭示出中国艺术史中最为独特、最为深厚的层面。作者说明了中国的艺术家是探索代替模仿的方式,直接地创造出成千上万甚至无限的艺术品。他也为读者指出,模件的思想如何贯通了中国人官本位的文化、中国宗教以及关于个人自由的思想,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81

《中国石窟寺研究》

6.jpg

作者: 宿白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9-1

宿白先生是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和权威,《中国石窟寺研究》这部书正是他在石窟寺考古方面的典范性研究。本书一共收录了二十三篇文章,主要是宿先生从50年代起陆续写就发表的,内容包括对克孜尔、敦煌、云冈、龙门等著名石窟的造像形象、窟龛形制、艺术风格进行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各窟的开凿年代、发展变化、阶段特征等,用语科学谨慎,论断明晰有力。

宿先生的石窟寺研究不仅长于考古方法充分、科学利用,更善于把考古事实与文献材料、历史宗教结合在一起,这种研究方式不仅开创了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道路,也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和综合性。


82

《中国古代书画研究十论》

7.jpg

作者: 谢稚柳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5

本书所收各篇,均系作者在古代书画鉴定及书画史研究中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有感而发的心得精萃。作者为上海博物馆顾问、国务院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精通书画鉴赏。其中《论书画鉴别》一文,全面论证了传统鉴别方法的得失,强调鉴别应以书画本身的认识为依据;论晋唐宋元和明清书画各文,在探索考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强调应以生活为艺术创造的源泉并以笔墨为技法形式的根本,强调应区分传统中江海之源与池沼之流的关系;论借鉴是绘画艺术的主要基础之一,则阐述了创新与研究、分析、继承传统的关系。


83

《名家鉴画探要》

8.jpg

作者: 薛永年 编 

出版年: 2010-1

《名家鉴画探要》内容简介: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本书内容包括: 张珩与中国古书画鉴定学, 谢稚柳书画鉴定方法探析, 徐邦达对书画鉴定的贡献, 启功书画鉴定治学方法谈, 记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等。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傅申、方闻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让鉴定名家们引领你进入书画鉴定的殿堂。


84

《故宫藏画的故事》

9.jpg

作者: 余辉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出版年: 2014-7-1

《故宫藏画的故事》力求根据历史文献和图像,从探寻作者的作画动机入手,形成一种深度揭示古画诸多内涵的研究手段和赏析方法,以改变平面解读古画的方式。可以说,有许多知名古画,虽然考证不出具体作者是谁,但是只要查证出该画家作画的大致时代,就能得知当时的历史背景,作者与当时社会的种种关系就能迎刃而解,亦不难探知其作品在当时的历史作用和艺术影响。


85

《傅山的世界》

10.jpg

作者: 白谦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出版年: 2015-9-1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并不孤立地探讨傅山的书法,而是将之置于整个时代的文化架构中,借由学术思想、物质文化、印刷文化之发展史的角度,由经历了明清易代之痛的遗民惰结的角度,来观察、诠释傅山的生活,和他的学术观念与艺术创作。作者不仅对中国书法史的转折进行研究,也对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观照。凡有兴趣于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之各侧面的读者,此书亦为必读的作品。此书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热切关注,被评为“迄今为止研究单个艺术家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


86

《中国风》

111.jpg

作者: [英]休·昂纳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

译者: 刘爱英/秦红 

出版年: 2017-1

从17世纪始,欧洲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这场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国的冒险家们、传教士们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后,从17世纪开始全面渗透到了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商贾乡绅,都对所谓的中国风尚趋之若鹜;中国风更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这场中国风在18世纪中叶时达到顶峰,直到19世纪才逐渐消退。著名的艺术家及其他设计师、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它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

作者以史学家的严谨、文学家的细腻笔触和艺术家的敏感梳理了西方文化里中国风的兴起、兴盛及其衰落、流变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让我们期待最后一篇

进阶型艺术史系列丛书

下期见!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
 
  •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团队公布
  • 2021年第九届华宇青年奖获奖名单公布
  • “长江视野”新视听影像作品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成立,高鹏出任院长
  • 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城市项目公布
  •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节 在宁波开启离2020最近的未来
  • “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确定策展团队并召开主题论证会
  • M+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2020:1980年代中国前卫艺术的起源
  • 第三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启幕 看当代艺术如何融入日常实践
  • 2019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式开幕
  • 2019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全球艺术展“冇限人类”盛大开启
  • 第七届金拴马桩大学生影像艺术节现场及获奖作品
  • 2019丽水摄影节评审结果
  • 活动日程 | 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参展艺术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