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2020天美毕业季︱实验艺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线上展厅(移动媒体艺术系)

2020天美毕业季︱实验艺术学院毕业生优秀作品线上展厅(移动媒体艺术系)

2020-06-24 16:49:07.842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 作者:


联合导师组:刘姝铭、蒋旎、张欣、马良、王国俊、孙峰、赵宏伟、王川、房凡

线上专家评审:宫林、甄巍、杨晓军(爱默杨)、张辽源、荣晓佳


移动媒体艺术系优秀作品

邹键安

作品信息

作者:邹键安

作品:《进化体》

种类:AR

尺寸:无限 

指导教师:蒋旎 

创作说明:

我们和机器之间,其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我们正在迎来,生物和机器联姻的时代,这整个世界的物质,都是可以打通的。人类、机器、互联网,都是打通的。大家都是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在同一个序列里进化的东西,叫进化体。进化体的演化过程就是整个地球的主题曲。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文明称为硅基文明,那么与它相对的物理上的城市空间称为碳基空间,那么未来的城市将会走向一个硅碳合基的状态,城市将升级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新物种。


王翔宇

作品信息

作者:王翔宇

作品:《赛博乌托邦》

种类:行为艺术

尺寸: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刘姝铭

创作说明:

艺术家将带上一个密闭的可伸缩面罩一天,一天的时间内艺术家将失去对于外部现实世界的直接感知,只能通过面罩里的手机获取信息来进行一天的生活。一切都将依赖于媒介。进入一个被媒介塑造的“超真实”世界。


叶泽城


作品信息

作者:叶泽城

作品:《看我在海边捡到了什么》

种类:装置艺术

如:uv树脂、各种生物内脏、生活用品、水果蔬菜、主板、电线、干花、玻璃展示柜、灯箱、高脚椅

尺寸:300cm×200cm

指导教师:刘姝铭

创作说明:

人类的消费行为与消费文化导致大量塑料微粒的出现。以前,人也产生垃圾,动物、植物也产生垃圾,但没有产生垃圾问题。什么时候垃圾成为问题呢。大工业生产促使消费文化的产生,从而将我们的生活控制进入快速消费时代。人类因消费产生的塑料微粒,终究经过几道程度被自身摄入。

银行卡则是消费行为的直接表达介质。银行卡与生物这一关键词连接,唤醒消费者对于消费这一行为本质的意识,消费不只是购买商品,而是在消费生物、植物与自然环境。


左暘

作品信息

作者:左暘

作品:《新物演化》

种类:机械装置

材料:亚克力 机械结构 传感器 显示器

尺寸:100cm*400cm*400cm

指导老师:马良

创作说明 :

类未来可能实现的是万物互联的形式,时间概念渐渐扁平,空间也会随物而变。肉体、机械、信息可能会变成一种新的维度;世界可能出现有机物和无机生命合一的现象,并且身体的“过时”会产生肉身、数据、代码、机械形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或者演化方向。


赵静怡



作品信息

作者:赵静怡

作品:《局》

种类:H5程序

尺寸:移动客户端多尺寸适配

指导教师:王国俊

创作说明:

新媒体时代的碎片化信息麻痹着我们,使我们逐渐沉溺于量身打造的信息舒适圈中。

作品通过呈现空间内信息符号的不同运动形态,探讨个体处于碎片化语境下,如何看待自身与信息之间的关系。作为当局者的我们,能否看清这“局”?


王浩然

作品信息

作者:王浩然

作品:《寄居计划》

种类:互联网交互装置

尺寸:可变

指导教师:蒋旎

创作说明:

机械的外骨骼保护着壳内的植物和电路,在试探这个世界的过程中抵御风险,在直播中,参与者选择的答案,都会给WALL·E的“灵魂躯壳”中注入能量,达到顶峰后,它就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世界”内移动,由此,希望观众在这个过程中,回想起在人生中的每一次向前的探索。


何嘉威

作品信息

作者:何嘉威

作品:《合照》

种类:影像装置

尺寸:400×600cm

指导教师:房凡 

作品介绍:

在人人都能在网络上生产内容的时代下,人们对注意力资源的近乎疯狂的追求创造了许多垃圾信息与文化泡沫,其背后的代价是让深刻而又真实的事物逐渐走向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麻木,遗忘以及无限的短暂的欢愉。


马亦静野

作品信息

作者:马亦静野

作品:《共鸣箱-14》

种类:综合(线上线下):线上网站|乙烯基|音介质|功放器等

尺寸:160cm×60cm

指导教师:赵宏伟

创作说明:

以公共记忆空间的消亡为切入点,收集了常植于人记忆中的非音乐性声音元素,并以这些元素为基调在处理后刻制成了一张乙烯基唱片;而建立的线上档案库保存了这些声音元素背后的故事,帮助人去理解背后声音的意义。


向琪敏

640.webp1.jpg

作品信息

作者:向琪敏

作品:《24小时的一千零一夜》

种类:装置(纸本)

尺寸:190cm*120cm*7cm(长*宽*高)

指导教师:王川 

创作说明:

现在太多的信息都承载在互联网上,如果有一天互联网非自然中断了,并且所有信息清零,“我”是不是就永远消失了?

于是我把大家的互联网痕迹收集起来,制作成一本书。这些痕迹合集或许就是数百年后的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考古依据。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