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卫·林奇:“绘画式”的电影导演
  • 赵亮:独立而优雅地纪录
  • 798——“Out of the Box”先锋影像展
  • 影像与建筑——关于李巨川录像作品
  • 1988-2011中国影像艺术相关事纪年表
  • 12.27︱电影女祭司玛雅·黛伦的神性与诗意
  • (天野チヒロ/三才ブックス)的《放送禁止映像大全》
  • “色即是空”,日本当代摄影审美情趣
  • “色即是空”,日本当代摄影审美情趣(二)
  • 记忆与身体——关于刘铮的《国人》
  • 史蒂夫·麦克奎恩《饥饿》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奖
  • 辛迪雪曼访谈—我如何拍摄“无名电影”系列
  • 去法国看Photoquai摄影双年展
  • 里面外、外面里II —— 西方影像艺术最新趋势
  • 杨小彦︱摄影进入中国的讨论困境
  • 摄影180年在中国的四个时间片段
  • 2020德国当代摄影双年展:图像的生命与爱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实验片单元入选影片介绍
  • 巫鸿︱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1976—2018)
  • 电影活动:香港独立电影在北京
  • 动漫美学百相[林大艺术中心]
  • 我为什么要研究摄影展览的历史︱《照片秀》缘起
  • IDF 2018︱第二届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圆满落幕
  • 2018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获奖名单
  • 赵半狄电影《让熊猫飞》挑战《功夫熊猫》
  • 第十三届北京独立影像展(BIFF 2016)入围、获奖影片暨颁奖现场
  • 鲍昆:现在纪实摄影缺乏专题性,普遍为街拍!
  • 与印度纪录片发行人迦琪·森的对话
  • 李振华:关于影像艺术——录像艺术的起源、分类
  • 亚当·马扎尔《城市生活》
  •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 董冰峰:电影的孤独
  • 亚洲视野:AMNUA国际影像论坛暨特别展映
  • 第十三届中国独立影像展评审委员会
  • IAF2021动画双年展开幕
  • 对话鲍昆︱“纪实摄影的前世今生”
  • 第二届VAFA国际录像节成功开幕
  • 贡萨洛·比利亚尔摄影
  • 第十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各奖项揭晓
  • 2014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
  • 第六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为摄影调温
  • 胡介鸣: 一分钟的一百年
  • 首届Wolgin奖得主录像艺术家Ryan Trecartin
  • 我爱过日本摄影的黄金时代
  • [现场]ON SPACE十秒影像展“像博尔特一样快”
  • 社会实证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语文课本封面疑植入广告 作者称为弘扬博爱

    语文课本封面疑植入广告 作者称为弘扬博爱

    2012-03-18 15:13:35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上被植入医院广告?日前一则关于《小学四年级教科书居然是××医院的广告位——你怎么看?》的网帖一出,引得不少网友议论纷纷。原来,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课本的封面插画上,一幢医院大楼上赫然显示四个字:“博爱医院”。

      据了解,博爱医院是一所民营医院,宣传以妇科、男科为主,这样的医院名称出现在小学教科书封面上,不免引来质疑。那么,教科书封面的“博爱医院”究竟是该医院品牌的有意植入,还是出版社的无意为之?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网友质疑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被植入医院广告?

      日前,网友“浪漫手牵手”发布题为《小学四年级教科书居然是××医院的广告位——你怎么看?》的网帖,称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封面上印着“博爱医院”字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议论纷纷。 

      记者从南京一位四年级家长手中借到了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该书的封面是几个孩子给护士献花的场景,背景是一栋印着红十字的大楼,而楼上方确实写着“博爱医院”四个大字。翻开课本,在课本的第76页,有一道关于抗击“非典”的习作题,下方有一张与封面一样的彩色插图。这本语文教材封面上端标示: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左下侧还有一个黑框注明:本书由江苏省政府免费提供。

      “选入课本的内容,哪怕是封面上的画画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应当植入诸如此类医院这样的广告。”一位家长发现后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据了解,博爱医院是全国连锁的民营医院品牌,近年来,该品牌有大量广告投放市场,广告内容中有男科、妇科。

      那么,教科书里的“博爱医院”究竟是该医院品牌的有意植入,还是出版社的无意为之?

      回应之一

      插画作者:创作于非典背景下,弘扬大爱

      “我们用这本教材用了好些年了,老师们一直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南京白下区大光路小学的周锋校长就是教语文的,对于网友的这个质疑,周校长感到很意外。“这个插图是和里面的课文主旨一致的,所以大家一直这么教,根本没有做过联想。不过现在突然有人提醒,倒是发现确实有可能产生误读的。不过作为语文老师,也会引导学生,这里博爱医院的博爱,是语文意义上的博爱,而不是现实中的博爱医院。”

      记者随后设法联系到了封面插图的创作者——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国标苏版小语教材副主编张广才教授。

      “我为教材画了很多插画,在创作上是非常注意的,不可能拿教材开玩笑,去为商业机构做广告。”张广才告诉记者,这封插图是在非典的大背景下创作的。

      “这幅插画是2003年左右创作的,当时这本教材的核心就是在人类面临大灾难的时候,医护人员用博大的爱心,全身心地为拯救病人而不惜牺牲自己。”张广才说,“文章里收录的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就是讲述了为救治非典病人而牺牲的护士叶欣的事迹。所以当时这个插图被用作封面画,就是要弘扬人间大爱这一主旋律。”

      回应之二

      教材编委: 这绝不是“广告植入”

      据了解,这本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出自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绝对不会有任何广告的植入!”对于网友提出的质疑,特级教师、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委杨新富老师断然否定。

      “这本课本封面的插图是一种情境画,并非写实图,用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意识。画面是与教材中的《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一次抱母亲》等课文相结合,多角度地诠释了爱的内涵,歌颂了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医务人员,所以在封面上呈现了学生向两位护士献花的场景。而背景中的‘博爱’医院,是取‘博爱’之义,赞颂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之爱、赤忱之爱,并非是特指某一家‘博爱医院’,更谈不上为某一家医院做广告。”杨新富老师说。

        专家态度

      易产生误读的内容应及时修订

      据了解,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的小学教材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区采用很多。记者发现,一直用这个教材的地区,由于老师熟知课文内容,所以对教材封面的意图没有歧义,但是对于一些刚刚接触教材的人来说,一看封面,总有人会对“博爱医院”产生联想。

      “不提醒不注意,一提醒还真是容易误读。”采访中,一位小学语文名师分析说,对于孩子来说,现在外界充斥着各种信息,大人要引导孩子有所选择地接受。“教材应该是很严谨的。这本教材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长,当年封面插图的创作背景很多人没有那么了解,现在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博爱医院’的使用才会在今天产生一些误解。”

      新课程标准出炉 教材酝酿新的调整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表示,一般来说,教材一学期都会修订一次,目的就是根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不过有的问题真是防不胜防。比如这次讲到的‘博爱医院’的问题,本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网友提出来就有可能产生误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教材编辑部都会仔细研究,只要考证认为确实有理的,都会及时进行纠正。”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产生争议的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本来就有更换的考虑,新的封面照片也在准备中。据悉,全国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不久已经颁布,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也将酝酿一次新的调整。

    > 社会实证 > 语文课本封面疑植入广告 作者称为弘扬博爱

    语文课本封面疑植入广告 作者称为弘扬博爱

    2012-03-18 15:13:35 来源: 扬子晚报 作者: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上被植入医院广告?日前一则关于《小学四年级教科书居然是××医院的广告位——你怎么看?》的网帖一出,引得不少网友议论纷纷。原来,在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语文课本的封面插画上,一幢医院大楼上赫然显示四个字:“博爱医院”。

      据了解,博爱医院是一所民营医院,宣传以妇科、男科为主,这样的医院名称出现在小学教科书封面上,不免引来质疑。那么,教科书封面的“博爱医院”究竟是该医院品牌的有意植入,还是出版社的无意为之?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网友质疑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被植入医院广告?

      日前,网友“浪漫手牵手”发布题为《小学四年级教科书居然是××医院的广告位——你怎么看?》的网帖,称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本封面上印着“博爱医院”字样。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议论纷纷。 

      记者从南京一位四年级家长手中借到了四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该书的封面是几个孩子给护士献花的场景,背景是一栋印着红十字的大楼,而楼上方确实写着“博爱医院”四个大字。翻开课本,在课本的第76页,有一道关于抗击“非典”的习作题,下方有一张与封面一样的彩色插图。这本语文教材封面上端标示: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3年初审通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左下侧还有一个黑框注明:本书由江苏省政府免费提供。

      “选入课本的内容,哪怕是封面上的画画也应该是积极向上的,不应当植入诸如此类医院这样的广告。”一位家长发现后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据了解,博爱医院是全国连锁的民营医院品牌,近年来,该品牌有大量广告投放市场,广告内容中有男科、妇科。

      那么,教科书里的“博爱医院”究竟是该医院品牌的有意植入,还是出版社的无意为之?

      回应之一

      插画作者:创作于非典背景下,弘扬大爱

      “我们用这本教材用了好些年了,老师们一直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南京白下区大光路小学的周锋校长就是教语文的,对于网友的这个质疑,周校长感到很意外。“这个插图是和里面的课文主旨一致的,所以大家一直这么教,根本没有做过联想。不过现在突然有人提醒,倒是发现确实有可能产生误读的。不过作为语文老师,也会引导学生,这里博爱医院的博爱,是语文意义上的博爱,而不是现实中的博爱医院。”

      记者随后设法联系到了封面插图的创作者——江苏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国标苏版小语教材副主编张广才教授。

      “我为教材画了很多插画,在创作上是非常注意的,不可能拿教材开玩笑,去为商业机构做广告。”张广才告诉记者,这封插图是在非典的大背景下创作的。

      “这幅插画是2003年左右创作的,当时这本教材的核心就是在人类面临大灾难的时候,医护人员用博大的爱心,全身心地为拯救病人而不惜牺牲自己。”张广才说,“文章里收录的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就是讲述了为救治非典病人而牺牲的护士叶欣的事迹。所以当时这个插图被用作封面画,就是要弘扬人间大爱这一主旋律。”

      回应之二

      教材编委: 这绝不是“广告植入”

      据了解,这本四年级的语文教材出自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绝对不会有任何广告的植入!”对于网友提出的质疑,特级教师、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编委杨新富老师断然否定。

      “这本课本封面的插图是一种情境画,并非写实图,用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意识。画面是与教材中的《永远的白衣战士》、《第一次抱母亲》等课文相结合,多角度地诠释了爱的内涵,歌颂了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的医务人员,所以在封面上呈现了学生向两位护士献花的场景。而背景中的‘博爱’医院,是取‘博爱’之义,赞颂的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之爱、赤忱之爱,并非是特指某一家‘博爱医院’,更谈不上为某一家医院做广告。”杨新富老师说。

        专家态度

      易产生误读的内容应及时修订

      据了解,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的小学教材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区采用很多。记者发现,一直用这个教材的地区,由于老师熟知课文内容,所以对教材封面的意图没有歧义,但是对于一些刚刚接触教材的人来说,一看封面,总有人会对“博爱医院”产生联想。

      “不提醒不注意,一提醒还真是容易误读。”采访中,一位小学语文名师分析说,对于孩子来说,现在外界充斥着各种信息,大人要引导孩子有所选择地接受。“教材应该是很严谨的。这本教材由于使用时间比较长,当年封面插图的创作背景很多人没有那么了解,现在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博爱医院’的使用才会在今天产生一些误解。”

      新课程标准出炉 教材酝酿新的调整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表示,一般来说,教材一学期都会修订一次,目的就是根据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不过有的问题真是防不胜防。比如这次讲到的‘博爱医院’的问题,本来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网友提出来就有可能产生误读。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教材编辑部都会仔细研究,只要考证认为确实有理的,都会及时进行纠正。”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产生争议的四年级语文课本封面,本来就有更换的考虑,新的封面照片也在准备中。据悉,全国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前不久已经颁布,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也将酝酿一次新的调整。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