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龙德轩:“来回”“盛开”“伤逝”三个展
  • [北京]王强:爱神旅馆
  • [北京]竹子:山河水
  • 北京︱《气象站》
  • [香港]《日常,佈景和道具》─ 陈维个展
  • [意大利]“LOOK INSIDE”杨茂源雕塑作品展
  • [北京]OVERSEAS:里九外七
  • [北京]《凑合》展
  • 在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个展
  • [重庆]“错位”2010当代影像(重庆)交流展
  • [北京]无名站——中国/澳大利亚当代艺术展
  • [北京]纸上·至上
  • [北京]为什么是生活 — 陈晓云个展
  • [北京]宋冬个展
  • [北京]家乡 • 家
  • [北京]“马修·巴尼:堡垒”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 [上海]是什么使今天的计算机如此有趣,如此荒谬?
  • [北京]现·场——吕山川个展
  • [北京]“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2011
  • [北京]关系:中国当代艺术
  • 深圳︱2023蛇口戏剧节
  • 杭州︱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
  • [北京]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
  • [北京]“洞”韩三之艺术展
  • [蒙古]《原乡》当代艺术展
  • [上海]首届“HUGO BOSS亚洲艺术大奖”提名展
  • [台北]“驰光-尘封不住的刹那”林俊廷个展
  • [上海]中国声音艺术大展Sound Art China
  • 2015北京798艺术节“推介展”个展系列:“两眼抹黑”
  • 韩国年轻艺术家三人展
  • 北京移动美术馆&日抛天团:太阳系南部巡演第一回
  • [北京]安东尼·葛姆雷——另一个奇异
  • [北京]叶锦添《夢·渡·間》个人艺术展
  • [北京]《虚幻中的记忆》莫毅个展
  • 展讯︱AZZ艺术郑州·2016“全球中国”当代艺术展
  • 集体智慧:首届蓬皮杜艺术中心“COSMOPOLIS”展
  • 2019艺术合肥·当代艺术季︱解药——实验影像艺术展
  • [展讯]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活动信息表
  • [上海]智·未来
  • [北京]“德国8”系列展第一站:未来一代—德国当代青年艺术
  • [北京]之乎者也——当代艺术的修辞学
  • [北京]空间站开幕展:故居 王卫
  • [北京]对,这就是全部!刘韡个展
  • [北京]静像——意大利当代绘画
  • [北京]工作坊:传播的图与转译的像
  • [北京]来自不归路——阿尔贝托·加西亚·阿历克斯
  • 2008年文字选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老栗书房 > 2008年文字选 > 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

    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

    2008-09-05 06:25:44 来源: 中国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
    ――欢迎韩国《文化遺傳子展》

    我理解《文化遺傳子展》强调文化“模因”,是基于非西方文化的立场和处境,或者说是努力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和民族新的文化价值。
    二十世纪全球西方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其一,二十世纪东、西方的艺术史是一个全球相互影响的再历史化的过程。西方现代艺术在其发展中受到过非西方国家艺术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著名的例子如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受到非洲木雕的影响。JOHN CAGE的音乐,受到禅宗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ANTONI TAPIES的绘画,受到东方思想的影响。 HENRYMOORE的雕塑受到中国太湖石的影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美国1960年代的图案与装饰艺术家群和女性艺术运动,也多强调吸取多种文化的营养。而世界艺术现代化的过程,认同了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合理性,是因为西方现代艺术的确是把非西方艺术中的自由精神发扬光大,并且为世界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东、西方的艺术在20世纪所发生的变化,都是一个再历史化的过程,都是摈弃了各自文化传统形式和艺术模式,吸取其它艺术模式中语言因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

    其二,在现代艺术的全球化进程中,并非按着自身的语言逻辑独立地进行重新组合与转换的,超艺术的因素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往往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西方在本世纪内依赖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发达的通讯手段,乃至频繁、规模宏大的展览如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和各种艺术博览会,把西方变成一个现代艺术的中心发源地,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把现代艺术推向全球。诸如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乃至一本又一本的《现代艺术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主办者和作者认为这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展,西方的现代艺术史,而总是认为这就是现代艺术,并从价值标准乃至样式都把它作为原创的、国际的新样式,并用这种眼光看待一切非西方地区的20世纪艺术史。

    进入21世纪,文化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的当代文化逐渐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蜕变并成长壮大。其一,就艺术的创造过程中的原始冲动而言,首先是艺术家个人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把握。而个人必然生活在特定的民族、地域的当代文化与社会环境里,任何艺术家都不可能在与这个环境完全无缘的状态下创造作品。西方现代艺术对非西方国家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作品的结果,也即提供了一种语言模式和工作方法,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家在学习西方现代语言模和工作方法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和运用它。这个过程正是把个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的遭遇作为重要出发点的。正因为我强调个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的遭遇作为出发点,那么,作为任何一个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家,由于他们所处的本土的文化情境、文化习俗、文化传统乃至人种带来的心理感觉与西方的差异,这些因素自然会再全球西方化的过程中起作用,会影响到艺术家在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去选择本地区的文化传统、自然图像、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可以利用的因素。

    其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已经分化瓦解。很多非西方也利用逐渐强盛的政治经济力量,现代化的媒介传播手段,推广自己的现代文化,确立自己的价值模式,并反过来用这样的眼光重新看待西方和这个世界艺术史。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遺傳子展》为艺术全球化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所作的努力,是我们共同的方向。
    栗宪庭2008-4-29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