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影像档案 > 史蒂夫·麦克奎恩《饥饿》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奖

史蒂夫·麦克奎恩《饥饿》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奖

2008-12-24 13:42:32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来源:外滩画报 蔡宸亦

由英国艺术家史蒂夫·麦克奎恩执导的《饥饿》,日前在第11 届英国独立电影节获得3 座奖杯,是继此前若干美国虐囚影片后,又一部聚焦“人权”的电影,也是首部揭露爱尔兰共和军绝食事件的影片。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11 届英国独立电影节(BIFA)上,英国特纳奖获得者、画家兼实验电影导演史蒂夫·麦克奎恩(Steve Mcqueen)的首部银幕处女作《饥饿》(Hunger),一举夺得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新人导演、最佳摄影三座奖杯。
  《饥饿》的主要场景为位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西部臭名昭著的梅兹监狱,这里曾是西欧最大的也最严密的关押准军事组织犯人的监狱。在此之前,聚焦梅兹监狱内幕的唯一一段90 秒视频曾被政府禁映多年,仅瞥过一眼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在1983 年创作了油画作品《公民》,描绘了当时的关押犯不愿穿囚衣而身披毛毯,从而引发的“毛毯抗议”。
  25 年后,由于不少前爱尔兰共和军(IRA)成员已成为了爱尔兰议会议员,政治空气有所松动。《饥饿》再现了1981 年,撒切尔夫人对爱尔兰共和军的铁腕政策所导致的绝食致死事件。当时,被英国当局监禁的爱尔兰共和军囚犯为了表示对监狱条件的不满,发动了接力式的绝食抗争,为首的27 岁青年Roibeard Gearóid ó Seachnasaigh(爱尔兰名,英文名Bobby Sands,鲍比·桑兹)在绝食抗议66 天后,第一个饿死在狱中。绝食期间,他还赢得了英国国会议员补选,可见他被众多选民默默支持。桑兹死后,该议席由他的代理人欧文·卡龙接替,而桑兹被北爱尔兰人尊为英雄,超过10 万人参加了在双溪的圣路加教堂举行的葬礼。

拍片就像去了鬼门关
  影片主要聚焦在桑兹死前的最后6周,扮演主人公桑兹的德爱混血演员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凭借精湛演技获得BIFA 影帝称号,而摄影师肖恩·博比特(Sean Bobbitt)则获得最佳技术成就奖。这部历史政治片,早先已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中获得“金摄影机大奖”,并在多伦多电影节获得“发现奖”。
  影片并未过多探讨争议政治话题,而将焦点放在桑兹绝食抗议期间展现的意志力,写实地呈现了绝食抗议者承受的心神消耗与身体折磨,包括肾脏和肝脏衰竭、皮肤溃烂、癫痫、精神紊乱以及最终的死亡,使得不少观众在观片过程中坐立难安。同时,导演将许多特写镜头停留在狱卒们肿胀的指关节以及停在金属栅栏上的苍蝇,意在“毫不妥协”地真实还原出梅兹监狱H 型牢房里的野蛮、暴力和冷漠。
  麦克奎恩在接受《卫报》采访时,将拍片经验比作闯荡了一把鬼门关。“我们的演员被警棍鞭打,因为只有那样才显得真实,我的眼睛盯着监视器,嘴里却忍不住喊‘卡’,但演员们却因为没有做到最好,要求再‘挨揍’一次,当你目睹这种真正的暴力,你犹然感到是在与魔鬼共舞。”影片拍完后,一名演员跑去告诉麦克奎恩,他几乎迷失了自我,又高又大的麦克奎恩说,那时他们无法抑制泪水,像孩子一样抱头痛哭起来。

绝食与爱尔兰共和军
  说到爱尔兰共和军,不能不简单回述一下历史:英国从12 世纪入侵爱尔兰起,统治了爱尔兰近800 年。在20 世纪初爱尔兰抗英和争取独立的斗争中,新芬党(Sinn Fein)议员曾在1919 年自行宣布成立爱尔兰共和国临时政府,爱尔兰共和军由此诞生,成为反对英国统治、谋求爱尔兰独立的主要政治力量。
  1969 年新芬党分裂,共和军也分裂为“正统派”和“临时派”。“正统派”搞合法斗争,“临时派”则主张用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并在爱尔兰设有多处训练基地,经常在英国统治下的北爱尔兰进行爆炸、暗杀等活动,袭击英国军政人员。爱尔兰共和军一度成为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伦敦的英国政府看到北爱尔兰无力应对安全局势,遂从伦敦进行“直接统治”。
  1970-1972 年,北爱尔兰经历了政治暴力活动的大爆发,1972 年到达顶峰,一年中近500 人丧生。1972 年1月,14 名手无寸铁的北爱尔兰示威者遭到英国军队射杀,史称“血腥星期天”。此后不久,18 岁的桑兹决心加入共和军,翌年,他因违法持有4 把手枪罪被判入狱5 年。在狱中,他坚持创作诗歌并写作报道,作品皆刊登于爱尔兰最大的政治类周报《An Phoblacht》上。
  虽然历届英国政府都在尝试取得北爱“正常化”的政治解决方案,却都无功而返。1976 年,由于取消了准军事组织囚犯的政治犯身份,一旦遭审判有罪,被告会被当作一般罪犯处理,甚至遭受到比一般囚犯更不人道的残酷对待。爱尔兰共和军囚犯对这一政策的反抗,导致了在梅兹监狱超过 500 人的“毛毯抗议”和“秽物抗议”。
  与此同时,出狱后不久的桑兹又因被怀疑涉嫌邓莫瑞(Dunmurry)家具厂的爆炸事件被捕入狱,虽然法庭无法出示任何有效证据,但他因被指控与北爱尔兰轻骑警队发生火力冲突,被判入狱14 年。在狱中,为了反抗英国政府以一般囚犯看待政治犯的规定,桑兹在1981年3 月1 日发动接力绝食行动,提出了5 项要求:1. 不穿囚衣的权利;2. 不做囚犯的劳改工作的权利;3. 自由与其它遭囚禁者结社聚会以及举办教育与娱乐相关活动的权利;4. 每周可获得会面一人、收一封信与一件包裹的权利;5. 全面恢复政治犯地位。
  66 天后,1981 年5 月5 日,桑兹终于活活饿死。即便如此,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仍不予理会。桑兹死后,9 名共和军成员继续志愿“接力”参与绝食抗争,也平均在五六十天内死亡。他们的死激起了国际媒体对撒切尔政府的强烈抗议。


三幕式戏剧结构
  《饥饿》是麦克奎恩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他的朋友中,有前新芬党重要领导、曾在桑兹绝食期间探望过他的积极分子以及该事件的调停者,然而他却拒绝把影片看作仅仅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将领略到当时监狱内残酷的生存状态,”麦克奎恩认为,影片的主题同此前关注美军虐囚案的《标准流程》、《阿布格莱布的幽灵》等影片如出一辙,都是对“人权”的质问,也可以看作对美军在国家高层包庇下做出有违人道的虐囚事件的道德反思,“就像发生在关塔那摩的虐囚事件一样,《饥饿》探索的同样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
  这位脱离传统电影工业的艺术家,采用了希腊悲剧式的三幕戏剧结构。第一幕描写监狱里幽闭恐惧的暴力气氛,以及狱卒与关押犯人长久以来的对抗,为最终的绝食抗议打下心理铺垫;第二幕则是长达22 分钟的桑兹与一名牧师的对话,探讨了绝食的道德性;第三幕则是在66 天已近尾声、桑兹濒临死亡的时刻。也许有些独断独行,但麦克奎恩却厌恶媒体为影片冠上“文艺片”的标签,“也许这部电影的叙事方式反常规,但我希望它是对当时事件最有力的记录”。
  为了出演第三幕中面黄肌瘦、犹如一具骷髅的桑兹,法斯宾德在医护人员监督下禁食了10 周,在麦克奎恩看来,这使他产生了心灵上的巨大变化:“法斯宾德明显变得更内向深沉,他变成了鲍勃·马利(Bob Marley),老是他妈的跟我谈人生哲学或者终极意义,我想这究竟发生什么了!”获奖后,法斯宾德在BBC 4 台接受采访时说:“无论他们是以何种暴行、杀戮入了狱,结果,他们做了不凡的事。把自己活活饿死,换成我,我做不到!”
  在桑兹弥留之际,他回忆起童年时光,全片中唯一“浪漫”的段落,被一些人攻击为对爱尔兰独立运动以及爱尔兰共和军的缅怀。对此,作为西印度移民的麦克奎恩辩称,自己对爱尔兰问题没有任何政治立场,只不过小时候每天在报纸上读到桑兹的报道,因而印象深刻。“对我而言,这绝不是政治片,而是对人类道德、心理以及身体忍耐力的发问。那些狱卒的残忍同样来自于暴力,而他们的许多同伴也是被爱尔兰共和军所杀。”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