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

2023-12-23 12:20:25.453 来源: 凤凰艺术 作者:凤凰艺术

“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获奖作品展是一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青年艺术盛宴,第三届作品展以“生物机器”为主题,探讨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可能性。

不仅为观众呈现了更多展望未来的视角,同时也为青年艺术家搭建了展示才华、提升创作力的国际交流平台。


▲ FMAA与会嘉宾与获奖学生合影


获奖名单公布

2.jpg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自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众多高校的积极参与,数百件精彩作品纷沓而至。经过评委会深入讨论和严谨评审,最终共有14件杰出作品脱颖而出。


3.jpg

▲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研工部部长、学科建设处处长王一飞 宣读获奖名单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以“生物机器”的角度诠释生物科学与未来艺术的可能性。从这些青年学子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奇妙,生命的伟大,开启了无限的想象……


4.jpg

▲ FMAA“学院奖”颁奖人: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程智力(左一)、副校长张炼(右一)

“学院奖”获奖作品

各获得奖金30000元


5.jpg

▲ 黄恩琦《乌盆》

中央美术学院


6.jpg

▲ 胡森《TA》

湖北美术学院


7.jpg

▲ FMAA“创新奖”颁奖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李凯生(左一)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冯梦波(右二)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光庆(右一)

“创新奖”获奖作品

各获得奖金15000元


8.jpg

▲ 徐思捷《平行与相交的时间ALPHA》

中国美术学院


9.jpg

▲ 王和《郊游 Outing》

中央美术学院


10.jpg

▲ 王梦瑶《回声奥德赛》

中央美术学院


11.jpg

▲ FMAA“新星奖”颁奖人: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啸海(右一)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林(左一)

“新星奖”获奖作品

各获得奖金5000元


12.jpg

▲ 宫一宁《附行Melting Myth》

中央美术学院


13.jpg

▲温辰旻《兰芳实现LanFang_Reality(2023)》

中国美术学院


14.jpg

▲ 杨睿卓《身体规训》

中央美术学院


15.jpg

▲雷韵冰《复得返自然 | IMPLANT》

四川美术学院


16.jpg

▲ 任亦楠《演化之痕:时光腐蚀的生物机器》

湖北美术学院


17.jpg

▲ FMAA“优秀奖”颁奖人:

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唐骁(左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费俊(左二)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院长刘志新(右二)

华东师范大学奇点政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姜宇辉(右一)


“优秀奖”获奖作品

18.jpg

▲ 丁思雨《新存在关系-2》

天津美术学院


19.jpg

▲ 陈琪瑶《灵气》

中央美术学院


20.jpg

▲ 苟超凡《溯光者》

中央美术学院


21.jpg

▲ 刘苏晨《回身 ECHO BODY》

广州美术学院


22.jpg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陈琦

代表组委会向主办单位“湖北美术学院”颁发“最佳组织奖”

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尹传垠上台领奖


23.jpg


开幕式回顾

24.jpg

▲ 开幕式暨颁奖典礼现场


25.jpg

▲ 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程智力 开幕致辞

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程智力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校对各位嘉宾和朋友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获奖同学表示诚挚祝贺。他指出,数字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逐渐影响着艺术创作和媒介方式,本次获奖作品体现了对未来媒体的探索和思考,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和创新性。


26.jpg

▲ 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轮值主席

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

袁小山 主持开幕式


27.jpg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啸海 开幕致辞

开幕式上,发起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吴啸海代表组委会致辞,对湖北美术学院给予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正是在湖美师生共同努力下,才呈现出了这场精彩纷呈的展览和开幕式活动。他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回应和思考时代之变。面向未来,青年艺术家们要积极去探索科技艺术、数字艺术等媒介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28.jpg

▲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 发来开幕式祝贺视频


29.jpg

▲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终身教授 陈小文

芝加哥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主任 Eduardo Kac

发来开幕式祝贺视频

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发来视频贺词,评委会主席、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终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陈小文,本届学院奖国际评委、芝加哥艺术学院科技艺术系主任爱德华多·卡茨(Eduardo Kac)一同为颁奖典礼录制了祝福视频。


30.jpg

▲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琦 宣布开幕


▲ 观众参观看展


学术研讨会

11月3日下午,“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术研讨交流会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会议室召开。与会专家评委们围绕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数字媒体与后人类关系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研讨会现场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张炼,湖北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光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澜景科技有限公司等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和教授,湖北美术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等。


38.jpg

▲ 贺诚

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副院长

数字艺术不管是对我们的生活,还是对艺术的创作都产生了很巨大的改变。它促使我们用新的方式来培养人才。什么是未来媒体,我们也充满了追问和探索,那么在各位老师平常的教学和科研里面,你们所发现的未来的媒体是什么,媒介方式有什么变化?在未来媒体的影响下,研究生教学创作应该如何来展开呢?各位老师提出了各自的理念和观点。


39.jpg

▲ 冯梦波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院长

未来媒体正处在一个巨变的时期,我们作为专家,自己也处在一个茫然的状态,最大的问题是,对于未来的AI时代,我们如何去想象都觉得很难把握住,因为人们面对AI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比方说使用大模型训练的方式,更像是在培养一个人,这个过程会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里面。人工智能在训练人工智能,大的数据等东西,还有另外的路,并不需要更多原始材料来生成人工智能。所以,我们面对着一个问题太多的时代,自己从模拟时代见证了这些变化,未来很难把握,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猜想。我相信未来五年左右会有一个变化。比方说使用ai的个人电脑,在本地进行计算,我们正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又充满恐惧的时期。


40.jpg

▲ 费俊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

我每天从事着艺术与科技的教育,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尤其是在整个社会对科技的热情集中在工具理性的层面时,艺术家需要有自己的思考。艺术家的探索应在工具和技术理性之外的层面展开,我认为有三个视角。

(1)生活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探索的是人与技术高度亲密的层面,与工具相处是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

(2)文化视角,也就是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命视角,也就是从技术的拟人性层面入手,是否能够把技术看作有生命特征的物种或者存在?ai目前还没有灵魂,但是有时候它似乎看起来有灵性。视角的迁移本身才有可能带来对技术的新认知,激发新的想象力。
所以我认为,AI像一面透镜,人最后区别于机器人,需要我们重新思考。“艺术里哪些是不可被计算的”,最迷人的是具身性的东西,身体关系不可被计算,结果不可被预期。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应对工程人时代的姿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新回到艺术和绘画,不是说要为了回到架上绘画的传统时代,而是回到最能代表人的,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化、共情性的媒介。


41.jpg

▲ 吴啸海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

在法国哲学家福柯看来,科学和艺术确实有关系,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形式,艺术用语言和形式揭示科技发展的可能性。但这里面存在着人和机器在思维方式层面的差异,从作品的生产和处理来说,最难转变的恰恰是思维,所以我们需要搞清楚具有机器属性的科技思维和具有人类属性的艺术思维到底分别是什么?

科技思维,或者说科学思维,它是形成并运用于认识活动的,科学思维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将各种思维方法融为一体的思维方式;技术思维,带来工具性、服务性、产品体验性。工具组合原理产生新的技术,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实验验证、数据分析。以科学技术原理为基础。

科学和技术:科技思维,科研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方式和推理,跟我们的现实主义表达是有联系的。

而艺术思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双重加工思维方式,是一种感性形式和理性加工相互交融的创造性思维。在艺术思维里面,心理现象和相应的情感东西,彰显艺术想象。讨论艺术和科技的时候,思维的转换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关注。


42.jpg

▲ 唐骁

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

这个展览的“生物机器”主题,在展览层面和艺术形式层面,主要是从“媒介”角度入手的,但如果把这个“生物机器”这个概念放到自然界来思考,其实是在探讨碳基智能和硅基智能关系的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会看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AI、人工智能的时代,艺术的边界在哪?这决定了我们未来社会的走向——需要把艺术发展和文明发展这两个层面联合起来看待。毕竟只有当两个没有交集的领域碰撞的时候才会出现新的机会,使内部不断产生新的循环,单一领域的过度内卷是没有办法产生新的价值的。在这个时代,人或者艺术家到底是什么身份?人是否会被ai所覆盖?人类如何操控、设置与创造,人在面对机器的时候是什么心态?生物和机器融合的时候,一定会出现新的样貌:审美和生活样貌,未来怎么显现为样貌?我们的媒体艺术、数字艺术,用传统的碳基智能无法逾越的时候,ai的思维会解决什么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希望通过这个奖项来追问。


43.jpg

▲ 刘志新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院长

我们每个人都面临一个困惑,量子物理世界,我们的认知只能认知到的东西只有4%,96%的东西是人的认知无法感受到的。为什么要提量子物理,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我们必须要有认知方式和手段,科技对人有多重要。除了认知手段以外,还有一个表达手段。我们需要关注四个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1)纯艺和设计之间的博弈,从我们的认知里面,搞设计的是基础,真正纯粹的艺术家不多。未来的创作中怎么把艺术理念和设计合为一体,问题就是你到底要表达什么。

(2)理念和叙事如何融合和表达的问题。

(3)机械与肉身的关系,如果说一个艺术作品是纯粹的机械作品,很难打动,除非媒介是人的延伸,是否能表达出人的思考和情感。机械的生命体和生物的生命体,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艺术作品特别能产生互动和打动的时候,深切的感知密切相关。这时,肉身和机械和理念怎么融合?

(4)做作品的时候如何引发内在的冲动与激情,把握对生命和哲学的感知。


44.jpg

▲ 袁小山

湖北美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院长

我认为科技艺术,有时候把这个概念抛出来之后,很多概念还是很含糊的,我们所认为的科技:科学、技术、工程。科学和工程的区别、技术的区别是什么?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研究,跟人造物没有关系;技术则是在科学基础上解决问题;工程就是基于技术对材料的选择和组合。所以科学家的思维是追求唯一性,而工程师的思维则是追求最优解。

当代很多艺术研究都是基于结果研究,先有结果再有研究;而我们工程艺术的研究是基于全过程的研究,也就是讨论工程过程中美术怎么产生。回到科技艺术角度,如果是从旁观者的角度,如果只是对技术的运用,什么样的技术?实际上只是应用,实际上是一种工程模式。从这个角度看,科技艺术的定义是不同的。

现在很多时候是工程和技术的运用,承载信息的运用,最后搞媒体艺术的时候,是否一定要接触设备呢?我们不能受限于仅仅从“媒介”角度进行探索,艺术创新、工程创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创新?应该是一种集成创新。


45.jpg

▲ 姜宇辉

华东师范大学奇点政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什么是未来:未来就是当下没有发生,就是可能和不确定性,空洞的漩涡,面对它,人们的本能反应是把陌生的东西熟悉化。所以由此衍生出两种观点:

(1)未来即当下。这是一个连续运动的过程,无论未来人类变得多么面目全非,我们对未来的想象都还是以当下为基础;

(2)未来也有可能并非延续而是断裂,是迎面撞过来的,是偶然性,是没有办法掌控的,表达出一种人们普遍对未来的焦虑和恐惧,不确定又充满张力的关系。

因此,AI也可以从连续和断裂这两个方面来看。所以AI即可以是一个镜像(mirror),也可以是一个鬼魂(ghost),它和人类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关系。所以AI不是铁板一块,它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以下是三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Beta技术的操控,今日的权力润物无声,它带来“自由”,看似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你,但无时无刻不在塑造你。如此一来,技术操控下人类发展留下的可能性非常小。

可能性二:ChatGPT,突出生成性,以往机器是人的附庸。但AI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前的模仿者现在成为了创造者,一种做梦机器,因为AI可以偏离人既定的思维轨道。AI的本质不是拷贝(copy)而是想象,它能说谎能做梦。它提供了可能性,把未来还给未来。

可能性三:生命三角形,有关AI可能性的研究:一个关涉人的心智、一个是研究人的生命。现在应该叫生命机器,它不是模仿现有的生命形态,我们想通过艺术探索生命其他的可能性。海洋里面有各种垃圾,但其中可能孕育出生命——不是在既定的生命界定里面,而是打开新的可能性。

正如三代美国人和玩具之间的关系,从傀儡、到伙伴、再自己的理想:我想成为机器。AI作为主题(故事)、语法、主体这三个层次逐步深入。未来的一种趋势是AI作为主体来进行创作,人只是配合一下AI的创作。在这一前提下,需要我们加强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让人类意识到思维方式的改变。


46.jpg

▲ 尹传垠

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

未来的艺术创作是什么?信息即财富和权力,谁拥有数据就拥有权力和财富,市场生活,去过哪里和做过哪里,很多的选择不是交给别人而是交给数据。

AI如何指导艺术,原来知识获取都是着眼于发生过的事情,现在,我们需要着眼于尚未发生的事情。


47.jpg

▲ 谢赞

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创始人

如果我做一件作品,选在哪个点上?从行为判定,对应的人群一定会做这件事。等于去把握规律,其实进行跨学科。碰撞跨界,实验性、尝试性,在一个系统之后跨境决定和影响改变世界。人类的本质,出生以来通过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希望我们可以去影响和改变世界,规律都是可以改变的。创作使用的媒介,可能影响和改变世界。

技术时代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思考方式思考,农夫山泉上面的山,为什么用这个不用那个?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脑机接口其实已经开始,文心一言等实时翻译软件,在跨界和科学思维之下再去联系细节影响世界。


48.jpg

▲ 蒋旎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现在大家都在谈未来媒体,但我所关注的是未来媒体时代,“现场性”是否依然重要?

如果一个作品在网络上累计有几十万的浏览观看人次,这种在元宇宙状态下作品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大数据积累。AI主题的创新点,主要就是时间和空间的讨论。还有很多不同国家的作品选送。互联网,上传是否初选就已经完成了,其实就是场域的体现,如果说没有现场感的传递。不同思想的发生。不同的媒体平台,对作品的二次解读、三次解读,人工背景下的思维的变化。在这里,场域依然存在,艺术的特性依然存在。


随后,多位“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获奖者分享了各自的创作心得,畅谈了数字技术与艺术创作的看法,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致力于科技艺术创作的热忱。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