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内 > 吴高钟(Wu Gaozhong)

吴高钟(Wu Gaozhong)

2011-11-06 22:07:09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吴高钟.jpg

吴高钟

简历
吴高钟,1962年出生于江苏省
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1990至今居住北京

个展
2006    “悚然的记忆——吴高钟装置艺术展”,宋庄美术馆,中国北京
2008    “吴高钟个展”,LOFT画廊,西班牙巴塞罗那
2008    “悚然的记忆——吴高钟作品展”,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中国上海
2010    “悬河”,新加坡林大画廊,新加坡

联展
2011    “地心地平展”,韩国Force画廊,中国北京
2011    “山水——无声之诗,中国当代艺术展”,卢塞恩美术馆,瑞士
2010    “追逐火焰”,Zadok画廊,美国迈阿密
2010    “中国当代艺术家群展”,艺莱画廊,美国
2009    “美国巴塞尔——迈阿密艺术博览会”,美国迈阿密
2008    “ FOTOFEST,第12届休斯敦国际摄影艺术双年展”,美国休斯敦
2008    “Red Aside——希克当代艺术收藏展”,米罗博物馆,西班牙巴塞罗那
2007    “亚洲态度/欧洲态度”,波兹南国家美术馆,波兰
2007    “注意!中国——中国当代摄影展”,阿特姆当代艺术博物馆,西班牙
2007    “麻将——中国当代艺术希克收藏展”,汉堡市立美术馆,德国汉堡 / 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奥地利


WU Gaozhong

1962    Born in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China
        Lives and works in Beijing

Solo Exhibitions
2010    “Roving”, Linda Gallery, Singapore
2008    “Spectral Memory -- Wu Gaozhong’s Solo Exhibition”, Shanghai Zendai Museum of Modern Art,       Shanghai, China
2008    “Wu Gaozhong Solo Exhibition”, LOFT Gallery, Barcelona, Spain
2006    “Spectral Memory: Wu Gaozhong Solo Exhibition”, Songzhuang Art Museum, Beijing, China


Group Exhibitions
2011    “Rational Horizon”, Force Gallery Korea, Beijing, China 
2011    “Shanshui -- Poetry without sound? Landscape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Kunstmuseum    Luzern
2010    “Chasing Flames”, Zadok Gallery, Miami, USA
2010    “Chinese Contemporary Group Show”, Eli Klein Fine Art, USA
2009    “Art Basel Miami Beach”, Miami, America
2008    “FOTOFEST, the Twelfth International Biennal of Photography and Photo-related art”, Houston,
 America
2008    “Red Aside --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from the Sigg Collection”, Fundació, Joan Miró,       Barcelona/Spain
2007    “Asian Attitude / European Attitude”, National Museum of Poznan, Poland
2007    “ZHUYI! CHINA: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from China”, Artium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pain
2007    “Mahjong --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Sigg Collection”, Kunsthalle Hamburg, German /Salzburg Museum of Modern Art, Austria

艺术家作品

 

装置雕塑 《大拳头》

《瞬间一号》:长毛汽车上街跑

2008年5月27日,在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上,你会看到一辆“长”满黑色猪毛的轿车缓缓行驶在上海证大·大拇指广场上。别以为这是某汽车品牌在大展其新车秀,这是今年证大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介入:艺术生活366天》在当天的活动项目,艺术家吴高钟的移动装置和行为作品《瞬间一号》。

2008年5月28日,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观众推出《悚然的记忆——吴高钟作品展》。吴高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2007年底上海证大艺术馆主办的《软力量——亚洲态度》国际巡回大展上:一只巨型的、充满力量且布满浓密长毛的大拳头以及在展厅里从8米高的天顶垂下来的巨型长毛钟摆让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两件作品就是艺术家吴高钟的代表作。

吴高钟曾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艺术家,2000年时,吴高钟在南京实施的行为艺术《五月二十八日诞辰》(艺术家裸体从死牛的肚子里钻出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争议和关注。

从2003年至2007年,吴高钟一直致力于对“长毛”系列作品的不间断创作,《悚然的记忆——吴高钟作品展》的作品就是该系列中部分大型雕塑、装置及行为,是吴高钟迄今为止展出作品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个展。

纸本作品

纸本作品

纸本作品

纸本作品

人字梯
Herringbone Ladder
木头
Wood
150×57×400cm
2011

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国内NFT发展仅限于数字藏品吗?

国内NFT发展仅限于数字藏品吗?

2022-09-28 14:17:58.153 来源: NFT中文社区 作者:iNFTnews

35.jpg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YuanShan@iNFTnews.com

从2021年2月开始,国外NFT开始爆炸式增长,每周交易量超过200万美元,截至到5月,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型NFT项目的总市值增长高达2000%,热度甚至超过DeFi。

比较知名的事件是数字藏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4万美元的价值在佳士得拍卖。这幅作品由数字艺术家Beeple从2007年开始每天作图一张,最终把5000张图片拼接成一个316 MB的JPG文件,并将其制作为NFT。


19.jpg

图源:奔跑财经


在国内,NFT作为一种数字资产,以其崭新的、独特的价值承载方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开了想象空间。

国内企业在NFT的入水尝试也表明其价值正逐渐被认可。如支付宝推出的8000件敦煌飞天支付宝付款码皮肤NFT在基于蚂蚁金服的二手电商平台“闲鱼”上架,最高时的售价高达70万元/件(约10.77万美元),甚至最高被炒到了150万元。


26.jpg

敦煌美术研究所幸运飞天NFT


支付宝在2021年9月16日发行的亚运会历史上首款数字藏品——“2022年杭州亚运会数字火炬”,发行总量21000个,售价39元,然而在阿里拍卖市场上价格被抬高到300万元,在关闭拍卖后,价格依旧上涨。

据Valuates Reports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到2028 年,NFT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5.536亿美元增长至73.908亿美元,2022-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4.4%。

回看当下国内市场,NFT在数字藏品领域蓬勃发展,会只限于此吗?


品牌+NFT=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

NFT除了作为数字藏品被应用在一级交易市场外,目前观察到的是NFT和品牌商结合,创造NFT和实体经济捆绑的一种新消费模式,NFT作为新的品牌经济增长点,被附加在当下的经济消费场景当中。


运动品牌+NFT

以运动商品为例,作为运动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Z时代十分关注创新科技和新潮流,NFT和虚拟技术带来的全新的体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基于NFT技术可以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这些资产是属于所有者的,而不是属于某家公司。运动品牌商在实体商品附加一个虚拟的NFT,就可以作为新的消费点,而且这个和实物对应的NFT可以作为未来共同进入元宇宙的资产。

相关报导称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将开辟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市场。


门票+NFT

以门票为例,定位在科技交流的网易未来大会在2020年11月18日开启,与以往不同的是,大会为每位参与的观众“打造了一张全球唯一、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的区块链NFT门票”。

作为大会入场的指定凭证,门票还增加了区块链像素画艺术,意味着这张门票会是一件独一无二的区块链艺术珍品。同时,凭借NFT永久存储、永不丢失的天然属性,NFT门票本身形成了收藏价值。

若“网易未来大会”有第30届、40届时,这些“NFT艺术门票”又形成了一定价值的“资产”。


宠物品牌+NFT

以宠物品牌结合NFT营销为例,随着市场变化,宠物商家一直在不断调整。

海尔衣联网旗下的宠易多宠认为NFT对于传统企业转型具有非常强大的推动作用,推出了基于宠物行业的数字藏品。

宠易多分别就小猫、小狗的宠物形象设立了两个NFT,审美上贴近年轻人。当用户购买实际商品时,同时也获得了一个NFT。

对于客户来说,不管他是选择收藏还是赠送,都是他赋予NFT的意义;对于宠易多来说,当NFT作为纽带联系着用户与商户之后,不管是在线销售、用户反馈还是更多的营销活动,都可以寄托在NFT上。

海尔衣联网品牌总监赵淑静说:“我们还能根据用户持有的NFT数量、形象等特质,给予用户更具针对性的优质体验,与后续的营销活动深度结合。”


总 结

NFT技术本身具备唯一性、可溯源、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的性质,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与越来越多的领域发生交融。

在教育领域,越来越多高校将NFT应用于校园和课堂中,如将毕业证书制作成NFT,在收藏的同时,可以永久存放,且独一无二。

斯坦福大学是最早拥抱NFT的高校,于2021年便开始尝试给完成指定该校区块链课程的学生发放NFT。

此外,游戏、艺术品、域名、保险、收藏品、虚拟资产、现实资产、身份等领域均有NFT涉及。

从长远而言,NFT作为现实资产映射虚拟资产的媒介容器,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将持续引爆数字化资产与数字化营销需求。

作者认为,在“万物皆可NFT”的未来现实世界,各类物品都将是潜在的NFT对象,这也意味着当品牌和NFT结合时,一个庞大规模的产业即将到来。

NFT在国内除了发展出数字藏品、品牌和NFT结合的新商业模式,客观上带动文化艺术行业的繁荣,此外还有哪些可能亟待开发的领域,值得持续观察。


(注:NFT中文社区原创作品,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