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6-14]意大利Spazioa画廊Adriano Nasuti-Wood个展
  • 博扬·沙尔切维奇(Bojan Sarcevic)个展“At Present”柏林开幕
  • [2010-5-4 ]蔡国强:农民达芬奇
  • [2010-8-21]《方力钧》个案研究展再次开幕 欲建当代艺术展览新模式
  • 现场︱重新聚焦媒介:东亚录像艺术的兴起
  • [北京]09陈文骥作品展
  • 2022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 “城市生息”北京推广会
  • [意大利]刘建华、Moataz Nash和Hansopde Beeck常青画廊展览
  • 本年度他们最喜爱的展览
  • 现场︱皮灵:杨志超行为艺术文献展
  • 现场︱阿那亚大地艺术节
  • [2011-12-17]泰康空间年末特展“展览”现场
  • 论坛︱策展在中国: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
  • 卡塞尔往期经典作品回顾
  • 2016(第四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 现场︱缓存在/Being Theoria 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北京]第二历史——张大力个展
  • 现场︱“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 2011第六届台北数位艺术节国际邀请作品
  • [现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
  • 宋冬1990-2015年创作回顾德国个展
  • [2016-12-2]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 特别放映
  • 现场︱缠绕:生物/媒介
  • [2014-11-28]德国:艺术之域
  • 现场︱2023第十四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
  • “余震” 英国当代视觉艺术展
  • 2008-A+A第三回京沪巡展
  • [北京]墙:中国当代艺术二十年的历史重构
  • [2011-11-26]展望-《我的宇宙》现场
  • 景观与象征之间:路易·威登的土耳其艺术展
  • 西普里安恩·盖拉德(Cyprien Gaillard)个展
  • 欧金尼奥·迪特沃恩(Eugenio Dittborn)个展开幕
  • [2014-11-21]政纯办:全民健身
  • [现场]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群展《蓝色时代》
  • 首届安仁双年展:何为今天的艺术?
  • [2011-11-26]明日今夜——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个展
  • 现场︱“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
  • [2010-12-4]陈界仁个展 — 帝国边界Ⅰ&Ⅱ
  • [北京]《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现场
  • [2011-11-19]北京之声:现实主义之后
  • “禹步”第12届上海双年展
  • 保罗·拉弗莱个展于汉堡火车站美术馆开幕
  • 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现场
  • 现场︱近未来 — 完美搭档
  • 国内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内 > 琴嘎(Qin Ga)

    琴嘎(Qin Ga)

    2009-06-25 12:14:30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琴嘎

    简历
    琴嘎,1971  生于内蒙古;
    1997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
    2005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
    2007  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个展
    2005 
    琴嘎 - 微型长征个人艺术展,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2013 
    暗能量:琴嘎,白盒子艺术馆,北京;
    廉价的身体—琴嘎个展,菲籽画廊,比利时;

    群展
    2013
    不合作方式2,格罗宁根美术馆,荷兰
    MAPPAMUNDI,L'Hôtel des Arts,TOULON,法国;
    开路-来自南非和中国的当代艺术,STANDARD BANK GALLERY,Marshalltown;

    2012 
    听说,798艺术区,北京

    传说,FM98.5MHz,798艺术区,北京;
    雕塑中国:中央美院雕塑创作回顾展,央美艺术中心,北京;
    开路-来自南非和中国的当代艺术,The Alumni Gallery, Provost Prison, Fort Selwyn, Rhodes University, Grahamstown

    2011 
    穿越历史2,贵点艺术空间,北京;
    清晰的地平线-1978年以来的中国当代雕塑,寺上美术馆,北京;
    龙生九子: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态度的隐喻,红星画廊,北京;
    Mappamundi, Colecção Berardo Museum,葡萄牙;

    2010 
    伟大的表演,佩斯北京画廊;
    雕塑,成都a4画廊;
    天涯,北京; 
    2009 
    风流,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北路奶西村口西侧一沙厂;
    固执,艺术文件仓库,北京;
    虚实相映-瑞银集团新近艺术珍藏展,广东美术馆,中国;
    各搞各的-歧观当代,台北当代艺术馆;
    中国!中国!中国!!! - 当代艺术超越全球市场,Sainsbury视觉艺术中心,英国;

    2008 
    断舌,梯空间,北京,中国;
    中国:建构与解构 -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圣保罗美术馆,巴西;
    居无定所:第一届台湾国际录像艺术展,台北凤甲美术馆,台湾;
    调解:第一届波兹南双年展,德国城堡,波兹南,波兰;
    过来:中国当代艺术展,荔空间,北京,中国;
    艺术与中国革命:当代艺术展,亚洲协会美术馆,纽约,美国;
    为精神的艺术:瑞士银行当代艺术收藏展,森美术馆,日本;
    长征资本Ⅲ - 视觉经济,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非对等 - 地图之上,当代艺术中心,辛辛那提,美国;
    CIGE:33个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厅,北京,中国;
    自由落体,陈绫蕙当代空间,北京,中国;
    中国!中国!中国!!! - 当代艺术超越全球市场,Palazzo Strozzi基金会,佛罗伦萨,意大利;
    违章建筑Ⅱ,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乌托邦的边界,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2007
    练习:中国录像艺术前景,沃尔什画廊,芝加哥,美国;
    能量:精神·肉体·物质 - 首届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中国;
    艺术突破:画廊学术邀请展,艺术北京,农业展览馆,北京,中国;
    中国制造:Estella收藏展,路易斯安那美术馆,丹麦;
    地平线上的香格里拉:当代艺术展,FRAC Lorraine美术馆,法国;
    艺术跃温层:亚洲新浪潮,ZKM新媒体艺术中心,德国;
    龙的变身:当代摄影展,中国广场画廊,纽约,美国;
    中国行为艺术摄影,映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重影:当代雕塑三人展,TRA画廊,北京,中国;
     ¥%
    ⋯⋯@¥!#饿¥日: 当代艺术展,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6
    二踢脚:当代艺术展,唐人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第五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昆士兰美术馆,布里斯班,澳大利亚;
    人文山水 -当代雕塑艺术展,惠州,中国;
    拾贰:CCAA当代艺术奖获奖作品展,证大美术馆,上海,中国;
    画幅决定态度:首届5X7”(平遥)照相双年展,平遥国际摄影节,山西,中国;
    双年展维度:当代艺术展,OK当代艺术中心,林兹,奥地利;
    长征资本:当代艺术展,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2005 
    装修 - 生产关系,长征空间,北京,中国;
    一万年 - 当代艺术展,后现代城,北京,中国;
    各玩各的 -当代艺术展,0工场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第二届布拉格双年展,布拉格国家现代美术馆,捷克;
    艺术崛起 - 中国当代艺术展,多伦多国际艺术博览会,加拿大;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当代艺术展,宋庄一号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4 
    里里外外 - 中国当代艺术展,里昂当代美术馆,法国;
    轻而易举 - 上海拼图2000 – 2004,国家当代美术馆,挪威;
    法国设计·中国制造-当代艺术展,利嘉企业基金会,巴黎,法国;

    2003
    漂流记 - 当代艺术邀请展,后现代城,北京,中国;

    2002 
    长征 - 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瑞金-泸定;

    2001
    梦回故园 - 中国当代雕塑展,常家庄园,山西,中国;

    2000 
    不合作方式 - 当代艺术展,东廊艺术,上海,中国;
    90年代中国前卫美术家资料展,福冈亚洲美术馆,日本;
    第五届里昂双年展,Tony Garnier展厅,法国;
    中国当代雕塑邀请展,青岛雕塑艺术馆,中国;
    对伤害的迷恋-当代艺术展,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北京,中国;

    1999 
    世纪之门 - 1979-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艺术馆,成都,中国;
    平衡的生存:生态城市的未来方案-第二届雕塑艺术年度展,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中国;
    后感性:异形与妄想艺术展,芍药居地下室, 北京,中国;

    1998 
    镶嵌 - 三人艺术展,通道画廊,北京,中国;
    愚自乐园国际雕塑创作营,桂林,中国; 

    艺术家作品

    当心!Look-out

    孔雀屎,综合

    断裂 1999 

    微型长征-北京

    在自己身上长征:琴嘎

    文︱顾振清
     
    琴嘎做雕塑出身,但他的实验艺术作品近来越来越有穿透力。他一直想提供给观者一种打破常规的独一无二的艺术认知体验。一贯的反审美态度,使他发展出一种针对材料的超日常的个性偏好和依赖,早期,他一再经营爱滋患者皮肤溃烂伤口的“恶”之花。后来,他对灰烬的研究和近年来对身体多角度的应用和考量。

    这些沉稳的、具有逻辑推进线索的思考,都是琴嘎特定的“材料学”研究的结果。2002-2005年,他在自己身上所做的“微型长征”行为,让纹身师帮助在自己身体上完成一件历时性的艺术品,以身体来承载公共记忆和个人私密感受的交融。他还在一些展览中使用众多表演者,来构成现场作品,众多表演者的身体对观者时常所形成压倒性的强势影响,往往打破观者的预想和期待。这种另类体验的突袭,使观者产生前所未有的审美空白和认知障碍,从而也为接受新事物释放出空间。琴嘎的作品十分重视现场,在现场之外,作品有时会形成一种传播、转译中的事实扭曲。因此,他的作品在接受上具有某种独特的参与性和开放性意义,参与程度不同,所得的感受也不同。

    琴嘎2005年的作品《死胡同》做的是一个25平方米的黑空间,黑空间中密密实实地排列了艺术家自身和101个人体模特静默的裸体,只凭两条铁栏杆留出一个50公分宽的通道,让观众一个换一个单独地摸黑进入。落单的观众在高达40度体温热浪和强烈的人体体味中感知着黑暗中莫名的“填充物”,依靠味觉、触觉经历了一种几乎难以言说的空间体验。

    2006年的雕塑新作《中国白领——在哪儿?》中,琴嘎以写实手法创作的都市人形象,手擎望远镜,似乎在茫茫人间寻寻觅觅,探求某个目标。但在艺术家的语境转换中,水平的地面一旦变作垂直的墙面,都市人雕像也忽然丧失其社会身份,变身为一个耽于幻想和白日梦的天空仰望者。顺着雕塑的视线斜望天空,观众会获得一种想象未来、超越凡俗的精神引领。就观众接受心理而言,只要对象处在反常的位置上,其任何的乖张、超前的行为都是合乎逻辑的。艺术家的方法直截了当,就是语境决定一切。语境变了,任何表达行为也就错了位。由此,现场移植之后,一件平淡无奇的写实雕塑有可能发挥出独特的当代价值。在那儿?这一问题似乎凸现出一个缘木求鱼的故事。人孜孜以求寻找目的物,时常也徒劳无功。也许,人首先应该确认的是自己的位置,问一句:我,在哪儿?

    “暗能量:琴嘎”展览现场

    暗能量:琴嘎的作品

    文︱段君     

    琴嘎经常使用与能量有关的可见或不可见的材料,比如钢板、油桶、冰块、铁锅、电热丝、液化气罐、燃烧、电能、蜂窝煤、性冲动、体温、恐惧,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实体施加的切割,以上种种均能产生能量,从而使作品仿佛处在动力场中,只不过琴嘎关注的并不是能量本身,而是能量和身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和危险。 
    暗能量是粒子宇宙学研究的对象,近年的研究表明,宇宙是由暗能量主导的,而不是通常所能见到的和目前已知的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能量。暗能量的价值在于它竟然超越了引力,迫使宇宙加速膨胀,而对宇宙加速膨胀的发现动摇了人类以往对宇宙的认知。 
    由于暗能量只具备物质的作用效应而不具备物质的基本性质,或者说,人类只知道它的存在,但不了解它的实在,所以从直观上理解暗能量是困难的。以暗能量的视角来看待琴嘎的作品,并不完全取其科学研究含义,而是强调琴嘎的作品中有一股潜流或暗流,它发散能量,发散灰暗的、阴暗的、低沉的能量。当今社会舆论普遍强调正能量,即所谓积极正面的能量价值观,正能量虽然能起到合理的鼓励作用,但很多时候也沦为一种欺上瞒下或自欺欺人的伎俩,借机回避社会现实,隐藏社会的阴暗隅。 
    暗能量是对人的刺激,把人从麻木的日常状态中解脱出来,使人正视社会生活中的阴暗隅。琴嘎曾表示:“我感兴趣声音、空间和身体,互相是矛盾的、对抗的、彼此伤害的怪胎,这种对抗和伤害在现实生活里无处不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是我所感兴趣的。”也可以说,琴嘎的作品正是矛盾的、对抗的、彼此伤害的怪胎。在琴嘎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优美与危险经常同在,并造成强烈的反差效果,比如长满烂疮、正在流鼻血的女人躺在撒有玫瑰花瓣的浴池中,但视觉层面的反差并不是琴嘎所追求的,从他作品中那件已经因性事过度而长满烂疮的男人体仍然处在无法自拔的性冲动的状态可以看出,作者着眼的是内在的矛盾和冲突,难以控制的欲望和能量深深地困扰着人类,所以福科的说法是有启发的,他认为老年人摆脱了所有的物质欲望,摆脱了所有的政治欲望,获得了可能得到的一切经验,老年人将成为自己的主宰,他达到了自身,重新回到了自身,而且与自身保持一种既控制又满足的完满关系,因此,老年不应该只被理解为生命的终点,不应该被看作生命在萎缩的阶段。 
    正处在青壮年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是从复杂激变的时代中产生出来的,其价值在于它是时代病症的综合体。但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存在观念狭域化的趋势,观念缩小到过度自我的范围。对此,琴嘎表明了他的态度:你也可以画你的圈圈,它和我们的土壤没关系,距离太远。琴嘎的作品从现实中来,他使用的虽然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但他让作品中的日常物超越了实际生活中的日常物,而暗能量的存在恰恰是琴嘎的作品达到超日常层面的通途,他作品中的暗能量是能够由身体直接感受到的,虽然不能马上见效,或者说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感知才能发现他作品中暗能量的存在,但正所谓滴水穿石,其作品能够潜移默化地、持续地刺激社会。 
    琴嘎一直喜欢使用动物创作作品,尤其是与蒙古民族的生活、军事休戚相关的动物,比如驴、狼、鹰、马。成吉思汗曾有两匹骏马已成为蒙古民族的传奇,它们威武强健、英姿飒爽,令其它蒙古良马望尘莫及,琴嘎制作了这两匹骏马的雕塑,最后又把它们切割成块,任意堆积在一处,成为一件雕塑。从象征性上看,琴嘎似乎是在缅怀历史上蒙古民族曾经辉煌的时代,但他对把蒙古文化作为民族情绪或异国情调的做法持非常警惕的态度,他更多的是从他个人的蒙古生活经历出发,从他对游牧文化的当代价值的发现出发,来支撑他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生的选择。 
    也许很难一件一件地分开去解读琴嘎的作品,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他的作品一直具有连贯性,并且主动打破作品与作品之间的界限,使雕塑成为动荡中的雕塑,而在雕塑的过程中,人的体验和感知成为最有价值、最具尊严的留存,尽管人的体验和感知无法持久,也无法永存。 
    2012年12月

    马语-通道,1998年

    马语-通道,1998年 

    琴嘎“溃烂之处,艳若桃李”

    文︱栗宪庭

    琴嘎的作品多与性有关,《通道》是张着嘴伸长脖子的马头,那是一种强烈欲望的感觉,而且作品是用这种马头做成的长廊,观众走过长廊,就仿佛陷入一个欲望的海洋。包括《红色喷泉》/(醒世喷泉)、《接触》、《药浴》、《消毒》,都揭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事实上成为一个物欲横流和淫乱充斥的糜烂世界。尤其《接触》《药浴》等,作品中大量使用了一种漂亮的粉红色、玫瑰花和腐烂的语言因素,给人一种强烈的“溃烂之处,艳若桃李”的感觉。《冰冻》是琴嘎第一次是用人体标本做作品,与长满烂疮的粉红人体雕塑比较,他把人体标本上做出艾滋病或者病毒的感觉,加强了作品的真实和感官刺激的强度,人太容易健忘人类自身的丑恶,或者说人类极善于粉饰自己的丑恶,人类需要强刺激。因为中国的各种媒体的宣传,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太平盛世,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斥着虚假的花里呼哨的、漂亮的、艳俗的东西,而实际上我们今天的生活环境已经腐烂得无法挽救,正是琴嘎作品提示的“溃烂之处,艳若桃李”。                                
    摘自“对伤害的迷恋”展(2000.4)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档案之音 > [视频]暗能量:琴嘎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