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竹、刘乔智 乌鲁木齐电)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于7月28日在乌鲁木齐开幕,为期两个多月的展览将为新疆群众献上一场文化艺术盛宴。展览集中展出来自中国、意大利、德国、哈萨克斯坦等14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263组/件艺术作品,为观众奉上精彩纷呈的艺术大餐。
作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艺术界盛事,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自创办以来,已历经三届的积淀与发展,逐步成为海内外当代艺术在新疆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
2024年第四届新疆双年展以“腹地脉动”为主题,旨在揭示这片辽阔大地上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如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再次向世界传递其在文化交汇处的无限可能性。
在当今全球化、数字化迅猛发展,非中心文化现象多样交融,地球生态与环境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届双年展“腹地脉动”由四大主题单元“数字驿站”“生态密码”“丝路智融”“合力共振”和平行单元“共生之境新疆百年美术的发生发展与当下艺术观察”,共同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艺术探索平台,在展示当下国内外艺术界广泛讨论的话题外,更寄托了对人类未来共同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多元的创作形式、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深度,引导人们思考自身与世界的关联。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不仅是对现实的回应,更是对未来的积极参与和建设。
▲ 展览现场
第四届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到来,是策展团队对前几届成果的总结和新的突破,更是对未来的美好展望。不仅在规模和影响力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和突破。在新疆举办双年展,不仅是对这片土地文化和艺术的尊重和认可,更是对其作为文化交汇地位的肯定。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既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在这里,艺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示出独特的文化脉搏和创造潜力。
“腹地脉动”不仅是一个展览的主题,更是对新疆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的一次深入挖掘。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观众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其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广袤的腹地既是人类生存的归属,也是滋养精神的母地。
新疆美术馆馆长刘世清介绍,本次双年展主题展和平行展共使用新疆美术馆东楼四个展厅、西楼三个展厅,共计7个展厅,展览面积达7000㎡,是新疆双年展历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也将凸显新疆美术馆立足于地区文化生态,在办馆理念和团队建设上的锐意进取,对标国际专业化美术馆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思路。
“本次展览经过精心的空间布局和展陈展示,作品强调互动性和参与性,推动艺术与各学科的跨界融合,将给新疆带来新鲜的艺术气息与思想涌动,并试图以开放的话题和多元的作品面貌,为新疆的创作思维与艺术语言带来新的启发。”本届双年展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子康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田文、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同志、自治区文旅厅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200余人出席开幕仪式。
▲ 各位领导和嘉宾共同为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启幕
▲ 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张子康介绍展览情况
01
数字驿站
广袤的腹地亦是全球数字链接中至关重要的驿站,迸发出雄浑深厚的力量。于此,驿站是动态的、物质的、信息的、虚拟的,极大地激发了新疆与东西部之间的关联与链接。如何理解数字驿站在数字全球化进程中的意义?板块策展人费俊将重点聚焦于艺术世界对新兴数字技术和媒介的回应及思考,共同憧憬由数据算法串联而成的多层维度美学逻辑以及面向未来的多元想象。
▲ 曹舒怡,《史前及史后》
▲ 半导体组合,《20赫兹》
▲ 邱宇、任庆齐,《共织》
▲ 沈少民,《阳光的情绪》
02
生态密码
广袤的腹地乃是人类生存的归依之所,在现代化发展与农业文化交织共生的当下,重新发掘已然被漠视的智慧,追寻人类世界与自然世界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理想,以此为未来的发展开拓更多的路径与思路。展览紧密结合新疆独特的地理和生态特质,回溯土地与自然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及意义,拓展跨越时空的纵深视野,从中获取情感的慰藉与智慧的反思。
▲ 安塞姆·基弗(德国),《致英格博格·巴赫曼:游戏已终局》
▲ 靳军,《高山仰止与曲水流长》
▲ 王爱君,《新疆-阵雨》
▲ 齐倬,《穿孔游戏》
▲ 杨季涓,《秋天的落叶和果子》
▲ 张新军,《索引地段》
03
丝路智融
广袤的腹地更是由丝绸之路构筑的文化交融之所,“丝路智融”单元聚焦陆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概念,艺术家们的艺术实践依托丝路沿线的文化和物质流动而铺展,与科技及新媒体手段相融合,彰显出融合最新媒介表达方式的现代转换理念,重新构想和勾连了丝绸之路当下的视觉图景。
▲ 刘建华,《沙》
▲ 庄辉,《公元签1650年》
04
合力共振
广袤的腹地旨在促使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表达的共振带,发现对文化基底的共同探寻,在全球化与区域文化交叉互渗的转折点,众多生存方式和文化传统交汇、碰撞和共鸣,艺术家们的创作材料与手法、乃至存在形态,有着意想不到的纷繁视角与哲学思考,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促成了种种耳目一新的艺术探索与实践。
▲ 于伯公,《敖鲁古雅》
▲ 谭婧,《热梦隅、纪念品》
▲ 傅丹(丹麦),《无题》
▲ 戴耘,《风中有朵石头云》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