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港顺(左)与华继明在“后人类”书店
作品《十二色》 1992年
十二色 行为现场
一、《十二色》1992年
1992年我和三位朋友一起成立了“SHS”小组,同年。吕澎策划了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油画部分,展览明确规定作品尺寸不能超过2米,这直接导致我们做一件大作品的想法。我们4人背着大包来到广州,在广州买了12块大三角板,把油画颜色还原成单纯的十二种原色,制作在这12块大板上。这件总长16.8米的作品《十二色》。使展览组织者带来不小的麻烦,这么大的一件作品没法进入展厅,最后只能在展厅外展出,展览组织者说来自湖北的四位小伙子做了一件这次展览最出格的作品。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大玻璃-梦想天堂
大玻璃-梦想天堂
大玻璃-梦想天堂
大玻璃-梦想天堂
SHS小组在黄石展厅前合影
2002年《黄石晚报-新闻周刊》介绍SHS小组内容
SHS小组1993年行为“大玻璃——梦想天堂”文本
SHS小组1993年行为“大玻璃——梦想天堂”文本内容
二、《大玻璃——梦想天堂》 1993年
我们将近三个月的准备,跑遍了黄石所有的展厅,准备各种材料,我们做了6个大玻璃空间,每个玻璃空间180/45/60厘米,每个大约60公斤,相当重。直到最后都没有解决玻璃透气的问题,整个表演,分白天和晚上两场。晚上SHS小组成员裸体钻进六个大玻璃空间中,展厅内很静,我们在玻璃空间中直到呼吸困难为止,头脑发晕、眼睛发黑、四肢无力,烛光使演出者具有殉道者的精神,展厅成了一个大教堂。构成了一幅人类远古焦虑的图画,整个演出最好地表现了SHS成员渴望在内心达到自在自为。在演出后许健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大玻璃》的行为不是一种图腾式的生命崇拜的参照物,也不是艺术家设立的作为重新对生与死这一人类主题在认识的虚假灵堂,简单地说,这只是行将贯穿艺术生活的无数次行动的射影,从一定意义上讲,它起到了一个释放艺术家和其作品能量的作用,这种释放能量的多少,同时也成为决定并衡量艺术家自身状况的尺度。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SHS行为“一根绳子穿过一吨书”1994
1994年SHS行为“一根绳子穿过一吨书”文本
行为“一根绳子穿过一吨书”文本内容
三、《一根绳子穿过一吨书》 1994年
有一天中午,我在家阳台晒太阳,突然有点做什么事的强烈愿望,就找到一堆书和一根绳子,我半个小时把每一本书用一枚大钉子打了一个大洞,用绳子穿过。做完以后我满头大汗,然后把一绳子的书吊在阳台上随风吹,风带走了一页又一页。这次穿书的实验,导致我想用一根绳子穿越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立图书馆所有藏书的想法,当然博尔赫斯所在的国立图书馆藏书没有被我用绳子穿掉。但1994年我和SHS小组成员一起穿掉了黄石新知书社所有的图书。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性质混乱而且无形,形形色色都有。且包含着同样书籍的要素、空格、句号、逗号。每一本书在所有的书里窜改,书粗糙不平的外表看起来像一个策略,上万册书堆起来像一座山,以此暗喻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复杂性。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行为作品“行脚”
从黄石到黄梅五祖寺行走四天
行为艺术“行脚”文本封底
行为艺术“行脚”文本封面
四、《行脚》 1995年
我有缘读《六祖坛经》和铃木大拙著作《禅宗与精神分析》百读不厌,在家静坐半年。
禅宗两祖师的寺庙都在湖北境内的黄梅县,离黄石有160公里,我与朋友陈曦1995年春天徒步从黄石出发,早上9点我们开始行走。
第一天,我们走得很慢,大约走了25公里到晚上5点我们就不敢走了,就找了一个小的汽车旅馆休息。
第二天,清晨6点我们就上路了,慢慢地我们体会到佛教禅师所说的饿了就吃,困了就睡的禅理。我们俩的脚都磨出了血泡,还继续前进,大约走了35公里。
第三天,7点钟上路,走到10点钟在路上见到一个挑货郎卖小百货的老人,老人家指引我们走老路,并说陶渊明以前生活在那一带,我们沿着老路翻过一座山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里面的世界,一眼望去小村庄和十里的油菜花满山遍野,金黄金黄美丽极了。我们翻越了一座又一座山,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仿佛走进了中国宋代山水画的境界,感觉与古代先哲进行了一次对话。晚上我们来到了一个明清时期的小镇,一打听这里没有旅社,只有一个卖百货的小店,可以借宿。男的是一名镇办小学教师,他与我们讲起这个镇在50年前相当繁荣,是安徽与湖北商贾的必经之地,后来打仗修大路,这个小镇就这样保留下来,现在几个月才有外地人从这里经过。他给我们安排在校办公室住宿一晚。今天我们大约走了55公里,再看看我们的脚,每个人脚下有几个血泡,有的泡破了流出了血。我们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听着远处的蛙声和我们的鼾声进入了梦乡。
第四天,早晨被学生读唐诗的声音唤醒,7点钟我们上路。在当地人的指引下,走了两小时到了四祖寺,一到四祖寺就有一种到家的感觉。庙里的和尚给我们带到斋房,请我们吃饭,吃着热腾腾的稀饭和馒头,给我们内心种下了佛的种子。参观完四祖寺,我们走到汽车大路上已经是中午12点,沿途的小公共汽车收票员看着我们在大路上走,也不坐车,他们心想这两人是不是没有钱,很好心地说,带上你们不要钱,我们对着他们只是一笑。下午6点到黄梅县,看见路牌到五祖寺路程有23公里,我们听着十里蛙声,一路飞走直奔五祖寺,到达目的地,天早已黑了,挂单睡在五祖寺里,听到了寺庙里的鼓声、钟声和读经的声音,这种美妙的声音进入我的心中,我仿佛到了涅槃的境界。
第五天,早上3点寺庙的鼓声响起,3点半我们和师傅们一起做早课,5点半排队吃早饭,之后打扫寺庙,我们在流通处请经书《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参观六祖慧能破柴踏碓处,看了苏东坡留下墨宝的亭阁,参拜五祖寺方丈,10点钟离开五祖寺。我们商量回家只坐车不走路,我们坐人力车、小公共汽车再换乘长途汽车,直接回家。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道路
净心
五、《道路/净心》 1995年
1995年我受聘福建一所中专当教师,要离开湖北前想把门前的一条小路打扫干净,在那住了几年,路非常脏没有人打扫。我邀请两位朋友,拿着扫帚和铁锹,冒着夏天40度的高温,我们一筐一筐用三个小时把这条道路打扫干净,接着用水冲洗我家后院青草,最后我与青草一起沐浴,那一瞬间我完全陶醉了。第二天我提着黑皮箱带着到福建拓展艺术和生活的概念走出了家门。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煤湖行为
日本诗人松苇芭蕉为“煤湖行为”写的诗
华继明行为“煤湖行为”1999年文本内容
六、《煤湖行为》 1996年
小时候我和同学经常到湖边画水彩画,湖不大、水很清,周围有很多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1996年我给陈翔说起那个湖,想到湖边走走聊聊天,去了以后我大失所望,清清的湖水没有了,被黄石电厂倒入的废煤渣淹没了,变成了一个煤湖,我看了以后就想跳入煤湖的冲动,我飞翔试的跳入煤湖之中,我的身体慢慢地被稀松的煤泥陷了下去,我会死的,生存的本能使我抓住了一小树枝,我爬了出来,事后陈翔问我为什么要跳湖,我回答:“正因为跳下去不知道是生还是死,有我意料不到的东西,我喜欢。那一瞬间,我感觉日本俳句大师松尾芭蕉有一首优美的短诗是为我写的。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这条路
无人行
这个秋日黄昏
爬行者 华继明
爬行者 华继明
雪地爬行 华继明
长城上的爬行 华继明一家
长城上的爬行 华继明一家
长城上的爬行(全)
2003行为艺术节 华继明
在香港爬行 华继明
八、《爬行》 2001年
2001年,开始我用肢体语言做爬行,一共做了五次行为。第一次是2001年4月,我在北京住的滨河小区做的,我从一个空矿的房子爬行至阳台,葡匐进入另一房间钻入堆满垃圾的废塑料地板下,在垃圾之下顶着压力艰难行进,等待我的是一锹锹扑面而来的生活垃圾,裹夹着是令人窒息的尘土,铁锹与水泥地面剧烈地碰撞着发出刺耳的声音。这时由于我的匍匐前进,双肘早已难以支撑、疼痛不已,接下来的尘埃、泥沙倾泻而下汗水湿透衣襟,我在垃圾尘埃中难以呼吸,突然双眼一热,泪水涌出,放声大哭。在场看我表演的妻子和几个朋友也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第二次爬行是2001年10月,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到八达岭做了一次长城上爬行的行为活动,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抵抗外族侵略的防御系统,也是在月球上看到地球唯一的人类建造物,对与我来说长城墙也是一堵心里之墙,要超越它使我从其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从权力的固执中解脱出来,爬长城给一家人留下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也让我们一家人在家躺了几天。
第三次爬行是2001年12月,北京下了一场大雪,我在雪地里从西海子公园门前向燃灯塔爬去。有几个小孩在雪地里打雪仗,他们也加入了我在雪地里爬行的行列,使这次行为有了不少童趣。这次行为我双手都冻僵了,双膝和双肘都磨破了,疼痛难忍,我是连滚带爬完成这次行为。
第四次爬行是2002年6月,我特邀参加香港反战艺术节,晚上我在香港文化中心剧场请美国音乐家一起完成了《乱敲乱唱》的行为。第二天,我沿着香港文化中心外围,做了一次爬行的行为。
第五次爬行是2003年9月,我参加现场艺术节,我在北京东京艺术工程画廊外爬行,留下很多意味,爬行也使自己身体很脏,最后用清水冲洗全身,整个过程是一次静心和洗脑的过程。
这十年来,画展板、睡玻璃空间、绳子穿书、徒步、跳湖、打扫道路、自由交流、爬行,看到这些作品,也看到了作为艺术家那斑斓的生命轨迹。 (文/华继明 《关于十年来的行为》)
华继明,陈强行为“回到黄石”
华继明,陈强行为“回到黄石”文本
华继明,陈强行为“回到黄石”文本,在“后人类”书店
乱敲乱唱
空心之火
SHS文献第6期
我与SHS小组文本
注:以上文献资料由华继明个人提供,artda.cn艺术档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