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名潞+朱其
朱其:现在好比“辛亥革命”以后,各个阶层,各个省都先后拥护共和。当代艺术就是这样,人人都说:“我是当代艺术”。这个旗号已经成功了,但是这个旗号就是抢着用,实质性的内容已经是鱼龙混杂了。
高名潞: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你是热点了,受到关注了。就像我们去年在伦敦的时候,人家问你“你们的逻辑是什么?你们得有自己的特点,你把你们自己当代艺术的逻辑,中国当代艺术到底是什么?给我们说清楚。”
朱其:内外条件已经具备了。但是这个内外条件是否支持真正的精英群体是现在的关键问题。
高名潞:对,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感觉现在政府方面打着这个旗号,主要关注的是“文化产业”。
朱其:胡锦涛说过下一步就要振兴文化产业。这下真的要变成“圈地运动”了。
高名潞:搞笑的是文化产业在西方一直是受批判的,一直是被知识分子批判的。就是“Cultural industries”,像本雅明、阿多诺,像法兰克福学派等很多人都是把文化产业和前卫艺术、当代艺术作为对立面。我们这儿倒好,文化产业成为一个什么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国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当资本来了,就是说复制、工业化这种东西进入文化的时候,正好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体制进行合流了。是不是共谋或者是共犯,这个概念都可以讨论,但至少是合流了。但是资本主义,凡是以资本为主导的系统当中,这个东西反而是要排斥的。它把它作为一个对立面,没有这个敌对的状态的话,当代艺术就不能健康生存。这在西方是主流、主导性的一个评价。
但是在中国现在非常有意思,它变成了一个赞美,而且资本好像来了以后,我不知道谁,好像是吕澎持这种观点,好像资本就是一个自由。但是在中国的情境当中,这个资本恰恰相反。资本来到中国恰恰和国家体制进行共谋,反而把中国当代艺术扼杀得更加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