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评论档案 > 郭图图︱卡塞尔文献展回顾 创造性地共同生活可能吗?

郭图图︱卡塞尔文献展回顾 创造性地共同生活可能吗?

2022-07-19 11:49:15.156 来源: 雅昌原创专稿 作者:郭图图


Documenta fifteen is a practice and not theme based. ---- ruangrupa


如果你是一个无法欣赏甚至厌倦所谓“白盒子”和博物馆艺术的观众;如果你一直疑问“艺术”对于生活有什么启发和用处;如果你热衷方法论,希望本篇文章和第15届卡塞尔文献展会对你有所启发。

先说说documenta一词。在看完四天半卡塞尔文献展之后,我对“documenta“一词被译为”文献“心生疑窦,于是邮件询问了卡塞尔新闻负责部门。在得到回复之前,我急不可耐地看着这个词,开始了自己的猜想。“Document”既可被译为名词:文献;亦可被译为动词:记录;”documentary”则被译为:文献的,所以我的猜测是“documenta”不是单指展出文字文献的展览,也是展出实践“记录”的展览;更甚至是,放在本次文献展的语境下,documenta15 自身就是一份庞大的、不断向前滚动的艺术实践记录。当然,我还是等来了官方的解释。官方首先表示这一名字是文字的艺术(a word of art),传言来自拉丁文”documentum“,其中带有”教育“和”人的精神“两层含义。


11.jpg

▲官方对于documenta⼀词含义的回应


回想起五年前第一次看文献展时,我虽囫囵吞枣,却依旧记得几件作品直白坚定表达的震撼力。这次在卡塞尔的第一天,当我看见一位艺术家在夕阳的草地上用几张带着泥的草皮将自己包裹,她仿佛放下了自己的人格,安心成为土地的那一刻,我是又像被敲钵一样,咚一下被文献展洗脑般扯出了躯壳。随着四天的看展过程,我意识到使文献展震撼的不只是作品,更多的是策展团队Ruangrupa破除、摒弃旧俗的策展构想;是关于团体而非个人,关于如何创造性地共同生活可能性的探讨;是艺术家们方法论的呈现,联系社会的尝试,和对某些无奈现实的呐喊。在读文献展的手册时,我仿佛看见一群艺术家对着陈规吐舌头。他们最开始的目标,不是办一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大展,而是一场细腻生动的实践。


21.jpg

▲在documenta 14的第⼀天

3.jpg

▲在documenta 15的第⼀天


以下将从五个方面介绍Ruangrupa的“策展”思路:

反客为主

Ruangrupa提到,在2013年,他们与雅加达当地另一个艺术团体展开合作,尝试建立一个艺术生态系统(ekosistems)。起源于他们的一个共识:作为独立的个体或者群体,是很难在自然界单独生存的,每一个物种对保持生态平衡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在2018年,随着实践的推进,他们与另外两个团体Serrum和Grafis Huru Hara建立了Gudskul 生态教育平台。当文献展邀请他们担任策展团队时,他们有了反客为主的想法,拒绝欧洲艺术机构的默认规则,拒绝融入文献展传统。反其道而行之,Ruangrupa向文献展发出邀请,邀请他们加入探索艺术生态系统的旅程。“我们拒绝开始一个欧洲的、制度性的、与我们不相干的议题”


4.jpg

lumbung时间线


非静态非展览&再见,艺术怪圈

本次文献展不是一个静态的展览,lumbung艺术家和成员的贡献会逐步发展和演变。通过如工作坊的形式,观众参与下得出的“文献”也将被记录,文献展将处于动态的、变化的100天。在Ruangrupa的经验中,像自由艺术品市场或是双年展都极度内卷,贪婪成性且剥削艺术家。他们坚信,一定有不同的艺术生产方式和实践,或许还不存在,或许还不适用于现有的艺术模式。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会产出不同的艺术作品,届时,它们会有属于自己的被解读的方式:艺术作品将在自己的语境里有现实的用途;不再仅仅追求个人化的表达;不再需要是一件被贩售的艺术品。


去中心化

Ruangrupa的原话即是,我们将在欧洲关于知识、历史和艺术的温和观点去中心化。(不过多展开,下文将会详细介绍一些非温和非中心的作品)


艺术家“卡塞尔”化

鉴于本次文献展的“非主题”属性,功能需求和空间使用成为了艺术家选择场地的一依据。由于不少艺术家需要驻留在卡塞尔,一些场馆也被改造成了住所。一些共同居住的艺术家也组建了小型理事会,讨论如何在驻留期间共享空间,共同生活。一部分的艺术家会把成熟的实践带来卡塞尔,面临本土的挑战;大部分将他们正在进行的实践短暂搬来了卡塞尔;余下的带着自己的艺术生态系统,伴随文献展时间轴,共同展开工作。



Sandershaus旁搭建的艺术家营地


术语表

“话语即权力”,Ruangrupa为本次文献展引入了许多的术语自己的术语,质疑权力和建立社会联系是lumbung至关重要的实践。扩展语言的使用方式,并将其理解为开发新思想和观点的工具。引入不同语言的术语也意味着引入不同的团体艺术实践方法。以下将提及最常被使用的术语:

111.jpg

▲Lumbung将如何茁壮⽣⻓


Lumbung:ruangrupa 为文献展 15 及以后所做的具体实践;翻译自印尼语,意思是“米仓”。 在印度尼西亚农村社区,多余的收成储存在公共稻谷中,并根据共同定义的标准分配给社区以造福社区。 这一原则代表了ruangrupa 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并被用于艺术项目的跨学科和协作工作。

Ruangrupa:是第十五届文献展的艺术指导团队。 该集体于 2000 年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成立,其工作基于与印度尼西亚文化密切相关的整体社会、空间和个人实践,其中友谊、团结、可持续性和社区是核心;意为“艺术空间”或“空间形式”。

Ekosistems:印度尼西亚语中的生态系统术语,是指生态系统的生态概念而非同义词。“Ekosistem”或“生态系统”描述了协作网络结构,通过这些网络结构,知识、资源、想法和计划得以共享和链接。

Common Pot: 共享大锅共享金钱和非金钱资源(如技能、空间、时间和精力)的容器。 由一组艺术家 (mini-majelis) 共同管理的共享预算。它就像一个图腾柱,具有高度象征意义,将社区凝聚在一起。

Majelis :是聚会或会议的术语。 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常规 majelis 是 lumbung 网络交流想法和项目的重要工具。 mini-majelis 是小型会议,而 majelis akbar (mega majelis) 是 大型会议,由lumbung 成员、lumbung 艺术家和其他文献展参与者之间的大型聚会。

Harvest:指会议的文件,由收割者准备为概述、文本、草图或图纸,并实现会议的可追溯性。收割者倾听并反思。 他们以夸张、幽默或诗意的形式,从个人的角度并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记录了这一过程。

第一天读简介的时候经常被这些词搞到焦头烂额,难免抱怨明明Ekosistems与ecosystem相似,为何要用印尼语。随之自我反省英语中也有许多法、德、意、荷语等等的“舶来词”,我却会轻易将它们归结为英语,为什么要抱怨英语的亚洲语化的呈现方式?于是在文献阅读过程中温和地完成了去西方中心化的第一步。

12.jpg

▲Fridericianum 外观


ruangrupa将Fridericianum转变成了Fridskul(Fridericianum as School)。所以一进入展厅,看见巨幅mindmap,一种回到学校的熟悉和一种认不出文献展的错愕感扑面而来。像极了大学上课时同学一起讨论时诞生的“文献”,在这样讨论的方式里,不存在对与错,是与非,是针对某一话题的拆解与思辨。Fridskul是一个储存共享资源的地方,也是ruangrupa展现如何理解艺术不能独立于生活的地方。

一层展厅展示了Gudskul用自身模型创造的Temujalar学校。Temujalar 源自两个印尼语单词——temu(相遇)和 jalar(传播)。 Temujalar 学校被设想为一个聚会空间和与他人建立联系的起点,它作为一种艺术和可持续的模式,参与者有机会成为集体的一部分,并协作和扩展他们的人际网络,收集知识和开发资源管理模块。Temujalar有一个专门展示工作坊成果的小房间,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去的时候展示作品有了明显的改动。


13.jpg

▲Temujalar学校(Sekolah Temujalar)思维图


在Fridskul的中庭,悬挂了来自Foundationclass的标语横幅。Foundationclass成立于2016年,柏林白湖艺术学院,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平台,帮助移民德国且可能遭受种族歧视的少数族裔进入艺术学校。同时致力于反对艺术圈的孤立机制。


Foundationclass标语横幅


艺术家的发声能被多少人听见?卡塞尔文献展回顾

如果说在看完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感受是:我大艺术界真欣欣向荣;那么看完文献展的感受就是:“拔剑四顾心茫然”。如果说上文的策展思路和实践更多的为我提供了艺术从业者的新思路,那么以下的作品则是让我反思艺术家的发声能被多少人听见,艺术家的发声又能带来多少改变?

反思开始于看展的第二天,在菠萝核改造的茶餐厅。我想我跟菠萝核大概是有一丝丝缘分的。当天正好想吃中餐;当天正好在和潜在甲方沟通。当菠萝核影片《菠萝HOPE》中人在催甲方尾款的时候,我的甲方热情地向我询问了报价。而当whatsapp的信息变为已读,断断续续的”正在打字“彻底冷漠消失时,我低头看见了菠萝核的桌布。如果人生的每一个迷惘转角,都会给予你如此明示该多好。说回《菠萝HOPE》,讲述的是一群艺术家们面对的,尝试找到解开艺术带来的生活困境的办法,阴差阳错下一起堕入类艺术地狱的故事。4段影片看完之后,我最强烈的观感是,他们可能都是一个艺术家分裂出来面对不同境况的人格。希望天下甲方都能善待乙方。


161.jpg

菠萝核


加重我对艺术家发声悲观想法的是同天观看的另一部影像作品《Return To Senser —— Delivery Details》来自艺术团体the nest collective 。“很多人穿二手衣,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受访者无奈地说。Return To Senser是一座由一包包旧衣搭件的装置。北半球毫无节制的消费主意,承担的却是南半球——无穷无尽的二手衣物去处。在每包“进口”二手衣物中,有40%无法使用,只能被填埋,引进二手衣物的商人需要支付高额的保险金。这句话让我无地自容,因为我没有想过,属于环保行为的购买二手衣物也代表了拥有选择的特权。随之而来的是无力,靠着快时尚暴利的资本家不会因为这样一条片子改变。最后我陷入深深的矛盾和怀疑:“购买二手衣物的我,究竟是在支持环保,还是又掉进一个以环保为名的资本陷阱?”

他们把我带到几个汽油桶面前,让我选一个。每一个汽油桶里面都装着不同的刑具,选好后,他们就会用在我身上。”Sajjad Abbas在影片中回忆着,被逮捕和用刑的原因仅仅是Nude sketching。同一时间,影厅里两位观众因无法忍受起身离席。我当下竟有想把他们拦下的冲动。作品来自Sada小组,sada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回响”。Sada活跃时间为2010至2015年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给予艺术家支持,帮助他们在因战乱和动荡遭受破坏的社会里进行艺术实践。


171.jpg

Return To Senser


Wars haven’t stopped Iraqis form making art, they simply cut Iraqis out of w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wanted to look at” ——Rijin Sahakian


191.jpg

sada⼩组

20.jpg

Trampoline House, Castle in Kassel


关于作品,就此停笔。一是展览结构庞大,还有许多细腻的、值得被讨论的作品无法被一一介绍。二是刚从新冠康复的我脑子时常卡顿。非常遗憾的是,文献展开幕后因过多人感染新冠,活动全面停摆,我可谓是体验了四天静态的文献展。在卡塞尔的最后一天,我才读到关于反犹争议和激起的一系列荒诞的发酵事件。只能说Ruangrupa倡导的中心化在文献展的结界里去了,但走出结界一步大概是一点没去,还是被西方政治正确的框架架起口诛笔伐。

在这次文献展,没有看到顾影自怜的艺术品,而是与社会强烈关联的艺术实践。那么面对非艺术从业的一般观众,该如何解剖文献展?结合在菠萝核观影时,食堂阿姨过来说了一句:“现在中国艺术好没有意思。”我很诧异。但是一瞬间似乎就理解了一部分观众对于本次卡塞尔的感受。不解,这也算艺术?再结合在Sada离席的观众。我只想说一句:留下来,看它,听它。摒弃对艺术即审美的固有概念,回归到单纯的感受和体验。

我非常欣喜能看见这次的文献展,看见它脱离西方和审美的固有语境呈现的所有故事。尽管不少人认为这个类型的展览在欧洲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出现了,我依旧认为它所提供的声音能给我们提供启发。文献展中有许多让人压抑的作品,生活在和平安稳的世界里的人有义务去看去听黑暗面的事,有权利去愤怒,也有权利去悲伤。也有权力去疑惑和不解。


关于作者:

郭图图,成长于广州,生活于荷兰,鹿特丹。2015年毕业于威廉·德·库宁艺术学院。现在是一名自由视觉设计师/胶片摄影师/撰稿人/画廊前台,设计帮助我反思和提问;摄影是我观察和捕捉的媒介,撰稿为我发声和带来不同的讨论。


ref

https://www.thisisthenest.com/news/2022/6/14/the-nest-at-documenta-15-return-to-sender

http://documenta-fifteen.de/en/glossary/

http://foundationclass.org/fccd15/

https://documenta-fifteen.de/lumbung-member-kuenstlerinnen/gudskul/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