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评论家+策展人 > 巫鸿出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出任学术总监

巫鸿出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出任学术总监

2022-02-25 12:41:56.534 来源: ARTFORUM中文网 作者:艺术论坛

wh.jpg

▲巫鸿. 图片:OCAT深圳馆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理事会宣布,巫鸿教授担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博士担任OCAT深圳馆学术总监。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与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实践和思考展开策展、研究、出版、公共项目与收藏工作。

巫鸿(Wu Hung),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和策展人。OCAT研究中心前执行馆长,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OCAT深圳馆和OCAT研究中心名誉馆长。其著作包括古代和现当代两方面。前者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1989)、《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2005)、、《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2021)等;后者包括《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荣荣的东村》(2014),《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2016)等。

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青年研究员,策展人。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在集结”(2018)、“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缪斯、愚公与指南针”(2020)、“靡菲斯特的舞步”(2021)等大型展览。近著有《目光的诗学:感知—政治—时间》(2019)、《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裂变的交响: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2021)等。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6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大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 美术馆 > 巫鸿出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出任学术总监

巫鸿出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出任学术总监

2022-02-25 12:41:56.534 来源: ARTFORUM中文网 作者:艺术论坛

wh.jpg

▲巫鸿. 图片:OCAT深圳馆


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理事会宣布,巫鸿教授担任OCAT深圳馆名誉馆长,鲁明军博士担任OCAT深圳馆学术总监。

OCAT深圳馆是OCAT成立最早的机构,也是馆群中的总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与研究。从2005年开创至今,OCAT深圳馆一直围绕着艺术实践和思考展开策展、研究、出版、公共项目与收藏工作。

巫鸿(Wu Hung),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和策展人。OCAT研究中心前执行馆长,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东亚艺术中心主任及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OCAT学术委员会主席、OCAT深圳馆和OCAT研究中心名誉馆长。其著作包括古代和现当代两方面。前者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1989)、《中国古代艺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美术史文编》(2005)、、《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2010)、《空间的敦煌:走近莫高窟》(2021)等;后者包括《作品与现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2005)、《走自己的路: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家》(2008)、《荣荣的东村》(2014),《关于展览的展览:90年代的实验艺术展示》(2016)等。

鲁明军,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艺术哲学系青年研究员,策展人。近年策划“疆域:地缘的拓扑”(2017-2018)、“在集结”(2018)、“没有航标的河流,1979”(2019)、“缪斯、愚公与指南针”(2020)、“靡菲斯特的舞步”(2021)等大型展览。近著有《目光的诗学:感知—政治—时间》(2019)、《美术变革与现代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激进根源》(2020)、《裂变的交响:中国艺术的三个当代时刻》(2021)等。2015年获得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2016年获得YiShu中国当代艺术写作奖。2017年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协会奖助金(ACC)。同年,获得第6届中国当代艺术评论奖(CCAA)。2019年获得中国当代艺术奖(AAC)年度策展人大奖。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论坛︱策展在中国: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

论坛︱策展在中国: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

2022-12-22 11:18:02.562 来源: 四川美院美术馆 作者:

12.jpg


策展在中国

CURATING IN CHINA

基本信息

时 间:2022年11月20日

地 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

四川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

重庆市美协策展与理论委员会

四川美院造型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科研处


自2018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开设“策展在中国”学术论坛以来,几届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界反应和广泛的社会反响。从第一届论坛提出“建立中国策展学”的理念,到二届论坛聚焦“策展与时代”的命题基础上,第三届以“全球化和在地化”作为议题,均起到拓展和深化中国策展学的研究目的。本届论坛将围绕在具体的展览实践中,策展语境的创造、形成所生发的新阐释,及其价值与意义来展开讨论。

本届论坛以《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展览与展览史》为主题,同时,毋庸置疑的是,每一位策展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学术兴趣也不尽相同。譬如,有的会强调史学意义,有的会注重对当下创作状态的呈现;有的会侧重群体现象,有的则突出个案研究;有的会重视展览的文本写作,有的则突出现场感;有的会更在意学术界内部的认可,有的则希望吸引更多的公众;有的会追求“明星效应”。因此,不同的策展人自然会决定展览的意义走向。然而,展览不同于展示,它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规则,有自身的学理标准。同时,策展人的诉求,展览的语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展览带来不同的意义。

因此,我们如何来规划一个展览所形成的意义?如何对当代艺术的创作产生推动?同时,展览如何形成自身的历史,即展览史?

在具体的展览实践中,策展人实质也是一个语境的创造者。语境来源于构建,但最原初的情景却离不开美术史的上下文。一方面,语境的创造离不开策展人从一个新的角度对展览所引发的话题进行新的阐释。因为,没有阐释,就不会生成新的意义。但另一方面,没有美术史的上下文,没有具体的艺术语境,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不确定的。所以,为展览营造一个有效的、新颖的艺术语境是至关重要的。再有就是注重叙述话语的建构。所谓的美术史实质是话语的历史。一般而言,只有叙述才能形成历史。如果有了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叙述话语,那么自然就会出现新的美术史的书写方法。倘若置身于1978年以来的展览实践,是否可以形成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其背后的叙事话语与艺术史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展览如何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具有历史与现实的意义。同时,本届论坛下设两个分论坛主题:“展览与展览史”、“展览与语境”,或以代表性的展览个案展开,讨论展览与批评、美术史书写等多重的关系。


开幕式议程 

时 间:2022年11月20日 9:30—10:00

地 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腾讯会议

主持人: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1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致辞;

2 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致辞;

3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宣布开幕;


(一) 主旨发言 

时 间:2022年11月20日 10:00—12:00

地 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腾讯会议

主持人:李 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皮道坚︱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主题:《展览策划与水墨艺术的当代性演变》


吴洪亮︱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画院院长

主题:《双年展,城市发展的文化引擎?》


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主题:《路径、范式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展览史》


(二)分论坛1 :

“展览与展览史”主题发言 

时 间:2022年11月20日 14:00—17:00

地 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腾讯会议

主持人:王春辰︱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评议人::孙振华︱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雕塑》主编


陈湘波︱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

主题:《“关山月艺术系列学术专题展”与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


唐克扬︱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

主题:《展览的类型学:时间凝聚为空间转化为时间》


段运冬︱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主题:《新时代的艺术策展与艺术学知识的构建》


方振宁︱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外聘独立策展课程教授

主题:《创造当代艺术史的展览教程》


卢 缓︱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

主题:《民国第一届全国美展及四届展览史》


盛 葳︱《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

主题:《中国当代艺术的美国展览史》


红 梅︱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理论出版部主任

主题:《中国现当代艺术演进逻辑中的本土性因素研究——以展览为例》


胡 斌︱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主题:《以新世纪之初的广州三年展为例谈中国双三年展中的艺术史观》


高 远︱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博士 ,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师

主题:《艺术展览与艺术史研究中的“时代错置”》


符周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策展人

主题:《叙事的调谐:文字、图像及数据——“星汉灿烂:中国现代美术在重庆(1937—1949)”展览叙事分析》


许向群(参会)︱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审、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

杨 卫(参会)︱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


(三)分论坛2 :

“展览与语境”主题发言 

时 间:2022年11月20日 14:00—17:00

地 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腾讯会议


主持人:何桂彦︱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教授 

评议人:冀鹏程︱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执行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


罗一平︱中山大学教授、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题:《从确立中国美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看“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冀少峰︱批评家、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

主题:《关于再系列的展览》


张楠木︱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题:《数字时代的博物馆展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晏 燕︱今日美术馆展览及学术副馆长

主题:《跨媒介、数字化、沉浸式与新意义的建构——从今日未来馆项目实践谈起》


林书传︱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主题:《艺术介入社区的策展实践——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细胞计划”为例》


宋振熙︱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策展主任

主题:《面对科技未来的策展视野》


姜 俊︱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后,独立策展人

主题:《从艺术策展到公共美学运营》


丁澜翔︱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主题:《重要的不是春卷——1990年代的策展实践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海外之路》


尹 丹︱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主题:《“之空间:小型学院艺术空间的定位”》


宁 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

主题:《策展作为一种“重塑”意义的媒介》


杨 彪︱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

主题:《2000年以来中国策展学的观念转变与制度建构》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