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磊 《万里送粮图》 2012 摄影 +100×75cm (为“人间食粮”展而创作的新作品)
王智远 《诊断¥报告》 2013 综合材料 150×120×70cm(为“人间食粮”展而创作的新作品)
隋建国 《盲人雕塑+No.1》 2008 青铜着色 33×33×5cm (艺术家收藏版)
戴亮 《金豆》 2012 黄金镶嵌钻 100×75cm (为“人间食粮”展而创作的新作品)
李博 《无题 七月》 2007 综合材料 70×150cm
马军 《“瓷•肉”系列——猪骨》 2012 瓷++33×33×5cm
陈文令 《游戏》 2012 铜 25×18×99cm
黄敏 《瓷板人物》 2009 青花、釉下彩、瓷 42×166cm
梁硕 《城市农民》创作稿 1999 青铜 12.5×14×19cm
萧昱 《幸福指数+No.+2》 2008 综合材料 50×50cm
王智远 《无题》 2002 雕上贴金箔 150×30×15cm
张鹏 《Mickey+children+smile》 2012 摄影 79×65cm (为“人间食粮”展而创作的新作品)
张雪瑞 《小黑板》 2012 木板、油画颜料、毛线 60×40×8cm (为“人间食粮”展而创作的新作品)
《人间食粮》展览现场
从左到右:参展艺术家隋建国、参展艺术家戴亮,两位参展艺术家为师生关系,作品为戴亮参展作品《金豆》
从左到右: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黄安生(Brett Rierson)、林大艺术中心负责人马美玲、《人间食粮》策展人夏彦国
采访《人间食粮》开幕现场的媒体
接受媒体采访的《人间食粮》策展人夏彦国
展览信息
“人间食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主题艺术展
展览名称:“人间食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主题艺术展
策 展 人:夏彦国
主办机构: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
赞助机构: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林大艺术中心
独家媒体支持:雅昌艺术网
参展艺术家(共27名):
陈文令、陈卓、戴亮、韩磊、胡根华、黄敏、李博、梁硕、刘锟、吕岩、马军、芒克、齐星、宋佳益、宋琨、隋建国、王岱山、王智远、温凌、吴海洲、萧昱、肖喆洛、许良、原晓光、张鉴墙、张鹏、张雪瑞
开幕时间:2013年1月11日(周五)下午3点30分
展览时间:2013年1月11日(周五)至2013年1月17日(周四)
展览地点:林大艺术中心 -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B区797街
展览介绍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之际,为了引起公众对“粮食安全”和“全球饥饿”的关注,世界粮食计划署携手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林大艺术中心、策展人夏彦国举办的“人间食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主题艺术展”于2013年1月11日下午3点在北京798艺术区林大艺术中心开幕。此次展览为“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的主题之一。
展览共邀请了27名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对粮食、贫穷、饥饿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拥有深刻独到的认识。艺术家是社会问题的观察者、发现者,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展现社会现实问题,启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了解处于社会底层、边缘问题。在当代艺术迅速传播的今天,艺术家的敏感触角无处不在,艺术家群体的社会责任感也日渐凸显,此次展览的目的便是引发公众更多的思考。
“人间食粮”展览所展出的作品大多数都是艺术家为该主题展而创作的新作品,部分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是探访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其合作伙伴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云南地区开展的“学校供餐”项目后,根据探实地探访经验而创作的。
策展人夏彦国说:“这次展览加拍卖,跟以往单纯的慈善拍卖不同,艺术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审视、思考之后再进行创作,作品是艺术家和社会问题交流之后的结果。每个艺术家都会呈现自己对社会的个人化的态度、判断和关怀。观众也更能从作品中去体会艺术家对这次主题的认识,我相信这些作品会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看似遥远的社会现实问题,让艺术家的爱心可以感染更多的人。”
为本次展览无偿提供场地的林大艺术中心负责人马美玲女士说:“林大艺术中心作为跨国艺术机构,有机会做慈善事业一直是我所期冀的。这次有幸携手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以艺术之名来关爱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定会有很大的示范效应,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进来,让慈善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关爱带给更多需要的人群,帮助更多还在饥饿贫困线上挣扎的人,将会成为我们机构一直前进和奋斗的动力。”
1月17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对这批作品进行拍卖。所得善款用于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供餐”项目。预计有3500名来自中国和尼泊尔的贫困儿童将从这次活动中受益。
此次活动接受社会监督,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将会把中国艺术家的爱心传播的更广,也希望这样的活动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世界粮食计划署首位华人亲善大使李宁先生,中国名人合作伙伴徐静蕾女士也将参与此次活动。
关于《人间食粮》这个展览
文︱夏彦国
如今,策展人这个职业和称呼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随便叫几个艺术家或者一个艺术家,把作品放到展厅,定个不痛不痒的题目,展览就开幕了。没有主题,风格迥异,不涉及艺术或者社会现实,不管作品优劣,只有友谊第一或者趴体聚会,这样的展览不在少数。诚然,趴体式展览比那些冒充学术和严肃的展览更真诚。我也时常反观自己,做为策展人,我能做些什么?我越来越觉得,无论艺术家还是策展人,态度比语言本身更重要。这就好像一个演讲者,流利或口吃并非根本,演讲的内容和思想更重要。你的价值判断也犹如开车,车技固然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去年八月,我受邀为乐施会基金会策划了《粮食》展览,邀请了十六位艺术家围绕粮食公正、粮食安全以及相关话题进行主题创作,他们的作品也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艺术家们对这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那个展览,我开始深入地思考策展人如何做艺术家和社会问题之间的桥梁,如何让艺术更真实地介入到社会现实中,让更多人通过作品和展览了解艺术家群体在社会中所起到的观察者和提问者角色,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让市场笼罩下的艺术变得自由起来,艺术家去关注社会现实,而不是时常受到市场干扰。市场的起伏是资本家的游戏,跟艺术没有直接的关系。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新闻官许楠女士看完乐施会的展览后找到我,问我能否可以再策划一次和“粮食”相关的展览,最后进行慈善拍卖,用于改善贫困儿童的营养状况。我深感荣幸,能通过世界粮食计划署这样的平台,和艺术家一起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次活动,不是单纯的展览,也不是单纯的慈善拍卖,而是主题展览和慈善拍卖相结合。在展览策划之初,我提出希望参展艺术家去探访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项目,这样艺术家对将要讨论的问题会有真切的感受。部分参展艺术家从小生活在城市,对贫困和饥饿没有现场的感受。去年十二月初,十三位艺术家参与了云南黎明小学的探访。在现场,大家对慈善事业提出了质疑,也给出了建议。让我深为感动的是,艺术家积极探讨了如何用艺术的感染力帮助更多的弱势群体。这也是我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策划此次展览的初衷。
在云南的探访时间很短,但每个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天真的笑容和一贫如洗的家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我看到有几个艺术家悄悄落泪… …这次探访,让展览主题也悄悄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原本是希望艺术家围绕粮食安全和学校营养餐进行创作、发挥,后来大家被现实打动,“爱心”居上,更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拍卖出去,切实帮助到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们。随着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愿意参与进来。由于时间紧张,有些艺术家无法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于是捐献了自己的其他作品。从展览的角度看,主题的变化和泛化使得展览本身的学术性有所缺失,但是爱心超越一切,艺术家想切实帮助孩子们的心愿是真实和令人尊重的。直到展览开幕前几天,还有几位艺术家联系我,想参与到这样的公益活动中。希望此次活动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看似遥远的社会问题。
展览得到了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资金赞助,以及林大艺术中心的场地赞助,没有他们的支持,展览就没有可能举行。
展览结束后,每个艺术家会捐献作品,以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学校营养餐”项目。1月17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对这批作品进行慈善拍卖,预计有3500名来自中国和尼泊尔的贫困儿童将从这次活动中受益。
此次活动接受社会监督,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将会把中国艺术家的爱心传播的更广,也希望这样的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愿艺术家的作品和爱心成为滋养孩子生命的精神食粮。
2013年1月10日
为这次慈善活动无偿提供场地的林大艺术中心负责人马美玲女士为展览开幕致辞(从左到右:北京林大艺术中心经理王一妃、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黄安生(Brett Rierson)、林大艺术中心负责人马美玲、《人间食粮》策展人夏彦国)
慈善艺术展“人间食粮”圆满开幕
1月11日,“人间食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主题艺术展在北京798艺术区林大艺术中心举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代表黄安生(Brett Rierson)先生、林大艺术中心负责人马美玲女士、策展人夏彦国先生以及参展艺术家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之际,为了引起公众对“粮食安全”和“全球饥饿”的关注,世界粮食计划署携手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林大艺术中心、策展人夏彦国举办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抗击全球饥饿5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人间食粮”艺术展是这次活动的单元之一。
展览共邀请了28名中国中青年艺术家,大多数参展艺术家从小生活在城市,对贫困和饥饿没有现场的感受。为了主题创作作品能够充分表现对贫困和饥饿的真切感受,去年十二月初,十三位艺术家参与了云南玉龙县黎明小学的探访,黎明小学为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营养餐”项目受益学校之一。
参加云南黎明小学探访后,为“人间食粮”艺术展创作新作品《云南女孩》的艺术家宋琨说:“黎明小学的小朋友们也没有要求过我们做什么,饿了冻着也还是笑着。但如果这张画可以帮他们换来食物,让他们在还无力支撑自己生存的时候别因为营养不良夭折,可以吃饱,有个没有饥饿的童年,我愿意做点什么。自己的力量很有限,这次几方团结起来,一下可以帮到几千个孩子,是个好事!”
艺术家张鹏的参展作品《Mickey children smile》,也是从云南探访回来后为这次展览创作的,他说:“听说了这次慈善活动我十分感兴趣,也是我主动要求参加的。一直到现在我都还没有感觉到我为他们做了什么,反而倒是他们深深的影响了我。虽然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贫困,但是在我的脑海里永远浮现出来的都是他们灿烂的笑容和那有如天籁般的歌声。也许这歌声经过了数次的排练,但形式可以排练那纯净天然的声音是排练不出来的。以至于他们那漂亮的服装也都被淹没在了这歌声里。深深的刺进了每位艺术家的心灵。我们的眼睛都湿润了。我的作品一直都是一个单纯的孤寂的孩子的印象,从丽江回来后创作了这张第一次带有笑容的作品,那不止是笑容更是希望。”
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夏彦国说:“这次展览原本是希望艺术家围绕粮食安全和学校营养餐进行创作、发挥,后来大家被现实打动,‘爱心’居上,更希望把自己的作品拍卖出去,切实帮助到那些营养不良的孩子们。随着活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愿意参与进来。由于时间紧张,有些艺术家无法进行相关的主题创作,于是捐献了自己的其他作品。从展览的角度看,主题的变化和泛化使得展览本身的学术性有所缺失,但是爱心超越一切,艺术家想切实帮助孩子们的心愿是真实和令人尊重的。”
这次活动,不是单纯的展览,也不是单纯的慈善拍卖,而是主题展览和慈善拍卖相结合。1月17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将对这批作品进行拍卖。所得善款用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学校营养餐”项目,预计有3500名来自中国和尼泊尔的贫困儿童将从这次活动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