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放映作为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的板块,为期四天的放映呈现了七位艺术家、六个机构和七位策展人精选的六十二部影片,分别从不同的脉络、线索和地缘思考动画的边界,涉及到瑞士、荷兰、意大利、法国等重要动画电影节和机构,如瑞士傀儡动画节、法国现代艺术家工作室、荷兰一分钟电影节等国际著名机构。

▲ 邱黯雄的《新三海经3》放映现场
Qiu Anxiong, New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Part 3
华侨城创意园 停车场/工业遗留和天空中掠过的飞机:独立创作与主流电影节
12月2日开幕之夜,展览空间被延展至户外,华侨城创意园C2展厅相邻的停车场,搭建起巨大的投影幕。露天电影院和停车场的钢铁结构相映成趣。呈现邱黯雄《新三海经3》和由安妮特·辛德勒策划的瑞士傀儡动画节2016年度最佳动画精选。以此为线索,对比主流电影节和独立动画的独立精神及其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之多样。
《新山海经》系列水墨动画是邱黯雄的代表作,是一个跨越十年的创作,作品以远古神话经典《山海经》为蓝本,带入现代文明,把今天的世界放进远古图景和想象中,呈现奇特荒诞的异世景观。作品拓展了水墨的当代语言表现力,融合了表现主义风格的动画手绘方式,批判现实世界的态度以清晰而异样的图像叙事呈现出来。
《新山海经1》以能源的冲突为主线索,展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异化以及带来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冲突;《新山海经2》以生物科技和太空技术为题材,在微观和宏观尺度中,描述了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类危机;《新山海经3》则把现实投射到未来,描述了在未来信息社会中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迷思,在一个被虚拟全息图象包裹的废墟一般的城市里,人们生活在虚拟存在与现实存在的双重角色里,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重叠混淆,人们沉溺于虚拟的娱乐和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而真实生活却成为枯燥乏味的工作机器,最终虚幻的世界在现实矛盾中崩溃。作品对虚拟和现实的矛盾纠缠的描述,提出了对人在信息社会的存在悖论。(邱黯雄,关于《新山海经》系列)
动画之于邱黯雄是绘画的综合,是传统和当代的碰撞,是一种自主的叙事方法,一个接近于全景绘画(panorama)的呈现尺度。
瑞士傀儡动画节(FANTOCHE )的精选,则继续探索和扩延关于动画的可能性。这一动画节自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超过20年的历程。它位于瑞士小城巴登,于1995年成立,每场次放映超过千人,是全球最重要的动画节之一。FANTOCHE注重融会贯通与动漫相关的各类艺术形式,并致力于在各类交流和娱乐活动中运用动画元素,它着重选择有艺术性的作品,且能够起到推动(新)媒体在美学和艺术上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因艺术节主席安妮特•辛德勒(Annette Schindler),之前发起巴塞尔新媒体机构plug-in ,相继发起的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HEK ),她的工作从新媒体到动画,也就自然的为动画节注入了艺术和新媒体的新倾向。
▲ 瑞士傀儡动画节2016年动画首映
Premiere of Best of Fantoche 2016
- 邱黯雄作品《新山海经3》亚洲首映
The Asian Premiere of New Book of Mountains and Seas Part 3 by Qiu Anxiong
- 瑞士傀儡动画节2016年动画首映
Premiere of Best of Fantoche 2016
雅昌艺术中心 不间断的放映:艺术家独立位置,策展倾向、地缘关系下的全球动画扫描
雅昌艺术中心为期三天的放映,把观众带到影院的观看方式之中,并以独立艺术个体创作的历史回顾,以及艺术家对动画语言的探索为线索展开。
开场放映由曹斐基于“第二人生”(2005年前后)的创作开始,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角色扮演的幻想世界,一个虚拟的“人民城寨”。人民城寨( RMB CITY )由曹斐在Second Life中创建出来的一座虚拟城市,它探索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创造性关系,同时它本身也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一面镜像,混杂了历史与记忆、当代与未来的种种图景和符号,并重新注入了对中国文化、社会学、建筑、历史和经济的新理解。由艺术家本人扮演的 “中国翠西"(China Tracy)作为艺术家的化身,虚拟空间中的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各种创造物之间的联系,被艺术家真实的记录下来,部分由艺术家友人扮演的角色,构建着另外一重真实的世界。除了从视觉体验上的三维界面给予人们不同的想象方式外,第二人生和第一人生——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也许正如艺术家曹斐所言,“人民城寨并不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是一条逃逸路线,通往一种我们无法想像的真实。”
▲ 曹斐《人民城寨:第二人生网络城市规划》
Cao Fei, RMB City: A Second Life City Planning, 5'57, 2007
这个项目由开始到现在也已经十年,就像“人民城寨”浓缩了几乎所有中国当代城市的特征之余,人们也还会注意到曹斐持续密切的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注。从一个网络世界的化身,重新审视中国式发展,现代性之困境。
曹斐,中国|88′ Cao Fei [CN]
- 《人民城寨:第二人生网络城市规划》RMB City: A Second Life City Planning, 5'57, 2007
- 《我·镜》I.Mirror, 28', 2007
- 《住在人民城寨》Live in RMB City, 25', 2009
- 《人民城寨的诞生》The Birth of RMB City, 10'31'', 2009
- 《人间炼狱》People’s Limbo in RMB City, 18'04'', 2009
独立精神、独立位置再续:周啸虎、丁世伟、缪晓春、田晓磊
周啸虎的创作是基于身体的创作,放映呈现了他从手绘到身体语言,再由木偶代替身体的转变。他早期创作的《蜜糖先生》(2002)即是通过真实的人体动作,与身体上的动画的互动,生动地把男女之间的互相爱恋、对抗和伤害,并将真实的身体作为媒介,通过绘画技巧和身体表演、行为完美的融合。2016年的新作《地上乐园》与浙江泰顺木偶剧团合作的提线木偶影像作品,结合中国哲学和民间叙事对庄子的哲学寓言故事进行重新解读,作品延续着他长期以来对“控制”与“被控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探讨。
▲ 周啸虎《蜜糖先生》
Zhou Xiaohu, The gooey gentleman, 4'40'', 2002
新旧媒介对动画的探索,有使用水墨动画语言的丁世伟,有使用3D动画创作的缪晓春和田晓磊,以及独立动画导演雷磊对动画、设计、音乐的融合。
丁世伟善于利用手绘的方式和水墨的材料来完成动画,在他富有传统神韵的黑白画面之外,也看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识符号和时代表征,以及他对政治、美学的理解。
▲ 丁世伟《再见乌托邦》
Ding Shiwei, Goodbye Utopia, 7'31'', 2014
缪晓春在此次放映展出的三部作品《从头再来》、《坐天观井》和《灰飞烟灭》中,有欧洲古典音乐元素,介乎宗教和人性,与作品中无表情的人(艺术家自画像)之对应,有艺术家对媒体、科技、文明的反思。另一个被大量引述的元素是古典绘画,艺术家将这些场景延展成动画的叙事和身体动作的连续,并通过个人形象的不断重复再现,提示艺术家的在场或缺席。如他自己所希望探寻的绘画背后的故事,或一个没有参照的处于虚空的形态的观看方式,缪晓春的作品是艺术史的动画,是一个个连续的图像历史。
▲ 缪晓春《坐天观井》
Miao Xiaochun, Microcosm, 15'56'', 2007-2008
田晓磊同样使用3D动画,表达他对科技、生命和人类的思考。《欢乐颂》及新作《创造》,也都有着对宗教和科技悖论的探寻,人类社会或消费的狂欢,是田晓磊作品中表述的,或视觉传递的主体,人物形象模糊,不断出现错位的图像,让作品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被延长的特效瞬间或一个动作,都预示着艺术家所给出的时间关系。
▲ 田晓磊《创造》
Tian Xiaolei, The creation, 5'30'', 2015
雷磊受到美术编辑的父亲和小时候每晚六点观看上海美术制片厂动画片的影响,创作多了一丝怀旧的意味。作品《三缺一》中可以看到童真和想象力。2013年和苏文合作《照片回收计划》,收集了五十万张照片。
▲ 雷磊《书上的书》
Lei Lei, Books on books, 7'14'', 2016
上述每一位作者,也都是一个电影制片厂,一个讲故事的人。每个人都在探索者媒介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从情感联系到身份危机,从历史观念到现实温情,从角色扮演到身体表演,这些媒介关系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独立动画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而这些也都必须从个人的觉醒开端。
周啸虎,中国| 54′ Zhou Xiaohu [CN]
- 《蜜糖先生》The gooey gentleman, 4'40'', 2002
- 《同谋》Conspiracy, 5'24'', 2004
- 《乌托邦机器》Utopian Machine, 8', 2002
- 《词语链-镜室》Word Chain-Mirror Room, 7'35, 2010
- 《误解史-镜像北京》The History of Misunderstanding-Mirror - Beijing, 6'32'', 2013
- 《地上乐园》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22', 2016
缪晓春,中国 | 45’ Miao Xiaochun [CN]
- 《从头再来》Restart, 14'22'', 2008-2010
- 《灰飞烟灭》Disillusion, 10', 2009-2010
- 《坐天观井》Microcosm, 15'56'', 2007-2008
雷磊,中国 | 30′Lei Lei [CN]
- 《书上的书》Books on books, 7'14'', 2016
- 《照片手工上色》Hand-colored, 16'01'', 2016
- 《三缺一》Missing one player, 4'32'', 2015
丁世伟,中国 |12′Ding Shiwei [CN]
- 《再见乌托邦》Goodbye Utopia, 7'31'', 2014
- 《双簧》Double Act, 4'37'', 2013
田晓磊,中国 | 40′ Tian Xiaolei [CN]
- 《风景三十六点五》Thirty Six Point Five Centigrade Scenery, 5'23'', 2012
- 《关系》Relation, 11', 2013
- 《欢乐颂》Song of joy, 9'56'', 2011
- 《创造》The creation, 5'30'', 2015
- 《乐园》Paradise, 5'20'', 2010
- 《诗歌》Poem, 7’55’’, 2014
全球性机构之补偿
《特别放映》还在探讨机构和国际标准与独立生产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策展人,提供机构所构建的生产关系,及具体方向的全球性补偿,其中包括刘真辰和法国现代艺术工作室(LE FRESNOY)、牟雪和荷兰一分钟影像、梁学彬和香港录映太奇、罗伦佐•鸠斯迪和《复兴》,以及摩登天空和《动画与音乐》的项目。
艺术家刘真辰为我们带来了Le Fresnoy动画方向的探索,四部动画中艺术家特兰·迪左图创作的《花车巡游》讲述了一个以动物的视角所拍摄的纪录片,在真实的三维场景里面,自然和消费、权利的矛盾。劳伦·马雷斯乔的《绿线》则跟随着一幅在耶路撒冷墙上的壁画展开,由画面的剥落到墙面的分离,最后画面中留下背后的景观,就像大自然本身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文明之间的冲突也如无形的墙一般存在。
▲ 伯特兰·迪左图(法国)《花车巡游》
Bertrand Dezoteux [FR], Le corso, 14', 2008
意大利策展人罗伦佐•鸠斯迪策划的《复兴》项目,时间跨度从1929年列恩·雷创作的《突色拉瓦》中对线条的探索,进而到2015年弗兰西斯·亚里斯的《阿尼的沉默》中对地缘的思考。《阿尼的沉默》讲述了存在于土耳其和亚美尼亚边境的高原山野中阿尼小城,一座曾经的辉煌之都,一群孩子在这片断壁残垣中游戏、奔跑、模仿鸟叫,于合奏之中熟睡、安静。影片最后一只简单勾勒的飞鸟,以动画的形式飞跃而入画面之中,如同时空的延展,赋予这座小城的另一种新生。
▲ 弗兰西斯·亚里斯(比利时)《安妮的沉默》
Francis Alys [BE], The Silence of Ani, 13'21'', 2015
摩登天空带来动画与音乐的专场,扩展了动画、音乐、光影和现场的可能。从最早期新裤子的粘土动画,DA BANG利用MAPPING的投影技术的现场,再到后海大鲨鱼后网络艺术风格MV,这些主流动画的歌曲,也让我们看到动画、媒介、摇滚乐和现代生活的不同的切面。
▲ 后海大鲨鱼(中国)《时髦人都好Fancy》
Queen Sea Big Shark [CN], Fashionable Person Are Fancy, 3'57'', 2015
复兴 由罗伦佐·鸠斯迪策展,意大利| 45′ Revival Curated by Lorenzo Giusti [IT]
- 列恩·雷 Len Lye,新西兰[NZ]《突色拉瓦》Tusalava, 10'05'', 1929
- 布鲁斯·切舍夫斯基 Bruce Checefsky,美国[USA]《彩色节奏》Colored Rhythm, 3', 2005
- 乔基姆·克斯特 Joachim Koester,丹麦[DK]《我的边境是一副无边无际由点构成的墙(在亨利·米修的酶斯卡灵画作之后)》My frontier is an Endless Wall of Point (After the mescaline drawings of Henry Michaux), 2', 2007
- 罗宾·罗德 Robin Rhode,南非[ZA]《钢琴椅子》Piano Chair, 3'50'', 2011
- 珍妮弗·韦斯特 Jennifer West,美国[USA]《盐晶体螺旋形防坡提死海五年电影》Salt Crystal Spiral Jetty Dead Sea Five Year Film, 54'', 2013
- 珍妮弗·韦斯特 Jennifer West,美国[USA]《时间的螺旋纪录片》Spiral of Time Documentary Film, 9'1'', 2013
- 亚历山德罗·派索利 Alessandro Pessoli,意大利[IT]《佩德罗理尼的自画像》Autoritratto Petrolini, 2'12'', 2014
- 弗兰西斯·亚里斯 Francis Alys,比利时[BE]《安妮的沉默》The Silence of Ani, 13'21'', 2015
荷兰一分钟电影节 由牟雪(中国)策展,荷兰 | 30′ The One Minutes [NL] Curated by Xue Mu [CN]
参展艺术(按放映顺序):牟雪(中国、荷兰),尼古拉斯·布鲁克斯(英国),马西娅·格拉顿(美国),丹·瓦林(英国、荷兰),郭熙(中国),亚伦·麦克劳克林(荷兰),范高佛(荷兰),叶慧(中国、奥地利),程然(中国),卢思·詹森(荷兰),索菲·约翰(荷兰),沈新(中国、英国),徐以骅(中国),弗朗兹·舒伯特(奥地利),多米尼克·费斯托(丹麦),安雅·塞西莉·彼得森(丹麦),格伦·文豪斯(荷兰),菲利普·凡·陶勒(荷兰),皮特·凡·登·鲍希(比利时),卡罗尔·奇丘(法国)
特别感谢:孙逊,邓晶,卢川,伊妮·巴克,佐莱玛·休普科斯
Participating Artists (screening sequence): Xue Mu(CN/NL), Nicholas Brooks(UK), Marcia Gratton (US), Dan Walwin (GB/NL), Xi Guo(CN), Aaron McLaughlin, FANGOVER(NL), Hui Ye(CN/AT), Cheng Ran (CN), Loes Janssen (NL), Sophie Johns(NL), Shen Xin(CN/GB), Xu YiHua (CN), Franz Schubert (AT), Dominique Festa, Anja Cecilie Petersen (DK), Glenn Venghaus(NL), PhillipFiepdelight van Tol (NL), Pieter van den Bosch (BE), Carole Cicciu (FR).
With warm supports from Sun Xun, Deng Jing, Lu Chuan, Ineke Bakker, Zoraima Hupkes.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工作室 由刘真辰(中国)策展,法国 | 45′ Le Fresnoy [FR] Curated by Zhenchen Liu
- 劳伦·马雷斯乔 Laurent Mareschal,法国[FR]《绿线》Ligne verte, 05'17'', 2005
- 伯特兰·迪左图 Bertrand Dezoteux,法国[FR]《花车巡游》Le corso, 14', 2008
- 哈尤恩·权 Hayoun Kwon,法国[FR]《证据不足》Manque de preuves, 9'20'', 2011
- 艾马德·雅莱布拉西·德歌迪 Emad Aleebrahim Dehkordi,法国[FR]《大象(伊历1390)》Phill (1390) , 13'34'', 2011
录映太奇 由梁学彬策展,中国香港 | 30′ Videotage Curated by Isaac Cheung [HK]
- 文晶莹 Phoebe Ching Ying MAN,中国香港[HK]《重写历史》Rewriting History, 3'55'', 2010
- 李康廷 Li Hong Ting,中国香港[HK]《视像城市》Visible City, 8'30'', 2004
- 罗琛堡 Jamsen LAW,中国香港[HK]《此岸彼岸》Star To Star, 7'29'', 2003
- 托拜厄斯·格拉姆勒 Tobias Gremmler,德国[DE],Virtual Actors in Chinese Opera, 3'15'', 2016
- 黄炳 WONG Ping,中国香港[HK],FRUITPUNCH-We Want More - MV N/A, 5'44'', 2010
关于空间的放映
特别放映是对空间的延伸,不管是华侨城创意园的露天影院或雅昌艺术中心的放映厅,都将动画这一基于时间的艺术重新带入到公众体验,并给予独立动画以不同的观看方式和条件。艺术家的叙事和观众的理解,一并融合在影院这一单向时间的环境中。
▲ 展厅户外放映现场
时间/无间,除了在展厅中通过身体的运动和视角的变化所经历时间和空间的体验之外,在特别放映这一基于特定空间下的观看体验,正如策展人李振华所言:“我们也将发现一个属于独立个体,也同时属于公众的特殊时刻。这是这次策展希望打开的维度,从对空间和时间的体验,到对公共空间和原创造的呈现。并让隶属于展览空间的片刻给空间中的观者,让电影经验和家庭的温暖在放映中复兴。”
▲映前对谈,从左到右分别为艺术家邱黯雄、总策展人李振华、瑞士傀儡动画节主席安妮特·辛德勒
▲ 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总策展人李振华
▲从左到右分别为意大利努奥罗美术馆总监罗伦佐·鸠斯迪、艺术家周啸虎、摩登天空设计总监李帅
▲从左到右分别为艺术家刘真辰、特别放映执行策展人卢川
▲ 放映现场
▲ 艺术家丁世伟和观众进行映后交流
Theme: Time Based, Non-Places
主题:时间/无间
第三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
The 3rd Shenzhen Independent Animation Biennale
开幕时间:2016年12月2日 16:30
Opening Date and Time: 16:30, December 2, 2016
展览日期:2016年12月2日至2017年3月2日
Exhibition Duration: December 2, 2016–March 2, 2017
展览地点: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C2展厅
Venue: C2 Space, North District, OCT-LOFT, Shenzhen
主办: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Organizer: Shenzhen OCT-LOFT
协办:雅昌艺术中心
Co-Organizer: Artron Art Centre
承办:何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H&H Arts Culture Co., Ltd.
特别感谢:王凯丽、乌里·希克、张庆红、万捷
Thanks to Kelly Wang, Uli Sigg, Dillion Zhang, Wan Jie
支持机构:世纪理想广告公司、今格空间、
录映太奇、瑞士偶人动画节、
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工作室、荷兰一分钟电影节、
奇立与马汀、红日照明、瑞士文化基金会、
北京公社、香格纳画廊、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
Supported by CenturyDream, Ginkgo Space,
videotage, Fantoche, Le Fresnoy,
The One Minutes, Cherry and Martin,
HONGRI Professional Lighting, Pro Helvetia,
Beijing Commune, ShanghART Gallery, STPI
新媒体制作合作伙伴:上海河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New Media Art Production Partner:
Shanghai HeLu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