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艺术思潮 > 浅析西方六七十年代身体艺术井喷式涌现的价值

浅析西方六七十年代身体艺术井喷式涌现的价值

2012-03-14 11:32:21 来源: 潘佳男的艺术空间 作者:潘佳男

  在开始本文的论述前,要先对“身体艺术”定义作一个阐释。 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都用“行为艺术”一词来表达performance art(表演艺术)和 action art(行动艺术)。但是“行为”一词并不能完全概括这样一种以身体作为介质的艺术语言的所指。再加之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在中国,“行为艺术”一词已经形成了一种极为顽强的负面语境,一提到“行为艺术”一词,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炒作,血腥,暴力等的代名词。因此为了能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论证,本文使用“身体艺术”来指代这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新型艺术形式。

  (一)现代西方知识份子话语权孕育了身体艺术的萌动

  1、西方知识份子结构

  西方知识份子结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概念。笼统而言,分为欧陆知识份子(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和英美知识份子(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等)两大阵营,涵盖了科学,文化,艺术,哲学等所有的关乎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卫的思想精华,如激进与保守的制衡,狭隘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张力,精英与大众的对抗等重要议题。在和艺术相关的结合点上,法国,德国,和美国的知识份子是最为重要的先锋。 

  2、西方人文知识份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话语权

  下面细谈一下知识份子在艺术活动中话语权的转向问题。在古典主义艺术范畴下,科学和人文方面的知识份子话语权应该是并重的。每一次科学技术上的革新都可能给艺术带来新的可能性。而该阶段的人文知识份子则在千余年来所建立的形而上哲学框架下源源不断给艺术提供稳定的养份。打破科学与人文在艺术上话语平衡的第一次大倾斜,并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而是浪漫主义时期。艺术至此以后和人文成了一对联体婴。特别是从现代主义开始,艺术和人文的界限已经越发模糊,诚然科学的发展为艺术增添了新的家族成员如摄影,电影,多媒体等,可这仅是解决了艺术的外部扩张问题。而每一次人文思想的变革,才关乎了艺术质变的内因。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血缘问题。理性主导的科学在发展中呈现的是一种继承和深入扩张关系。哪怕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量子力学也可归于是经典力学在一个死角上的延伸。可人文思想却在近现代成了对传统的反叛,甚至每一个思想阵营之前,彼此都有很多的矛盾。艺术必然倾心与这种感性的冒险。

  3、现代西方重要知识份子思想精华对身体艺术的启示和推动作用

  身体艺术起源于达达和20世纪60年代即兴表演运动(Happening Movement),其反对把它当做一种商品来对待(因为它既不可能买也不可能卖),它基本上以艺术家自己身体的活动替代了艺术的正常创作材料。(1)身体艺术从一出现开始,就展现的是一种反叛的姿态。从近现代西方思想大师的文本中可以读出身体艺术的许多特性。如德里达在其解构主义逻辑框架中所倡导的各种多元化“类符号”重组所可能提供的自由创作道路。而身体艺术正可以表达为戏剧,雕塑,音符,图形等衍生出的“类符号”的一次成功的结合。又如在海德格尔存在论逻辑体系里。身体艺术则能唤起人们对存在之命的倾听,从而激发人们被技术所钝化的原始生活经验。如今已经很难考证当时的身体艺术家是否直接受到过这些思想的润泽。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身体艺术是出现在后现代主义时期,所以即便是艺术创作者没有直接阅读到这些思想文本。可时代给予了艺术新的思考途径。

  (二)身体艺术是战后暴力惯性压抑下寻找到的新型爆发出口

  1、机械时代出现的新型暴力特征

  从工业革命开始,西方封建农业社会解体逐渐过渡到了一个全新的机械时代。新的事物带来了新的力量。人对自然力的物理控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着,而且在将来可望增长得超出一切可能划定的范围之外。(2)这种以机械作为最本质的控制力,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文明。但也无限实现了人的暴力扩张。新型暴力具有高时效,高范围,高破坏等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对资源变本加厉的掠夺和近代战争中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上。

  2、战后人性自我压抑式修复

  20世纪上半叶所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这种新型暴力的首次大规模爆发。战后世界暂时恢复了和平。但这种“似乎的和平”下,新型暴力仍就延续着。只不过是发生了一些变异。最重要的两种模式是冷战和对马克思主义的盲目膜拜。面对新型暴力所带来的毁灭性破坏后果,人性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再轻易释放

  3、身体艺术对新型暴力的移情作用

  不过最初的身体艺术创作者或许本身蕴涵了相比之正常人更为强大的暴力因子,仅仅通过对物质的索取或是精神理想的追随,并不能完全释放身体里的暴力感。所以这些创作者开始对身体做了各式的暴力实践,或是利用身体作为工具,制造了对他者的暴力实践。因此一方面释放了自身压抑的暴力因子,另一方面也为观众和后续能阅读到身体艺术文本的人提供了一次暴力“自慰”。这也是身体艺术一出现就能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影响传播速度甚快最主要的原因。

  (三)从身体艺术的内核出发探寻与20世纪重要思潮的互应点

  当代艺术的新名声在某种程度上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时,先进或“前卫”艺术家发掘和找到了主观的新形式,艺术的新外貌。这些艺术新外貌一方面是有更加大众化的文化中骚乱或混乱印象引起的,而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普遍对战争,资本注意,性别和种族不平等所诱发的暴力表示不满所导致的。(3)作为实验艺术中的先锋,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种记录社会巨变的行为,一方面也折射出20世纪人类思想文明的导向。下面就谈谈从身体艺术的内核与20世纪几个重要思潮的互应点。

  1、身体艺术与解构主义思潮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有五大指向,一为解构传统古典文本中语音中心注意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二为解构现代作品超越的野心痕迹和自身的局限性。三为解构书写文本封闭结构。四为指出传统符号结构受形而上束缚。五为提倡各中多元类符号重组。身体艺术几乎包含了这五大使命。既是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又不在现代主义范畴,而且让书写文本限于明显的延义尴尬。还是类符号成功重组的典范。可以说,身体艺术是一种失语型的艺术方式。除了片段性影像记录和文字阐述,并不能将起做一个能完整的还原性保存。不同国家种族的身体创作者的作品都无法轻易进行抽象化总结,甚至同一个身体创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都存在强烈的互斥关系。毕竟后现代性在否认自己在否决任何事情中拥有任何特权。(4)

  2、身体艺术与女性主义思潮

  女性主义的第三个高潮和身体艺术几乎是同时出现和发展的。因此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女性身体艺术创作者都自觉或是不知觉的赋予了很多性别意识。所以身体艺术从诞生一刻开始,就变成女性述说自己性别价值的一件十分有效的利器。在那个对女性经验认识还相当匮乏的时代,和男性相比,女性身体的驾御和诉说往往更加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效果。这也是身体艺术在最初崛起时期,女性无论在创作的人数和作品影响力方面都和男性艺术家基本持平的原因。

  3、身体艺术与消费主义思潮

  消费社会的逻辑,根本不是一种个体占用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的逻辑,它也不是一种关于满足的逻辑,它是一种生产和对社会能指进行操纵的逻辑。(5)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身体艺术产生的新型编码是很难破译的。因为在消费文化中,消费一种产品就是在消费它的意义。当其他的艺术门类都可以作为商品划为消费系统中,与可乐和香水等共享一套共同体意义和共同体符号时,身体艺术却始终和消费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诚然,身体艺术产生的衍生物如图片影像等,能变成商品进行流通。可这并不能代替身体艺术本身。就如同生命的出生和死亡会伴随一系列服务和消费流通,可是生与死的价值并不是消费一样。因此身体艺术在消费主义的侵蚀环境中,依然能保持自身的一块净土。

  (四)总结

  本文完全屏弃了对六七十年代身体艺术个案的描述。因为个案文字的描述并不能还原身体艺术发生的完整现场,反而容易一点盖全。可当抽象来括身体艺术时,综上所述其发生和崛起的意义价值就显得是那么一目了然 

  (1)布莱顿·泰勒 著 《当代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 P37页

  (2)伯特兰·罗素 著 《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年,P22页

  (3)布莱顿·泰勒 著 《当代艺术》,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 P9页

  (4)约瑟夫·纳托利著 《后现代性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P143页

  (5)道格拉斯·凯尔纳编《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P105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