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艺术生态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艺术生态 > 纽约是如何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的

    纽约是如何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的

    2017-09-30 21:12:47 来源: 羊城晚报 作者:常青

    ▲ 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在拍卖中

    新的世界艺术中心诞生于纽约

    20世纪之前,世界艺术中心一直在欧洲,以伦敦和巴黎为代表。在18世纪中后期,伦敦先后设立了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卖行,之后成长为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两大霸主,一度控制了全球95%的艺术品拍卖市场。

    在18-20世纪,巴黎同样是最受关注的世界艺术中心,涌现出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等各种艺术流派,诞生了雅克·路易·大卫、德拉克洛瓦、库尔贝、莫奈、马蒂斯、毕加索等一大批具世界影响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对西方近现代绘画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巴黎拥有举世闻名的世界级博物馆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馆内收藏有大量世界各地各时期的艺术珍品。巴黎还有蓬皮杜艺术中心,以收藏和展示法国以及世界各地现当代艺术品为主,是了解西方当代艺术最前沿动态的窗口。

    相比于底蕴深厚的欧洲艺术,美国文化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总是人微言轻,总是和粗鲁、没有涵养的形象相连。随着美国经济和文化的进步,美国人决心打造独立的“美国艺术”。经过百年努力,美国人最终把纽约建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现当代艺术中心。

    纽约作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有几个标志性的特征——

    其一,在上世纪40年代,以纽约为中心,美国出现了第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而且,这个艺术流派掀起了二战之后西方艺术的第一个重要运动。

    到了上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以纽约为中心的另一场国际现代艺术运动再次鼎盛于美国,这就是波普、极简、观念、装置等所谓“美国式”艺术。直到现在,纽约还是现当代艺术最活跃的城市。

    其二,纽约拥有大量的画廊、古董店、艺术品交易市场,其中,世界两大艺术品拍卖巨头苏富比与佳士得,于1955年之后分别在纽约设立办事处。如今,伦敦和纽约的艺术品拍卖活动仍是世界上最为活跃的。此外,纽约每年还举办许多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展以及各类学术讨论会和演讲会。

    其三,纽约拥有多家世界级艺术博物馆,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三大博物馆)。

    ▲ 收藏家甘孜夫妇


    富人与艺术家聚居纽约之后

    一个城市要成为艺术中心,需具备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富人与艺术家聚居。19世纪的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和美国最富裕的城市,吸引了众多富人在那里定居或建立第二居住地。富人在赚足钱之后,开始有了收藏艺术品的雅兴,像居住在纽约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杂技大王约翰·瑞格林等,就既是大富豪又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

    艺术家们看到富人们聚居纽约,也尾随而至,因为只有富人,才能大批量地购买他们的作品以及资助相关的艺术活动。这里所说的艺术家,主要是指画家、雕塑家和建筑设计师,因为相对于小说、电影、电视等来说,造型艺术更依赖富人的参与。

    一批喜爱艺术品收藏的富人,在收藏之余还干起了艺术品买卖生意,将欣赏、收藏与营利结合起来。于是,各种的画廊、古董店、艺术品交易市场便如雨后春笋般在纽约涌现。聚居纽约的艺术家也不负众望,推出了一批批引领世界现代艺术潮流的作品。

    当然,美国现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脱离不了欧洲现代艺术的影响。一般认为,最早在美国传播欧洲现代艺术的,是摄影家斯蒂格里茨。他在20世纪初期利用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处房产,开设了画廊,按照门牌291号命名为291画廊,用于传播欧洲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想。而当时的美国人,还专注于传统的写实主义艺术,并不知道现代主义艺术为何物。所以,斯蒂格里茨的小画廊在美国现代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斯蒂格里茨还利用他创办的《摄影作品》传播现代艺术。

    从1908年开始,斯蒂格里茨不断在纽约举办欧洲现代艺术家作品展以及销售活动:1908年,举办了法国野兽派艺术创始人马蒂斯画展;1909年,举办了法国现代艺术派画家劳特累克画展;1910年,举办了法国原始主义画家亨利·卢梭画展;1911年,又分别举办了介于法国印象派与立体派之间的画家塞尚以及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画展。

    当时,斯蒂格里茨在策划完毕加索画展后,曾建议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用2000美元买下毕加索的这批画作,却被博物馆负责人婉言拒绝,因为他认为那并不能算是艺术。

    随着欧洲现代派画家的作品不断在美国展出,美国人慢慢领略到了现代艺术的魅力。一批纽约的艺术收藏家和艺术经销商也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商机,开始大量收藏和经营这些现代艺术作品。

    1913年2月,在纽约军械库举办的一场欧洲现代绘画展上,有132幅欧洲现代作品被美国富人买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次也掏了6700美元,从展览中买下了第一张塞尚的油画。可以说,纽约的现当代艺术的发展由此迈开了步伐。

    到了上世纪20年代,接受欧洲现代艺术的美国人越来越多,产生了三位有影响力的艺术赞助人:莉丽雅·布里丝小姐、科尼利厄斯·苏立文夫人以及约翰·洛克菲勒夫人。在她们的倡导下,美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就是如今闻名世界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企业家所罗门·古根海姆开始大量收藏现代派绘画,如俄国画家康定斯基的作品(购入大约150幅)、瑞士画家保罗·克利的作品等等。1937年,他成立了古根海姆基金会,并在纽约建立了古根海姆博物馆,用于展览他的现代艺术收藏品。

    上述两个大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立,表明美国对于现代艺术的收藏,已经由私人领域转向了公共领域,之后,博物馆成为美国现代艺术市场上的最大藏家。

    ▲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作品《金宝汤罐头》

     

    美国第一种本土现代艺术诞生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本土现代艺术也适时出现了。美国本土现代艺术萌生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之间,到40年代开始成熟,形成了第一个现代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并掀起了二战之后西方第一个重要艺术运动。

    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是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于1946年提出的。这个流派的艺术家认为,艺术是抽象的,需要表现强烈的艺术情感和自我表征,追求反叛、无序、超脱于虚无的特异感觉,强调即举创作,像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就以油彩随意溅滴的方式作画。

    美国本土现代艺术的诞生,离不开美国社会对本土现代艺术的市场运作,以及一大批收藏家的追捧。例如,美国富于影响力的收藏家佩姬·古根海姆从1938年开始收藏欧洲现代艺术作品,后来,她发现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作品的潜在价值,不仅自己大量收藏,还一直在自己的画廊经营并大力推荐,由此引发了一大批画商对波洛克为代表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追捧。

    ▲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在作画

     

    新的现代艺术再度引领西方潮流

    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出现的波普艺术取代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美国现代艺术的主流。

    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的POP是英文“流行的、时髦的”一词的缩写,是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流派。它的特色是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浮华的。波普艺术作品,喜欢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贴组合。说白了,这种艺术就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联的艺术。

    直到今天,波普艺术仍对当今流行时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少当代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地从波普艺术中获取灵感。与此同时,极简、观念、装置等各式的“美国式”现代艺术也在蓬勃发展。

    美国现代艺术的兴盛,画商的贡献很大。例如,著名画商莱奥·卡斯特利不仅参与捧红了一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还捧红了众多波普艺术家。卡斯特利具有超人的艺术鉴赏力,凡是他看中的艺术家,后来都成为美国现代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此外,收藏机构和私人藏家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例如,以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代表的各大艺术博物馆,是美国现代艺术的重要收藏基地。

    私人收藏也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最显著的例子当数甘孜夫妇的收藏。他们在1941年结婚时,用仅有的7000美元买下了毕加索的《梦》,此后,他们每年都要收藏毕加索的作品。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他们遇到了画商莱奥·卡斯特利,受他的影响,他们改变了收藏方向,大量购买贾斯帕·约翰斯等以波普艺术闻名的艺术家的作品。

    20世纪90年代,他们去世了,在50多年的收藏生涯中,他们总共花了250万美元购买艺术品,其中大部分钱投在了波普艺术品的收藏上。这些藏品在他们身后创造了2亿零6百万美元的拍卖纪录,谱写了美国艺术收藏史上的神话。

    目前,纽约的现当代艺术活动仍很活跃。例如,PS1当代艺术中心的“大纽约”展览是纽约年轻艺术家五年一度的盛会,自2000年创始以来,秉持着扶持新晋艺术家的理念,与“惠特尼双年展”和“新美术馆三年展”一起,成为千禧年以来纽约年轻艺术家最佳的展露平台。“大纽约2015”展首次囊括资深与已故艺术家的作品,157位参展者年龄从20多岁到80多岁不等,400多件展品超过半数是在2000年以前创作的。

    除了举办现当代艺术品展外,纽约每年还举办不少其他艺术活动,例如,每年三月下旬在纽约举办“亚洲艺术周”,亚洲一年中最好的艺术品都会出现在此。

    由此可见,一个城市要成为艺术中心,艺术品收藏者、艺术品生产者、艺术品经营者和艺术品鼓吹者的通力配合缺一不可。

    ▲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大纽约2015行为艺术展


    建立世界级现代艺术博物馆

    纽约能成为新的世界艺术中心,与纽约人着力打造世界级艺术博物馆密不可分。这些博物馆的收藏,包括现当代艺术品与传统艺术品两大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中心区,创建于1929年,主要赞助者是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由洛克菲勒家族负责运营。目前该馆一年的访客数约为250万人次。

    在该馆成立之初,只有收藏家赠送的八件版画与一件素描作品。然而,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已拥有超过15万件藏品,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星月夜》、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坚持》、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野兽派创始人马蒂斯的《舞》、新造型主义画家皮特·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后期印象派画家塞尚的《沐浴者》、超现实主义女画家芙烈达·卡罗《断发的自画像》等。当然,该馆还收藏有大量美国现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

    在收藏绘画与雕塑的同时,该馆还致力于现代设计作品的收藏,从一把椅子到一台贝尔47D1型的直升飞机,无所不纳。

    此外,电影、电影剧照、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也是该馆的收藏对象,目前已收藏有两万多部电影以及四百万幅电影剧照以及大量的摄影杰作。

    纽约的其他综合性艺术博物馆,也收藏有不少高质量的现代艺术品。

     

    对传统艺术的收藏举世无双

    如果只有现代艺术,没有传统艺术,就像是在沙滩上建起的一座楼阁,根基不稳。所以,纽约人在传统艺术品的收藏上是不遗余力的。

    在纽约一系列以传统艺术品为主要收藏对象的博物馆中,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为突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市中央公园的东侧,主建筑物面积约有8公顷,展出面积有20多公顷,整个博物馆划分为19个馆部。

    博物馆建于1870年,是由一群美国公民发起的,因为他们觉得美国需要有一家藏品丰富的艺术博物馆来给公民有关艺术与艺术教育的熏陶。这些发起人包括有商人、理财家、艺术家与思想家等。1872年2月,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

    目前,该馆藏品超过二百万件,既有杰出的欧洲古典艺术品、古埃及艺术品和几乎所有欧洲绘画大师的油画作品;还有大量美国视觉艺术品和现代艺术作品的收藏;更有众多来自非洲、亚洲、大洋洲、拜占庭和伊斯兰世界的艺术品以及世界各地的乐器、服装、装饰品、武器、盔甲等等。

     

    政策鼓励与全民参与至关重要

    从纽约打造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来看,艺术事业的兴盛,除了需雄厚的经济基础外,政府出台的相关艺术政策也至关重要。例如,美国政府出台的鼓励非赢利性艺术机构发展和艺术捐赠方面的政策,对艺术的发展和博物馆的发展作用极大。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组建了国家人类与艺术捐赠基金,用于促进艺术事业的发展与研究,基金会还在全国50个州和6个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

    各州还拥有自己的非赢利性的艺术基金会,像纽约的艺术基金就有:纽约艺术基金会、纽约艺术与经济理事会、布鲁克林艺术理事会、亚洲艺术理事会,其中,亚洲艺术理事会专门赞助与亚洲艺术有关的事业。这些非赢利性艺术基金会不断资助社会的艺术活动和项目,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这些非赢利性艺术基金会,资金主要来源于私人捐赠,管理则由政府负责。那么,为何富人热衷于向这些基金会捐赠呢?主要是政策规定,作慈善捐赠可获得减税的优惠。

    同样,美国公共博物馆的馆藏,主要为私人捐赠。因为政策规定,私人的藏品如果被某个博物馆收藏并公开展出,可抵扣捐赠者相当部分个人所得税。像丘吉尔曾经的儿媳、英裔美国外交家帕梅拉·哈里曼夫人就把凡高的《玫瑰》交给美国国家艺术博物馆收藏与展出,结果抵掉了6000万美元的个人税款。

    还有一些收藏家为了给自己的藏品寻找最终与最好的归宿,同时让自己的英名流芳百世,所以愿意向博物馆捐赠自己的毕生收藏。因为博物馆的展品说明牌上、网页上、图录上,都会明确标注某件艺术品是由谁捐赠的,或是由谁出资购买的。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富豪对艺术品的收藏热情,促进了艺术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