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2" target="_blank">四川什邡市委书记承诺今后不再建设钼铜项目
  • 四川什邡称6人因群体性事件被拘留
  • 深圳奶妈可为成年人哺乳 雇主可直接喝
  • 中联部原副部长周力:积极主动做好应对外部环境恶化的六大准备
  • 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法对艾未未取保候审
  • 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真实影响到底有多大?
  • 迈克尔·杰克逊与流行文化的“变脸”
  • 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因心脏停搏在洛杉矶逝世
  • 迈克尔-杰克逊:中国80年代的集体记忆
  • 张德江当选重庆市委书记 要求全体市委管好配偶
  • 陈嘉映:我们这一代
  • 天宫神九手控对接 中国具备建设空间站基本能力
  • 全国人大致函越南国会反对其海洋法犯我主权
  • 斯诺登泄密事件者藏在香港 斯诺登事件是什么
  • “曹操墓”真伪之争:警惕学术沦为GDP的婢女
  • 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税上调暂不影响零售价
  • 山东“合村并居”的真相,一场突如其来的折腾
  • 防范“黑天鹅”,水利部组织开展2020年长江防洪调度演练
  • 10家儿童保护机构联合呼吁:从重判决王振华性侵幼女案——法律更应保护好儿童,而不是宽容性侵儿童
  • 英国艺术基金将向文化机构提供250万美元疫情救助金
  • 美国艺术家特里斯坦·伊顿作品被SpaceX送入太空
  • 公众压力下美国博物馆与警方脱离关系
  • 北京9人卖核酸检测名额被查办,4人已被行拘
  • 越南立法将中国西沙南沙纳入管辖范围 中方抗议
  • 古根海姆美术馆是“最种族主义的”美术馆?去年的巴斯奎特展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世界裸体骑自行车大游行”为的是哪般?
  • 美国以立法形式为排华法案道歉 众院全票通过
  • 神九全系统演练顺利完成 3名航天员身份仍保密
  • 台商郭台铭称愿买下钓鱼岛 与日本共同开发
  • 联合国报告:叙政府军将儿童放坦克上当人体盾牌
  • 山西阳泉一银行被传资金断裂引发市民挤兑 警方已查处造谣者
  • 南方洪水致百万人受灾,治理难点在哪?
  • 北大国际医院一护士感染,全院封闭
  • 马斯克脑机接口最新突破:猴子用意念玩游戏
  • 高考不应是一场“全民战争”
  • 中国外交部就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发表声明
  • 山东寿光清退102名不合格党员 系胡锦涛联系点
  • 北京新增3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何又是从农贸市场暴发?
  • 中储粮否认失火粮库损失过亿 称共300余万元
  • 厦门公交爆炸案,报复社会何时能止
  • [视频]加拿大杀害肢解中国留学生嫌犯在柏林被捕
  • 中菲公务船同时撤出黄岩岛泻湖 传双方达成协议
  • [视频]全国最大网络裸聊案一审宣判
  • 美国一堕胎医生在教堂遭枪杀 一反堕胎男子被捕
  • 坚持做晚期堕胎手术美国堕胎名医遭枪杀
  • 国外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迈克·艾墨格林和英格尔·德拉格塞特(Michael Elmgreen&Ingar Dragset)

    迈克·艾墨格林和英格尔·德拉格塞特(Michael Elmgreen&Ingar Dragset)

    2010-06-30 11:03:47 来源: artspy艺术眼 作者:邹爱兰

    迈克·艾墨格林和英格尔·德拉格塞特(Michael Elmgreen&Ingar Dragset)

    艾墨格林(Michael Elmgreen)1961年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德拉格塞特(Ingar Dragset)1968年生于挪威的特隆赫姆。Elmgreen和Dragset也是一对为众所知的同性恋人,两人于1995年相遇,并开始了共同创作,制作了大批的装置,表演,环境等作品,作品主要着眼于当下严肃的文化关注问题上,充满了机智和反讽颠覆性的幽默意味,两人希望通过创作介于艺术、建筑和设计之间的作品探索并重塑一个空间及其在意义和功能上的无数可能性。1997年两人移居柏林,将一座100多平的房子作为他们的居所和工作室,目前一直在柏林工作和生活。

    Elmgreen和Dragset举办了很多有名的个展,也参加过众多国际上有名的艺术展,2006年和2009年先后两次在日本的塔卡石井画廊(Taka Ishii Galley)举办展览“the Incidental self”和“Supermodels”,2008年在伦敦的维多利亚米罗画廊 (Vicoria Miro Gallery)举办的展览“Too Late”;2003年两人为在纳粹时期受到迫害的同性恋者设计纪念碑;2005年两人还为时尚品牌Prada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大沙漠中设计了一个Prada专卖店;2006年参加“The Welfare Show”;Elmgreen和Dragset最为人知的项目莫过于在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为丹麦馆和挪威馆做的展览“收藏者”(“Collector”)。

    “无力结构”( "Powerless Structures")系列

    一个系列名为“无力结构”( "Powerless Structures")的作品使Elmgreen和Dragset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挑战着人们对空间的常规感知:为了研究那些潜在的欲望,建筑结构和社会结构在这里被重组了,包括对日常事物和对墙,天花板,出入口的简单布置的意识形态上的控制,是对传统空间的突兀创作。这也是一个艺术家不断创作的系列,作品仍在不断增加中……

    “无力结构”的创作思路是基于福柯的一篇论文,福柯在文中指出,限制人类行动的不是结构本身,而是对既定结构下某种行为模式的接受。此系列中的作品涉及的是在不同公共领域内空间条件改变的问题,不同公共领域包括城市环境、景观和艺术机构的建筑等既定结构。通过创作来改变传统的既定空间,将空间转变为新的意义背景,如深深植入地下的白色立方体,像一个湖泊;画廊空间一个高架了的立方体;一个悬在天花板上的巨大立方体,好像要从天空陨落到地面,给人岌岌可危而又无力的感觉。

    “Fig II”

    “Fig II”,1997,哥本哈根路易斯安那现代美术馆的一个跳水板装置,在俯瞰海景的玻璃窗上面凿了一个孔,透过此孔安了一块跳板,这是“无力结构”的作品之一,真正的跳水在当中是无法实现的,超现实的跳板也失去了跳板的真正作用,变得“无力”了。作品还包含了一个双关语,英语中“coming out”是“出来”之意,而在丹麦语中则是“跳出”的意思,正好与作品相呼应。淡蓝色的跳板,与窗外蔚蓝的天空,广阔的大海连成一体,大自然的气息突显出来,不禁让人想到大卫·霍克尼那些带着朝气的画作。Elmgreen和Dragset的作品总是在空间和设施布置上充满了视觉的诱惑,亦如灿烂的舞台布景般。

    “无力结构”中的“Fig 29”, 1998,观者被请来视察画廊,通过用镜子和卫生纸制成的两个木箱子上挖出的两个小圆孔审视着画廊空间,以一种颠覆常规的方式来观察。

    “Fig 55”,1998

    内部

    “无力结构”“Fig 55”,1998,位于丹麦奥尔胡斯(Arhus)城市附近公园里的一件装置作品,艺术家创设了这样一个空间——一个直视同性恋活动的视觉空间。

    Fig. 146 (2001)

    figure 21 (古怪的酒吧) 1998, MDF,喷漆,啤酒龙头,酒吧凳子4 x 10 x 10英尺

    玻璃箱,1998 尺寸:18 x 18 x 9英尺

    Figure 45 (地下画廊) 1998 木头,环氧漆,桌子,椅子10 x 10 x 8 英尺

    Fig. 159,2001 材料:木头,铝,塑料尺寸:49 x 69 x 35英寸(124.5 x 175.2 x 88.9 厘米)

    Fig. 185,2001 材料:木头,颜料,钢印字体尺寸:39 3/8 x 39 3/8 x 39 3/8 英寸 (100 x 100 x 100 厘米)

    Fig. 187 ,2001 材料:木头,钢印字体,石膏 尺寸:31 1/2 x 55 x 59 英寸(80 x 140 x 150 厘米)

    Fig. 222 (一个不曾存在过的历史的遗迹Traces of a Never Existing History),2001
    材料:木头,不锈钢,铝,树脂玻璃,颜料和沙
    尺寸:122 x 133 3/4 x 307 英寸(310 x 340 x 780 厘米)
    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参加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的作品

    Fig. 246 ,2001 材料:铝,着色的金属,塑料,标枪

    Tanya,2004

     
     

    通过他们的作品,Elmgreen和Dragset定义了艺术呈现和经历的方式,他们将空间转换成新的意义背景,有意改变它们的运作方式,用特色的智慧和颠覆性的幽默重新定义并诠释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从2003年的“电话之家”,2004年将纽约市的博昂基金会改造成第13街地铁的终点站到2005年在德克萨斯沙漠中设立Prada专卖点,再到为受迫害的同性恋设计纪念碑等,他们的作品围绕当前社会模式和社会空间情况提出问题,暗示人们重新思考现状。

    “电话之家”(Phone Home)

    Elmgreen和Dragset的“电话之家”(2003)参加了马德里Helga de Alvear画廊2008年举办的主题为饱受争议的“非常规引渡”(Extraordinary Rendition)展览,据称这个说法是布什政府启用的,用以定义回避现在人权体系的最新合法的方式,同时也以打击恐怖主义为名,剥夺了一些个人受到人权体系保护的权利。

    作品强调交流中失去的隐私权。画廊里,五个电话亭排成一排。参观者可以免费打电话给处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人,当然,这里头也隐藏着诡计:你和对方的通话将会被录制下来,然后在画廊里播出,所有的参观者都能用耳机和播放器听到你完整的对话。

    终点站(End Station ),2005 纽约博昂基金会

    终点站(End Station ),2005 纽约博昂基金会

    受时尚品牌Prada之邀,Elmgreen和Dragset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马尔法地区的沙漠里建造了一家自己的专卖店,店内摆放着Prada这个国际时装品牌2003秋冬系列的一部分服装,但整个建筑既没有入口,也没有出口,所以很可能会慢慢损毁坍塌而无力挽回,这一项目充分体现了两人的创作风格。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劫掠和破坏,这个Prada店最终融化在了德克萨斯州西部马尔法的荒野景色之中……..

    马尔法Prada专卖店(Prada Marfa),2005 永久的特定地点的装置

    人们只看不买,因为买不起……

    人为的破坏

    Elmgreen 和Dragset通过利用极简主义和新的社会政治环境下现代主义的形式重新定义雕塑的概念。在为遭纳粹政权迫害的同性恋着设计纪念碑,艺术家用艺术来挑战建筑的极限。纪念碑的造型为一竖立于地面的长方体,略微倾斜,正面有一个带屏幕的小窗口,屏幕上不停播放着两个男人亲吻的画面。

    作为纳粹牺牲品的同性恋者长期被人遗忘,Elmgreen 和Dragset希望通过这块纪念碑可以达到双重目的,一方面是缅怀受难者,另一方面是让人们牢记历史的教训,同性恋受难者纪念碑的意义也在于帮助同性恋者获得社会谅解和同情。

    略微倾斜的纪念碑

    屏幕上放映的录像......

    “无力结构”( "Powerless Structures")

    Elmgreen和Dragset最为人知的表演作品为“戏剧女王”(Drama Queens),由提姆·埃切尔斯(Tim Etchells)负责文字创作,首次公开展出是在2007年德国明斯特雕塑十年展上,曾在伦敦的老维克画廊展出过,在2008年第39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作品“戏剧女王”参加了博览会和巴塞尔剧场共同推出的“艺术舞台”单元。

    幕布拉开,舞台的灯光亮起,我们看到的是雕塑……

    视频截图:Drama Queens

    “戏剧女王”没有真人出演,而是让七件象征二十世纪艺术史的著名雕塑担任主角,它们是: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的“行走的人”(1947),让·阿尔普的《云中牧羊人》(1953),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洗衣粉盒”(1964),芭芭拉·赫普沃思(Barbara Hepworth)的“挽歌III”(1966),索勒·莱维特(Sol LeWitt)的“四个立方体”(1971),乌尔里希·吕克里姆(Ulrich Rückriem)的“无题”(花岗岩)(1984)以及杰夫·昆斯的“兔子”(1986)。

    Drama Queen

    Elmgreen和Dragset坚信,时至今日,戏剧依然拥有强大的想象力量,受此启发,两人合作完成了这部长达三十分钟的“无人剧”,把这些著名的雕塑从人们熟悉的美术馆环境中抽离,搬到了剧场的舞台上。面对舞台这个陌生的环境,这些雕塑会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加上配音,我们很快就发现,雕塑其实是变幻无穷的实体,这幕“无人剧”其实就是一幕小小的心理剧,在朴实无华的黑色舞台上缓缓展开。随着代表二十世纪艺术史不同流派的七座雕塑陷入冲突和辩论,剧中的故事情节也不断向前发展。

     

     “Model”系列
    Elmgreen和Dragset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还有“Model”系列。

    “Supermodels”侧重在用“西方现代抽象雕塑和流行文化卡通形象的结合”的幽默,展现人类进化的新体型(趋于原形:人类最初的样子),重回作品的命名:超级模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让我们不禁多加质疑这些新形象充满了空想、不切实际、出乎意料、颇具嘲讽的意味。时尚的服饰都是依照雕刻形象尺寸比例而设计的,在柔软及光滑,形式及色彩的素材质感对照下,充满了暧昧及性感,却也不失现代人的幽默感。Elmgreen和Dragset明显地将这些拟人化温柔不定型形式雕刻在半人躯体及半动物的型态下,配以迷惑人的肤色躯体,将这些未知的雕塑形象变成了“超级模特”。

    Untitled 1 2009 尺寸:85 x 113 cm

    一个穿着19世纪衣服的女仆弯腰要亲吻其中一个模型的样子,虽然短裙和长袜是东京女生所喜爱的标志,作品中的白色条痕却将他们从视觉角度上分开了、割裂了,也预示着这种美学想象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分隔和接壤。

    这些“超模”代表着生产过剩对人类的影响——在动物的形态上造成的退化,我们的视线从他们抽象的外表上抽离;

    充满诗情画意的模特儿 2008年

    充满幽默的模特儿 2008年

    妖艳性感的模特儿 106×102.3×103.2公分 2008年

    Untitled 2 2009 尺寸:80x 57 cm

    Untitled 3 2009 尺寸:70 x 93 cm

    在作品中,两个穿着衣服的雕塑形象以一个高扬的视角站着;右边的那个模型看起来姿势指向了城市;中间的模型我觉得是女性,因为手腕很细,翘着屁股保持平衡。雕塑表达了一种我们所认可的,但是又依附于我们现实社会的一种情感。

    SUPERMODELS

     

    “收藏家”(The Collectors)

    Elmgreen和Dragset代表挪威及丹麦参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他们选择将两个国家馆空间组合成一个稍稍令人不安的虚构的“家”,这是双年展上首次由两个国家共同策划展出一个展览,而Elmgreen和Dragset既作为参展艺术家,也是此次展览的策展人。

    这场名为“收藏家”(The Collectors)的展览,Elmgreen 和 Dragset将丹麦及北欧馆变成家居环境:丹麦馆的风格混搭,是后古典主义同典型北欧实用主义的结合,看起来就如同一家庭好几代人居住过的样子,而挪威馆的设计颇具玩味,它的结构开放,看起来像是一位华丽单身汉居住的房间。合馆的门口插着“出售”(for Sales)的牌子,上面留有电话号码,以及“有兴趣购买此地产的人可以与此联系,安排好时间后将有人带您参观房子”等字样;

    室内有餐厅,卧室,家具,壁炉,彩色玻璃天窗,你还可以看到挂着的Wolfgang Tillmans和其他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和设计,这些无疑描述着奢侈萎靡的收藏家生活,而更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泳池边的空间里,一个全裸的模特正自由自在地享受音乐和阅读,还能看到他收藏的各任情人的泳衣,正如展览主题所显示,揭示了关于“收集”的探讨——收集体现在“隐私,公共形象,执迷,和自我表达”等各个方面的结合;

    “For Sale”的牌子

    模特在享受音乐、看书,安逸舒适,与室外游泳池里的浮尸造成的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

    “收藏家”的床是陷入地板之下的,旁边的电视里滚动播放着150部带有同性恋意味的影片。

    “收藏家”收藏的各任情人的泳衣

    带有同性恋意味的素描稿

    室外的游泳池内漂浮着一具面朝下的尸体,充满着希区柯克式的诡异悬念,处处让人感受到收藏家之死所带来的恐惧;所有的这些将向观众揭示着虚构的故事情节,及居住者的强烈性格及各种生活方式。

    室外的游泳池内漂浮着一具面朝下的尸体,充满着希区柯克式的诡异悬念。

    在一个对Elmgreen 和 Dragset的采访中,艺术家如是评述“收藏家”展览:“我们想在展览中强调的是:收藏这一活动并不至和市场,拍卖或者投资有关。许多人因为其他原因而进行收藏,他们的信仰,政治观点,性别取向都会影响他们的收藏行为;也有些人痴迷于某种艺术手法;也有人是因为有这一家庭传统而进行收藏,他们甚至对此有某种神竟质的需求。我们发现这很有趣,这些被收藏在一起的物件能够组合出一个人的性格身份。”

    长期以来,Elmgreen 和 Dragset一直努力创作,他们的审视行为多种多样,从通过对当代艺术栖身之地的批判性质疑探讨艺术的接受及公理,到八九十年代末的艺术机制批判等都有所涉及。他们的“无力结构”作品更是受到国际认可,让我们期待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其他作品:

    不可收藏(Uncollected ),2005

    参加挪威伯根著名展览“The Welfare Show”的作品
    将展览变成一个对西方国家福利和权利结构的调查:空荡荡的大厅,让人想到医院和弃婴室的荒凉房间;空旷的空间,孤单的警卫互相对视着,整个装置作品五一就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暗淡的写照……

    Short Cut,2005

    一辆汽车与搬运车直直地穿透过米兰MCR广场的中心地面,艺术家们的异想天开的想法和这种怀旧似的装置试图唤醒人们家庭与路之间的记忆,但也暗示着全球化时代那些我们还未探索的领域。

    延展: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出生于法国维艾纳省省会普瓦捷,这是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宁静小城。他父亲是该城一位受人尊敬的外科医生,母亲也是外科医生的女儿。在福柯的访谈中,他说,“我小时候生活在法国外省的小资产阶级环境中,我们不得不同家里的客人进行各种谈话,这令我感觉苦不堪言。我常常纳闷,人为什么非得说话不可呢?沉默也许是同别人交往时更有趣的手段。”
    学派/流派: 欧陆哲学、结构主义、後结构主义
    主要领域: 观念史、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

    米歇尔·福柯,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他被认为是一个後现代主义者和後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他本人对这个分类并不欣赏,他认为自己是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传统。他认为後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就非常的含糊。有人就他的结构主义或後结构主义的倾向质疑他的政治活动。在这一点上他的处境与诺姆·乔姆斯基、乔治·莱考夫和简·雅各布相同。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