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左)和李鸿章(右)在一起。
文/裴钰
[简要内容:人文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思考是有益的,100多年前,有个山寨第一人,叫李鸿章,那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山寨国家",没有思想创新和文化创新,全面模仿正版近代化的列强,在低层次的模仿中,我们耗费了40年,也失败了40年,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山寨版近代化的大清国最后还是被历史淘汰掉了。我们用一百年的屈辱苦难,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模仿没有出路,山寨版永远胜不了原版!]
1879年,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左)和李鸿章(右)在一起。两个人都在努力经营国家,一个是正版近代化的美利坚,一个是山寨版近代化的大清国。如今,创新的美利坚依然星条旗飘扬,山寨版模仿的大清国已经死了,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就感慨良多。但就是有一个区别:你是否选择“山寨”之路?
人文记忆,对于一个人的思考是有益的,100多年前,有个山寨第一人,叫李鸿章,那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山寨国家”,没有思想创新和文化创新,全面模仿正版近代化的列强,在低层次的模仿中,我们耗费了40年,也失败了40年,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山寨版近代化的大清国最后还是被历史淘汰掉了。我们用一百年的屈辱苦难,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模仿没有出路,山寨版永远胜不了原版!
真正具备创造力和思想力的文化,是平民文化,是草根文化,并非山寨文化,平民文化人物郭德纲的成就说明,平民文化最追求创造力和独创性,最讲究个性化魅力和思想。
用亮剑精神,反对山寨。
1、中国山寨第一人:李鸿章
如果没有人文记忆,那我们就永远不会懂得借鉴历史,有人说山寨文化是个新词儿,我哑然而笑,“山寨”不过是旧酒装了新瓶。
中国主张“山寨”的第一人,那是大清国的李鸿章李中堂,老爷子搞洋务运动,一群老爷子,曾国藩、左宗棠等等,办兵工厂,办招商局,办煤矿,办铁厂,中国要近代化,当然要从模仿开始,以李中堂为代表的洋务派,全心全力地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我们今天不苛求李鸿章和他的洋务运动,但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要鼓励思想创新、文化创新,要有自己独立的视野,要倡导自己的原创发明。
我们今天不苛求李鸿章和他的洋务运动,但我们一定要从中吸取教训,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要鼓励思想创新、文化创新,要有自己独立的视野,要倡导自己的原创发明。
但是,李鸿章和晚清朝廷并不重视,结果呢?模仿列强,越模仿,我们发现晚清中国就越不能自强,北洋水师,山寨版近代化的舰队,甲午一战,被真正原版近代化的日本海军打出了原型;拿着洋枪洋炮的清军,山寨版的近代化军队,八国联军一战,只能打击大刀长矛的义和团,却就是赢不了真正原版近代化的列强军队,我们用一百年的屈辱苦难,明白了一个道理:必须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文化创新和思想创新,模仿没有出路,山寨版永远胜不了原版!
我们今天的发展,是站在历史的基础上的发展,应该以史为鉴,李鸿章从山寨搞起,整出一个山寨版的大清国,结果呢,还是在国际竞争中,还是被正版国家打得一败涂地。我们说”山寨”没有前途,不是说教,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事实。
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还要沉沦在“山寨”,还要陷进“山寨”,还要从“山寨”出发,在“山寨”的路上大步前进,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贪图捷径,耍小聪明,无视思想创新,拒绝文化创新,100多年前,大清国搞山寨,这是历史的教训,如今,我们还是在拒绝创新和独创精神,还在无视法制和规则,还是泥足深陷,那么,李鸿章的昨天,就是山寨的明天!
2、“山寨”对文艺的伤害是致命的
山寨产品是经济现象,她的上层建筑就是山寨文化,有的人总想把山寨文化和山寨手机、山寨产品等等割裂开来,其实,毫无意义。我一直在极力主张“平民文化”,但,我要说,山寨文化不是平民文化,因为,山寨文化在艺术的低层面上,去作毫无意义的模仿和抄袭,甚至是掠夺他人的创意,剽窃他人的思考,根本谈不上文化创新。在文化艺术领域,创意和构思是灵魂和根基,对创意和构思的抄袭和掠夺,让山寨文化比山寨手机,变得危害性更大,对文艺的伤害是致命性的。
娱乐的“山寨化”绝非平民化,纯属一种创意的浪费。我们接受恶搞,人们可以用恶搞来发泄自己的消极情绪,有情可原,我们承认恶搞的存在,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把恶搞说成是高尚,山寨文化并不符合老百姓的审美需求。
3、在文化中,老百姓应该更加自信,而不是自卑
平民也有审美需求,平民也有创造力,这在封建文化里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封建文化的核心是精英文艺,文化和艺术只属于精英阶层,由精英人士创造,并由精英阶层所享有,这种文化逻辑的必然推理,就是平民没有审美需求,也没有文化创造力,一个人,如果是穷人,就必须先富有起来,然后才会有文化需求。这些年来,文化转型的方向,就是由精英文化转型为平民文化,从根本上改变精英文化的形态。
文化的山寨化,是对民间审美和创造力的心理自卑,这是精英文化典型的后遗症,平民百姓就没有审美需求和创造力吗?不,我深信中国最大的创造力来自民间,最大的审美需求也来自民间。摆脱封建等级和血统的羁绊,平民文化和精英文化一样,也是充满创造力和高品位的文艺。我们讲多样性的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鸣放不是结果,每个文化人,每个普通人都要对鸣放拿出自己的意见,亮出自己的观点,只看不说,不是争鸣。
我们一定要对平民文化有信心,对百姓的审美有信心,对百姓的创造力有信心,离民间越近,那就离文化和艺术的土壤越近,尊重民间的审美诉求,这就是平民文化。
4、山寨文化,不是平民文化
山寨的一个核心立论,就是老百姓的文化,而我在上文中,已经讲到:平民文化并不是山寨文化,平民百姓也有审美和创造力,千万不要低估平民的审美需求。其次,山寨还有一个立论,就是老百姓图的就是一个乐,让老百姓快乐,就是好的——这其实是一种诡辩。虽然娱乐有一个“乐”字,但娱乐并不是简单的让人发笑,比如,郭德纲的相声让人捧腹大笑,这是娱乐,而莎士比亚的悲剧让人哭泣悲伤,这也是娱乐。娱乐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并不是审美低下的取乐。老百姓也需要具有审美价值的娱乐。
郭德刚是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的英雄,但是,我们发现他的艺术并不是山寨文化,为什么?因为,郭德纲没有一味的模仿,没有复制前辈的风格,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创造力,遵循着相声的艺术规律,归根到底,有自己独创的东西,这才是平民文化最生动的一个案例。
很多人目前被山寨文化刻意宣扬的平民性所困惑,但是,我们可以用郭德刚德相声,当作平民文化和山寨文化的一个分水岭,我们发现,鼓励独创性,鼓励竞争,鼓励个性化的平民文化,是生动活泼的,是丰富多彩的,是会塑造出平民明星,是具有无限活力的文化形态。
5、请回归平民文化
山寨文化不是平民文化,他只是“座山雕”文化,归根到底还是一种亚精英文化,并不是真正的平民文化,也远远没有平民文化那么有创新力,那么有独创性,平民文化才充满了草根的智慧,我们真正渴求的,就是平民文化。我们草根要自信起来,要亮出自己的创造力,亮出自己的审美需求,亮出自己的创意,用亮剑的精神去反对山寨文化。
平民文化的天地很开阔,我们不要把创造力和精力去浪费在“山寨”这个地方。丢掉山寨,回归多姿多彩,充满创新力和思想力的平民文化吧!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