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陆扬(Lu Yang)

陆扬(Lu Yang)

2014-07-27 17:53:34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陆扬(Lu Yang)

简历
陆扬,1984 出生于上海
2000-2003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
2004-2007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本科
2007-2010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研究生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个展
2013
“子宫战士“,Art Labor画廊,上海
“陆扬MV:善恶彼端的影像”,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LU YANG Screening Program”, 3331 艺术千代田,东京 ,日本

2011
“第11季福冈亚洲美术馆艺术家驻留成果展-陆扬“,福冈亚洲美术馆,福冈,日本
“由张培力策划-忿怒金刚核”,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震颤痲痹计划-陆扬个展,Boers Li画廊“,北京

2010
“陆扬地狱 - 陆扬个展“,ART LABOR 画廊,上海
“拷问的视觉-陆扬个展“,Input/output画廊,香港

2009
“强化力-陆扬个展-证大推荐展“,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

群展
2013
“动画是一层皮——10个艺术家的工作案例”,国际单位美术馆,广州
“深圳水墨双年展”,深圳
“艺术世界” 二手展——2013上海艺术设计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Queer project 2013″ Nha San Collective , 河内,越南
“Cutlog Paris” 巴黎 , 法国
“ASVOFF – A Shaded View On Fashion Film” , 蓬皮杜艺术中心 , 巴黎 , 法国
“GLOBAL PHOTO COLLABORATIONS”, Diesel画廊,东京,日本
“2013西岸双年展“,上海
“Rendez-vous 2013” 里昂当代美术馆, 里昂
“OFF COURSE/ FUORI ROTTA”, Fondazione Querini Stampalia, 威尼斯
“《曲径通幽:独立动画作品展》”,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
“真实,美,自由和金钱“,K11,上海
“some like it hot”, 沪申画廊,上海
“坦佩雷电影节”,芬兰
“备忘录”,空白空间,北京
“Pépinière你好”Lavitrine , Limousin Art Contemporain & Sculptures , 法国
“ON/OFF“ , 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2
“ESCAPE(s) – in/from china #3” , 里尔艺术中心,法国里尔
“时·光”中英时尚电影展,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PERSPECTIVES 180 – UNFINISHED COUNTRY: NEW VIDEO FROM CHINA”休斯顿当代美术馆
“重新发电-2012上海双年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见所未见-2012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
“Project Daejeon 2012: Energy气”大田市立美术馆,大田,韩国
“The shadow of Language”皇家艺术学院,伦敦
“Impakt Art Festival 2012”乌德勒支,荷兰
“Hinterlands”Luggage Store Gallery , 旧金山
“2012大声展”亮点艺术中心,北京
“FOCUS 2012” Kunsthal Nikolaj,哥本哈根
“CAFA首届未来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VIRTUAL VOICES – approaching social media and art in China”,Charles H.Scott Gallry,温哥华
“Rapid Pulse”,DFB Performance gallery,芝加哥
“太阳神经丛“视界艺术中心,上海
“太阳神经丛”Space Station ,伦敦
“不可触摸”,Saamlung画廊,香港
“四不像-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 台北市立美术馆,澳门文化局,香港奥沙画廊,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生成半岛-症候“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1
“2011 录像艺术在中国 – MADATAC新媒体艺术节“,Reina Sofia美术馆,马德里
“催眠“,台湾国际视觉艺术中心,台湾
“HIGH 5 – FIVE YEARS OF ART LABOR 2006 – 2011 ”Art Labor画廊,上海
“超有机CAFAM泛主题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之——中国影像艺术(1988-2011)”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青年OCAT计划”之 “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 OCAT美术馆,深圳
“催眠”其他画廊,北京
“桃浦大楼-模糊参数“桃浦大楼,上海
“关注未来艺术英才”北京今日美术馆,北京
“+关注”,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
“完美世界”,MEULENSTEEN画廊,纽约
《异体·异在——“生理实验”当代艺术专题展》,53美术馆,广州

2010
“一切都是浮云 ”, 上海艾可画廊,上海
“ 798艺术节 ”, 北京798艺术中心 ,北京
“心境-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上海当代艺术馆,上海
“仁川国际数位艺术节-中日韩年轻艺术家展”,Tomorrow City,Songdo,仁川,韩国
“另眼相看”Art Labor画廊开幕展,Art Labor 画廊,上海
“用手稿”,shift space(悬浮空间),上海
“中国美术学院2010届优秀毕业生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中国美术学院2010届毕业生作品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七个年轻艺术家”北京公社,北京
“丛林-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管窥”站台中国,北京
“青春在燃烧”杭州
“去” 青年OCAT计划首展-OCAT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9
“资产阶级化了的无产阶级——小制作单元”创异工房,上海松江
“数量孕育身份” KultFlux艺术机构,维尔纽斯,立陶宛
“综合效应”  M50合众艺术空间,上海
“在场展”canart当代艺术机构,上海
“小制作第九回”复兴大院,杭州
“扬肠筱道” am艺术空间, 上海
“年轻艺术家联展” 比翼艺术中心, 上海

2008
“小制作第五回” 小平画廊,上海
“分形记-9/9” 蜜桃空间,杭州
“黑桃” 798艺术区梯,北京

2007
“皮埃尔艺术提名奖” 比翼艺术中心,上海
“几点了——京沪杭三地影像互动艺术展” 苏河艺术,上海
“中国当代艺术实验教学展” 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
“升温” 新媒体艺术家展览,多伦美术馆,上海
“来自中国的新方向” 中国新媒体艺术展, Plug In艺术机构,巴塞尔,瑞士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2007届毕业展”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

2006
“水果体” done8 艺术群展, 荣轩艺术中心,上海

2005
“乱码” — 80后青年艺术家联展,杭州师范学院美术馆,杭州

现场演出
2008
上海电子艺术节河流体现场演出 演出项目“2510”

艺术家驻留项目
ACC 纽约驻留,纽约,2014
西澳大利亚大学SymbioticA实验室,澳大利亚,2013
3331 艺术千代田(日本东京)2013
Tokyo wonder site ( Japan日本东京),2011
福冈亚洲美术馆 ( Japan日本福冈),2011
Luggage Store Gallery(San Francisco旧金山),2012

艺术家作品

心脏癌星人

心脏癌星人

心脏癌星人

膀胱癌星人

膀胱癌星人

胃癌星人

胃癌星人

胃癌星人

胃癌星人

《子宫战士》,2013年,1920×1810高清3D视频,10分15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4o22sIz4bU/?resourceId=120272547_06_02_99

 

陆扬:子宫战士

文/卢婧︱来源/艺术界 LEAP

《子宫战士》是一部半开源作品,在其中艺术家创造了一位无性战士的角色,其造型的灵感来源于女性子宫的形状,和人类张开双臂、双腿并拢站立的形象十分相似。在3D动画中我们看到这名战士身披铠甲,展示着自己拥有的一系列与生物遗传功能相关的“超必杀”技能。它的OP片头预告曾在UCCA去年的“ON | OFF”展览中露面,这次在上海的展览是作品动画部分(3D动画,彩色有声,10分15秒,作曲:Squareloud)的完整版首映,以及在“艺术市场”框架内的一次全面展示。展览的布局是以动画投影播放区域为中心,在四周的展墙上以不同形式的系列衍生作品做足文章:跨界合作的限量T恤、子宫战士的座驾“骨盆战车”雕塑、资料设定集、各种数码喷绘输出。这些只是这一筹备一年多时间作品陆续发布的一个重音。

生物、战士、配色等元素和作品呈现出的风貌能够看到艺术家接受和认同的日本动漫文化。这不仅局限于人物设定、原画、衍生品内容以及“角色扮演”等形式和美学特征,也是针对传播这些文化的现代媒介而言的。被来自不同群体的人们接受、收到来自更多不同领域的反馈是让艺术家期待的事。因此她也选择了半开源的设定,让作品自身有不断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子宫战士》中除了夸张、超现实的动漫美学之外,对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不少课题有非常明确的态度。子宫战士拥有的“超必杀”,例如“DNA基因攻击”、“染色体攻击”指涉了生物信息学研究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于自然环境恶化,以及诸多不可抗或者未知因素导致的疾病或基因突变引发的集体焦虑。我们也可以看到面目可憎的“婴儿系武器”目露凶光,时刻待命。这挑战了大多数人的道德观念,但道出了一种现实:孩子不全是可爱的。在旅途中几乎人人都会厌烦那些哭叫不停的孩子们(我们开始使用“熊孩子”这样的语汇)。

需要注意的是,从艺术家一贯的工作方式来看,她并不是激进的批判者,而是怀有一种想要平实的,从生物学的角度去阐述一些基本事实的心情。这些“基本事实”包括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又随处发生的偏见(她曾经用于作品的青蛙尸体其实是医学实验结束后要被销毁的样本,却常遭到不明情况的误会和中伤);人的生物性经常被忽视和弱化;学科前沿与大众认知间的差距不断加大引发的连锁反应。对这些问题的解读也来源于她经常参加专业学科研讨会,了解脑科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现有技术。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停留在探讨“可能性”或者证明“相关”的程度。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艺术个案 > 陆扬《子宫战士》完整版
view.php?tid=8678&cid=63

上一篇: 胡懿菲(Hu Yif..  下一篇: 吴超(Wu Chao..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