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2" target="_blank">[媒体]《美术文献》2011年4期(总72期)目录
  • [空间]王卫谈箭厂空间
  • [媒体]《当代艺术与投资》2010年7期封面目录
  • [媒体]《亚洲艺术》第13期目录
  • [媒体]《scope艺术客》2014年6月刊目录
  • [媒体]《批评家》第六辑
  • [媒体]《画廊》2010年第7期封面目录
  • 当代艺术基金会2010年获奖机构提名公布
  • 全球艺术家网站十佳(一)
  • [媒体]《世界艺术》7 - 8合刊目录
  • [媒体]《Let’s 新城记》第三十四期精彩导读
  • [媒体]艺术家网站最重要的是什么
  • [媒体]《美术文献》65期封面目录
  • 当代艺术中的后传统现象《美术文献》第53期
  • [空间]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
  • [空间]北京公社
  • [空间]麦勒画廊
  • [空间]陈绫蕙当代空间(原帝门艺术中心)
  • [空间]长征空间
  • [空间]现在画廊
  • [空间]亚洲艺术中心
  • 《人文艺术》第8缉出版——在希望中纪念苦难
  • [媒体]《CIGE Gallery Guide 中艺博画廊指南 》
  • [媒体]当代美术家
  • [媒体]库艺术
  • [媒体]世界艺术
  • [媒体]艺术与投资
  • [媒体]《艺术世界》2010年12月248 期
  • [媒体]《艺术世界》2011年6月253 期
  • [媒体]《艺术世界》2011年7月254 期
  • 《画廊》200907目录
  • 快艺电子杂志0907第三期
  • [媒体]《东方艺术·大家》2013年6月刊目录
  • 東京画廊+BTAP(北京)20年历程(上)
  • 快艺电子杂志0907第二期发布
  • 艺术投资周刊总目录
  • [媒体]《画廊》2012年6月刊目录
  • [媒体]《美术文献》76期目录
  • [媒体]《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7期目录
  • [媒体]《世界艺术》2011年6月刊目录
  • [媒体]《艺术当代》2014年4月刊
  • 《自由选择:个人声明》-米尔顿·弗里德曼
  • 6月21日截止:香港独立艺术空间群体筹款活动
  • [媒体]《东方艺术·大家》2011-06上半月目录
  • [媒体]《画廊》2011年第06期目录
  • [媒体]《美术文献》2011年1期(总69期)主题词
  • 评论档案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艺术家宋冬将“穷人的智慧”六年装置胡同带进798

    艺术家宋冬将“穷人的智慧”六年装置胡同带进798

    2011-07-16 17:06:07 来源: 新京报 作者:李健亚

    布展现场

    布展中的宋冬

    布展中的宋冬

    宋冬将北京胡同生活直接搬到了威尼斯的展厅

    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艺术家宋冬让世界艺坛看到了北京胡同生活的真实样态。如今,他所展现的北京胡同生活又将走进798。昨日记者获悉,宋冬将在7月16日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的全新个展“穷人的智慧”中,展现北京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据介绍,这是宋冬首次集中展出此系列作品。

    这个命名为“宋冬馆:大杂院”的展览项目,是由威尼斯双年展总策展人比奇-库莱格选的。在威尼斯主题馆军械库中,“宋冬馆”在主题展区的首个位置展出,宋冬将展区分割成11个空间,用其曾经居住过七年的旧屋(百年老屋)和收集来的不同人家的100个大衣柜,构成了北京胡同生活的样本。独立策展人顾振清告诉记者,宋冬的作品被摆在展区首个位置,主题展由此拉开,往年都是最重要的作品摆在那儿,因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感到振奋。

    目前宋冬馆还在威尼斯展出,不过作为同一系列的其他装置作品却将在本周六出现在798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届时观众将看到宋冬这一历经6年的创作全貌。

    宋冬告诉记者,“穷人的智慧”艺术系列计划从2005年就开始创作,灵感几乎全部来自于从小就经历的四合院生活,他从小就对邻里和朋友们习惯性的“借权”(借助其他物或事件的权利获得人的权利,来扩大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行为发生浓厚兴趣。在《与鸽共生》中,宋冬就用废旧的门窗和家具建起了一座两层的现代建筑,分别是屋顶的空间和鸽子笼,“胡同里居住的人是有意识地‘借权’。”

    当代艺术不再是春卷?

    栗宪庭曾经提出“春卷论”,把中国当代艺术看做西方艺术大餐中的一道中国点心。顾振清认为近两年这种现象正在改变。他说,从宋冬此次在主题展中的表现来看,“欧洲的学术系统开始真正接纳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陪衬,也不是春卷。”而这种中国当代艺术力量的崛起,在顾振清看来主要还是通过主题展上中国艺术家的表现,而不是中国馆,“中国国家馆存在权利和商业投资的干扰,在遴选上有特殊机制。”不过,本届中国国家馆策展人彭锋告诉记者,此届中国馆的艺术家表现还是很好,现在一些评论是缺乏对国外整体情况的了解,“事实上国外艺术家商业味非常浓,而中国馆的一个主要限制是展览场地条件太苛刻。”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