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其
“社群”观念在西方不是一个新鲜的政治或社会学概念,唯一能在中国传统中找到对应的概念是“宗族”意识,但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似乎至今还是陌生的。在过去一百年,中国知识分子和文艺大力倡导了四种现代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党的意识和个人意识,但唯独没有“社群”意识的位置。这可能跟中国的社会和历史变迁有关,鸦片战争后,强调民族意识是首选;其次,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以维护中华民族,强化国家意识也是重要的;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个权力集中而又道德理想至上的政党来统领,在实力悬殊的民族独立运动中,强调党的意识也是必须的。
党的意识在文革中演变成一种扼杀民主的专制主义和消灭个人的“集体主义”。所以,文革后走向另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意识。在现代中国,社会基本上未建立受宪法保障的独立的土地制度,也未建立真正成熟的社群意识和社团民主文化,中国革命的发生很大程度是因为没有解决现代土地制度。但社群意识是未来中国民主进程的一个重要基础,目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的个人意识,实际上是国家主义意识的一个对应,人们有什么问题还是试图通过国家解决,尚缺乏“社群”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