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tman II」2006
“蘑菇这种形状是在我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为它是一个可以在腐烂中推陈出新的,而且在它短暂的生命中可以一直持续这种状态。”
《巴特曼2》(「Patman II」)Michel Blazy 2006年的作品,呈现出一个蘑菇云形式的雕塑,我们很容易通过它联想到原子弹的爆破。作品以范例式出现,有纪念的意味,好像在纪念某种有意义的时刻。作品的材料是染了黄色的粉条,缠绕着交织在一起,偶尔会有些许散落下来。
作品呈现出一个定格在短暂瞬间的大爆破场景,炸药引发的蘑菇云给人以真实的现场感:它在环境中扩散开,具有无穷张力和无间断发展的可能,它产生于自然的剧烈变化,同时是具有某种原始感的,令人生畏的现象。
对于人类的经验来说,原子弹爆炸不是一个频繁发生的现象,以往它带来人类精神的创伤,它是终极武器,是战争中的极端。爆破是转瞬即逝的,侵入和蔓延的力量使观众不安,渴望对观众精神上的慑服和支配,所以它是具有威吓式的东西。
从材料上讲,粉条在环境中固化,静止在可触知的空间里,有活着的生命的暗示,粉条随时间变化接受不可察觉的侵嗜,亦或散落下来,它们产生连续不断的变化,同时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轰爆的过程是转瞬即逝的,也预示了力量的耗尽和枯竭,而腐蚀和散落的过程,从活着到生命消亡,又有多久?从消逝的概念中,这种瞬时的意义被升华。
粉条的炸弹是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引人注目的,然而这种幽默最终却是一个悲剧和荒谬的结局。
作品中的二元性体现在:对抗的和共栖的,活着的与消亡的,瞬时的与永恒的,慑服的与反感的,自然的与人造的,幽默的和悲剧的……
由每天压榨过后的柳橙皮一个个重迭成「柳橙皮雕刻」(2003-07 年),奏出时间的幻化曲(从橙黄变黑至发霉-腐烂)
「泡泡狗」(2009) 以奶油及白垩加水形成液体气泡塑造成形
「红萝卜泥及红甜菜泥-田野」(2002年)随着时间不只墙面颜色会进化演变,终究会干燥龟裂,并会一小片片自然而然剥落,形式及色彩成为时光的变奏曲
「白水滴」(1995)
「泡沫浴」(2007年),由五个巴黎绿色垃圾筒内装压缩机组件的装置,从垃圾筒中不断缓慢的涌流出(白垩加水)白色泡沫,形成宛若几道瀑布的诗情画意。
「恐龙巨脊椎骨架」(2002年),由一块块狗饼干接连建构成。更妙的在「消失」录像作品中,艺术家以紫外线拍摄,老鼠夜间偷食堆在仓库中的「恐龙巨脊」作品,一直至作品面目全非,并终究化为乌有,被老鼠啃食得干干净净。
「巧克力鸡群」(2006年),黑巧克力加奶油的作品。
Michel Blazy,法国当代艺术家,1966年生于摩纳哥,毕业于尼斯美术学院和马赛美院第三阶段,现生活和工作在巴黎,是法国当前最为独具一格的艺术家,2008年马塞尔杜尚奖得主。他的作品擅长运用活生生的、易变质的有机物质作为材料,强调有机能量和时间的概念:他观察日常生活中那些朝夕间瞬息即变的现象,自然的本能和人造的经验,依据时间变幻中物质的状态,由此分解产生的生命和消亡,构建出瞬间即逝的不稳定的世界,从而揭示自然科学物质的千变万化,永不消减的生态循环,也隐喻生命存在的瞬间和永恒的意义。同时作品中偶然随机的概念与脆弱性的表达,对当今艺术市场化,商业化提出质疑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