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
2012年2月6日,加泰罗尼亚艺术家安东尼·塔皮埃斯(Antoni Tàpies)去世。这位先驱艺术家的创作经历了数个时期——初出茅庐时,他创作基于拼贴的板上抽象绘画作品,这种美学形式促成了后来意大利的“贫穷艺术(Arte Povera)”运动。1953年他首次在美国举办展览,并看到该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们的作品,后者的强烈笔触与活力四溢的色彩和塔皮埃斯本人作品中的孤寂冥思形成鲜明对比。
20世纪60至70年代,塔皮埃斯以现成品雕塑触及超现实主义题材,从中可以看出罗伯特·劳申伯格的影响。塔皮埃斯最著名的作品是那些不时用到日常材料的抽象绘画,笔触挥洒肆意,如《袜(Sock)》(1971),将一只白色男袜钉在画布上。
塔皮埃斯那些如同涂鸦的画作中不时会出现可辨识的形象、字母和数字,盘绕在缭乱的笔触中。艺术家本人将他的意象视为对人类集体无意识“墙上书写”的反省——“成年人戏剧性的苦痛经历,以及与我同年龄的人们的残酷幻想,他们在如此众多的灾难之中仿佛深陷在自身的激情中,就像将他们自己刻在我周围的墙壁上,”他在1969年对法国画商、艺术批评家米歇尔·塔皮耶(Michel Tapié)如是说。
安东尼·塔皮埃斯作品
《El pa a la barca》,1963,原色石版画
《Foll》,1973,原色石版画
《零下(Sous Zero)》, 1979, 原色石版画
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加泰罗尼亚馆中塔皮埃斯的作品
《Calligraphique》, 1987, 原色石版画
《自由(Libertat)》,1988, 原色石版画
《日报(Journal)》, 1968, 原色石版画
《材料一瞥(Material Glance)》, 1975, 原色石版画
《反驳II (Repliquer II)》, 1981, 金刚砂蚀版画
《无人是无人(U no és ningú)》,1979, 金刚砂蚀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