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Locked Room Scenario)”
近日,瑞安·甘德(Ryan Gander)接受了Lorena Munoz-Alonso的专访。
Lorena Munoz-Alonso:首先我想问问你对于“控制”的理解。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些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品时总是会寻求控制:比如作品如何产生,观众如何对其进行体验及解读等等。而在你的艺术实践中——包括你的新作“密室逃脱(Locked Room Scenario)”——我感觉情况却完全相反:人们可以自己去开发可能性,并且进行讨论。
Ryan Gander:通常,只有一种解读方式的作品都不是好作品。真正优秀的艺术品开始于某个点,但是却能通向很多个地方,它们往往拥有很多种理解方式、不同的可能性以及随之产生的不同结果;不好的作品则是线性而且单一的,通常只描述了一个概念。如果作品都只描述唯一一个概念的话,那么你完全可以用演讲来清晰地阐述,而不一定需要创作作品。创作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理解的角度越多、方式越复杂,某件作品就越好。
Lorena Munoz-Alonso:当我参观你的作品“Locked Room Scenario”时,我发现许多观众都试图去解开一个谜题,他们尽可能地收集了每一条能找到的线索,就好像所有线索背后真的存在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样。这是体验这件作品的正确方式吗?
Ryan Gander:当然不是,不存在一种合适的方式,或者说“更正确的”方式来体验这件作品,因为它的本质决定了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因而如果你只去过一次,那么你可能会遗漏60%的线索,你可能需要前往十次才能看到“一切;即使是这样,由于有些情况只会在特定的时间发生,所以这不是一个参观多少次的问题。每个人的体验都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所以最后他们会相互询问“那个出租车司机有没有把你免费载回家?”“没有,还有一个聋人跟着我”。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我的意思是,是存在这么一个“故事”,但这是属于我的故事,它仅仅是我创作这件作品的一个“借口”。观众是否理解这个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用到自己的想象力。
在Limoncello画廊举办的展览“Young British Art”
Lorena Munoz-Alonso:你的策展实践与你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有什么联系?
Ryan Gander:我认为这不算是一种策展实践,我只不过是邀请观众参与到这场展览中。
Lorena Munoz-Alonso:那你认为这与策展有什么不同?
Ryan Gander:这更像是创作某个混合体。除此以外,每次我“策划”某件事情时,它背后的逻辑关系更接近于“反策划”。比如今年在Limoncello画廊举办的展览“Young British Art”就是一次“实验”。你可以简单地为一场有38位优秀艺术家参展的群展取任何一个名字,但由于人们事先不知道他们是谁,所以不会有太多人去观展。而我给它取名为“Young British Art”,在开幕当天就接待了大约2000名观众。我喜欢对这类型的事件做检验,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滑稽,但这对参展艺术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瑞安·甘德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In Hearts?”
Lorena Munoz-Alonso:你在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了什么作品?
Ryan Gander:在主题展上,我展出了两个各带有42个面的骰子,上面刻上了参展艺术家名字的首字母;不过,我还有另外三件作品分散在双年展上——也就是说我总共有5件作品在双年展上展出,对整个双年展来说这个数字也许不值一提,不过它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在创作之前,我想起我前些年去双年展看到的那些尺寸夸张、或是打着商业牌的作品,于是我决定我的作品不能和它们一样。因此我创作了5件作品,让策展人爱把它们放哪就放哪,最好是能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像“标点符号”一样贯穿全场。有些观众认为这样的效果很棒,在双年展这样的环境下看到一些小尺寸作品是能让人耳目一新的;而另一些人却不怎么买账,他们会想“瑞安·甘德以为他自己是谁啊?他的作品到处都是!”没办法,你总是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对吧?
瑞安·甘德在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上展出的作品“Your present time orientation (First Act) - Random abst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