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06、2007年 > 关于暧昧与权冲(充)艺术

关于暧昧与权冲(充)艺术

2011-07-30 16:04:38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关于暧昧与权冲(充)艺术
——张海涛自访自谈

时间:2006年2月18日
地点:北京宋庄艺术工作室
张海涛:艺术家、策展人
曾策划:“当代权冲艺术展”、“暧昧、昧暧展”、“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参与策划“第一届人间烟火”视觉艺术展。

张A:什么是权冲,这个词比较生癖,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词?权充的敏感语题是什么?

权充,是一个原来就存在的词,大致书面意思是对原作版权的窃取、再造或补充,一般口语解释为复制,篡改等手法,而我在做权充将权充的“充”字改为冲,权冲意思更侧重对原创作品版权的消解,冲击、冲斥较完整地概括:选择、复制、篡改的概念,而权冲的敏感及争议性也这里。

艺术家在什么情况下能用现成文章、杂志、影像等原材料进行重组,架空成为自己的作品,在法律上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国外莱维案件,赵季平篡改出好汉歌,川美状告蔡国强事件及最近背景音乐版权问题都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

张A:有些艺术家私下的模仿国外艺术家的样式风格,但不敢承认,有时是无意识的方案撞车这种算权冲(充)艺术吗?

张B:这种不敢承认篡改、剽窃或无意识的方案撞车都不能归为权冲的范畴;权冲艺术是有意识的、敢于承认运用这类表现手法,他的价值标准是故意运用这种手法或媒介去消解原作原创性,及对原作权版冲击,产生新的视觉感受,可分为两种:

1、对原作更恰当的、更充分地加以篡改或补充,是一种极积的态度。

2、另种是一种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并解构原作的手段,恶意的窃剽和模仿原作,对名作的消极施虐的倾向。

不敢承认的模仿更多情况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还停留在现代主义唯新是求的思维模式中,不能算权充艺术.

张A:权充艺术中的剽窃、篡改的手法很在西方早就有所运用,你为什么还选择这样语言样式?是不是艺术语言模式的演变已经到了枯竭的时候,艺术会不会因此也随之枯竭?

张B:1、权充中的剽窃、篡改手法及语言模式在国外很早就运用过,这是事实,从杜尚将蒙娜丽莎加上小胡子起很经典的运用,森村泰昌恶意模仿及雪莉·莱文直接翻拍,都有经典的作品,但这些后现代作者也不是这种手法的创造者和发明者。从必加索将自行车座与车把篡改成牛头时就有,甚至可追索到更早的时期。

2、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国外做过的中国就不能再做,做了会不会再有意义?这就引发了中国前卫艺术的价值标准问题,这点我比较赞同老栗在重要的不是艺术中的观点,中国的前卫艺术放在世界艺术史当中,由于他借用西方现代艺术的模式,所以在语言方式的原创上,它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借来的西方的表现方法及语言进行一些变异及再创造,来关注我们的不同于西方的社会现实还是有一定的意义,例如政治波普与艳俗的运作模式。

3、权冲如今更适合多媒体:电脑、传真、DV、网络的表现媒介,即网络虚拟的拼贴、集合、排到、组合、提取、分离、聚散的过程,其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新现实,而艺术家运用抄袭、篡改当代影像,如电影静止镜头、热门流行音乐带、广告照片、漫画图、图片等,翻制及直接复制,将原来的意义架空,转置,不但抽取,剔除了原有图像语言的权威性。这种媒介表现过程又涉及到版权这种敏感话题,是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特征,另外艺术家在对原作篡改后产生敏锐的现实感受,艺术家在消解原创个性的同时,也是另一种个性的产生,这是我们评价权充艺术的另一个价值标准。

4、艺术语言模式的枯竭我认为是暂时的,因为时代在短期内演变不是区别那么大,但还是有变化,我认为决定艺术有意义及不会枯竭至少有两个方面决定:一是时代不同媒介及语言也会有变化;例如:文艺复兴至现代主义主要运用架上、雕塑、建筑传统媒介,但语言,风格样式变化很大,后现代时期不同时代出现不同媒介,如多媒体:电视、电脑、喷绘、摄影、摄像出现,每种媒介都可能有新的语言模式,因此到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媒介出现,一旦出现都会成为艺术的媒介,因此媒介出现引起新的语言的变化,艺术因此不为终结。第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化及新的时代感受。只要人类存在发展现实感受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中国近几十年艺术的变化,七十年代是伤痕,八十年代解构及大灵魂,九十年代消费、玩世、艳俗,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生存感受因此艺术也不会枯竭。

张A:一般大众做的复制、临摹是不是权冲艺术?比如行画或实用美术中的复制、印刷,网络中大众对原作的篡改,如果是博依斯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与渥霍尔的“每个人都可在15分钟成名”说法怎样理解?

张B:1、不能算是权冲(充)艺术,而只能是权冲(充),就如大众做的表演只能算行为,而不能是行为艺术的道理一样,艺术有它的底线和严肃性,大众做的行为是无意识的,没有经过提炼的,以及不符合行为艺术的价值规律的,行为艺术虽然接近生活或者说创造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挖掘的是生活的另一面,创造的是一种非日常的生活状态,因此区别于大众生活状态。

2、商业性复制及网络大众和对原作的篡改,只能算是权充艺术背后引申出的社会现象及时代背景,权充艺术有一个前提是艺术家在把艺术作品放在整个美术史中的大的语境中思考及对原作原创性的消解,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的情况下的选择与模仿,这也是权冲艺术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而很多的行活,只是一种技术活,不一定理解复制作品的审美价值,也不只道权充艺术的价值标准,因此不能算权充艺术。

3、博依斯、渥霍尔他们提出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及“每个人都可以十五分钟成名”的说法,是一种灰谐夸张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这样理解,即每个人比其它时代更可能成为艺术家,这样说法更倾向于方法论和观念艺术的标准,即艺术家侧重于对作品创作的意图和过程,有了意图及观念,其它锁碎的制作都可由其它技术人员做,你就是一个导演或设计师,把传统的基本功手工活(几十年学院技术教育)退为二线,如现成品艺术的出现,行为的表演人人都可以做,但艺术高低另当别论,前提对艺术史和艺术的价值规律的必须了解和把握,这个说法也是艺术有限的泛化的说法,艺术还可以吸收其它门类知识,各文化门类的有限模糊与融合,并不是其它文化直接就是艺术,艺术家身份的模糊,很多艺术家是工程师、医生,艺术家须了解社会学、哲学、新闻学等,因此“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是有前提的,有了观念艺术的方法论,艺术更接近生活,大众成为艺术成员的概率比其它时代可能会大大提高。

4、博依斯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说法还有人人都应运用观念表现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将艺术与现实接合更紧,去创造一种特殊的生活状态,而渥霍尔“每个人都可以在十五分钟成名”的说法,更多是艺术的功用性角度理解,艺术新媒介更具有影响性、新闻性,这也是渥霍尔惯用的包装、炒作的策略。

张A:有的观众评论你们的作品不够“狠”作品表征表现又具有不确定性、意义模糊性,会不会失去艺术的批判性?

张B:那是很多观众对“狠”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的表层,“狠”应该理解为对不同时代新的生存感受敏锐地把握,而不是表面的动刀子、流血,暧昧艺术作品表征是歧义的、模棱两可、不确定的,但对艺术家本身对这些不确定的理解和把握是理性的,观点明确的,我在《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文章指出,不确定性表达是艺术家故意的表达一种不确定状态,与一般业余者对创作主题表达不清是有区别的,而且做“暧昧”本身也是反暧昧的社会现象,暧昧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批判性。举例:我想艺术家做艳俗不是自己也艳俗,而是反讽艳俗,做“玩世”也不是赞同玩世的态度,而是批判它,暧昧也是一样。

“狠”应该是作品的敏锐性,不完全是观看禁忌或动刀子、流血,当然观看禁忌、动刀子、流血的感受也是一种狠,是视觉表面上冲击力和身体刺激,而暧昧则是倾向精神上困惑,是隐藏于时代背后的鸦片、慢性毒品,会更难受,是一种“软”伤害。

每个时代及不同的地域的人对于狠的理解也不同,每个时代有不同的文化针对性,即区别于其它时代的让人难受的感受,这种感觉和现象,既是普遍的,又是敏锐的艺术家所洞察到的,就是“狠”的东西。

纵观欧美各国新艺术,无论风格样式还是主题内容来说,对于“狠”的理解也具有时代和地域特征。

德国二战失败之后,艺术样式出现对历史沉重的批判,新表现艺术则运用急促疏放笔触,刺目的色彩、激越奔放情绪、扭曲怪诞形象表现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

美国二战中本土未受到战争冲击,经济迅涨,这时人们更多是娱乐消费,从日常生活和大众传播文化中直接吸收素材,充满现实生活的生命力。

因此新表现,及波普都是“狠”的,而波普也不是呈现出动刀子,  力,流血的特征,同样具有杀伤力和视觉冲激力。

暧昧关系在每个时代都存在,但我们这个似乎和平的年代表现的尤为突出,(当然,这个时代也有暴力、直接伤害但相对来说不是主要特征),不象列强直接的武力的姿态向他国掠夺的殖民时期,坏也坏的直接,爱憎分明,而我们这个全球一体化及后殖民的时代,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却表现出的伪善而似乎平静,在暧昧的表面关系中不痛不痒的侵略,这种侵略更“狠”。

张A:玩世、艳俗、政治波普与暧昧有什么不同?政治波普、玩世中的异质并置与暧昧的区别是什么?

张B:了解这些艺术样式区别须了解它们的艺术特征。

1、玩世一种是关注生活中荒唐、平庸和无聊的生活片段,关注自身和无意义的现实的体验,带有对自身周围生活环境的调侃和潮弄,第二种是对一些本身严肃的事件进行幽默化、滑稽化,表现时可能有不确定因素存于画面如(1)方力钧光头表现出身份的不确定,军人与犯人、和尚都可能是光头;(2)岳敏君的痴笑者,哭笑不得;(3)杨少斌的严肃的暴力游戏化;但这两者从作品整体上给我们更多的是张扬的泼皮,方力钧光头更多是痞子身份,岳敏君更多的是痴笑成份,杨少斌更多也是对暴力滑稽化。不能算典型的暧昧。

2、政治波普则主要运用大众流行文化消解政治神化的形象或符号,多采用国家领导、军人等政治符号与当下流行消费符号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进行并置,以幽默的方式出现带有政治情结的自我消解倾向,政治被波普化、俗化、流行化。

玩世与政治波普以一种低的形像或符号消解另对一种崇高的事件或符号,关系相对明确而暧昧更多的是两种态度或事物的纠缠不清,不明确的关系,不论是故意的不明确还是无意识的不明确关系。都是对这两种身份或事物整体批判,另表现一些不光明的不可告人的行为关系,如警匪一家和婚外恋情的关系,不是表现出好人、坏人明确的关系,而是都坏,说不清,再如变性人,也说不清他是男是女。

3、艳俗艺术则是直接呈现或夸张恶俗的东西,如大白菜、宣传画、花等,对大众庸俗文化加以反讽,呈现一种坏画,俗画趣味,与真正业余者画俗的东西有本质区别。

4、艳俗、政治波普都是波普(流行文化)范畴,而暧昧不一定只表现流行文化。

艳俗则有强烈的反讽成份,很多人把“媚俗”的“媚”与“暧昧”的“昧”弄混, “媚”具有有意讨好的、庸俗化姿态,而“昧”的则是隐晦、不明确、幽暗之义,态度不明确还能不能张扬之意,如婚外恋的不正当关系,中介的和混关系,警匪的狼狈关系,多表现为持两种不种态度的事物的纠缠不清,若近若离的行为过程或状态,我在《暧昧、昧暧》展文字称这种关系或状态为一种“±1度摇摆”的不确定状态,不明确停留在任何一方,在两种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中游离,具有持续性。

如韩兵行为作品《发情期》、《溜白菜》持续表现作者与铁锹、白菜、石头、棉花等,又爱又恨,时而爱怜时拖踏的持续的纠缠不清的关系。

张海涛DV作品《吹吸麦当劳》也是表现大众对于全球一体化及后殖民表现出的选择的困惑和不确定的态度。

林兵作品《吃葱》也是表现出都市男女越来越不明确暧昧关系。

等等……

张A:权充展时有一些大家熟悉的作品,会不会觉得展览有些老?你认为是不是第一个做新样式、新风格的艺术家,一定会成为这个流派或样式的代表人物?

张B:1、权冲展览具有二种特征:有一种根据艺术家创作的某种业已成为样式的创作状态进行学术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如冷林策划的“是我! 90年代艺术展的一个侧面展”,根据分析,总结出将自我形象为画面呈现的主要图形的创作现象及其文化背景。2003年高名潞策划的中国极多主义,栗宪庭策划的“念珠与笔触”展,当代权充艺术展也有这归纳、总结、疏理一种样式的特征,同时展览也有延拓特征。

2、再加上权充是一种表现手法,艺术家可以运用这种手法去创造不同的现实生存感受,因此,有老的作品并不矛盾。

3、我认为第一个做一种新样式的艺术家不一家会成为这个思潮的代表人物,举例:超现实主义不是最早达利提出的艺术宣言,也不是他最早做这种艺术,但他做的好并有影响,因此达利会成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再如波普艺术最早发源于英国,而影响于美国,代表这个流派的也是美国的艺术家。

张A:权充与暧昧艺术有没有异同点?

张B:1、暧昧中的多义性,歧义的异质标准与权充中拼贴,挪用的多义性并置有相似之处,但区别是暧昧的多义性,更注重两种或多种关系纠缠不清的行为过程,有持续性的摇摆不定,而拼贴则是两种符号或形象的并置关系,注重并置、置换的视点效果和结果。

2、暧昧、权冲都是当下可能能触及到敏感话题,同时又是当下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受和现象。权冲与暧昧艺术有一些对原作及艺术表征价值意义消解的特征。

3、暧昧则更  当下人普遍的心理感受和态度,而权充更多的是以一种表现手法或媒介方式出现引起的版权争议性,都涉及到现代文化、社会现实许多本质问题也反映出当下社会的重要特征。

(备注:关于权冲及暧昧艺术的图片文字资料可在google或百度网络搜索;“当代权冲艺术展”、“暧昧、昧暧” 展、“暧昧:不确定性表达”展,谢谢支持!)


张海涛
2006年2月18日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