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张敏捷(Zhang Minjie)

张敏捷(Zhang Minjie)

2011-08-01 11:53:58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

短语为生 / 单频  / 19’20” / 2007

短语为生——用影像切割社会现状
文/ 张敏捷

影像作品《短语为生》是我在2006年四月创作的,这是一部观念影像作品,记录的是社会中一些仅靠简短的语言作为自己谋生手段的特殊群体,比如,坐在街边乞讨的老汉、靠卖报为生的报摊摊主、在火车站附近跑长途客运拉活儿的大姐还有理发店的店员等等,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但每一天,他们都要几百次地重复着“谢谢”“北京,北京”或是“欢迎光临”之类的短语,因为这是他们的谋生手段。

《短语为生》是从生活中来的,他来源于我走过的那些城市的街道。我拍的都是小人物,他们的脸上印刻着底层生活赋予他们的痕迹,早早爬到脸上的皱纹和时间赋予的沧桑,眼睛里流露出的无奈和茫然,还有生活压力给他们带来的焦虑。这些人处处可见,很平常,正因为太过于平常所以往往被人们忽略和视而不见,而我却让我的镜头对准了他们——那些最普通平凡的劳动者。

我用一种近乎于后现代的图象并置拼贴的办法来剪接影像,没有用什么很炫耀的技术,因为他们本身的存在足以表达我的观念。同时我也不想介入太多我个人的想法,尽量使他们保持生活的原生态。所以我选择了影像并置拼贴的方法,因为这样更符合他们每天的生活。整个影片没有复杂的情节和炫目的特效,可当他们平淡的表情、质朴的语言,几乎未作任何修饰地一次次呈现在眼前时,却让人从内心感到震撼。影片中的每个人代表一类职业,每个人都用重复的语言展开他们的生活。这些人从现实生活的宣噪和城市杂乱的街景中被我抽离出来,而变成一个个典型的符号,“短语”则是他们的物质,也是这个作品的关键点和主线,每天这些用简短的语言来作为谋生方式的人恰恰是生活中的弱势。这个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它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语言)去认识熟视无睹的现实。

我拍这个作品并没有像许多人讲的那样在作着一种宏大的人文关照或者有太多的豪情壮志,我只是出于内心的一种真诚的感动,因为他们就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周围。是那些人给了我许多对人生的思考,和人存在的勇气,到现在每次我路过那条街,看到那个卖报的大叔我都会忍不住停下脚步,为之动容。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