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子杨(Wu ziyang)
艺术家武子杨 AI生成头像
简历
武子杨,生活工作于纽约和杭州,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前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NEW INC孵化器项目成员。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艺术学士。他的视频,增强现实 (AR),人工智能 (AI)模拟和互动视频装置等在国际不同的展览展出,包括费城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新美术馆与旗下根茎,沃克艺术中心,罗切斯特艺术中心,SXSW,迪拜艺术博览会,巴塞尔电子艺术中心,伦敦Annka Kultys画廊,柏林Eigenheim画廊,佛罗伦萨美第奇宫,米兰设计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长征空间,今日美术馆,昊美术馆,成都双年展,K11,松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等。他的近期奖项和驻留包括阿尔弗雷德艺术学院The Randall Chair奖;广东时代美术馆媒介实验室”开物者”驻留;AACYF Top 30 under 30青年精英榜;纽约Residency Unlimited驻留;MacDowell 麦克道威尔基金;iea电子艺术学院驻留; 罗伯特·劳申博格艺术基金会ROCI Road to Peace获选者等。
蜜谈︱武子杨——当人工智能碰撞人类现实
武子杨长期与数据和算法、人工智能 (AI)模拟、增强现实 (AR)和游戏紧密合作,作为新媒体或数字媒体艺术家,他的绘画专业背景显得十分特殊。他认为,绘画教育背景使他具备宏观和系统的艺术史视角。
“最初接触是在研究生阶段一个叫Spatial video的选修课,比如把屏幕镶嵌到装置里或者通过mapping将动态影像投影到雕塑上,还有Video editing,3D动画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和艺术形式吸引了我。在这过程中了解到一个非裔美国新媒体艺术家Jacolby Satterwhite,和我一样是绘画背景。他使用了更加直觉性的(intuitive)、能够把“艺术家的手(artist’s hand)“加入到3D模型创作流程中的工具(比如VR绘画或VR雕塑工具,区别于用鼠标制作3D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开始将我过去的油画和雕塑背景衔接到了3D模型与动画的创作中。加上我对于基于时间的媒体的创作越来越多的兴趣和研究,头也不回地走到了今天。”
▲ 武子杨工作生活照
01
信息碎片的碎片
《事件模型 - 81日》将社交媒体上的文字和新闻通过Dreamfields-3D(一个可以通过文字直接生成带贴图的3D模型的AI工具)生成了大量的3D模型。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塑料质感的模型被设置在混杂着现实与虚拟的未来“废弃⼯⼚” 场景中,类似于Glitch的视觉效果创造了原文字信息被误读的空间。
▲ 武子杨《事件模型 - 81日》
“这些生成的3D模型在视觉上给我一种化石的感觉。因为这个AI工具当时在技术上不完备,它没有很精确而是一种”破破烂烂“的状态。正是这种有点抽象的“破破烂烂”的视觉让我想起了化石,以及不可避免的对于化石的误读问题。比如许多恐龙身上实际上是长羽毛的,但在今天我们对恐龙的可视化中,它们都有着光滑的皮肤。因此我时常想,当人类不复存在,其他(硅基)生命会怎样解读和误读我们留下的信息残骸。”
通过数据采集、AI训练与生成、实时模拟构建等一系列操作,完成结构与系统的搭建,因此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快速更新迭代的高科技工具在某一时段内的视觉特征,包括色彩的繁杂和块面的破碎。但武子杨作为以项目为创作导向(project-based)的艺术家,他呈现的效果往往源于所研究的内容。
▲ 武子杨《事件模型 - 81日》
“繁杂与碎片化源于项目的概念而非我所追寻的效果。去年回美国做客座教授时,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了Dreamfields-3D工具。因为今天大多AI生成都是图片与视频,这个工具可以生成3D模型。作为一个“老3D艺术家”,我觉得十分兴奋并立刻进行了尝试。我将每天与不同社交媒体的交互作为基础信息进行了大量的生成。这种工作方法可以追溯到我更早的作品《一个有科技的女人》,同样也是基于我每日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关于新闻事件,流行文化(我是Kpop粉丝),政治经济和各种文化讯息。繁杂与碎片化的其实是信息本身的碎片。”
▲ AI生成的3D模型(下)及其原始信息(上)示例
为了将信息高效地传递,并高效地被接收,我们简化信息,抛弃其原本的复杂性,并加以修饰。它必须是掷地有声的,这是表达者和表达意志的使命。但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也越发脱离事实本身,形成不完整的、不准确的信息碎片。我们能从所接收的信息中获得的有效知识变得越来越少,更难以透过这些知识了解事件的全貌。就像尸骸在漫长的环境变化中被分解,生物原始状态的资料被稀释。我们无法得知恐龙是什么样子,有的是对恐龙的想象。当我们面对信息时应以怎样的态度来处理,如何甄别或许是值得考量的。因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决定对世界的认识,而我们所能掌握的知识来源于所接收的信息。
02
算法控制、偏见与意识形态
《一个有科技的女人》是一个关于武子杨(单个个体)的经验日益极端化的试验性研究,作品最终以算法生成的荒诞故事呈现。它的荒诞既不是创作者谋划的,更不是偶然的。
▲ 武子杨《一个有科技的女人 – 第四部分》
▲ 武子杨《一个有科技的女人 – 第四部分》
“当时是了解到由互联网活动家Eli Pariser提出的“过滤气泡” (一种网络用户只会碰到他们感兴趣并认为正确的信息和观念的现象)而开始关注这个主题。我还记得在日常生活中(当时我在美国工作与生活),不论是在社交媒体上还是身边的人每天都在骂“保守党”/“右翼”/“红脖子”,比如特朗普的支持者,但我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见过一个Trump supporter,我仿佛生活在一个由民主党及其叙事构建的“蓝色气泡“中(在美国,民主党常被成为蓝党,共和党常被成为红党)。这让我反思该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于是我通过大量的日常收集、整理与数据分析,构建了AI版本的”我“,来挖掘我是如何从一系列意识形态被构建为另一系列意识形态的。这个社交媒体推送的信息构成的AI版的“我”,比我想象中更加右翼。这大概是因为我对右翼的新闻感兴趣,想知道他们在关心什么。”
▲ AI生成剧本
有很长一段时间Fox News都在宣扬“华为威胁论”,因为提到的次数过多,因此AI生成最终的故事脚本的主角名字就被生成为“华为”。同时,这个 AI版本的“我”并不怎么智能。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基于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循环神经网络,上一代的大预言模型)训练而成的对话机器人(相较于ChatGPT基于更先进的Transformer大预言模型);另一方面,虽然我花了100天,每天6-8小时进行大量的收集,但想要去训练出一个有逻辑的智能的AI Chatbot还需要多成千上万倍的数据。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它的“非逻辑性”与“荒诞性”反倒为这个项目增添了许多趣味。同时,由于这个项目用的是在今天已经被“淘汰”的模型,使它现在看来甚至像一个“考古”类的作品。也就引出了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科技艺术中永恒存在的问题 – 技术的过期(obsolescence)性。”
▲ 武子杨+汪洋《一个有科技的女人 – 第三部分》
视频截图(关键词“机器人”)
▲ 武子杨+汪洋《一个有科技的女人 – 第三部分》
视频截图(关键词“虚拟现实”)
武子杨对于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多样性保持开放与探索,并试图挖掘此类现象形成的多重因素。我们根据自己的意识形态筛选信息,信息同时也向我们传播它背后的意识形态。我们认为自己了解世界,而数据和算法只让我们了解我们已经了解的世界。这些信息在经历一系列我们认为绝对理性的推演过程后,形成了意义不明的故事。而这个推演也因为绝对理性成为未知。意识形态的对立、冲突,社交媒体上的夸张言论和新闻,它们像AI所策划的一样怪诞。算法的控制和偏见与意识形态的控制与偏见不谋而合了。
03
实时模拟与推想式
(speculative)集体共创
《未来_预报》通过一家虚构的未来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区块链公司的视角,和其所在的网络生态、地缘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呈现并预测以菲律宾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云网络社会的演变。项目包括一个实时模拟+集体创世网络环境,一系列NFT角色设计和一个CGI影像(《巴石河2030 – 6 Plus》)。在集体创世网络环境的部分,艺术家设置了一系列基于前期调研的任务,玩家在成功完成任务后可进行“建设“并永久地改变此项目的地貌。同时,每一个任务都包含了两个选项,而每个选项都包含了优点和缺点。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共同创造一个未来的“菲律宾”。
▲ 武子杨 + 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
《未来_预报》
▲ 武子杨《巴⽯河2030 - 6 Plus》
“每个选项都是相悖的,每个玩家会基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做出不同的决定,因此每次的创世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更在乎搞基建,有的更在乎生态;有的关注人,有的关注科技发展;有的人喜欢更新的界面比如VR和XR,有的人选择更传统的界面(比如手机和电脑)。通过集体共创来了解大部分人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冲突是什么,这是我做这个作品的出发点。它终呈现为一个系统,而非表达我的态度,因为前者对我来说更加有意义。”
作品似乎是武子杨挖掘现象与人们不同选择背后逻辑的媒介,他致力于建造让事件发生的场所与条件,创造数码世界中的讯息和人类现实中的讯息并存的场景。
▲ 武子杨 + 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
《未来_预报》
作为《事件模型 – 81日》的延续,《事件模型 - #Dump》也是一个实时模拟,它由AI、艺术家和社交媒体用户们共同构建。当现实中的社交媒体用户发布的推文中包含与AI生成的3D模型相对应的关键词时,此模型便会被“即时置入”模拟场域。每时每刻,全世界的社交媒体用户们都在用键盘和手机触发着这些关键词, AI生成的模型也被不断地置入,无始无终,无休无止。
▲ 武子杨 + 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
《事件模型 - #Dump》
这就像我们在网络上抛出的词语被传输到了另一个空间。社交媒体上的词语和事件进入了另一个虚拟世界,并按照虚拟世界的规则转换成相应的形态出现。
“我最近对“接口”很感兴趣。在《事件模型 - #Dump》这件作品中发生的其实是创造一个接口把在网络上发生的事情链接和传输到另一个平台或世界中去。我认为,当使用AI工具时,如果生成的内容的“终点”是在工具或软件内部(比如ChatGPT生成文字,Midjourney生成图片),它的可能性就少了很多。我感兴趣的是通过一个接口将原机制所生成的东西再次转换成新的东西。比如将ChatGPT通过api接到一个游戏角色上,这个角色在游戏中生成的内容通过接口又被链接到一个实时更新的新闻网站,以此类推。这样以来不同平台和环境被接口串在一起而发生动态变化,而不是让信息停留在一个部分的结果上。这样一来我们就有可能打破单个平台在信息输出领域的垄断,这也是Web 3.0的概念中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一个部分。”
04
亲近时代
算法控制与偏见、远程居家共同体、云网络社会的演变、“AI考古”和集体创世,这些表面上勾勒未来和虚拟空间中的故事实际上反思的是互联网中与屏幕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状态。
“我是一个离时代特别近的创作者。理论上,创作者都希望和时代有一定距离,这样能看得更清楚,但我倾向于离得近一点。比如,我很早就开始尝试和使用各类AI工具,通过大量的一手实验试图提出该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但同时,这些技术可能在几个月后就“过时”了(就像上面提到的科技艺术中的过期性问题)。只是,与其“站在远处”批评,我更愿意让自己“脏兮兮”的,获得一手体验,不论它们是否有价值和意义。”
▲ 武子杨《24 Panda》
“区块链技术对我的创作从宏观概念(比如《未来_预报》中提到的菲律宾政府与区块链公司Cypher Odin合作去利用区块链和物联网治理早在2000年初就被判定生态死亡的巴石河;Play-to-earn机制的Game-Fi游戏帮助很多贫困的人度过了生命中经济上最困难的一段时光;当然也包括Web 3.0、去中心化、加密无政府主义等宏观概念),到具体技术应用中都有所影响。在《24 Panda》这个系列作品中,我试图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来对抗无处不在的数字劳动力剥削现象(比如大量的免费数字资产)。我在Sketchfab(世界上最大的开源3D模型平台)上选择了24个免费的3D熊猫模型,将它们下载并放置在我构建的幻想森林场景中,该场景是我们(24 位熊猫创作者和我)共同“创造”的仙境体验载体。最后,每个作品收入的50%被平分为24份,返还给Sketchfab上每一位熊猫模型的创作者。从社区来得,最终回到社区去。”
▲ 武子杨在美国阿尔弗雷德艺术设计学院的工作室
关于网络艺术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商业性实践,武子杨也有相当丰富的经历:
“当时收到了VOGUE SINGAPORE的邀请委任了2个以“Every Body”作为主题的NFT作品创作。最后这个项目也在发行当天出现在了Opensea的首页。另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是Swire Property(太古地产)50周年时委托的5个基于它们在内地的5个商业综合体(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即将完成))与我之前的项目《互联生态系统》进行的在地性的连接。还有一次是受深圳中洲湾C Future City邀请和委任的一个基于深圳的各类实时数据(比如天气与空间内人流量等)触发的一个数字孪生的虚拟世界。”
▲ 武子杨,《Tele-Republic of Home – Body Allegory in the Post-Pandemic Era》,由Vogue Singapore委任
▲ 武子杨《云原生游牧》展览现场
艺术家当前展览
武子杨:云原生游牧
展期:2023年07月28日-2023年08月30日
地址:昊美术馆三楼 展厅一(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2277弄1号3楼)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