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的精神GDP贡献被忽略——艺术区“拆迁”的社会性思考
  • 吴鸿:“宋庄”艺术的前世今生
  • 艺术区遭遇空前困难 北村是否能坚持下去?
  • [北京]环铁艺术区
  • [北京]上苑艺术家村
  • 欧宁:慈善与公民社会
  • 王绍强︱关于广州三年展的10则问答
  • 美国国会批准成立史密森尼拉丁裔和女性历史博物馆
  • 798及周边主要艺术区综述
  • 798及周边艺术区“拆迁”事记
  • 全国艺术区发展事记(未完全)
  • 吕澎:798小史
  • 把宋庄的生态做活 老栗在忙什么?
  • [视频]“宋庄路”系列访谈之宋庄观察——张海涛
  • 纽约现场
  • 叶永青:最大的泡沫就是艺术区
  • 魏鹏举︱从艺术集聚区看文化体制转型
  • “百位美协主席走进798”背后的体制化转向
  • 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2022/23 提案征集中
  • 下一站,宋庄
  • 宋庄及周边艺术家名录(1994—2009)
  • 宋庄画家村事记(1994—2009)
  • 【艺术国际 - 微访谈 第四十期 】如何建构中国良性的艺术生态链?
  • 《介入现代化》生态艺术展策展草案(节选)
  • 深圳“独立艺术空间的生存方式”论坛引发新思考
  • 别了,黑桥!又一个“圆明园”散了?
  • 全球最大规模的双年展,为什么落地成都?
  • 798的中国语境
  • 王南溟:作为社会调查的艺术
  • 中日韩艺术区生态论坛 - 韩国现场
  • 吴味《社会调查与艺术超越——兼评“湘西田野调查艺术文献展”》
  • 双年展是展览也是机构:专访双年展基金会总监玛莉克·冯·霍尔
  • 西南艺术群落的历史、评述与现状︱学术研讨会
  • 台湾艺术生态与艺术市场
  • 艺术区迁移之巴黎艺术区的兴衰演变
  • 中国艺术区10年变迁:先锋艺术家的福音在哪
  • 政府回应798艺术区“变质”质疑
  • 艺术区面临"突如其来"的拆迁 42名艺术家讨公道
  • 北京各大艺术区详细地图
  • 纽约最重要的实验艺术中心在哪?
  • 高名潞︱当代艺术资本、产业与体制
  • 生态关怀导向全球文化大革命
  • 京实验:艺术区生态调查记
  • 独立策展人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 798建水上剧院只是传说 水舞间落户引发“蝴蝶效应”
  • 国内新闻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蔡国强:农民·达芬奇

    蔡国强:农民·达芬奇

    2010-05-08 14:49:14 来源: 今日艺术网 作者:

    2010年5月4日,“蔡国强:农民·达芬奇”艺术展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一座破旧的烂尾楼墙面上,蔡国强用毛笔写下展览的主题:“农民让城市更美好”,字迹鲜艳,言简意赅,正如展馆内的作品:沉下去就浮不上来潜水艇、会干家务还能满嘴吆喝的机器人、没考虑过如何降落的飞碟、木头制作的直升飞机……这些出自农民之手、朴素且雷人的发明被冠以浪漫主义的情怀,成为堂皇的艺术品,“这是艺术?”人们如此惊呼便不足为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农民创造发明只为“上天入地”,一个艺术家利用了他们的简单愿望,引申出更深刻的主题。蔡国强做到了这一点,他借用了农民之手向观众阐释“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身份的转变以及社会底层的伟大创造力。起源于意大利的贫穷艺术主张用朴素的材料,简单的拼接来表达激进的批判主义,并籍望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在这些农民的“艺术作品”中,废铁、布料、木头等元素让笔者看到了“贫穷艺术”的影子。

    中国是一个国际公认的农业大国,几亿的农民支撑起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发展,而“飞机”、“潜艇”、“航空母舰”则反映了农民对工业化的向往。在上海世博会主打“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语境下,蔡国强却把一帮农民带进城,把他们放到话题的焦点,并口口声声称自己就是一个“亚洲农民”,在不经意间撞了一下世博会的腰。

    海归派让“艺术”更美好

    从烟火到达芬奇,从古人的发明到现代农民的发明,近年来蔡国强一直很自由的徘徊在民间与官方之间。以海外华人艺术家身份确立的国际地位,以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60年国庆上演烟火大戏,为蔡国强树立了极大的艺术野心,每每遭遇国家事件都会有大动作: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后紧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大型个展《我想要相信》,60年国庆之后在台北市立美术馆的个展《泡美术馆》,这次蔡国强的展览《农民·达芬奇》,与前一段时间徐冰的《凤凰》都与本届上海世博会有着某种联系。

    名利在手的艺术家已经不担心作品的营销,徐冰的“凤凰”未展出就已经被预订,蔡国强收藏农民的机器人、潜艇使其成为自己的作品,如果再转手出售,也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朱其在《海归派能否不再“贩卖”中国》中批评海外艺术家大肆贩卖中国元素,质疑海归派是否被夸大追捧,呼吁“他们应该像徐悲鸿等老一代海归派那样,真正做一些默默无闻的建设性奉献性的工作,而不是热衷于做明星”。有了资本与官方介入艺术,海外艺术家往往能够把握一些充满“普世价值”的大观念,并且创造出“好卖的艺术”,但能否真正代表中国的艺术水准,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