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艳俗艺术
  • 世界当代艺术格局初探
  •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化进程
  • 当代之后——广东艺术的新趋势及其它
  • 70年代声音艺术史
  • 当代艺术与当代理论的联动--《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译后记
  • 自相冲突、自我批判的文化性格——德国当代艺术综述
  • 全球化:一段当代艺术的历史
  • 后物派
  • 包豪斯九十周年
  • 围墙倒塌后:25年后柏林当代艺术的未来
  • 90年代中国美术的基本问题
  • 什么是我们讨论当代艺术史的基础?
  • 摇摆的潮流与不变的自我价值——对话汉斯贝尔廷
  • 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一)
  • 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二)
  • 禅宗与美国现代艺术——从一次现代艺术作品说起
  • 从现代到当代—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客体”观念转化
  • 情感的肉 欲望的皮——中国青年私影像漫谈 文/李响
  • 广东当代艺术及生态现象扫描
  • 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作为时间史
  • 查常平: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引论
  • 从“垃圾箱画派”到“军械库展览”——谈美国现代艺术
  • 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三)
  • 王瑞芸:西方当代艺术理论前沿(四)
  • 天美11月18召开《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研讨会》
  • 关于“换域/唤喻”的承诺:从吴玛悧的社会实践对话艺坛思潮
  • 中国油画发展的第三次浪潮1978-1993
  • 上世纪中国当代行为艺术考察报告
  • 吕澎︱历史是什么
  • 吕澎︱艺术史有什么用
  • 声音艺术(不)在中国——中国声音艺术的深层策展理念
  • 张海涛︱后现代、当代、未来艺术思潮的历史逻辑与特征
  • 关系美学:Claire Bishop 访谈
  • 对抗与关系美学
  • 脱胎换骨——台湾当代艺术发展概况
  • 论思潮——欧洲的思想和中国的思潮
  • 未来主义——现代文艺思潮之一
  • 卷入思想史的当代艺术
  • 隐藏的宝库:1958年到1965年的绘画
  • 中国当代绘画叙事视角的演进
  • 没有线条的历史——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的思考
  • 平面化的艺术史和艺术系统
  • 新美术馆中的艺术史:寻找自身面孔的努力
  • 波普艺术总览
  • 2010、2011年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主编档案 > 2010、2011年 > 新媒体将成为“火爆”的媒介艺术

    新媒体将成为“火爆”的媒介艺术

    2011-07-30 12:29:35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张海涛

    新媒体将成为“火爆”的媒介艺术
    ——张海涛与《画廊》杂志的对话


    访问者:《画廊》杂志(以下简称画廊)
    被访者:策展人张海涛(以下简称张)
    采访时间:2010年8月10日

    《画廊》:1.新媒体艺术在中国发展前景如何?现在是投资收藏新媒体艺术的最佳时机么?

     
    张:(a)新媒体艺术在未来可能成为“火爆”的媒介艺术,这种趋势现在还未充分显现出来,但已开始出现很大的苗头。这个势头的形成除了在自由艺术家中占一定的比重之外,更多的会在90后出生的学生所在艺术院校中充分呈现,因为新媒体是与科技有关的艺术,除了电子数字技术之外生物技术也是重要媒介方式,这些技术实验的条件在学院内实施起来比较充分:一个是有设备资金基础,第二有很大的生源,第三技术的学习比较系统化,第四这些学生从小接触多媒体,自然对其有特殊的感受。目前全国有几百所大学都开了多媒体和数字艺术系或专业这将是成为未来新媒体艺术最大的一股力量。

    (b)我认为这一时期可以算是收藏新媒体艺术较好的时机。因为目前新媒体艺术作品在国内依然较少,原因是自由艺术家中做新媒体的艺术家的技术和生存条件困难,另外学院里的新媒体艺术家还未成熟,有技术而缺乏敏锐的艺术感受和表达经验,更多偏重实用新媒体技术。在这样有限的条件下,新媒体艺术作品虽然比较少,但这时收藏价格自然相对低,适于提前投资和收藏;反之如果过些年后到了新媒体艺术遍地开花之后,再投资,那时就不是这个价位了,市场也不真实了。当然,这也需要投资人具有对作品质量的把握能力和潜在的“等待”投资意识。


    《画廊》:2.新媒体艺术与当代主流艺术的关系如何?是否能引领主流艺术?


    张:新媒体艺术只是对主流当代艺术媒介的拓展,它们不会是替代关系。从作品质量上看任何媒介都可以充分表达感受和思想,不会带来对主流当代艺术的冲击,任何新的媒介出现都会短期受到关注,媒介不可能“引领”主流艺术,因为它只是媒介,即一种表达的手段,在短期内受到关注成为热点原因也可能是大家求新思想或运作的结果。任何媒介都会出现滥作品,新媒介也不例外,重要的是艺术家自身适合用什么样的媒介来表达你的艺术价值和经验。

     
    《画廊》:3.比较另外的艺术类型,你感觉新媒体艺术有什么不一样的意义?

     
    张:与其他的艺术媒介类型比,新媒体的技术语言更具有时代感和未来感,也具有再造和传播快等特征,因为它的技术更适于年轻人的一代人,他们从小与多媒体打交道,是他们心理的内在需要和表达。新媒体的技术也会带来不同于其它媒体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可能带来新的感受。如:虚拟人、交互、遥在技术等都可以给我们带来了不同以往的空间思维和伦理关系;当然新媒体艺术也可以表达永恒的生命体验和传统经典的思想,会给观众带来新的体会和思考。
     

    《画廊》:4.新媒体艺术有些作品与商业联系比较密切,你怎样估量它的市场前景?
     

    张:新媒体艺术与商业的联系主要是它的实用性,现在从艺术功能上分为:实用新媒体艺术和观念新媒体艺术。实用新媒体艺术更强调技术为大众商业的娱乐、产品宣传服务(偏重设计类);观念类新媒体艺术更多是借助科学技术表达思想感受,是当代艺术的范畴,如国油版、行为媒介的功能一样。商业实用的新媒体艺术市场前景会更大,就如我们的大众流行电影、广告、奥运会、世博会、建筑等领域都会运用到,市场前景很大这也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