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美术馆 > 2008年展 > 韩国“文化遺傳因子Meme Tracker”展览

韩国“文化遺傳因子Meme Tracker”展览

2009-10-21 13:27:13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展览名称:韩国“文化遺傳因子Meme Tracker”展览
展览时间:2008年6月15日——2008年6月17日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
艺术总监:栗宪庭


为宣传韩国当代美术,三十余位韩国作家将于5月14日到6月14日在中国宋庄美术馆举办以“文化基因追踪者Meme Tracker” 为主题的当代韩国美术展。本展览是由宋庄 现代美术馆主办,由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Paradise文化财团提供赞助,以增进韩中两国文化和现代美术交流为目的的美术品展览。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文化基因追踪者Meme Trackers”.  文化迷因(Meme)也称为米姆,弥或迷米,是文化资讯传承的单位。迷因类似作为生物中的遗传因子,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从这个层面上,追寻和记录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经不断的复制所产生的变异和变形可视为一种迷因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解析已成为韩国当代美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趋势。在传达传统因素即主题和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变异,结合,排斥,借用等现象使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促使进化。本展示将通对韩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展览去探讨迷因(Meme)的进化,并以在中国北京송장美术馆展示为契机,扩大韩国与中国以及东北亚交流并增进理解。

宋庄美术馆位于北京近郊的宋庄艺术区。 宋庄艺术区是由被称为中国当代美术之父的 栗宪庭 先生与当代美术作家一起创办的。 即将举办此次展览的宋庄美术馆已成功举办了各种大型美术活动,此馆可被称为宋庄的心脏。

本次展览的策划人---金成喜( 韩国弘益大学 美术研究院 教授)说“在中国北京宋庄美术馆的本次展览,具有使东北亚各国对谜因Meme 现象产生共鸣并能增进相互理解的意义”。 身为资深评论家的 宋庄美术馆馆长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中国正受世人瞩目的此刻,是展现韩国当代美术作品的最佳时刻,并希望此次展览能够成为中韩美术界更广泛的交流的契机”。

本次展览包括继承了韩国传统东洋画手法并将其扩散的作品,利用象征性的标志通过多媒体对传统印象的再诠释的作品,将传统印象重建的楷模诗文形作品和新人作家的各种作品。

 

“文化遺傳因子Meme Tracker”

   本次展览的主题是“文化遺傳因子Meme Trackers”.  文化迷因(Meme)也称为米姆,弥或迷米,是文化资讯传承的单位。迷因类似作为生物中的遗传因子,为文化的遗传因子,也经由复制(模仿),变异与选择的过程而演化。从这个层面上,追寻和记录这些传统文化元素经不断的复制所产生的变异和变形可视为一种迷因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解析已成为韩国当代美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趋势。在传达传统因素即主题和概念的过程中,通过变异,结合,排斥,借用等现象使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并促使进化。 

  本展示将通对韩国当代作家作品的展览去探讨迷因(Meme)的进化,并以在中国北京 宋庄美术馆展示为契机,扩大韩国与中国以及东北亚 交流并增进理解。

  本次展览包括继承了韩国传统东洋画手法并将其扩散的作品,利用象征性的标志通过多媒体对传统印象的再诠释的作品,将传统印象重建的楷模诗文形作品和新人作家的各种作品。

  最近对传统的现代化再解释的主题是东亚所有国家的主要争论点。
  我们期待以在中国展示韩国当代美术的传统倾向的作品为目的本次展览成为韩中两国的共同话题。

 

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
——欢迎韩国《文化遺傳子展》

我理解《文化遺傳子展》强调文化“模因”,是基于非西方文化的立场和处境,或者说是努力在艺术全球化的过程中重建地域和民族新的文化价值。
二十世纪全球西方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其一,二十世纪东、西方的艺术史是一个全球相互影响的再历史化的过程。西方现代艺术在其发展中受到过非西方国家艺术的影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著名的例子如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受到非洲木雕的影响。JOHN CAGE的音乐,受到禅宗和中国古典音乐的影响。ANTONI TAPIES的绘画,受到东方思想的影响。 HENRYMOORE的雕塑受到中国太湖石的影响。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受到中国书法的影响。美国1960年代的图案与装饰艺术家群和女性艺术运动,也多强调吸取多种文化的营养。而世界艺术现代化的过程,认同了西方现代艺术影响的合理性,是因为西方现代艺术的确是把非西方艺术中的自由精神发扬光大,并且为世界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东、西方的艺术在20世纪所发生的变化,都是一个再历史化的过程,都是摈弃了各自文化传统形式和艺术模式,吸取其它艺术模式中语言因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

其二,在现代艺术的全球化进程中,并非按着自身的语言逻辑独立地进行重新组合与转换的,超艺术的因素尤其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往往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西方在本世纪内依赖其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发达的通讯手段,乃至频繁、规模宏大的展览如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和各种艺术博览会,把西方变成一个现代艺术的中心发源地,并以其强大的辐射力,把现代艺术推向全球。诸如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乃至一本又一本的《现代艺术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主办者和作者认为这是西方的现代艺术展,西方的现代艺术史,而总是认为这就是现代艺术,并从价值标准乃至样式都把它作为原创的、国际的新样式,并用这种眼光看待一切非西方地区的20世纪艺术史。

进入21世纪,文化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非西方的当代文化逐渐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蜕变并成长壮大。其一,就艺术的创造过程中的原始冲动而言,首先是艺术家个人对自己内心感觉的把握。而个人必然生活在特定的民族、地域的当代文化与社会环境里,任何艺术家都不可能在与这个环境完全无缘的状态下创造作品。西方现代艺术对非西方国家的影响,只是提供了作品的结果,也即提供了一种语言模式和工作方法,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家在学习西方现代语言模和工作方法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都会站在个人的立场上去理解和运用它。这个过程正是把个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的遭遇作为重要出发点的。正因为我强调个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的遭遇作为出发点,那么,作为任何一个非西方国家的艺术家,由于他们所处的本土的文化情境、文化习俗、文化传统乃至人种带来的心理感觉与西方的差异,这些因素自然会再全球西方化的过程中起作用,会影响到艺术家在接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去选择本地区的文化传统、自然图像、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可以利用的因素。

其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意识形态的一统天下已经分化瓦解。很多非西方也利用逐渐强盛的政治经济力量,现代化的媒介传播手段,推广自己的现代文化,确立自己的价值模式,并反过来用这样的眼光重新看待西方和这个世界艺术史。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遺傳子展》为艺术全球化过程中重建地域文化所作的努力,是我们共同的方向。

栗宪庭
2008-4-29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画框之外:感知观念艺术

画框之外:感知观念艺术

2024-04-30 12:11:49.476 来源: ASE FOUNDATION 作者:ASE基金会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无题》,1991年,广告牌


“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这一术语在1967年前后才被广泛使用,但概括地说,一些观念艺术的形式已贯穿了整个20世纪。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一系列所谓“现成品”(readymades)的作品常被视为观念艺术之发轫,其中有作品《泉》(Fountain)——一个被翻倒放置在底座上的小便池,署名R. Mutt。杜尚将其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提交给了独立艺术家协会1917年在纽约的展览。


21.jpg


马塞尔·杜尚,《泉》,1950年

基于1917年原作(已佚)复制,陶瓷,高33.5cm

 

在《泉》之前,人们很少思考艺术究竟是什么,或者艺术可以被如何表现,只是默认艺术品要么是一幅画,要么是一尊雕塑——而极少有人认为《泉》算得上雕塑。 

观念艺术无关形式或材质,而关乎思想和内涵;它不能以任何介质或风格定义,定义它的是其质疑艺术本质的方式。观念艺术挑战了艺术品独一、可收藏、可售卖等传统属性。由于观念艺术作品脱离了传统艺术形式,所以它要求观者给出更多反馈,甚至可以说,只有观者在精神上参与其中了,一件观念艺术作品才真正成立。 

33.jpg

约瑟夫·科苏斯,《一把和三把椅子》,1965年

折叠木椅、照片、放大的字典词条


观念艺术作品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日常物品、照片、地图、视频、图表,乃至言语本身,并且经常是多种形式的结合。观念艺术以其对艺术本身深入的批判、表现的形式和被使用的场景,对后来的大部分艺术家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果并不能通过介质或风格判断,要如何辨认出眼前的观念艺术作品呢?大体上来说,它可能是以下4种形式之一:现成品,一个由杜尚发明的术语,意指从外面拿来一个物品,宣称或提出它是艺术,进而否定它作为艺术品的独一性,也否定经艺术家之手创作的必要性;介入(intervention),将某些图像、文字或物品置于意外的语境中,以此让人们去关注语境——比如博物馆或者街道;文献(documentation),其中真实的作品,不论是观念还是行为,仅能通过笔记、地图、图表,或最为常用的照片,乍为证明来表现;言语(words),此类作品的观念、主张或调查研究经由语言的形式呈现。


41.jpg

布鲁斯·瑙曼,《100个生与死》,1984年

霓虹灯管,300cm x 335.9cm x 53.3cm

 

观念艺术不仅就艺术品提问:“这为什么是艺术?艺术家是什么人?什么是语境?”也向观众或读者提问:“你是谁?你代表什么?”它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他们自身,使他们察觉自身,就像安妮特·勒米厄(Annette Lemieux)的作品《我在哪》(Where am I)一样。观念艺术不是一种风格,也不局限于一个短暂的时期,可以说它是一种基于批判精神的传统。


51.jpg

安妮特·勒米厄,《我在哪》,1988年

帆布、乳胶,304.8cm x 86.4cm x 10.2cm


展览预告

61.jpg

ASE基金会即将呈现的由徐震策划的大型群展《野蛮人写诗》(Poetry by the Barbarian)将于2024年4月12日正式启幕。展览着重选择了以文字和话语文本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和作品,呈现一个画框之外的精神世界。展期过程中,ASE艺术图书馆也将基于馆藏书籍和展览内容推出“观念艺术”系列书单,作为展览的延伸与呼应。

何为野蛮人?何为写诗?野蛮人又如何写诗?作为观者,你我的反应定义着这场展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