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
  • 自然何以具有价值?——在儒家语境中的解释
  • 邱志杰:儒学史
  • 哈佛人文中心主任:“现代性”不仅仅是个西方的概念
  • C.S.皮尔斯符号学与视觉艺术
  • 符号学理论
  • 符号学于艺术史的意义与应用
  • [视频]人民大学公开课:薪火传承·中国传统哲学通论
  • [视频]华中科技大学公开课:哲学导论
  • [视频]国立台湾大学公开课:西方文明史
  • [视频]大连理工大学公开课: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
  • 鲍栋:是艺术哲学,还是哲学艺术 ——以贾斯帕.约翰斯为例
  • 互动哲学:后辩证法与西方后辩证法史略
  • 上帝的命运 西方哲学史述略
  • 西方哲学史 - 罗素
  • 试析新哲学的诞生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 利奥塔:知识合法化的叙事
  • 论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宏观研究纲领
  • 试论西方市场经济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后现代艺术美学方法论阐释
  • 美学结构与基础力学
  • 与列奥·施坦伯格的心灵相遇--读施坦伯格的《另类准则》
  • 简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 魏柯玲:阅读德里达
  • 关于西方科技伦理思想简述
  • 韩炳哲︱积极生活
  • 作为艺术的艺术和作为文化的艺术
  • 《艺术与物性》译后记(之二)
  • 理性的边界︱披着科幻外衣的哲学拷问
  • 政治哲学家哈耶克
  • 伯兰特·罗素论权力:舆论的权力
  • 导论︱现代性与后人文主义主体
  • 吴增定︱神与命运:从斯宾诺莎、尼采到德勒兹的哲学轨迹
  • 对现象学的误析
  • 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
  • 图像与本质—— 胡塞尔图像意识现象学辨正
  • 我所理解的“哲学”—— 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尼采、胡塞尔说开去
  • [视频]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导论(1-24集)
  • [视频]武汉大学公开课:中国古代思想智慧(1-12集)
  • [视频]牛津大学开放课程:哲学概论(1-17集)
  • 书评︱解读福柯的治理术
  • 论理性信仰的衰落及其成因
  • 论历史研究的方法
  • 西方史学:新特点、新潮流和新趋势
  • 近十五年西方历史学的新发展
  • 展讯发布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伦敦︱ AI WEIWEI:HISTORY OF BOMBS

    伦敦︱ AI WEIWEI:HISTORY OF BOMBS

    2020-09-24 14:09:03.902 来源: MelanieWang2018 作者:Jonathan Jones

    AI WEIWEI

    HISTORY OF BOMBS

    艾未未:炸弹史

    Imperial War Museum, London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2020.08.01-2021.05.24

     

    “艾未未:炸弹史” 警醒我们永不满足的毁灭欲望,艾未未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里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每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武器设计细节。这是一场噩梦。

    文/Jonathan Jones 

    在帝国战争博物馆地板上以实物大小的3D图像复制的炸弹看起来似乎很可笑——如此大而笨拙,就像是从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的一部老电影里搬出来的一样。当然,这个怪物从来未被使用过。但是苏联的沙皇炸弹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核武器,曾经被引爆。由于体积太大而无法装在轰炸机下面,它被扔到巴伦支海上空,爆炸威力为5700万吨,是美国投在日本的两颗原子弹综合强度的1500倍多。

    艾未未的《炸弹史》是一部关于不可估量的毁灭性的艺术作品,在帝国战争博物馆中央大厅的地板上和楼梯间,以百科全书式的炸弹和导弹收藏为形式,以临床精确的手法进行了描绘。在这个世界正因一场自然大流行而颤抖之际,他提醒我们,我们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毁灭自我的能力。这是一段引人入胜的通俗历史,它详细地展示了自20世纪初以来人类如何积累了一个凶残的武器库,当时飞行的发明给战争带来了爆炸性的新可能性。从莱特兄弟在“小鹰”号起飞到空袭之间,仅仅有10年多的飞跃。这里最早的武器很小,可以从双翼飞机上扔下来。


    如果艾未未把炸弹和导弹的超现实主义教科书描述放在地板上,铺在楼梯上,那么你只需抬头一看,就会发现人们真的制造和利用了这样的恐怖。博物馆的V2火箭高耸入云,这是二战最后几年,由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奴隶工人制造的纳粹导弹的残存标本,射向伦敦,造成2724名英国人死亡。

    640.webp (3).jpg

    ▲2019年9月于米尔德雷恩肯珀美术馆展出“艾未未:裸命”(Ai Weiwei:Bare Life)的资料图。

    走近一点,看看艾未未在火箭深绿色尾鳍下放置的炸弹图片。希特勒秘密武器的一侧描绘了“小男孩”(Little Boy),看上去像鱼雷和热水锅炉交叉在一起,“胖子”(Fat Man)可笑难看的球状,躺在对面。这些是1945年投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

    这就像置身于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的小说《地心引力的彩虹》(Gravity's Rainbow)的视觉版中,该书探讨了纳粹科学与美国火箭技术之间令人不安的联系。不过,艾未未让你看到了别的东西。V2是一个由一个政体进行的科学试验,该政体也在试验用人的尸体制作肥皂和皮革。但“小男孩”和“胖子”是什么?更高效的试验。一开始看到他们设计的原型笨拙可笑,好像“曼哈顿计划”让漫画家特克斯·艾弗里(Tex Avery)和物理学家们一起设计武器的外观。但是你会看到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为什么要部署如此不同的原型?显然是为了从日本两座城市的毁灭中获得最大的试验知识。 

    640.webp (4).jpg

    在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地板上,这个巨大的《简氏炸弹指南》告诉我们,自1945年以来,军火数量急剧增加,冷战时期最恶劣的武器只曾用于试验,但其巨大的潜在杀伤力使人们无法理解。 其他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妙壮举过去和现在都在部署。 BLU-82B雏菊切割器是一个烹饪锅、一个圆锥体和一个长天线的奇怪结合体,因其为美国空军设计的,用于清除越南丛林中的直升机降落点而得名。本世纪在阿富汗,它曾被用于杀伤人员攻击,直到2008年被一枚更大的炸弹淘汰。

    这些炸弹非常漂亮。 所有闪闪发光的全新武器——即使是最古老的——都是被崇拜的武器,模仿了帝国战争博物馆真正的杀戮机器宝藏。

    640.webp (5).jpg

    这不是一个美术馆,这种干预的亮点在于你无需了解它是艺术就能发现它有趣。一个10岁的孩子可以从这些硬件的比较中学到很多东西。炸弹历史兑现了它的承诺——一部我们互相残杀的巧妙的历史。冠状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与这里积聚的灾难性影响抗衡。

    “艾未未:炸弹史”于8月1日到5月24日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展出。


    以上艺术资讯由木木编译自卫报报道https://amp.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20/jul/29/ai-weiwei-history-of-bombs-review-imperial-war-museum?__twitter_impression=true,若中文译文与英文冲突,请参考英文原文。图片/@aiww@I_W_M#aiweiwei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