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策展档案 > [现场]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个展

[现场]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个展

2013-01-09 19:00:56 来源: artspy艺术眼 作者:陈颖编译

 

[视频]Rirkrit Tiravanija at kurimanzutto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3NDY0OTQw.html

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个展“U.F.O. – NAUT JK”近日在墨西哥城Kurimanzutto画廊开幕。此前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刚与阿尔托·林赛(Arto Lindsay)合作了自己的个展“Untitled,2012(All those years at No.17E London Terrace)”,而这次他回到了Kurimanzutto,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呈现斯洛伐克艺术家朱利叶斯·科勒(Július Koller,1939-2007)。

朱利叶斯·科勒(Július Koller)创造出了概念化的工具来了解在共产主义的捷克斯洛伐克下的生活。他的作品以对世界和文化环境的不断质疑为目的,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为人文主义的乌托邦开启了可能性。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在这场展览中选择了重新“激活”朱利叶斯·科勒(Július Koller)某些较为重要的作品。

朱利叶斯·科勒(Július Koller)的创作策略在于对真实的物品、真实的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的使用。这在他的项目“Ping-Pong Society”(1970)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他的这个项目没有采取展览的形式,而是打造了一个持续了一个月时间的乒乓球俱乐部,任何观众都可以在其中打乒乓球。里克力·提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在自己的展览里再现了这一项目:他在展厅空间里安置了七张乒乓球台,而与政治和社会问题有关的短语则分布在整个展厅中。地板上的白色是按照网球场的边线设置的,另外朱利叶斯·科勒(Július Koller)的一组原作也在现场展示出来了。

艺术档案 > 未来媒体艺术 > 2011A4独立动画电影周拉开帷幕

2011A4独立动画电影周拉开帷幕

2011-10-19 12:26:08 来源: 《成都晚报》 作者:滕杨

 

作为2011成都双年展的特邀展之一,A4当代艺术中心继上月底举办“光谱:当代独立动画”展后,昨日,“2011 A4独立动画电影周”又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拉开帷幕。本次电影周分为“荷兰动画电影节电影周”和“国际女性动画影展”两部分。“电影周”展映的十多部动画片,全部来自于荷兰动画电影节历史上最优秀的获奖影片,当天电影节主席戈本·斯荷尔姆也亲临现场和成都学子互动,同时向他们传授动画制作技巧。

荷兰国际动画节(HAFF)创办于1985年,是荷兰唯一的大型动画节,由荷兰动画电影节基金会主办,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动画节之一。昨日,在成都举行的“2011 A4独立动画电影周”便引进了荷兰国际动画节的10多部优秀动画片,从抽象风格的《条形码》到讲述爱情的《抽象的一天》;从超酷的MTV动画片《无处是家》再到充满哲理的《在陆地、在海洋、在空中》,每部动画片都让成都观众大开眼界,其中还有不少像《双人舞》这样柏林金熊奖最佳短片奖的名作。不过最受人瞩目的首推荷兰导演伯格·林拍摄的《安娜和贝拉》,这部曾为荷兰捧回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电影收获的掌声最多,片中只用了8分钟就书写完了一篇“长篇故事”,片中两个姐妹可爱的童年、躁动的青春、平和的晚年让不少观众顿悟到什么才是人生。

而在“她看,她画,她说”国际女性动画影展部分,中国台湾策展人张嘉珍带来了世界各地的5位女性动画创作者的作品,来自哈佛的动画教授、60岁的美国人苏珊比特的动画作品;也有来自芬兰的凯特林纳的木偶电影;有来自旅法的中国艺术家张志一的二维水墨动画;还有中国台湾的潘心屏绚丽可爱的动画短片;80后的北京女孩柴觅的纸偶定格动画也很罕见。

“我们希望通过与国际一流动画电影平台的互动交流,来拓展大众视野,进一步推进、挖掘、整理中国内地最具创想的优秀独立动画创作者和优秀作品。”A4当代艺术中心的艺术总监孙莉表示,从今日开始,一直到10月17日,电影周所有展映的这19部动画影片都将每天全部重新播放一遍,欢迎观众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