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财经 > 当代市场的检验:如何使艺术成为历史

当代市场的检验:如何使艺术成为历史

2010-09-23 09:45:12 来源: 99艺术网 作者:

如人们常说的:“伟大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经得起考验的艺术作品究竟是怎样的?换而言之,在一个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观念统领一切的世界里,由在世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如何才能产生价值?

文_西尔万•列维 译_刘平

如人们常说的:“伟大的艺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么,经得起考验的艺术作品究竟是怎样的?换而言之,在一个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观念统领一切的世界里,由在世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如何才能产生价值?这个问题的答案超越了艺术市场,它属于艺术世界中更广泛的领域,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在其中要经历复杂的筛选过程,行内人称之为“检验”。

检验并不简单

如果想在会计行业有所作为,你必将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只有将它们全部清除,才能实现你的愿望。对于艺术家而言,他们的生活要复杂许多。在以突破规则为规则的社会环境之中,艺术家可能要从第一道障碍下爬过,将第二道障碍推倒,再向第三道障碍踢出身形古怪的剪刀腿,才能最终获得最大程度上的认同。

谁是检验人?

画廊

从艺术院校毕业之后,艺术家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找到一个好的代理人。

在伦敦、苏黎世和纽约都开有画廊的艺术代理人Wirth先生说过:“检验是我们行业的核心。”“它是我们的专业所在。在招聘新人时,我们往往要听取艺术家们的建议。这有利于保证画廊整体计划与自我定位的一贯性,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评判者。”
画廊的可信度来自于稳定的代理艺术家群体。画廊的地点、规模和展览空间的审美品位,能够激发人们的信心,带来牢靠的策展关系。

新近成立的画廊,往往需要大型艺术博览会的认可,才能获得人们的信任。巴塞尔、伦敦、迈阿密和巴黎四大艺术博览会,每年都收到超过名额限制的大量申请,其中很多申请不得不被驳回。这些博览会依靠严格的评选委员会来控制参展机构的质量。

买家

艺术作品是少数几种会受其所有者影响而改变地位的商品之一,所以代理人在给作品“定位”时都极其谨慎。公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理想的买家,但是近些年来,设有私人基金会的收藏家对一级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如果收藏家太快地卖出作品,那么他就很有可能被看作是收藏家兼代理人,或者是投资者与投机者,这无疑会损害他的威信,英国的Charles Saatchi就遭遇了这样的命运。巧合的是,那些为了艺术而购买艺术的人,那些不是为了获利或者力图在同行中鹤立鸡群的人,往往最具影响力。

博物馆

在不同情境之中反复展示艺术作品,不仅是对作品的考验,而且也为它培养了观众群。在某个特定的博物馆内,项目空间、群展和个人回顾展的展示平台是不同的,而且并非所有的博物馆都一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曾经是最为权威的评判者,但是现在,诸如泰特现代馆、蓬皮杜艺术中心等机构,也具有了核准艺术家的权力。即便如此,这类机构的权威也并非成功的保证,在著名博物馆内举办一场差劲的展览,还不如跟本不办展览。

媒体曝光

从安迪•沃霍尔以来,媒体曝光的重要性不断增加,而且少数艺术家就属于媒体名流。艺术家的作品需要积累对它的诠释,更需要一系列关于作品创作的故事,这让作品具有了生命。艺术家的性格,对于作品的销路至关重要。

市场是否是良好的检验人?

据拍卖行的专家们所言,作品的品质与价格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正如美国佳士得副主席Amy Cappellazzo说的那样:“如果说高昂的价格,只是源自两个人对同一作品的情感感受,这是违反市场规律的。无论如何,最好的作品价格更高,要比一件仅仅是不错的作品高出许多。拍卖行的操作过程就是要发掘出品质,然后使之得到回报。”

但是,如果足够多的人都认为艺术家不值那么高价钱的话,拍卖行的高昂开价也可能会遭遇反弹。Wirth先生说:“当价格一路飙升,艺术家的事业有可能会失去平衡,这会造成艺术家在心理上的困境。”“拍卖行具有无法估量的短期影响力,但这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并不是一件好事。”

结语

诚信是艺术家的长久需要。检验紧密联系着对艺术家的整体认知,联系着艺术家作品所唤起的持久真理。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艺术圈涉及的元素有艺术家、代理人、策展人、评论家和收藏家,他们都在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除非得到他们全体的确认,否则一件作品将不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艺术档案 > 个案+新青年 > 新青年 > 卜桦(Bu Hua)

卜桦(Bu Hua)

2011-08-01 11:54:08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bh.jpg

卜桦

简历
卜桦,197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卜桦是一个耽于自我童话世界中不愿醒来的北京小妞,她的作品不是单纯的甜美可爱,而是用她独特的想象力营造出来一个个超现实的人造仙境。卜桦的作品探讨数字艺术和虚拟城市,敏锐地发现人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趋势,并对新的趋势保持一种反思的态度。

教育
1991-1995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绘画专业
1996-1998 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   艺术专业

个展
2009年   重逢之前不必惊慌                DAC数字艺术中国
2008年   卜桦个展                        上海依东美术馆
2008年   人造仙境—卜桦个展              上海圣菱画廊

群展
2009  2009 大千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展 美国芝加哥文化中心
      現在時雙年展 美国旧金山中華文化中心
      斯洛文尼亚graphic art双年展 斯洛文尼亚
      你好,忧愁——当代艺术展 泰国曼谷唐人艺术中心
      Moving Pictures艺术展 韩国Coreana Museum of Art
      2009城市游牧影展 台北
      数字艺术中国邀请展 杭州
      《实境‧异想》 当代青年艺术家联展 台中
      杂念时代 - 当代艺术邀请展 上海
      WOW!新潮艺术展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    

2008 快城快客——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
     釜山双年展 ,韩国釜山美术馆
     《果冻时代》,台北当代艺术馆
     UPDATING青年艺术季,北京墙美术馆
     水木境天•新媒体艺术三年展,北京电影学院
     “The Show of Single Chanel Video 1 – Ani, into the world” 影像展
     韩国 Gyeongnam Art Museum 2008.5.27
     第七届 城市游牧影展 台湾地下独立影展,台北/瑞士
     中西面对面,上海 外滩艺术馆
     不可忘却的旅行,意大利
     中国幻想,北京,铸造艺术馆

2007 《果冻时代》2007.5 上海美术馆 中国
     《身份与传播》2007.8  韩国 Sungsan Art Hall

2006 《2006IDAA国际数码艺术大奖巡回展》,北京 / 澳大利亚
2005  法国神奇之夜国际动画节,法国波尔多
 
2004  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法国昂西

获奖
《野蛮丛生》  2008年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青年新媒体艺术奖”
《猫》        2002年中国电视协会优秀动画短片
              2003中国青岛国际动画节优秀二维动画奖
              2002年度十大新锐导演获奖影片
              入选2004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
              入选2006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
《生之爱》    第一届金闪客年度最佳网络动画单本剧奖
              入选第14届法国Les Nuits Magiques 国际动画节
《病之城》    第15届法国Les Nuits Magiques 国际动画节中国单元开幕影片
《梦不是梦》  第二届英特尔数字创意大赛FLASH专业组二等奖
《一》       入选2005IDAA国际数码艺术大奖巡回展
              入选第15届法国Les Nuits Magiques 国际动画节

艺术讲座
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亚洲动漫巡展;上海国际FLASH高峰论坛;齐鲁国际动漫节;洛阳动漫节

绘本出版
《智慧书》一、二、三;《猫》;《励志书》;《书间道》;《补画郑渊洁》

作品收藏
上海美术馆,墙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基金)

艺术家作品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慌慌 / 单频 / 3’25” / 2009

欲望使人焦虑,这个时代,这个社会,人对于贪欲,爱欲的追求空前高涨,到处是无名火焰隐隐燃烧升腾,片中小女孩的救助行为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未来荒》

《未来荒》也是为展览而做,仍然延续了上述的随意的做法,但我想说的是,这种做法是始于随意,目的是为了给素材自身的“生命”得以延续,根据素材产生的可能性,设计一条合理的方向。随意之后,理性仍然是主角。
未来荒的背景音乐很“太空”很优美,即使温暖是一种遥远的温暖。它让我想到人的心灵之间有可能产生的距离感,相遇的偶然性。
前半段是各个“世界”的展现,后半段表现它们其实都是漂浮在黑暗的太空中的小岛。插了一小段是动物在两块伏岛之间跳跃的情节,略微解释同一角色为什么可以出现在不同场景中。有人自得其乐,有人焦躁,有人无奈。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人能做多少呢。 

《野蛮丛生》

同样是为展览而做,设计这个飞翔的手,本也是无意的,但是发现它与后面的飞机与鸟的混合体恰好可以相互对应,这个意外的亮点让我很开心。小女孩指挥下诞生的象征个人与自我的“鸽子”与带有象征经济文化侵入的鸟一样的战斗机不期而遇。有点像个人力量,各种声音和时代背景大力量的纷纷登场。这是中国以前没有的,这个时代特有的东西。

另外一个亮点我认为是两巨头拍手的段落,拍手是一种游戏的感觉,同时又有很强烈的对峙感,暗喻时代的游戏新方式。

还有一小段是狐狸那段,看上去跟主题没什么关系,但我就喜欢这种“胡来”的感觉,它也并非没有关系,仍然是大千世界众生相的感觉,女狐狸们似乎在练习走猫步,以便获得更加妩媚的气质,男狐狸在边上起哄,模仿,比较搞笑。就像我喜爱的某些经典电影里,插入似乎和主人公完全无关的情节,但是却更有力地扣着现实的大时代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