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中国大陆看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知名的毛主席画像的人可能要失望了,因为将于2013年抵达中国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沃霍尔展览的策展人表示,毛主席画像将不会出现在上海和 北京的展览上。这次的展览包括超过300幅画、照片和影片,展览主力将会是沃霍尔极具代表性、以坎贝尔汤罐、杰奎琳·肯尼迪、玛丽莲·梦露和毛泽东为主题 的画作,但其中10幅的毛泽东画像最后却被中国政府从大陆的展览中删除了。希望看到沃霍尔的毛主席丝网印刷画像的人们必须到香港;“安迪·沃霍尔:十五分 钟的永恆”(Andy Warhol : 15 minutes eternal)的香港展已于2012年12月16日开幕,并将在2013年3月31日结束。
毛主席画像遭中国禁展
位于匹兹堡的安迪沃霍尔美术馆为期26个月的亚洲巡迴展览是为纪念沃霍尔逝世25周年,此展览首先在新加坡开幕,现在到了香港艺术馆,之后会到上海、北京以及东京。
沃霍尔美术馆的总监艾瑞克·希纳(Eric Shiner)在香港的访谈中对彭博社说:“他们说毛泽东的画像不能展出。这很令人失望,因为毛泽东的图像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是那么的主流。”
一位相当熟悉这次展览运作的人确认了中国政府的这个决定,他向彭博社表示,中国的文化部已经拒绝这些毛泽东画像在展览中展出。这位人士也向彭博社说希望保持匿名,因为这件事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彭博社17日传真至中国文化部和外交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应。
在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2年历史性的中国访问后,沃霍尔决定以毛泽东图像创造一些画作,他使用的技法是他创作其他名人玛丽莲梦露、杰奎琳·肯尼迪和伊莉莎白泰勒的画像所用的手法:使用压克力彩和丝网印刷于画布上。
根据佳士得拍卖(Christie’s)的网站介绍,沃霍尔选择毛泽东作为作品主题是因为毛是“巨星”,他复制的毛泽东图像来自于“小红书”内的毛主席相片。
希纳不认为沃霍尔是以一种不尊敬的态度创作毛泽东的画作。在尼克松访中的10年后,沃霍尔自己也到了中国,摄影师克里斯多佛•马可斯(Christopher Makos)当时与沃霍尔同游中国,也记录了沃霍尔的参访,这次在香港的展出中也有许多马可斯的摄影作品。根据佳士得中文网站报道,马可斯说在该次中国行 中,沃霍尔“完全被中国这地方迷住,中国和他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他重复绘制罐头汤,而中国也是充满重复事物的国家,所有人都穿着一式一样的服装。
中文网站也表示,沃霍尔的毛泽东画像没有政治意图,他的创作动机“是因为毛泽东在中国及外国皆充满传奇色彩。沃霍尔认为中国的政治宣传手法,以及有如平等主义美学般不断重复而又统一的影像和讯息,根本就是波普艺术的革命,与他的创作理念互相唿应、如出一辙。”
中外当代艺术家被激发创作
佳士得的奥尔多凡斯(Beatriz Ordovas)也认为,虽然沃霍尔的毛泽东画像的确“玩耍似地颠覆了”原本的图像、主题和毛泽东在中国的个人崇拜,虽然这些肖像可以勉强算是沃霍尔稀少 的政治创作的一部分,“但是与其说沃霍尔是被冷战中毛泽东所代表的政治意义所吸引,还不如说他选择毛泽东的原因是因为毛主席图像本身带有的大众性和影响 力。”
佳士得拍卖英文网站也在介绍毛泽东画作时,进一步解释沃霍尔为何选择毛主席的肖像作为创作主题:“在冷战与尼克松访中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的肖像是在 全世界中最被高度复制的图像之一。沃霍尔选择这个肖像的原因可以从他与其瑞士画商布鲁诺·比绍夫伯格(Bruno Bischofberger)的对话中看出一些端倪。比绍夫柏格建议沃霍尔以20世纪名人为主题进行创作,他当初一开始建议的人物是爱因斯坦,但沃霍尔后 来这样对比绍夫柏格说:‘这是个很好的发想。但是我之前看到《生活杂志》(Life magazine)说现在全世界最有名的人物是毛主席,难道他不是最有名的人吗,布鲁诺?’”
《外交政策》也指沃霍尔并不是一个政治艺术家,他对毛泽东感兴趣无非是因为毛的文化象徵,而不是他的行动或想法。但是不少中国当代的艺术家却毫无疑问 地是受到沃霍尔的启发。艾未未将可口可乐的商标画在一个汉代陶罐上,这很明显地是在向沃霍尔致敬。另外,中国艺术家高氏兄弟(高兟、高强)的作品中也有波 普艺术(pop art)的影响,他们许多有名的作品也以毛泽东为主题,包括一件名为《下跪忏悔的毛》的雕像,此真人比例雕像在2010年于美国堪萨斯KEMPER当代艺 术博物馆“壮观与宣洩──高氏兄弟艺术展”中展出时,周围同时展出一系列文革前后高氏兄弟一家的照片。另一件作品是《枪决基督》,由7个手持步枪的毛泽东 雕像和被步枪瞄准的耶稣基督的雕像所组成。
用波普艺术作政治发声的并非只有中国艺术家。曾经是朝鲜的政治宣传画家的流亡艺术家宋壁(Song Byeok,音译)将许多沃霍尔式的图像与已故朝鲜独裁者金正日的肖像作结合,这些图像包括玛莉莲梦露和坎贝尔汤罐。与玛丽莲梦露结合的画作中,金正日的 脸孔被配上群舞飞扬的梦露的身体。
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肖像
《外交政策》副主编基廷(Josh Keating)因此表示,虽然沃霍尔本身从来没想过要将他自己的毛泽东画像作为对毛主席的批评,但是中国政府可能一点也不希望有更多具颠覆性的当代艺术家得到类似的启发。
新媒体艺术杂志《Hyperallergic》认为沃霍尔的毛泽东肖像作品的确有向这个独裁者的高知名度致敬的意思。在中国,毛泽东图像的大量生产与 无所不在,恰巧与沃霍尔艺术中强调西方消费主义的大量复制的特性相唿应。沃霍尔1982年到中国参观时,还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肖像一起留了影。
《时代》杂志指出,1.5吨的毛泽东肖像是位于中国首都北京、极具象徵性意义的天安门广场上的核心。这里是毛泽东1949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地方,他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里也是保存他的遗体之处。
毛泽东肖像下的天安门广场也是个充满禁忌的地方。公共汽车修理厂工人鲁得成在1989年的民主抗议运动中,与另外2名湖南青年余志坚和喻东岳用装有颜 料的鸡蛋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肖像,最后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至无期徒刑。2010年,有抗议者向肖像丢掷可能是墨汁或鸡蛋的污染品,导致画像轻 微受损,抗议者也很快地遭到公安逮捕。更早的2007年,也有位来自新疆的男子向画像投掷燃烧物,造成肖像有小部分烧毁,但烫伤的毛主席很快地就被新的一 幅肖像取代。
亚洲巡迴展览造成轰动
人们无法接近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肖像,但有位香港人则成功地获得与另一幅也十分重要的毛主席肖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2006年香港富商刘銮雄在伦敦以约1740万美元的高价购入沃霍尔的毛泽东肖像作品,创下公开拍卖的纪录。
现在亚洲有许多都市(除了上海和北京)的人们也可以拥有这种与毛主席肖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沃霍尔美术馆总监与策展人希纳对彭博社说,到目前为止,美 术馆的巡迴展览所到之地都造成了轰动,在新加坡就有17.5万人参观,这个数字比匹兹堡的沃霍尔美术馆每年的12万参观人次还多。希纳也相信,即使没有毛 主席的画像,在中国的沃霍尔展览也将可以吸引到近200万人次参观。
巡迴展览的上海站将会在2012年10月才刚开幕的上海当代美术馆展出,北京展出地点到目前则仍未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