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新闻档案 > 国内新闻 > 上海双年展呈现欧美版图之外的艺术景象

上海双年展呈现欧美版图之外的艺术景象

2018-12-07 17:04:00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作者:裴刚

▲ 从左至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分策展人: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María Belén Sáez de Ibarra)、神谷幸江(Yukie Kamiya)、王慰慰(Wang Weiwei),展陈设计师弗里达·埃斯科维多(Frida Escobedo)在新闻发布会现场

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面向历史矛盾性的艺术”

2018年11月10日下午,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面向历史矛盾性的艺术”(Proregress——Art in an Age of Historical Ambivalence),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启幕。本届双年展的主场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3楼、烟囱,城市项目地点分别在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补时、上生·新所、思南公馆、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第12届上双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策划本届上海双年展致力于探索当代艺术家如何讨论和表现我们时代的矛盾性。它所涵括的艺术作品映射着一个进步与衰退共生的复杂时代,同时也证实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正躬身力行地借助审美知识形式的生产和对文化所扮演角色的质询,对当下及过去展开批判性研究。

”这也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第一位来自拉丁美洲的主策展人,也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展现拉丁美洲当代艺术家的最新力作,让中国观众看到在欧美版图之外的艺术景象。”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对雅昌艺术网所讲。从一楼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主场馆首先看到与此次展览主题具有高度拉丁美洲艺术家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 的青铜雕塑《摆荡》、《围地》等作品呼应“面向历史矛盾性的艺术”的主题。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的青铜雕塑装置《摆荡》是一种兼具街头风格和精神意义的装置,这些现代性的修辞出现在广场和街道,憧憬着对消亡之命运的抵抗,以青铜铸就一部历史。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的创作针对记忆的机制发问。他为本届上海双年展创作的作品,邀请观众在西方启蒙英雄后仰式造型的雕像上荡秋千,通过扭转公共纪念碑的逻辑,寓示当下时代观念的多变。恩里克-耶泽克1961年生于阿根廷科尔多瓦, 现生活工作于墨西哥城,他的雕塑作品《围地》作为此次委托创作的作品,以包装箱的硬纸板持拼出汉字“进一步,退两步”。他创作了众多“警句雕塑”,关注“力量”的物质及结构、意涵。探索以实物铭文为载体的传统表达方式。其作品材料的选择受到 纸板回收的启发,这种纸板为贫穷的街头拾荒者提 供了谋生手段。本次展出作品的文本借鉴了弗拉基 米尔 • 伊里奇 • 列宁早期一篇文章的标题,即他针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撰写的《进一步,退两步》(1904)。

 

▲ 恩里克-耶泽克 《围地》 钢结构、可回收纸板 77×1150×1150 cm 2018

▲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一楼

第一次大规模展出拉丁美洲当代艺术家力作

从参与艺术家及作品的情况,观察此次展览的与前几届上海当代双年展的比较突出差异和特点,策展团队认为,“第12届上海双年展所呈现的项目与作品,正视了世界各地艺术家的躬身力行,他们试图借助感性的知识生产和对文化角色的疑问,对当下及过去展开批判性研究。”本届上海双年展共有26个国家的67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0位/组,亚洲艺术家31位/组。本届双年展亦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出拉丁美洲当代艺术家的力作。

分策展人王慰慰对雅昌艺术网说:“从我个人的角度,很高兴看到有很多拉丁美洲的艺术家介入这次双年展览。因为这是在中国目前的图景下比较难看到、难接触到的艺术家,同时数量又有非常可观的一批亚洲的,尤其是东亚地区的艺术家加入进来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层次很丰富的对话。与此同时因为这次总策展人把卡明斯的诗作为四个篇章的引子或者是引句,其实是把四个篇章用卡明斯的几句诗来作为一个开头,同时整个展览的英文名字Proregress也是来自于卡明斯的诗,所以他把诗意带入到这个展览当中,又配合中文的名字‘禹步’点明了是一种融入到东方智慧里边对一个世界的想象,可能从名字上讲看上去一个东一个西,其实并不是构成一种所谓的东西对立,而是把东西放一种智慧去融合进行对话,这个是本次双年展一个非常突出也很吸引人的一个部分。"

▲ 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

上海双年展策展人团队

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分策展人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María Belén Sáez de Ibarra)、神谷幸江(Yukie Kamiya)、王慰慰(Wang Weiwei),展陈设计师弗里达·埃斯科维多(Frida Escobedo),主视觉设计Thonik,参展艺术家包括众多拉丁美洲、亚洲艺术家:阿尔弗雷多·哈尔、阿莉西亚·米哈依·加西奎、阿林‧朗姜、阿玛莉亚·皮卡、C&G(张嘉莉及郑怡敏/阿金)、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弗朗西斯·埃利斯、黄静远、霍塔·伊斯基耶多、啾小组、雎安奇、克里斯蒂娜·卢卡斯、李继忠、陆扬、千叶正也、丘、阮陈乌达、小泉明郎、杨福东、照屋勇贤、郑恩瑛、朱玺等等。

▲ 弗朗西斯-埃利斯 《冲撞》 2005年 九屏彩色有声影像装置

上海双年展艺术家作品

面对文化隔阂的解决之道

“‘禹步/Proregress’非常形象的表现出在进退之中还有一种表演性和仪式性。他一下子把中国古代的文化、古代的思想和当下的严肃的现实能够接通了。”对此展览主题的观念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分析。第12届上海双年展的主题“禹步”是中国古代道教仪式的步法,以这一徘徊于进退之间的神秘舞步回应英文标题“Proregress”,希望借此超越西方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方式。禹步的身姿将提示我们探寻一种全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而文化必将引领我们突破悖论的重围,既是面向历史,又是从历史中寻找、提供另一种面对文化隔阂的解决之道。

主策展人梅迪纳认为,“得与失、开放与恐惧、加速与反馈的不断混合,不仅印证着我们这个前行与回望并峙的时代,其深层的悖论色彩更是赋予了这个时代特殊的感性。在此语境下我们看到,当代文化已然成为了一个被过剩与无力、僭越与压抑、社会行动和虚无主义印证并折射的现场。而当代艺术,则是由社会不同力量碎片制作而成的奇物,它是当下矛盾性的见证,它将不同纬度的纷争、焦虑映射并转化成为主体经验的方法,帮助身处矛盾之中的当代主体适应当代生活里相悖而行的各种力量。本届上海双年展将提供一个深度挖掘当代艺术社会角色的构架。”

 

▲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二楼

▲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三楼

0+4结构

主策展人将那些密切扣合主题的艺术作品设置为“0”结构。比如,西班牙艺术家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为本次展览创作的互动式装置作品《摆荡》。摇摆不定的秋千象征着当代无处不在的矛盾与人们无处安放的情感。法国艺术家小组克莱尔·方丹将一个无缺口的“苹果”灯箱悬挂于在一楼前台,借助视觉图像讽刺了全球化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消费文化及道德矛盾。阿根廷艺术家恩里克·耶泽克的作品标题《围地》取自《孙子兵法》,近四千个废纸板组成“前进一步,后退两步;前进两步,后退一步”的文字矩阵。西班牙的克里斯蒂娜·卢卡斯的《顺时针》是由360个时钟组成的沉浸式机械装置空间,时钟雨滴般的韵律巧妙地揭示了工业主义将时间从自然中剥离和对其进行的人为塑造。“0”结构将游走、渗透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至2楼的展览空间内。

与“0”结构相互交织的是4个分主题篇章。第一篇章探讨“自然与社会”,由玛丽亚·贝伦·赛斯·德伊瓦拉策划。“人类纪”所面临的生态急迫性折射出人类社会进步的矛盾性,而艺术家始终居于思考自然与社会之间深层关系的前线。墨西哥艺术家巴勃罗·巴尔加斯·卢戈将带来其《日食》系列作品的上海版本。上海大同中学与市八中学的125学生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标志性建筑体——烟囱内,以彩色纸板与管弦乐的方式演绎未来千年间上海的日食现象。卢戈试图唤醒人们对环境及事物的认知过程,超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边界,在自然与时间的展望中穿梭往返。

神谷幸江策划的第二篇章探讨当下“战争与和平”的新形式,以及艺术家如何在一种“例外状态”中积极探索日常生活,为人类未来提出更好的议案。"我负责的这样一个主题,主要探讨的是和平与战争与冲突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即和平又存在局部冲突的时代,所以艺术家对于人类当前社会的问题会有怎样的看法?以及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怎样再回归到过去的历史当中,重新看待和平与战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样的问题在艺术圈当中也是经过了非常多的研究,所以在之后的展览当中大家就会看到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包括视频还有雕塑,还有其他的形式所展现出的艺术家对于这个主题的思考。"神谷幸江对雅昌艺术网说。

其中,来自英国的“法证建筑”由艺术家、建筑师、程序员、科学家组成,与其被称作艺术小组,他们更愿意自称为“独立研究机构”。此次,他们以建筑模型、数码制图等方式,针对2014年一起墨西哥社会事件展开跨学科的再次研究,试图通过可视化技术让隐藏的真相显现。

在王慰慰策划的第三篇章关于“禁锢与自由”中,韩国艺术家郑恩瑛的8屏影像作品《八景》,将韩国传统歌曲《沈清歌》的传统孝女形象放置入当代语境,激活目前诸多女性议题的讨论。艺术家亦对人们珍视的古老文化传统被社会需求所发明、塑造、传承的过程进行了反思。

两个行为表演现场

杨福东《是的,必经之路》

▲ 杨福东,作品《是的,必经之路》场景,行为表演现场

夸特莫克·梅迪纳策划的第四篇章围绕着“野蛮与文明”展开,呈现了今天的艺术家如何挑战文化和艺术的自治神话,以及我们对发展与进步的不同理解方式。艺术家杨福东将在此篇章中延续拓展其美术馆电影计划,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庞大的阶梯空间将被转化成一个带有象征喻意的情境装置。作品以《是的,必经之路》为名,意含着对历史进程、社会演化,以及个人生活、时空观念的思考。

就像主策展人梅迪纳在对雅昌艺术网提及展览空间如何与主题相关联时所讲:“这次双年展的主题是‘Proregress/禹步’,在PSA展馆空间当中我们也可以处处发现这两个词的矛盾性的体现。大家如果在PSA的展馆当中走一走的话你就会发现来自禹步或者是Proregress的这些隐喻。比如说我们的大厅还有二楼平台,以及三楼最远端的那个空间,它们虽然是公共空间,但是这些走廊和过道又巧妙地将这些公共的空间分割开来,所以在此当中体现出一种以退为进/以进为退的哲学思考。”

▲ 第12届上海双年展作品《上海日食》演出现场

▲ 上海双年展展览现场

展陈设计:“走廊”与“后台”

墨西哥建筑师弗里达·埃斯科维多(Frida Escobedo)担任本次展陈的整体设计理念与规划。埃斯科维多以“走廊”与“后台”的理念,赋予了不同艺术作品独特的空间叙事,为分布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3层的展览构建了视觉联系,亦丰富了观众在不同空间中游走、停留、遐想的观展节奏。

▲ 上海双年展双城市项目作品

城市项目

作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与文化品牌,上海双年展始终致力于让当代艺术文化与蓬勃发展的上海城市发生积极的对话。上海双年展“城市项目”始于2012年,是上海双年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第12届上海双年展将携手上海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补时、上生·新所、思南公馆、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澎湃·市政厅等合作伙伴,在城市各处设立展览馆、影院、实验室、发声场,出动历史考古队与地方行动者,为公众提供别样的观察生活视角,再次挖掘上海的人文魅力。

展览出版物:思想读物《读本》+专题画册《禹步》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将出版展览附属思想读物《读本》与专题画册《禹步》。在开幕之际与读者见面的《读本》收录了主策展人梅迪纳与墨西哥学者埃莱娜·查韦斯共同遴选的16篇文章,汇聚了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希朵·史戴尔(Hito Steyerl)以及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等学者、作家及艺术家于不同时代背景的文字创作。这些文章皆为首次面世于中文世界,本书特邀国内社科人文领域展露锋芒的青年研究者担纲译者,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思想精华。《读本》将为展览提供更具历史性、时代性和跨学科的视野,并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此次主题及其所包含的议题。

计划于11月底出版的专题画册《禹步》详尽地囊括展览现场图片、作品介绍、策展团队的专文,以及主策人梅迪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费大为及馆长龚彦围绕展览开展的对话。这本画册是展览于平面的精美呈现,以期让读者收获阅读的喜悦,并将展览永久收藏于指尖。

开幕论坛:“回环Detour ——艺术与哲学的对话”

展览开幕周末(11月10-11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携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主办“回环Detour ——艺术与哲学的对话”国际论坛。“回环(Detour)”,意在与“禹步”形成呼应。生命的迂回由时间的禹步铸就,历史的回环亦是曲折的循回往复。双年展参展艺术家与哲学学者们将围绕历史、生态、科技、文化记忆等议题开展对话,诊断时代症候,并深思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于主策展人

夸特莫克·梅迪纳,1965年12月5日生于墨西哥。评论家和历史学家。拥有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历史学学士学位,以及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教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并担任其艺术研究所全职研究员。2002年至2008年间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Tate Modern London)首位拉丁美洲当代艺术收藏联合策展人。他的艺术观点广泛地著述于各类杂志、期刊与出版物。1999年至2013年间负责墨西哥城《改革报》艺评专栏;2017年出版名为《双向滥用》(Mutual Abuse)的专著,回顾了其有关墨西哥的主要艺术研究。

参展艺术家完整名单

阿尔弗雷多·哈尔、阿莉西亚·米哈依·加西奎、阿林‧朗姜、阿玛莉亚·皮卡、安德烈·弗雷泽、巴勃罗·巴尔加斯·卢戈、博路斯帕·哈尔帕、C&G(张嘉莉及郑怡敏/阿金)、Chto Delat、池田亮司、恩里克·耶泽克、法证建筑、费尔南多·桑切斯·卡斯蒂略、弗朗西斯·埃利斯、黄静远、霍塔·伊斯基耶多、基里·达莱娜、吉尔·马吉德、杰夫代特·埃莱克、啾小组、雎安奇、卡德尔·阿提亚、康瑞璟、克莱尔·方丹、克莱门西亚·埃切韦里、克劳迪娅·马丁内斯·加拉伊、克里斯蒂娜·卢卡斯、克里斯托夫·德雷格尔&海德龙·霍茨法因德、拉斐尔·洛扎诺-亨默、莱安德罗·卡茨、雷内尔·莱瓦·诺沃、李继忠、陆扬、马卡雷娜·路易斯-塔格莱、迈克尔·拉克威茨、米盖尔·安赫尔·罗哈斯、米田知子、纳里尼·马拉尼、千叶正也、丘、阮陈乌达、赛斯·普莱斯、森村泰昌、唐纳天、文森特·梅森、乌苏拉·比尔曼&保罗·塔瓦雷斯、吴其育、西蒙·斯塔林、小泉明郎、谢洛阿纳维·阿基伊维、徐喆、许家维、许哲瑜、亚历山大·阿波斯托尔、杨福东、杨嘉辉、姚瑞中、伊利亚·诺埃、伊沙伊·胡希德曼、易连、袁远、张小船、张徐展、照屋勇贤、珍妮弗·阿略拉&吉列尔莫·卡萨迪利亚、郑恩瑛、朱玺。

关于上海双年展

上海双年展始创于1996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也是亚洲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自2012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为上海双年展的主办方。从第1届以“开放的空间”为主题,经过第2届“融合与拓展”、第3届“海上·上海——一种特殊的现代性”、第4届“都市营造”、第5届的“影像生存”,第6届“超设计”、第7届“快城快客”、第8届“巡回排演”、第9届“重新发电”、第10届“社会工厂”,直至第11届“何不再问”,上海双年展始终以上海城市为母体,聚合最优秀、最新锐的国际策展人和艺术家资源,探讨都市文化、当代艺术和社会公众的互动关系,成为每两年一次集结于上海的大型国际当代艺术展示与交流平台。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

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