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港顺大型个展《所有》分为三个部分“观念三要素”、“历史的笔记”、“午夜出版社”。将分别于2017年12月23日、2018年1月20日与2018年3月3日举行三次开幕。展览第一部分《观念三要素》于12月23日成功开幕,将持续至2018年1月17日。

▲《所有》三次开幕海报
所有——刘港顺
策展人 | 崔灿灿
开 幕 | 2017.12.23. 3:00pm
展 期 | 观念三要素 2017.12.23—2018.01.17
历史的笔记 2018.01.20—2018.02.28
午夜出版社 2018.03.03—2018.03.18
地 点 |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
站台中国在这个别具意义的时刻荣幸地向您宣布,我们将用三个月的时间呈现刘港顺大型个展《所有》。本展览是刘港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展览,也是策展人崔灿灿对策展语言的全新尝试,亦为站台中国在2017年底推出的跨年重要举措。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观念三要素”、“历史的笔记”、“午夜出版社”,讲述刘港顺20多年的创作历程,100多件作品涵盖绘画、档案资料等媒介。分别于2017年12月23日、2018年1月20日与2018年3月3日举行三次开幕。展期将持续至2018年3月18日。
刘港顺生于1963年的湖北黄石,1983年-1992年在大冶钢厂从事行政工作,期间参与了85美术新潮运动,1988年在黄石文化宫举办了第一次个展。1992年离开体制,从事个体经营。1995年-2002年在黄石开办了一家独立书店“后人类书店”,2002年至今定居北京。
从“后人类书店”开始,刘港顺的创作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他深受阅读和知识经验的影响。从中国的艺术流派运动中退出,转向对知识文本、历史图像、艺术事件的个体编译和叙述,例如对法国新小说的事件性记录,对艺术史经典图像和艺术机构的评议,对标志性建筑的视觉分析,对词语、格言的视觉连接。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创作中,刘港顺形成了自我运转和分层推进的个人体系,成为中国艺术现场中独具研究价值的孤例。就像作品《安全的唯一途径就是冒风险》与《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所提示的个人处境与意志力,在刘港顺工作中的反复确认。
与主流系统的距离,源于刘港顺特殊的工作方式和艺术视野,亦如其在2011年创作的《最晦涩的诗是面向全世界的》。刘港顺有意摆脱作品中的中国身份,切断了直观和流行的现实经验,只留下现实所给予的情绪,并简化为只言片语的符号、文字。或者说,我们在刘港顺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对于地域文化、国家概念的风情化处理,或是以异者的身份反击西方的艺术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刘港顺封闭了自我与现实的肉身途径,转而走向更为开放的世界性语言。
刘港顺始终坚持个体的独立视角,自由的穿行于广阔的知识、历史与艺术之间。正如策展人崔灿灿所说:“他引用知识回应知识的经验,借用视觉的文本为世界提供的另一种观念化的,‘熵’式的递增与递减的秩序。木头可以变为木炭,火作为工具亦能改变现实。”
克里斯托弗·沃尔式的展览海报,1+1式的字体关系,平等的视觉秩序,重组了分属于不同系统的信息。海报巧妙的为我们引入了这个展览的结构,三个单元采取倒叙的手法,彼此连接穿插,互为结果和过程。“观念三要素”指向刘港顺创作秩序中,三个彼此交合的几何元素,建筑(空间的重塑)——抽象(结构的尺度)——文字(语言的歧义),历史被分割为形式和语言,剥除了原有的权力结构和现实秩序。“历史的笔记”呈现刘港顺对经典历史图像,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只属于自己的释义笔记,其中包括忠实的记录,多重的绘制与擦除,建立与拆解,置换的风格和刻意的描绘,这些种种工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个人诠释。“午夜出版社”再次回到艺术家的缘起,活生生的现实之中。从刘港顺90年代的创作和思想来源中抽丝剥茧,寻找个人曾经的态度与观点,曾经为之动情的往事点滴,亦或是那些夜读法国新小说的时刻。
长达三个月的展期,并不能提供关于刘港顺的所有。“所有”在这里成了一个企及,一个我们试图拥有什么,又能拥有什么、表达什么、针对什么的愿景。“所有——刘港顺”是对刘港顺20多年创作的再次梳理,当它形成由三个部分、两次讨论会构成的个展时,策展需要的是一种极端的、清晰的态度。“一个观念如果不具备利益是无效的”,这个利益不代表现实的得失,而是将个体艺术家置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参与价值体系的博弈,每个展览都有它的文化主张和意图。
“观念三要素”展览现场
▲ 熵 | Entropy
2009 |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68x93cm
▲这不是万宝路 | This Is Not Marlboro
2006 |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 147.5cmx198cm
“《这不是万宝路》画面复制了至上主义中心人物马列维奇的一副著名作品,并在画面下方画出万宝路香烟的标志,尤其大写的马列维奇英文名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万宝路香烟的广告,有着宗教隐喻的马列维奇作品,被似是而非为万宝路广告,有一种冷幽默。” ——栗宪庭
▲109X160CM
2009 |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109x160cm
▲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不要停 | Don't Stop Don't Stop Don't Stop Don't Stop
2012 | 布面丙烯 acrylic on canvas | 100x200cm
▲十二色 | Twelve Colors
2014 |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 198x147.5cm
▲安全的唯一途径就是冒风险 | The Only Way to Safety is at Risk
2010 |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60x200cm
▲电视 | TV
2003 |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 88x68cm
▲红、黄、蓝 | Red, Yellow, Blue
2015 |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65x81cm
刘港顺,1963年生于湖北黄石,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个展包括《所有一一刘港顺》站台中国(2017)、《超文本》荔空间(2016)、《静水流深》卓越艺术空间(2014)、《刘港顺》子桐画廊(2014)、《耽搁》宋庄美术馆(2012)、《刘港顺作品展》黄石文化宫(1988)。主要群展包括《丛林 III 一一 寻常》站台中国(2017)、《中国当代》卢森堡迪基希市美术馆(2016)、《1964一2014法中相知相交五十载:五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巴黎邀请展》巴黎17区市政厅(2014)、《回顾与展望1920一2011》湖北美术馆(2011)、《行为艺术中国文献1985一2010》宋庄美术馆(2010)、《改造历史2000一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2010)、《中国第三回文献展》上海(1994)、《首届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广州(1992)、《湖北省青年艺术节》武汉(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