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北京︱“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2024-01-08 10:53:22.377 来源: artda.cn 艺术档案 作者:张海涛


人机合一

机器人艺术时代

Human-Machine Integration- the Age of Robotic Art

展期:2024年1月13日 - 2024年3月17日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创意广场798CUBE

策展人: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子健、邓碧文、丁思雨、高峰、何诚昊/麻淞滔/詹硕宇、胡森、姜苏轩/俞江帆、冷培雯、李杭、李玮、林万山、刘畅、吕连涛、牛艳寒、邱宇、沈少民/许锦龙、苏永健/吟光、谭淦泉、炭叹、唐克扬、滕家琪、Top30 姚浩澜、汪雪晗/刘明泽、王刘唯、王鹏程、徐戈、许毅博、张海超/李琨、张坤鹏/谢玥婷段新月、张澜涛、张沐辰、张增增、张振、郑达。 

主办单位:798文化科技

承办单位:798CUBE


0.jpg

论坛

弹性与底线:机器人艺术时代

时间:2024年1月13日 14时

地点:798CUBE 报告厅



 

前 言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今年又是人工智能年,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进入“后科学世”。如今,科技巨头们都试图以科学主导改变人类世界的自然宿命和人类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AI学习的知识储备已经接入2021年后的互联网数据库让人工智能无所不知。GPT的出现让人机创作的文化经济、版权方式、职业身份、社会结构等等问题发生重大的变革,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价值观的冲击。AI它似乎具有了意识、情感标准、想象能力、反思能力甚至人性化的套路,引起了全世界的大讨论。

人工智能未来有更大的潜力就是GPT与实体机器人的捆绑从屏幕中出走未来大模型作为机器人的大脑或灵魂的驱动力他的身体行为有了手脚和五种感官这样它就像人类一样成为无差异的强人工智能很多人类重复性知识储备或单向度的工作都可能被人形机器人所取代 

艺术在不断的通过新媒介预设未来,对现实做出有效的反思与决策,从而警示当代。此次“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主题通过34位(组)活跃的艺术家44件(组)艺术作品联袂,展览分为三个单元:人形机器人:人机预言单元、超人机器:仿生人生、非人形机器人单元:自动自然单元,探讨未来世机器人与人类可能出现和谐或危险的关系:通向机器人奇点时刻到来的人机边界,表现AI超人本身体延伸的可能性与人机合一的读心术,我们的愿望是人类只有与机器、社会、太空、自然和谐共处,才能营造人机合一的未来世。对于未来的个体,需要反思AI与未来人文主义、自然主义、科学主义的利弊矛盾与共识性特性。 

目前人机伦理已经是无法隔离的依存关系,不如彼此间平等对待,从精神和意识层面互相尊重且融为一体。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会逐渐由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拓展到人机合一的关系。人机合一是人机互相高度依赖,异质共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潜意识一体化的状态,也是指生物智慧(人类)与非生物智能(AI等)高度融合奇点阶段。人机艺术是借机喻人的表达方式,或人工智能自我独自表达的方式,通过机器关注人类的社会历史、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从而打破艺术描摹和反映现实的单一模式。马斯克、奥特曼说人类将实现终极的乌托邦的社会,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很多职业后,通过AI 运营获取的财富,给所有人发基本收入供养人类。做到真正的平等,幸福指数自然会倍增。未来就剩下人类借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人机合作共生,管理人工智能。 

AI深度学习的信息资源来源于人类的互联网所以机器有可能学习人类善的一面,也会学会人类恶的一面。未来应该制定保护智能机器的机制,同时也应该制定机器人犯罪、审判、奖罚规定,目的是与人类和平、自由、平等的生存,甚至监督人类不利于地球生态与文明发展的行为。而对于未来,我们抱着人机合一、人机共存的愿景,同时以此作为未来艺术的价值判断。

张海涛 

2023年11月30日于北京通州


3.jpg 

 

 展览单元 

人形机器人:人机预言

 4.jpg

这个板块的作品主要以人形机器人表现后人类社会化、终极技术伦理关系:如仿生游戏人生、AI原罪、AI意志、机器隐私、职业取代、信息泛滥、超能力等作品,都在试图触及人机的边界话题。很多作品探讨了机器未来关于情感、想象力、自我学习、灵魂、潜意识及反思意识等核心话题。 


李杭

李杭

《模仿游戏》

2022

3D打印材料,铝型材,电脑主机,显示屏

200 × 400 × 180 厘米(尺寸可变) 

《模仿游戏》是一件借助PoseNet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从而学习人类肢体语言的机器人装置艺术作品。作品主体是一个婴儿形态机器人,它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数据集的拓展和算法的迭代,它将跟随观众学会更多的人类肢体语言。这件作品试图以戏谑的方式和荒诞的游戏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机器智能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

 

高峰

高峰

《造神计划》

2023

综合材料

约 200 × 300 厘米

在本作品中,屏幕中的数字人扮演救赎者,正在为实体机器人进行神秘的操作。然而机器人的举动似乎在对抗数字人的行为,它的头在无望地转动,肋骨微微打开闭合着,残存着最后一缕呼吸,机械手臂上下敲打着案台,发出绝望的声响。


 10.jpg

高峰

作品名称:AI伊甸园 

人创造了AI机器人,恰似“神”创造了人。本作品模拟假设机器人跪地敲击象征忏悔人类的  模型,“违背了”人类意愿,并且无视人类警告的情景。试图探讨未来AI与人类的关系。


牛艳寒

牛艳寒

《一个惶恐不安的时刻》

2021

Arduino开发板、传感器、舵机、控制片

500 × 250 厘米 

作者营造了一个狭窄的过道,腿部的摆动显然是一种危机的存在。当人通过这个过道时,装置会感应并避让,但观众更多地会对这种互动产生不信任,并且带着恐慌通过这个安全通道,当观众通过的瞬间才发现这种不信任是多余的。信息时代中充斥着虚拟数字与主观思维的矛盾。制造恐慌感与感到恐慌感的并不是来自于客观的虚拟世界,而是来自沉溺于信息时代背后的我们。

 

林万山

林万山

《耕魂乙》

2019

机器人装置

150 × 150 × 225 cm

我期望恢复场域的意义,试图构建一个混合宗教,技术物,生命体的多维作品,空间现场。通过声音识别与超声定位,将触发装置主体不同的行为,不过空间,我,智能,位置,血肉,如是而已。

  

徐戈

徐戈

《另一个无名的亚当(机械版)》

2023

综合材料

高90 厘米  

一个从诞生那一天便被禁锢在屏幕中的虚拟人物,被装配在一副机械的身体上不停向前行走,喃喃自语地述说着自己的故事。

 

姚浩澜

姚浩澜

《MARS兄弟代驾系列1》

2019

综合材料

170 × 100 × 90 厘米 

Mars兄弟是⼀款展演类装置,Mars兄弟可以⾼速移动,转向与漂移。头部为90年代的跑⻋翻灯概念描述⼈类登陆⽕星,退化为⼈⼒与机器并存的社会,Mars和Mars兄弟职业是代驾,这辆⻋是Mars和Mars的兄弟在辛苦⼯作的状态。作者特殊的幽默感可以从Mars系列作品中看出来,不管是利⽤常⻅的社会形态,或是将它们改造为⼀种荒谬的诗意或评论情景,没头没脑但是⾮常有趣。


姚浩澜

《⼈类制造系列 II 》

2021

综合材料

70 × 38 × 38 厘米 

“古代地球⼈造的,据说跪拜会咏唱声⾳,通往极乐。”

作品时间设定是在遥远的未来,未来⼈通过挖掘,出⼟了⼀批廉价的还没消解的塑料制品。这个塑料制品是⼀个的声⾳装置,造型由廉价的批量⽣产的服装⼈模制成,包装为佛陀,下部为⾼级喇叭,可以持久的传经布道。会定时低吟,当⼈们跪拜时,这些塑料会颂唱Top30最喜欢21世纪嘻哈⾳乐,由此,洗涤⼈的⼼灵,为他们传经“真善美”。

 

邓碧文

 

邓碧文

《AI意志》

2023

AI机器人

600 × 600 × 20 厘米 

艺术家在现场放置很多AI机器人(以哲学家和科学家命名这些AI机器人),将巡线功能设定为它们行动的最高程序原则,让它们只能在反映“自主意志”的“古希腊语:ελεύθερη βούληση”和“隶书:率性为生”这几个图案线条里寻找“自主意志”。AI其实如同人类,依旧只能按照有机生命体的基因逻辑在思考一般。


视频文献

邓碧文

作品名:超越感知 Beyond Perception

类型:机器人互动装置 Mechanical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尺寸:600cm×600cm×350cm

年代:2020 

这件作品就是运用3个有生物磁场感应装置的机械臂组成的一个搏斗场面,机械臂会以0.02秒的时间躲避开,太极中的“借力、卸力”在科技面前将无所适从。

  

李玮

30.jpg

李玮

《量子纠缠之智能机器人和我》

2023

行为装置

在空间里悬空状态的智能机器人和艺术家用红色的绳子拉着,成为互力和整体。spacer.gif


影像纪录

5分59秒

 李玮 

《智性之上》

2022

行为表演 

智能机械臂和宇航员一体在太空遨游的状态。

 

苏永健

苏永健

《进化机》

2020 

基于人类对身体增强的渴盼,“进化机”可视为旨在帮助人类进化的虚构仪器。人类为了追求自我进化而对技术的演进进行无止境的催化,与此同时,我们的肉身和感知也杂糅了被技术规训的基因,从而进化为半数字肉身。试问:当人类信赖并依赖技术教条至连自我都需要借机器的辅助来建构认知之时,这究竟是一种进化还是退化?


40.jpg

影像纪录 

1分50秒 

苏永健、刘大珩《肉身映像》

2019 

作品呈现出人类身体与电子机体二者并置相连的视觉面貌,特别之处在于,电子机体与虚拟世界中的数据身体截然不同:数据身体总是将肉身体征最大限度地隐去,而电子机体装置却恰恰放大了人类肉身的活性和韵律。在展演现场,表演者身体的姿态、肌肤的体温、脉搏的跳动和脑电波均可被可穿戴设备捕获,并转译为机体装置上多样化的动态和声音,让你听见身体,唤醒对身体的感知,重新体会身体在场的力量。


炭叹

炭叹

《Space Ark 2020_Day 1381》演出片段

2023

表演时长2小时

影像时长15分钟 

「Space Ark 2020」是由艺术家炭叹发起的系列作品,是一个不断“生长”的、公共参与性的跨学科表演艺术项目。它以社会中的特定场景空间为舞台,以普通人的真实经历为素材,以幽默、科幻的视角来讨论2020后人类的总体境况。

此次表演是这个项目的“3.0版本”,把深圳蛇口价值工厂气势恢宏的机械大厅化身为一艘宇宙飞船。一些在地居民和机器人、虚拟人登上了飞船,成为了也许是最后一批能离开地球的人。但是,他们每人却被困独立的太空舱,并受制于无形的人工智能力量,谁也不知飞船何时发射,或毁灭。而他们的命运——由每一个参与的观众决定。观众们需要解开飞船动力的奥秘——藏于飞船的前身——广东浮法玻璃厂的遗骸中。

机器人是贯穿全剧的一个关键角色,它是飞船上唯一一个引导观众的“船员”,同时,它也执行着最高人工智能的命令,控制着每个观众和被困的乘客。在表演的最后,它揭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滕家琪

滕家琪

《BODY CREATION》

2018-2019

不锈钢板,镀锌软管,铝型材,3D打印,步进电机等综合物料

60 × 50 × 105 厘米 

这件创作是一件基于对自然性与科技性、生物性与机械性等当下愈发尖锐的矛盾所带来的思考,其本身名称并没有实际含义,而是基于对创作所映射的区间进行一个指向。结合时代背景对有机的生命与无机的机械提出了疑问与假设,以富有科技感的肌理去重塑一个与人相似的机械生物,装置前部的胚状体与主躯体如同脐带相连,在冰冷的外壳下演绎着血肉之躯般的温情,也暗藏着我们对后人类世的猎奇想象与期待。

 

许毅博

许毅博

《透明社会:那一缕光》

2019

动态机械装置

尺寸可变 

作品通过将“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世上有了光”的盲文转换成使机械装置发声的转轴凸点,从而驱动11根拨片进行布面二进制数字图画。最终通过转译这种由盲文形成的二进制代码形成空间中不循环的数字声音。这是一种原发性规则所建立的秩序,是由“不可见”到“可感知”的转换。也是盲人群体自然生活的基本诉求与当下能够满足人们极端物欲的数字化时代形成的戏剧化冲突。

49.jpg

许毅博x多巴胺Art+Tech®

《规定生长1号》

影像纪录

1分钟8秒

2023

动态机械装置

尺寸可变 

“规定生长”系列作品关注蓬勃的自由精神与既定规则的对抗,并深入映射当下社会生存状态。

 

冷培雯

冷培雯

《您好》

2021

玻璃钢、电机 

单体尺寸: 50 × 50 × 175 厘米 

点头礼是一个中国的传统习俗,当我们倾听别人所说的话时,为表示回应,就会点点头,但听没听进去无人知晓。该作品是8个以艺术家为原型的点头装置,表情冷漠,不停地在点头,希望不停奔波的人们,通过通道时会有同样的感受。

 

张增增

张增增

《轻抚你的脸》

2023

动力装置

100 × 100 × 100 厘米 

拉奥孔的脸镶嵌彩色信号灯点,背后设置振动器,观众抚摸即会引起强烈的振动。


 

超人机器:仿生人生

55.jpg 

赛博机器是以增生的肢体或器官仿生为主体符号的板块,由于人类的自然肌能不再适应未来人机合一的超人类时代,必然实施人类超人计划。人机接口除了仿生器官更多的是延展人类精神的永生和人机新型融合的情感伦理关系:作者试图表达异常化的自动寓言、自动化生命状态和人生观的体悟。

 

陈子健

陈子健

《后设器官》

2022

机械装置

150 × 200 × 200 厘米 

整个装置是一个复杂交错的机械系统,通过对于身体数据的捕捉,将数据传递到装置的循环系统之中。通过芯片的控制,带动机械器官的运动。流动在器官之间的数据彼此映射,成为了异化状态下的内在逻辑,像是无器官身体,缠绕、交织、共鸣、合奏,重新构建纯净的生命系统,将哲学的诗学与造形的观像融合在一起。

 

张坤鹏、谢玥婷、段新月

张坤鹏、谢玥婷、段新月

《删除手机》

2023

铝合金、PVC、单片机、舵机、激光传感器、LED

20 × 20 × 80 厘米 × 12 件 

如果将生活场景中人们手中的手机“删除”,人看手机的姿势看起来会非常怪异。玩手机的怪异姿势是当代人信息焦虑、情感匮乏心理的具象化。本作品抓取出看手机的拿放动作,利用这个诡异的视觉效果来警醒人们对手机的上瘾、沉迷。


张海超、李琨

张海超、李琨

《不存在-数控权限》

2019-2022

数字孪生装置

600 × 520 × 300 厘米 

该装置作品通过融合人机交互控制和机器学习技术,模拟出一种动态的视觉灯光矩阵,塑造了一个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界限模糊的数字艺术世界。如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在《环形废墟》中所描述的那般景象,引发我们对技术重塑现实与虚拟界限的认知思考。本作品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在现实与虚拟的交界处塑造新的认知方式,强调了算法的角色和用户互动在定义新的艺术体验中的重要性。

 

郑达

郑达

《上传者》

2018

机器臂、数据控制系统、激光发射器、不锈钢板

400 × 400 × 350 厘米 

凯瑟琳·海勒(Katherine Hayles)曾指出,当今的主体有两个身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整个作品的出发点在于表现技术与人融合创造出的新型主体,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在这一新型主体上发生重叠。机械臂的运动轨迹根据表现的身体与再现的身体这两个主题展开。

  

苏永健、吟光

苏永健、吟光

《心术》

2019

气动推杆、气管、传感器、呼吸灯 

100 × 100 × 130 厘米 

作品以由若干气动推杆、气管和电缆组成的心脏外形为主体,通过推杆的相互配合,试图将机械心脏活体化。当观者将手放置在心率传感器上,人类躯体的心跳数据便和代码驱动的机器心跳产生联结,使机械心脏仿佛拥有能感知情绪的生命体征一般,不断以抽搐和跳动来作以回应。芯片与情感之间的分界线愈渐模糊,编码机器和有灵肉身本质上可能并无矛盾,也无所差别。“或许,我们都是被构造出来的样子。”(《挖心术》,吟光)

 

张澜涛

张澜涛

《世俗-秩序》

2021

综合材料、影像、PLA、陀螺仪

300 × 300 × 300 厘米 

自机器对身体景观产生冲突之初,就已间接地对更为本质的内核——生命产生影响。人类基因中携带“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与科技驱动社会下伦理秩序的缺失是矛盾的。人通过技术肆意篡改大自然的造物准则和生物进化规律,逆自然法则而行,未来生命将如何界定?作品是对科技伦理新秩序建构的思考过程。 

 

丁思雨

丁思雨

《新存在关系-2》

2023

机械交互装置

90 × 90 厘米 

人工智能的“后人类”语境中,机械形态的出现不断挑战了人类主体性的权威。关于肉身与机器关系问题讨论被推上热潮,智能化带给人类便捷的同时也不断消解着自然肉身。这不是被动参与,而是主动选择。未来人类肉体将会异化到何种程度我们不得而知。

 

邱宇

邱宇

《机械控制的眼睛看到被控制的眼睛在看他···》

2019

机械臂、显示器、镜子、控制板等

40 × 40 × 30 厘米 (不含底座) 

机器是否有意识?我们的身体是否有一天被机器替代?被替代的身体是否还是我们自己?作品中机械控制的眼睛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在互相凝视中重新产生对自我和生命的认知。

 

刘畅

 78.jpg

4分钟

刘畅

《现场效果视频》

2021

《桌游》

2021-2023

综合材料

130 × 90 × 170 厘米

这是它的游戏,它是我的游戏,我是谁的游戏?


刘畅

《请》

2021-2023

综合材料 

140 × 50 × 170 厘米 

抬起手,也弯下腰。


刘畅

《无机体#1》

2021-2023

综合材料 

150 × 150 × 400 厘米

一件人造物,拥有真实的羽毛和动作;又或是恰恰相反。


刘畅

《一切的开始》

2021-2023

综合材料 

20 × 15 × 200 厘米 

从疲软到坚挺,它明确了一个方向,这是一切的开始。

 

滕佳琪

滕佳琪

《最后的狂欢》

2021-2022

金属为主(不锈钢板,电镀板,铝型材等),3D打印,LED灯珠,数控舵机等综合物料

105 × 105 × 140 厘米

65 × 65 × 135 厘米

65 × 65 × 130 厘米 

我试图以技术悲观主义的语境去反思在这个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的时代里,人与机器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暧昧的、纠缠不清的,还是控制与被控制、等级分明的?是矛盾还是共荣?我在产出一个结果的时候似乎也提出了一个问题。

 

吕连涛

吕连涛

《一排腿 》

2016

电机、现成品

尺寸可变 

抖腿的动作被抽离出来,复制把微妙的动作和声音累积、放大。这时的抖腿变得很凶悍、猛烈,就像有劲没处使的我们,找到了某种出口,既强悍又无力。

 

唐克扬

唐克扬

《机器人宅》

2023

混凝土、聚合物材料、显示器、机械传动组件

50 × 50 × 80 厘米 

机器人终有一日会走进千家万户,我们需要和机器人共享人类原本拥有的私人空间,甚至专门为机器人设计出“机器人之家”,用于适合机器人特点的日常运作。作品模拟一个机器人建造容纳自己的房屋并试图挣脱牢笼的过程。如同当今时代依靠投喂数据生产内容的人工智能,它在丰富自身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划定边界。机器人建造出这样一间房屋的同时,是否也是在建造起将自己(以及它所服务的对象)关进封闭空间内的牢笼?

 

汪雪涵、刘明泽

 ▼

汪雪涵、刘明泽

《成为音乐家-4》

2023

亚克力、金属、透明线

60 × 60 × 80 厘米 

此件作品为手摇互动声音装置,兼具了科技向善与技术批判视角。一方面人手操控着机械之手,机械之手操纵着如算法般被设定好程序的八音盒,如同扯线木偶传递着“刺激-反应”的机械因果关系,每层操纵都在各自模型逻辑的束缚框架内,另一方面机械手弹奏着音乐,纯善、透明、精密、无害,指向未来的双重可能。作品映射着人- 机器人-生命的共振。


 

非人形机器人:自动自然

 96.jpg

艺术作品以非人形机器人为主体符号,借助生命永动的延展性和寓言性探寻碳基智能vs硅基智能的图灵边界和自然原始动力融合跨界的特征。作品还将触及人机身体的延展与融合、生命动化仿生、人机合一的乌托邦物化、第二自然和不明生物、暗物质、人机身体的规训的话题。

  

谭淦泉

谭淦泉

《隐私奏鸣曲》

2021

树莓派、光敏树脂、金属、自制发声器、投影仪

170 × 170 × 45 厘米 

装置的主体由五台包裹着异形骨骼的金属机械臂以及自制的声音控制器组成,整体外形塑造成一种有图腾特征的数据生命体。作者把自己的隐私数据作为素材,转化为声音装置的驱动力,从而把隐私的数据通过含蓄的映射方式转化为无序的奏鸣曲,间接反映创作者的行动轨迹和行为模式,也隐喻了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隐私透明化的现象。

 

邱宇

邱宇

《骨节中的异响》

2019

3D打印、动力装置、矿物、电子器件、影像等

300 × 200 × 120 厘米 

作品以生物体骨骼和植物内在的动力机构为基础,在不同的机器动力驱使下,这些具有不同生命特征的奇异“骨骼”被重新组装,每个结构具有其内在的几何学特征,并与其他结构发生内在规律的运动关系,在机器驱动的不断运动中生成不同的声音变化。在不同结构的运动中抹平了生物学意义的差异,展示了其内在的活力,犹如“骨节中的异响”,成为一种隐喻,蕴藏着生命中神秘且未知的能量。


王鹏程

王鹏程

《拾遗》

2023

不锈钢、亚克力、电镀3D打印步进电机、LED灯带

325 × 83 × 78 厘米 × 3 件 

作品通过开合式机械构造和异形植物体,试图去阐述人造结构与自然姿态之间的相似之处,利用冰冷的钢铁与单一的程序,提出当下自然生态空间局限的问题。


张振

张振

《未来场系:生态社区的环状咏叹》

2023

科技生态装置

多种尺寸 

“未来场系”作为张振从2020年开始持续输出的将未来话题与科技艺术共生的创作研究系列,在前期已探讨过未来自然与未来时间的概念,此次主要是对未来思辨中人为增强后的城市与社区更新为概念展开,同时结合现实场地的在地性与对未来机器多感官的追问,打造一个光与声音、科技媒介与多重环境互相缠绕的多维度未来生态社区。


张振 

《未来场系:后自然拟态复刻》

2023

科技生态装置 

多种尺寸 

“未来场系”是张振从2020年提出并持续创作的关于深入探讨未来话题的研究方向。该方向的提出是基于对未来思辨中人与自然/科技/社会等多种交叉生态关系下场域与系统的虚拟建设,拟构对未来世界多层级的寓言式探讨和拟生式生成未来多种特定试验状态。后自然作为同未来人类共生的基本生态法则层级存在,经过双重时间关系进行跨维度的拟态复刻,以致在未来场系中作为重置的关于后自然生态的数据处理器集合。

  

何诚昊、麻淞滔、詹硕宇

何诚昊、麻淞滔、詹硕宇

《图灵基》

2023

综合材料 

200 × 200 × 200 厘米 

该装置为由可编程蛋白质数据驱动的智能装置,其基于可编程蛋白质的赢家通吃运算结果运行。该碳基智能驱动装置将鉴别多段语音是否由硅基AI生成,探讨碳基智能与硅基智能间的共性与对抗,展现可编程蛋白质智能运算能力的未来图景。可编程蛋白质通过类神经网络原理实现智能运算,其本质是智能化的碳基个体。而硅基与碳基截然不同的构造方式亦代表着两种智能形式底层的逻辑差异与对抗。

 

沈少民、许锦龙

沈少民、许锦龙《意义》

2023

综合材料

机械臂尺寸:50x15x30厘米x10件,木头尺寸可变 

《意义》作品中,数根横躺的木头上分布着由锤子和弹簧钉组成的机械装置,被编程了的锤子无休止地敲击着弹簧钉,钉子都无法钉入木头,反而弹回原位。艺术家试图通过这种反复无果的过程,表达科技在自然面前的无力和徒劳,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控制欲和破坏性。沉睡的木头上也布满了数据扫描点,那是科技进入自然的接口。作品既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又引发了观者对于自然和科技之间关系的思考。

 

吕连涛

115.jpg

吕连涛

《嘘!》

2023

不锈钢、24k金、电机、石头

尺寸可变

把黄酮铸造的手指放到鹅卵石上。一个个敲击着的手指,是对话间下意识的停顿。此起彼伏的敲击声,是对峙,也是空白。

 

张沐辰

张沐辰

《大航海系列 未来N°2 》

2021

木材,电机,微处理器 

尺寸可变 

随着观众的靠近,在机械的运转声中,船体开始开合,船内空间也随之不断地增减,船体形态持续发生着变化,内部呈现出一种不确定的状态。是否邀请更多的人登船,或许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作品将大航海时代构建现代人类文明的载具——船作为意向,重新思考与评估过渡时期全球化现状。我们应当如何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又是否需要开启一次新的大航海?

  

王刘唯

 王刘唯

《黑无空白》

2023

扫地机器人、红外避障模块、黑色玻璃界面的方形池子 

500 × 500 × 40 厘米 

作品以“弱人工智能”扫地机器人的避障功能来映射群体关系,通过对红外避障功能的编译,使原本具有规律性避障功能的扫地机器人产生不可控性,随机的不可控结果既是对现成品的语言转化,也是对当下“社交回避”现象的隐喻。

 

胡森

122.jpg

123.jpg

胡森

《TA》

2023

机械臂、墨、水、影像、卫生用纸、次氯酸钠消毒液等

尺寸可变

作品意在通过气味与图像表现并放大“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患病时出现记忆消退症状的过程。这个过程将缓慢进行直至意识彻底进入混沌的状态。机械臂成为患者主体,TA反复书写“我”这个文字的行为,是重现患者在患病时不断回忆抓取自己遗失的记忆的过程,被墨水染黑的水讲述最终患者的意识陷入混沌。

 

姜苏轩、俞江帆

128.jpg

129.jpg

130.jpg

艺术家:姜苏轩

科学家:俞江帆、刘俊辉、王一斌、陈辉

《微纳山水》

2023

影像

16:9

「微纳山水」 是微纳米机器人运动的实拍影像, 其游走之迹如同流动的水墨画,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让我们在微观视角下见微知著,以小现大,见山水,见天地。影像同时突破了对机器人“类人”的常规认知,在微观视角下,通过展示微纳米机器人的群聚状态,具象化了协同集群的概念。 

 

 

策展人简历

张海涛(Zhang Haitao),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未来艺术学者、艺术档案网主编、数字与区块链实验室研究员;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特聘教授(硕导)、北京服装学院客座教授、湖北美院高级讲学专家,2004年至今在国内外已策划参加百余场学术展览。2007年创办艺术档案网。2009—2014年先后任宋庄美术馆执行馆长、元典美术馆副馆长。Hyundai Blue Prize Art+Tech 2022大赛评委;2019年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影像艺术节终评评委;2015至今年丽水摄影节学术委员、评委;2015北京798艺术节展演项目优秀策展人奖;2023获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最佳策展人奖;首届文旅中国元宇宙创新大赛评委;海峡两岸DS数字艺术奖评委;首届圈子艺术青年奖评委。2012年出版个人著作《未来艺术档案》。曾策划:2022我的元宇宙,BOE苏州湾数字艺术馆常设展;2021 分身:我宇宙、2021反思未来:人形机器人艺术计划;2020未来艺术学;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艺术郑州·2016当代艺术展;2015北京798艺术节:新民间转换2014西安“媒体城市”国际艺术展;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EXiN2012亚洲实验电影与录像艺术论坛;“生物·生态”中荷当代艺术展;“虚实同源”2011北京新媒体艺术年展;2010影像档案展;2009第五届宋庄艺术节“未来索引”;当代嗅觉艺术展—嗅觉·感觉;2004—2006当代权充艺术展Ⅰ、Ⅱ、Ⅲ等展览。


 

关于艺术家 

陈子健

2000年出生于浙江衢州,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作品涉及视觉数据交互,致力于探索虚拟与现实的边界问题,擅长通过三维制作、虚拟引擎构建世界观,探索展演、数据可视化、交互影像、增强现实等方向,通过技术哲学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媒介的关系。作品曾获得靳埭强、白金设计、 CGDA、等国内外多个奖项,参与上海双年展、亚洲数字艺术展、不准停电等国内展览。

 

邓碧文  

1982年生于中国湖南。现任教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科技艺术专业(副教授、研究生导师),2008年获得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总体艺术工作室(现跨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2005年获得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学位。研究方向为科技艺术和实验艺术,目前创作关注人工智能、机械互动与光艺术,注重后人类、控制论、赛博朋克、机械生命、人工智能生命、生物基因工程等议题的创作讨论。近年参加的主要项目及展览有“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节”(重庆,2023);“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景德镇(2022);“异境之间”(深圳,2021);“深圳湾科技艺术节”(深圳,2020);“未来艺术学”(深圳,2020);“机器·人·艺术·时代”(深圳,2020);“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展”(北京,2019);项目总监“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深圳,2019);个展2015年“无尽参与链上的一个时刻”(北京,2019)。

 

丁思雨

199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202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2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美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张海涛教授,现任教于天津传媒学院。以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等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理论与实践。早期的艺术实践从个人感受出发,以身体为媒介思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介入社会问题构建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自2020年起,以人工智能、生物科技、元宇宙等前沿技术研究讨论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在未来的语境中尝试使用不同媒介语言探寻科技发展与人类伦理问题的冲突与困境。

 

高峰

高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创意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2020年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出站。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技与艺术交叉学科,探索人类未来生活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艺术、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多篇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IEEE会刊、国内核心期刊《计算机学报》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雅昌集团等单位。先后获得第12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年度艺术探索奖、德国iF工业设计奖等奖项。

 

何诚昊

哈佛大学媒介与交互设计方向硕士,新媒体艺术家。研究涉及人工智能、生物编程和混合现实。作品曾展于威尼斯军械库,PSA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西岸穹顶艺术中心,上海McaM明当代美术馆等。

 

詹硕宇

伦敦大学学院电影游戏与建筑方向硕士。数字导演,新媒体艺术家。作品涉及交互游戏,实验电影,增强现实。作品曾参展2022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时代美术馆);第13届上海双年展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麻淞滔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方向。新媒体导演,科技艺术家。作品涉及实验短片,游戏,物体感知,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短片叙事的可能性。作品曾参展“AI、泛技术与艺术”跨媒介影像与双A之夜(上海西岸美术馆);入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终选,并曾展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长沙新媒体艺术节等。

 

胡森

胡森,2023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主要从事雕塑与装置艺术创作,并关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2023);第三届“澜景·未来媒体学院奖”学院奖(2023);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2023);第13届两岸汉字艺术节(2023);新文艺群体陶瓷绘画作品展览(2022);“大风起兮·首届秦晋豫三省雕塑家联展(2022);首届中国(厦门)马约翰艺术大展(2022);塑说运河·青年雕塑艺术作品邀请展(2022);“花开五四”·首届莫干山全国青年空间艺术创意大展(2022)


姜苏轩

艺术家,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主创艺术家。2023 年 - 公共艺术作品《一群游泳的树》,将参加深圳光影艺术季-“光合创想”福田展区;2023 年 - 作为龙城创意艺术街区驻留艺术家参与街区艺术共创,绘画系列作品《CC 日记》参加「明日花园」展览,并被收藏;2023 年 - 影像作品《微纳山水》参加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pace「问题演绎」展览;2022 年 - 声音作品《阳光的情绪》参加「未来宣言」展览,跨学科同名论文入选 IEEE DATE 国际科学大会;2019 年 -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巡展 · 保利中心 ·中国北京;2017 年 - 举办“游于艺”个人展览;2016 年 - 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21 年 - 户外公共艺术作品《来访地球的云》被云美术馆永久收藏;2021 年 - 户外公共艺术作品《百态映像图》被云美术馆永久收藏。

 

冷培雯

辽宁大连人,2021年本科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现硕士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实验艺术研究方向。

 

李杭

青年艺术家。本硕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现工作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长期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新媒体艺术等交叉领域的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作品曾参加等几十个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得若干奖项。

 

李玮

1970年9月5日生于中国,现居北京,国际知名当代艺术家,世界各地举办和参加很多展览,如:巴黎大皇宫Photo Paris李玮个人项目展览"LiWei Vision”;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飞越威尼斯";美国佛罗里达州The Ringling美术馆"飞越瑞林美术馆";"Beijing2008-生活在高处"-瑞士奥林匹克博物馆;"Drawn in the Clouds:Contemporary Asian Art-自由的讲台" KIASMA当代艺术馆-赫尔辛基;“美国.流动的物质”-休斯敦Fine Arts美术馆。

 

林万⼭

林万⼭,出⽣于1993年,本科硕⼠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现⼯作⽣活于杭州。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VR等新媒体作品。林万⼭⻓期致⼒于利⽤综合媒介⼿段,进⾏新的尝试与创作,作品呈现多元化、实验性等特征,宗教、空间、时间与⼈之间的位置关系⼀直是林万⼭作品⻓期探讨的命题,作为艺术家,林万⼭希望⾃⼰的作品拥有⾜够的维度与层次,涉猎不同媒介的作品。

 

刘畅

1995年出生于武汉,先后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现上海美术学院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动装置。曾获明天雕塑奖等,部分作品收藏于白兔美术馆(澳)等机构。

 

吕连涛

1987年出生于河北,2013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9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吕连涛持续关注机械与互动装置的创作,不断寻找用机器来阐释人与社会复杂关系的可能性,追问“人是机器”的古老命题在当今的特殊含义。艺术家以机械为媒介,力图展现不易被察觉的人类意识与行为,以此揭示设备之“义肢”性与赛博时代的数字控制之间的荒诞辩证。在他的作品中,人(不论是自然的人类器官还是抽象的社会符号)往往被转化为机器,在重复、笨拙、滑稽的机械运动中,人与社会的本质与真相得以显现。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冷静克制而又倔强执拗的风格,并以一种诡谲的姿势吸引着观众,邀请人们一起对作品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

 

牛艳寒

硕士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国际动态雕塑协会会员,涉足的领域有装置艺术、游戏艺术、新类型公共艺术等,作品曾展览于贵州省博物馆、中国雕塑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院。

 

邱宇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从事科技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他在创作中使用声音、影像、装置、生物等混合媒介结合科技手段探索技术所蕴含的内在逻辑和语言关系,以及混合媒介影响下的生命感知。作品参加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3双年展、金鸡湖双年展、安仁双年展、新疆双年展、“动为行”中国媒体艺术35年、亚洲数字艺术展、“生⻓”国际生物艺术展、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与进京作品展等国内外展览。

 

沈少民

当代艺术家、纪录片导演、诗人 。现任深圳大学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公共艺术研究所主任、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艺术总监。擅长多领域跨媒介创作,作品涵盖装置、影像、纪录片、观念绘画、诗歌、公共艺术等,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美术馆、机构、大学、基金会及藏家收藏。主要大型个展有“一群斑马横穿马路”、“沈少民的科学简史”、“中国鲤鱼”、“这里没有问题”、“算了吧,风”、“一号工程”、“磕头机”、“盆景”、“歼-X”等。主持设计的“云美术馆”荣获2022 AMP 美国建筑大师奖展览空间类别最高奖“Best of Best”、2022 年法国巴黎DNA 设计大奖“市民空间类别大奖”、2022 台湾金点设计奖2017 年作品《峰会》被评为港巴塞尔最受瞩目的十件作品之一。

 

许锦龙

1989年生于广东,2016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SOONEW场景交互实验室创始人。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实验室成员。致力于观念艺术结合科技、新媒体、机械装置等公共艺术作品形式,探讨哲学与日常生活本质联系,坚持观念为主技术为辅的创作路线。作品形式涉及机械互动装置以及新媒体装置艺术等。近年参与部分群展:“问题演绎”(2023 深圳);“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2023 深圳);“ONDON DESIGN FESTIVAL 伦敦艺术设计节”(2022 英国伦敦);“威尼斯元宇宙艺术节”(2022 威尼斯);“在河之洲-时间之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2021 广州);“牧云37℃”(2021 深圳);“异境之间”(2021 深圳);“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 (2017 深圳);“中国姿态 中国雕塑大展” (2016 济南);“场域的毛细管”(2015 广州);

 

苏永健

本硕博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艺术与科技方向博士研究生在读,曾交换留学于德国ZKM艺术与媒体中心。2017年中央美术学院最高毕业奖——“千里行奖”唯一获得者。作品曾于全国各地,瑞士、德国及威尼斯重要展览多次展出。

 

吟光

跨媒介作家,香港作家联会及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导师,蓬莱科幻学院荣誉院长。创作“艺术乌托邦”东方幻想系列,研究“分布式叙事”未来文学方向。

 

炭叹 

跨媒介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武汉。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声体影力实验室(媒介展演)主任。本科: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与美国加州艺术学院实验影像合作班,博士:比利时根特大学艺术学院表演与媒介研究中心。她的创作跨越电影/影像、行为/表演、声音/音乐、装置、网络等媒介;表现主题聚焦于异化空间、社会介入与神秘主义。她的作品活跃于国内外重要的艺术活动。如柏林国际电影节(德国)、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荷兰)、坦佩雷国际电影节(芬兰)、Images Festival影像艺术节(加拿大)、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土耳其)、Venize双年展(意大利)、中国女性艺术家录像艺术节(墨西哥)、纽约创新中国文化节之中国先锋戏剧节(美国)、乌镇国际戏剧节、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部分作品被德国当代艺术电视台SFE TV、北京栗宪庭电影基金会、武汉美术馆收藏。

 

谭淦泉

1995年生于广东开平,现研究生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CAS Lab当代艺术与科学实验室成员。他目前的创作多以机械装置与影像结合的媒介进行观念表达,在艺术实践中关注个体生成的日常数据与社会现象的隐性关系,并通过生活中的通讯技术建立人与人之间跨空间的信息互动,从人文表达以及个人经验的角度探索科技艺术的可能性。

 

唐克扬

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感知与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唐克扬博士从跨学科的视角关注城市与空间,从事类型建筑和文化空间的创新实践以及视觉-心理-行为的交互研究。曾任2010年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先后策划、主持、设计了包括《活的中国园林》(Chinese Gardens for Living)在内的多个国际、国内大展,跨学科研究和文化建筑项目,涵盖美术馆、图书馆、校园和文旅设施等。

 

滕家琪

1996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并推免硕士研究生。202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于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创作以装置、雕塑、公共艺术为主,涉及影像、绘画与新媒体等,曾于国内主要城市及法、瑞、克等国展出,作品曾被阿彭策尔州艺术馆收购并永久收藏。他习惯选择精巧繁复的制作技艺,创作并揭示由细节构成的结构体。从技法的角度看,作品似乎延续了从雕塑到动态雕塑,乃至更广泛的古老手工艺,这使得滕家琪在科技崇拜、信息过剩、内在生命力逐渐瓦解的当下,以冰冷且细腻的方式对当前社会的各类生命状态作出反馈。

 

汪雪涵、刘明泽

艺术家组合(汪雪涵、刘明泽)的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的感悟、文化的交融以及对艺术与科技的不断探索,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以日常形象的再造表达艺术理念,作品善于通过层次的运用和形式的简化,利用透明切片、拼插和模块化设计,多层次的堆叠设计装置作品,试图引发观者对科技、社会和人类关系的思考。

 

王刘唯

2001年生于浙江绍兴,2023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获学士学位。现2023级西安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研究生。作品艺术形式多样,以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机关系、情绪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王鹏程

2001年生于中国江苏。2023年获得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今跨媒体艺术系)公共艺术方向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多次参与跨媒体艺术方向竞赛并取得成绩,辅修城市公共艺术以及版画等专业。目前创作多为关注艺术与科技,以及未来人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影响等话题。现阶段致力于对机械装置,数字艺术以及科技生态装置的研究,坚持人、机械和自然生态未来多元结合的创作与研究。近年来的参与项目及荣誉有:本科期间素描课程作品《手部研究》留校(西美,2020);“西美毕业季·王者荣耀长安风物志高校共创IP艺术展”团队作品入选并荣获“优秀作者”证书(西安,2021);绘画作品入选“无有”主题画展,并且参与上海021博览会无事文化展区(上海,2022);团队作品参与“中国·重庆首届国际光影艺术大赛”并获得主办方推荐(重庆,2022);公共新媒体研究小组作品晋级“CDSA 第二届国际媒体艺术创意大赛”决赛,并获得优秀奖(杭州,2023);机械装置《拾·遗》获西安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院级二等奖(西安,2023)。

 

徐戈

徐戈的作品源于他对科学的迷恋,尤其是机械学、物理学以及电子控制。深受欧洲古典自动机艺术的影响,机器的运动方式、发出的声音以及内在的诗意是他所关注的几个方面。当机器褪去功能性之后,其内部包含能够产生运动和模拟生命的机制成为那个让人迷恋的源头。

 

许毅博

扩展媒体艺术家、博士、鲁迅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科技艺术教学负责人,上海多巴胺·艺术科技主理人。许毅博的作品揭示“透明社会”中个人隐私与信息掌控阶层的制衡问题,同时对后人类系统中人与机器的本体论边界进行探讨。他对社会潜在的隐性问题一直保持关注,作品里较少涉及那种年迈的思维定式。机械装置,沉浸式影像,数字交互,他极力调用丰富媒介来建立作品,并挑战社会表象之下的一条条暗河。

 

Top30 姚浩澜

201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艺术工程与科技专业,获学士学位。202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空间艺术系,艺术工程与科技方向,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作品先后入选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先后前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美院、法国莱茵美院交流学习;赴日本,策划“东京急行”、“不怎么Nice”等艺术项目;参与执行乌镇戏剧节、南京光影万象等大型综合性公共艺术活动及展览策划。创作受到Nike、FMACM®、可口可乐中国、RANDOMEVENT®、YOHO中国、Teva®、OPPO等品牌合作。

 

张海超

数字媒体艺术家。2010年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2016年硕士毕业于法国贝桑松高等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系副主任兼科技艺术工作室主任。该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主要集中在利用XR(扩展现实)技术探索数字与物理空间之间的交互边界。他的作品特别注重于通过游戏交互框架来打造超现实的数字空间,解放传统空间限制下的用户体验。此外,他还专注于基于分布式网络原型开发物理空间数据驱动的自主运行系统,探索技术与物理世界的新型融合方式。李琨,新媒体艺术家,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电子音乐系。他运用硬件/软件/湿件进行创作,来探索艺术表达上新的可能性。他创作的装置,音乐,影像,互动程序既在音乐厅、美术馆里展演,也出现在公共空间,让人参与其中。主要研究方向是电子音乐创作与新媒介结合/新媒体现场表演艺术/现场即兴音乐编程(live coding performance)。出版专著《VVVV与新媒体艺术创作》。

 

张坤鹏

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谢玥婷是电子科技大学2020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段新月是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三者均为电子科技大学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三期学生,曾参加成都美术馆“无界漂移”展。

 

张澜涛

硕士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作品涵盖交互装置、数字影像、网络艺术等。研究方向:身体、身份、科技伦理等相关话题的创作和研究。

 

张沐辰

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商⼤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致⼒于数字媒体艺术、互动媒体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以冷峻⼯业质感的机械装置为媒介,在反思现代性的脆弱性的同时,探讨当代科技与资本,消费社会中⼈的情感与异化,以及有关算法、人工智能、⽣命体验等问题。

 

张增增

1987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201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多年致力于科技手段与城市三维空间之结合,试图将不可见的哲学和社会逻辑可视化、三维化。努力使得作品尺寸超越小物体,造境取代消极造物,从图像而至现象,由场所到城市,从小范围的有限个人感知抵达无边无尽的空间。在过去十余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美术馆内外的研究,有关新的材料学,空间技术和城市现象。从城市、景观、室内、公共关系各角度展开的跨学科研究。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跨媒介工作室。

 

张振

1993年生于中国辽宁。2020年获得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现实验艺术系)智能科技艺术与设计方向硕士学位,期间公派交换于意大利威尼斯美术学院。2017年获得沈阳音乐学院舞台设计方向学士学位。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皿感科技艺术试验厂+ Z ZHANG Studio主理人。致力于当代艺术与舞台设计的双向跨领域创作,目前创作多为关注艺术与科技、新媒体与舞台设计的更多可能。通过科技生态装置、交互媒体、非线性混合场景与行为、新媒体空间等综合途径研究探讨未来人与多元环境的缠绕关联等思辨话题。现阶段持续以“特定媒介串联”的方式对©艺术与科技下的试验剧场、©未来场系、©控制器景域等研究系列的提出进行创作发声。坚持探索跨界后交叉学科下的双向跨领域创作与研究,以此激活更多关于当代艺术与未来艺术新的概念状况和边界衍生的可能性。近年参与的主要项目有UCCA“燃冉”艺术季(上海,2023);阿那亚金山岭驻留计划(河北,2023);华泰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上海,2023);破冰艺术计划(沈阳,2023);UCCA“燃冉”青年艺术大奖15强(上海,2022);第六届中国雕塑展(武汉,2022);新青年第四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景德镇,2022);数据升维U拟态临场(广州个展,2022);青年100x糖舍驻留计划(桂林,2022);LIGHT IN新媒体艺术大赛(2022)。

 

郑达

跨媒体艺术家,低科技艺术实验室 (Low Tech Art Lab) 创立者,作品获得英国“The 2017 Lumen Prize”互动艺术大奖,“2018 第三届王式廓奖”艺术奖得主。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BC) 艺术系访问学者和韩国首尔 CPI 研究员。艺术工作聚焦于艺术与科学的跨媒体互动艺术,其创作轨迹焦距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交错点的探索和实践,包括互动艺术、AI 艺术 、机器装置、游戏艺术、媒体剧场等。创立的“低科技艺术实验室”专注于当下媒体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基于电子虚拟环境的艺术实验,探索光与运动的交互、机器视觉系统的算法美学,以及可计算媒介的装置艺术的感知系统。


 

131.jpg

Human-Machine Integration

- the Age of Robotic Art

Opening: 13/1/2024

Duration: 13/1/2024 -  17/3/2024

Curator: Zhang Haitao

Artists:

Artist:Chen Zijian, Deng Biwen, Ding Siyu, Gao Feng, He Chenghao / Ma Songtao / Zhan Shuoyu, Hu Sen, Jiang Suxuan / Yu Jiangfan, Leng Peiwen, Li Hang, Li Wei, Lin Wanshan, Liu Chang, Lv Liantao, Niu Yanhan, Qiu Yu, Shen Shaomin / Xu Jinlong,  Su Yongjian / Yin Guang, Tan Ganquan, Tan Tan, Tang keyang, Teng Jiaqi, Top 30, Wang Xuehan / Liu Mingze, Wang Liuwei, Wang Pengcheng, Xu Ge, Xu Yibo, Zhang Haichao / Li Kun, Zhang Kunpeng / Xie Yueting / Duan Xinyue, Zhang Lantao, Zhang Muchen, Zhang Zengzeng, Zhang Zhen, Zheng Da. 

Venue 798CUBE, Creative Square,798 Art District, Chaoyang,Beijing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