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田霏宇:搜索历史记录

田霏宇:搜索历史记录

2012-04-20 10:23:05 来源: There Is No There 作者:田霏宇

 

Philip Tinari is director of the Ullens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in Beijing, and founding editor of LEAP, the international art magazine of contemporary China.

田霏宇是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 也是中国艺术杂志<>的创始编辑.

1) art-ba-ba.com

名字让人想起商务搜索网站阿里巴巴(alibaba), art-ba-ba.com是一个尖锐的艺术网站,它对中国艺术界的贡献,可以和报纸对国家主义相媲美。在推特等社交网络风行的今天,网友上传展览照片,匿名发表尖锐评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这个网站, 不管过去和现在,都是了解中国艺术圈自我解读的重要窗口。

2) ArtStack

我对这个twitter和tumblr混合体网站寄予厚望。 在这网站里,你可以评选作品,把自己喜欢的作品放到首选位置; 也可以将朋友或陌生人作为次选放进下拉“堆”里,这种“堆叠”排列方式,是简单而有力的数字言语行为,它让无需预算的虚拟收藏和自我品位表达瞬间成为可能,这也一直是艺术世界中的一个本质。

3) coldcuthut.blogspot.com

艺术界里一位匿名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博客,内容五花八门, 从怪异的亚文化到他的悲剧般的家庭烦恼,感觉就像南费城的三文治店一样,无所不包。

4) neojaponisme.com

假如你同样对Monocle的日本情结感到厌倦, 请别责怪喜欢他们的人, 你要做的只是看看这个网站,里面有即时的文化潮流评论, 内容细致到你得点击里面30%的链接才能明白。 最近的致意,献给1981年发行的预科生潮流杂志<> ( “I Can Canpus”, 我能上大学的缩写),以及它在日本潮流中的持续变化的地位。

5) fareastbroadway.tumblr.com

纽约艺术家、摄影师Noah Sheldon去年重新回到上海,原因是他妻子建筑师Maggie Peng在那接受了一份工作,他们周游列国的结果日趋明显,是如今摄影困惑(各种同情心)的最佳例子。他放弃了流行取巧的“看那个疯狂的中国人”的角度, 尽管很多中国地区最好摄影师热衷于此, 他着眼荒废郊区的发展,以及年轻自信的办公室女性。他最近的作品是哈萨克斯坦之行。

6) danwei.org

多年来着眼于城市、 媒体、和中国人的变迁后, Jeremy Goldkorn的“单位”去年开始停止了提供极具价值信息的使命,慢慢转型为有偿咨询服务,以及关注中国的公共网络杂志。还好,2003-2011档案仍对好奇者开放,提供过去十年中国媒体爆发的详尽报道。

7) nicomuhly.com

著名作曲家Nico Muhly的过人才智和闲谈风格,让人们乐于浏览他的博客。过去4年里他的职业生涯不断发展, 但是他对合唱乐、烹饪、和北欧语言学的热情从未消退。该博客是Muhly记录新想法和新动向的地方,仿佛也是他通向管弦乐和歌剧世界的便捷之径。

8 ) tablethotels.com

无论出差还是休闲, 没有比这更好的旅行计划工具了,特别是经历了太多的、 不管是给自己还是同事, 酒店预订的灾难之后,我慢慢喜欢上了这个网站提供的选择了。

9) walkerart.org

内容最丰富、最创新的博物馆资讯网站,去年底重新发布后, Walkerart.org从预测型转为策展型对话。 这是颇具风险的变动,但理应能获得成功。

10) weibo.com

每个社会都有它应得的社交网络,“中国推特”微博尽管有所限制, 却具备了几样它的年长的、自由世界里的表兄所不具备的——结合了照片和视频、 一连串的回复评论、范围更广的浏览者覆盖程度,140字甚至可以写成小散文了。近2年来建立的公共语境,在完全搅乱了旧有信息节奏的同时, 也影响到了艺术界。要是画廊助手不再把连串地念叨当作新闻稿来吸引眼球, 那该多好啊。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