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坊第五场讨论:一个当地艺术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坊第五场讨论:一个当地艺术空间?

2011-09-17 13:55:48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工作坊第五场讨论:一个当地艺术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编辑部 

8月20日下午2点,在北京798第零空间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暨广西师范大学美术类图书展”展览现场举办。本期主持人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ART IN CHINA》副总编/执行主编董冰峰,邀请独立评论家与策划人,箭厂空间发起人Pauline及艺术家汪建伟先生担任本次活动嘉宾,年鉴主编朱青生及总监滕宇宁也参与了讨论。大家共同围绕着“一个当代艺术空间?”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带着问号的工作坊题目,本身就代表着讨论者们对“当代艺术空间”的疑问。讨论中,董冰峰、汪建伟也不断提及“迟疑”对于当代艺术的意义,Pauline则用自身工作的经历说明了“坚持做一种目标不清晰的东西”的重要性。带着这种迟疑的坚持,三位专家共同探讨了目前国内独立空间的生存情况、替代性空间与美术馆间的关系、艺术家如何看待空间如何与之合作等现实问题,也对当代艺术、空间的概念及发展趋势做了深入追究。

在全球市场激发了大量的文化生产,体制内的官方美术馆对当代艺术不断进行的的“合法化”建制的背景下,用独立的艺术空间来“讨论”(包括研究、策展与展览展示等具体的工作)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是什么?带着这个疑问,专家们开始分析独立空间的生存现状。在当下中国,长期处在不稳定生存状况的民营艺术机构或被美术馆的建制“规训”,或选择商业机制下的自我循环,多缺乏必需的扶持机制和专业运行机制,难以成为具有长期目标的非赢利艺术机构。虽然大环境并不乐观,但国内的独立艺术空间和替代空间仍在此起彼伏地大量兴起,且强调自我组织和批判机制,成为当前中国当代艺术最为灵活和关键的实践形态之一。

Pauline 介绍了她发起的箭厂空间3年来的运营情况,提出了空间的机制确实存有不太健全的地方,但管理者目前无意作出重大改变,因为这些问题对于空间的活动暂无影响。她用箭厂空间3年来受到艺术界人士、箭厂胡同居民等各方面关注的变化及展览与观众的互动案例,表明了替代性空间对于观众的意义和影响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并不可一概而论。反过来,空间的展示与观众的反应也会对艺术形成反问,使艺术家进行自我反省和推进。

谈及艺术空间作为知识生产和艺术发展的不同维度,董冰峰提出“当代艺术空间”可以承载的不仅有架上绘画、装置、影像等形态,也应该可以承载文学的、戏剧的、电影形态。Pauline辨析了“place”和“space”的词义,提出place是指有特定历史社会意义的地点,而space可以指建筑,也可指抽象无形的物质 ,从而指出艺术空间可以存在不同维度的生产。汪建伟将这种维度从物理层面推向了精神层面。他提出:“在任何一个地方通过临时性的组织建立起来的一个可以呈现作品,有通讯、公共联络的时间,产生人的思维碰撞,这就是一个空间。”同时,作为活跃的艺术家,汪建伟还从自身工作的角度猛烈质疑了“当代艺术”,也提出了对“空间”价值缺失的抨击。他提出,现在艺术界最普遍的问题是 “当代艺术空间”为“不确定”是艺术提供的展示、发展空间不够!如果艺术空间的建制本身不具有对艺术价值的判断力,因此它判断作品的标准便简化为市场标准,即使有时为一些年轻艺术家提供展示机会,其展示的东西也多是因为“作者年轻”而非“艺术年轻”。

谈及当代艺术空间,几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空间中除了机构、艺术家之外的第三方,观众。他们提出当代艺术无须避讳观众的不懂,但要分清楚这种‘不懂’状态的意义。美术馆之外的替代性空间不应该是一个强迫毫无准备、偶然遭遇的观众接受当代艺术的地方,而应该是可以让有意来关注当代艺术,但在遭遇的瞬间引发迷茫、触动的观众可以思考、逐渐理解当代艺术的地方。

当代艺术空间是近年来艺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次谈话中业界人士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充分探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正是本次工作坊的基本理念——借由“《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举行的契机,依托《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及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数据库的强大资料支持,针对当代艺术过去一年来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和问题做一个鲜明和集中的呈示,并邀请艺术家、批评家来关注和讨论这些问题,形成可供后来者参考的学术资料。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