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八十年代上海先锋艺术

八十年代上海先锋艺术

2010-11-23 10:51:34 来源: 中国艺志 作者:赵川

 《1988最后的晚餐》现场 

1949年以后,上海作为最早引入西方艺术的中国城市之一,现代主义美术研究的文脉尽管未断,但有规模的艺术实践是终结了。这方面的民间探索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以后,先在非官方的展览活动中出现。这时,这些艺术家们较当年的林风眠、刘海粟或吴大羽,已是另一代新人了。到八十年代中期,一批观念新颖,感情充沛,充满理想的艺术家涌现出来,他们的活动在“八五美术新潮”运动中达到高潮,完成了当代艺术在上海的初创和崛起。

1983“十人画展”

八十年代这些艺术家经历的变迁,是幻想和现实,以及阻力如何在激情和勇气中被溶解。先锋艺术的历程,精准地反映了时代的人文理想是怎样通过努力,以艺术的名义,为艺术的目的,在社会的曲折中获得实践。八十年代是中国人追求个性理想的起点,先锋艺术更是走在前列。

1979年初在上海黄浦区少年宫展出的《十二人画展》,是全国范围里早于《星星美展》,第一个民间自组、具有现代色彩的画展。评论家朱朴在当年的《美术》杂志上写道:“……他们文责自负,没有经过任何方面的评审;展览厅中央悬挂作品的屏风,设计成X形式样,展厅里还放音乐,这些都让人感到新鲜。”

1983年9月在复旦大学的《八三年阶段,绘画实验展》,后来被称之为“十人画展”,由李山、俞晓夫、建君、戴恒扬、王邦雄、冷宏、周加华、高进、查国均和方昉参展,遭遇却没有这样幸运。该展被复旦校方封了一天,还在《解放日报》上受到上海美术家协会黄可撰文批评,并在年底的反精神污染运动中被点名。展出的多数作品,画面抽象,还有些用了非传统绘画材料,比如石子、碎玻璃等。在这前后被封的画展,还包括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附中学生的展览。

当时的艺术探索,与80年代初期前后的启蒙和求知氛围紧密关联。出于对社会进步的向往,对科学的信赖,艺术家基本上满怀善意,开始追求自由和有灵性的艺术境界。这与八十年代中后期,一些挑战色彩浓烈的展览很不同。这一时期带现代派色彩的绘画,不少是承接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对西方早期现代主义的研究,力图摆脱五十年代以后长期苏联写实模式独统的陈臼,摸索新的创作题材,和讲求个性化的表达趣味。

1985年3月一个纯抽象的《现代绘画──六人联展》,又在复旦大学展出。举办展览的是余友涵和他的学生丁乙、冯良鸿、秦一峰、汪谷青和艾得无。“现代绘画”这个概念第一次被完整地强调出来。他们的不少创作,将西方抽象绘画,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些部分连接起来,这与当时社会上追求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制衡,有着明显关联。

同年6月,云南和上海艺术家在上海静安区文化馆联合展出《新具像画展》。参展艺术家是毛旭辉、张隆、张晓刚、潘德海、侯文怡和徐侃。这些人后来又在南京昆明等地做过几次不同展出,巡回展览的方式使得他们在85美术新潮时期颇具影响。第二年1月上海徐汇区文化馆展出杨晖、龚建庆、邹世龙和王小君的《四人版画展》。他们几乎抽象的木刻,与其说是刻出来,倒不如说是在木板上冲刺而成。

余友涵八十年代早期作品 

“野”曾是上海画图圈子里一个特殊词汇,多指粗放、个性化和不受拘束的画法,有时也指艺术家的行为或性格。当时这种探索性的社会展出,既没有功利的成功范例,还要抵御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投身其中需要顽强性格。不少艺术家是些接触了西方现代艺术,个性强烈的“狂野”之徒。在他们的创作中,明显感觉到压力和沉重,画面不时充满了企图突破的骚动不安的激情。他们冀希望于用作品的震撼力来激励社会,也获得个人精神上的自由。《新具像画展》和《四人版画展》中,就不乏这种充满对抗的“野”的张力。

另外,1985年夏天时,参加过《星星美展》的严力来上海做了《严力画展》。1986年李山、建君和孔柏基等六人办了《画展I》,之后还有陈箴的《陈箴画展》,万俊彦和祝昌言的《非具像画展》,王沙城的《九天画展》等。这一时期西方的现代艺术、哲学和文学,以及中国的传统哲学等,都成为当时先锋艺术探索的主要精神源泉。民间性的、独立的展览方式日益获得社会和官方通融。

1986年5月,王子卫、金昂、陈丙和李学峰在上海徐汇区文化馆的《黑白黑》画展,用更为纯净和极端的视觉语言,挑战传统的“绘画”,进一步探讨艺术观念的现代性。一个月后汤光明、杨旭、牛宏华、周铁海和赵川等,又在复旦大学办了名为《创造行动》的展出。他们作品中有行为表演的照片记录,有现成品搭制的作品。但该展一天后即遭封展。

1986年下旬的两次重要展出,将上海八十年代的先锋艺术探讨,推向狂欢盛宴式的高潮。11月予森、李山、余友涵、王子卫、金昂、秦一峰、丁乙、张国梁、萧海春、吴国明、吴晨荣、李晨、孙晋华、胡家康、蒋权和孙景波,在上海徐汇区文化馆举办《凹凸展》。整个展出并没有整体风格方向,以极个性化的方式,表达了对现代环境的困惑、嘲讽和挑战。

1986“黑白黑凹凸展”海报 

《M观念艺术表演展》12月在虹口区第二工人文化宫进行,创造了80年代上海先锋艺术实践中最激进的行为场面。艺术家是杨晖、宋海东、李祖明、龚建庆、申凡、汤光明、杨旭、周铁海、汪谷清、翁立平、付跃慧、秦一峰、杨冬白、胡曰龙和赵川。到场观众两百多人。十几位艺术家每人以行为或近似默剧的方式呈现作品。一个小时的活动,以杨旭自虐式的赤裸全身,被以七星针敲打得狂跳,直至背部鲜血直流的行为表演达到高潮。

这几次展出,可以看成是上海先锋艺术从现代派式的绘画探索,进一步推向观念化的当代艺术的起步。这些艺术家在西方现代艺术在上海艺术圈滥觞之后,想进一步探索边缘,寻求更彻底的现代性。这时社会对充满个性活力的艺术实验表现得相当宽松,不少展览还前所未有地获得媒体正面报导。另外,艺术家也开始学会利用形式或观念上的激进和极端,来提高冲击力,面对社会和其他艺术家,斗狠和想要一鸣惊人的倾向也明显起来。这一局面在随之而来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结束。

八十年代中国知识份子有国家理想,对社会怀有很强责任感。当时启蒙运动的提法,本身就隐含了自上而下的意味。这些也直接投射到艺术上。加之民间资源及渠道缺乏,不少艺术家创作展览艰难,也使不少有识之士希望进入主流, 利用主流机构的话语权,在更大层面上推动“八五”发展起的美术新潮运动。方增先挂帅上海美术馆,热衷现代派的艺术家进入美术馆工作,新馆落成,都使促进了这些愿望的实现。新生的艺术群中,很多人以前都不会奢望,他们远离正统的创作,能如此快地登堂入室在国家美术馆展出。八十年代晚期,“民间”被压缩,却转眼有了“官方”的气派。同时,受到“新权威”和“新官方”想法的侵蚀,原先创作中的激进锋芒和草根思想大大削减。自1986年起,上海美术馆先后举办了《首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上海美术馆新馆落成展》和《今日艺术展》等。

 1986表演艺术展现场

1988年12月李山、王景国、孙良、周长江、宋海东、萧小兰、吴亮、栗宪庭、予森、杨展业和裴晶,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最后的晚餐──第二届凹凸展》,这也是作为前往北京参加已在策划中的《中国现代艺术展》的热身展。艺术家们在美术馆底楼,用毛竹和麻布搭建起的一个33米长的甬道,通向一张长桌,桌上散放了可乐和吃食。十一位艺术家戴头套,身着特制衣袍,鱼贯而入坐在长桌边。这个带表演性的展出,开幕当晚二十分钟后被以消防安全理由通知停展。这是开幕也是闭幕。

《最后的晚餐》并非八十年最有创造力的作品,但包容了80年代先锋艺术的基本要素,比如对重大哲学命题的热衷,对宗教精神的崇尚,从西方寻找现代性的源头,社会批评精神和信赖集体行动的力量等;也反映出这些艺术家面对社会,越来越成熟的操控能力,以及希望取彼代之,主导话语权力的愿望。《最后的晚餐》以它的名字,完成了对八十年代上海当代艺术初创和崛起的结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