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2016-08-24 13:41:18 来源: 芳草地艺术 作者:

▲研讨会嘉宾席

▲研讨会现场

2016年7月15日下午4点,《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研讨会在侨福芳草地当代美术馆顺利举办。研讨会由同名展览策展人、法国圣艾蒂安当代美术馆的馆长罗兰·艾格(Lorand Hegyi)先生主持,艾格先生是国际艺术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同时他还是世界各地多个权威艺术委员会和艺术机构的成员。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嘉宾有来自中国的三位学者:王端廷教授、邵亦杨教授、张敢教授,还有来自意大利的参展艺术家贾尼·德西先生(Gianni Dessi)、乌戈·吉莱塔先生(Ugo Giletta)、吉赛普·戛洛先生(Giuseppe Gallo)和玛丽娜•帕里斯女士(Marina Paris)。
 
本次研讨会讨论了两个主题:历史的敏感性与创作场所;对当代艺术叙事的重新思考。在研讨会上,罗兰·艾格先生与中国的艺术爱好者分享了意大利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即从贫穷艺术到超前卫艺术、新罗马派以及年轻一代的当代艺术发展历程。接下来,中意两国学者、艺术家围绕研讨会主题讨论了这段时期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艺术潮流。 

贾尼·德西认为上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使用了太多的形式主义从而失去了现实性,所以当时面对的问题就是要重新找到一些简单的材料,比如说一些图案或者是一些绘画;吉赛普·戛洛也认为自己所做的是像杀手一样的工作,同样也可以变成一个被谋杀的对象,这样就是让艺术方式不再封闭一个思想,让年轻人有可以去工作的希望;玛丽娜·帕里斯说到,意大利新一代的艺术家需要面对大量的移民现象,这些移民营造了新的空间,新的居住场所,全球化移民潮的特点非常重要;另一位来自意大利北部的艺术家乌戈·吉莱塔认为自己一直处于边缘的状态,但是他也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学者王端廷、邵亦杨、张敢分别从自己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出发,探讨了对意大利当代艺术发展的感受和分析,并结合中国当代艺术和意大利当代艺术之间的发展交流与碰撞分别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敢教授认为“美的颠覆”(“CHALLENGING BEAUTY”)是中文的概念,这种“挑战”(Challenging)实际上是在拓展“美”(Beauty)的范畴,美的概念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中国艺术家要学习的就是如何面对传统,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里,怎么表现艺术传统,如何和这个时代结合的更加紧密,是给中国艺术家有所启示的一点。  
 
谈到对意大利当代艺术的看法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端廷教授总结到贫穷艺术把反艺术变成了艺术,这是贫穷艺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对艺术史的贡献。在贫穷艺术之后出现了超前卫艺术,超前卫艺术实际上是国际新表现主义的意大利版本,它让艺术又重新回到了具像。他认为中国的学术界之前并没有关注到意大利50后这一代艺术家,是一个缺失的环节,而他这次很高兴看到《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展中50后这一代代表艺术家的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教授则认为意大利和中国有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有很深厚的文化传统,并且都面临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问题。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