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大史记 > 文献档案 > 2006 艺术世界事件汇集

2006 艺术世界事件汇集

2008-05-13 15:57:23 来源: 艺术档案网 作者:artda

上海艺博会创历史之最
第九届上海艺博会11月16日-21日举行。展位面积达22000平方米,比去年增加30%,为历届之最。305个画廊和艺术家参展。本届艺博会的主题耐人寻味:投资艺术,理财新宠。体现了主办方在行业推动之外,对普通投资者的期待。
今年异常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为上海艺博会的招商提供了充分的保障,展位预订出现空前的火爆场面。但也有专家认为其“门槛”依然偏低,“艺博会的主体应该是画廊等艺术机构,而大量艺术家个人或工作室的出现给人的感觉是没有经过太多筛选,也不够规范。”
与以往的混合展出相比,此次艺博会对参展对象进行了分类。位于世贸商城四楼的一馆展厅是相对专业的画廊专区,海外画廊占这个区面积的一半。法国弗士登堡画廊去年艺博会上携来的达利塑像受到热捧,150幅版画和十几幅专门为达利拍摄的照片是他们这次上海之行的“装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画廊的主人与达利有着30多年的交情,保存有200多件达利版画的铜版模,并专门给达利拍了600多张照片,此次带来的这些作品都是首次在国内露面。德国的阿尔恩特&帕特纳画廊则是首次参加艺博会的国际高端画廊,除了查尔斯·赛迪森的电子媒体作品《上帝与世界玩骰子》和托马斯·赫斯科恩今年的纸本拼贴作品《抗菌系列》等当代作品外,位于其展位门口的一件小幅塞尚画作价格在70万欧元;除程昕东画廊带来的阿曼作品《新女神》之外,台湾现代画廊作为亚洲专门代理阿曼作品的机构则把阿曼在今年10月去世前专门为上海艺博会创作的《胜利女神的诗篇》和《希望乐章》两件大型雕塑放在展位入口处。“每年艺博会我们都会从阿曼那里拿新的作品来,但今年大师去世了,一方面作品的价格会上升,另外也不会再有新作了,所以明年来不来或带不带阿曼作品来都很难说。”现代画廊的周慧丽告诉记者,这两件大师最后的作品估价都在300万元以上,但只是展示,暂时不打算出售。


以近100幅作品回首中国美术40年
“研究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历史,就是研究近40年的中国美术史。”曾任上海油雕创作室(上海油雕院前身)副主任、浙江美院院长的油画家肖锋这样评价他的“母院”。今日,为期一周的“四十年———上海油画雕塑院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开幕。从各地征集而来的近100件油画雕塑作品,均是上海油雕院三代艺术家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展览不仅是对该院建院至今艺术追求的一次成果回顾,也是对中国油画雕塑界40年来风雨历程的一种历史见证。上海油雕院40年来人才辈出,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涌现过吴大羽、张充仁、周碧初、俞云阶这些在海内外享有声誉、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前辈艺术家,以及陈逸飞、邱瑞敏、周长江、俞晓夫等在当代中国颇有影响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将出现在这次回顾展中。
在这次展出的58幅油画作品中,很多都是多年没有露面的,其中不少早期作品一直封存在油雕院的库房里。例如,曾经培育过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的艺坛巨匠吴大羽,其作品一直在内地所藏甚少,此次的两幅作品《公园的早晨》和《红花》展示了他在文革刚结束后的艺术探索。而周碧初的《古城水乡》和《北海公园》更是1960年代初的作品。据悉,由于不少作品年代久远,出现了画布发黄龟裂甚至产生了老化剥落的现象,经油雕院专家修复后才得以展出。
在布展现场,陈逸飞的几幅早期作品很是引人注目,其中,创作于1970年代中期的《红旗》和《南来北往》是其成名之作,尺幅巨大,充满了时代烙印和英雄主义色彩,与他后期的“水乡”、“仕女”有着鲜明的风格反差。而他与魏景山合作的《占领总统府》(又名《蒋家王朝的颠覆》)更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可惜由于原作被国家军事博物馆收藏,此次只能以印刷品替代。
据了解,为尽可能征集散落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原作,展览的策划自去年就已开始。除了油画作品,41件雕塑作品中也不乏珍品,其间包括油雕院第一代雕塑大师张充仁的《陶冷月肖像》和《恋爱与责任》这样难得一见的藏品。

“倒卖”艺术之后……
2005年10月29日,平凡不能再平凡的日子。郑州一家快要被人遗忘的老派大型零售商场,一个上午仓促地完成三个异乎寻常动作:安塞腰鼓、悬浮彩带剪彩、行为艺术。
那题为《商业》“非师而为”的典礼作品,不仅偏偏冠了行为艺术的雅号,而且还偏偏被商家买了单。
被买单没什么不好,尤其是艺术,艺术之中的行为艺术,倘若商业了,卖得一塌糊涂好得受不了,那艺术便真的有了大众缘,怪模怪样行为、装置、观念艺术便不复是一小撮艺术家精神自慰的符号了。那天郑州二七路上进行的仪式,确实招惹来了一片看客,那不算东西不好归类的《商业》,现场好像也看客一片。
毕竟他们借用了艺术的名义,于是自谦说“那一借”,是非艺术家的一次艺术“倒卖”。姑且不说那一借,是否会让圈内人批语一句“无知者无畏”并逗来一阵浅笑,先来看看《商业》都是些什么玩意构成:6个浑身涂彩的活人,5个书写消费关键词的玻璃钢模特,外加老式缝纫机、电视机、加重自行车、暖水瓶等,须要标注的是那些具有表征时代特征的列宁装、毛式服、绿军装,全是四处寻觅到旧物老件。
关于《商业》的式样,好似行为和装置艺术的混合。其实它只是符号,一种观念诉求的空间物质展示,至于是什么归类不重要,尤其创意者本身先前并无艺术家的名号,故全然没有沽名之累,没有为纯粹艺术寻死觅活的潜动因。可能他们不乏视野不乏知道,一直以来念念不忘借用外来的文化涂染这方黄水厚土的底色,于是这座中部省会都市有了间歇式的引入芭蕾、摇滚、踢踏舞和大型歌舞晚会,先锋艺术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两只老虎,跑得快,一只没有脑袋,一只没有尾巴”的行为怪异儿歌的精神意境的翻版和契合,他们知道艺术不独优雅,还可以造成事件新闻。
恰恰是新闻性这一点,说服商家为艺术买单,不然大可不必破费玩一场形式主义的把戏,商家尤其不必为行为艺术破费。那些方案实施者原本也没有皈依艺术,也大可无须诚惶诚恐地吃别人的剩面包渣。(高毛)

中国卡通原创力不强 最佳知名度18%
早报讯 上海财经大学品牌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国内“动漫拼装玩具”市场调查报告。该调查显示,国内玩具生产厂商由于卡通形象原创力不强,在“动漫拼装玩具”知名度调查中败给国外品牌,入围品牌的最佳知名度仅为18%。这项调查参与者的范围涉及全国10个城市。
动漫拼装玩具是指根据动漫形象制作,消费者需要自己动手拼装完成的玩具。我国目前每年销售额达100亿元,占玩具市场销售总额的33%,而且有随着动漫产业发展逐年递增的趋势。
在此次调查中,列动漫拼装玩具品牌知名度前三名的品牌依次为圣斗士星矢,GUNDAM(敢达)和MACROSS(超时空要塞),第一名的产品知名度高达75%。国内仅有一个品牌进入知名度前10名,但知名度只有18%。
调查还对动漫拼装玩具生产商的知名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ANDAI(万代)、TOMY和广东奥迪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的知名度居前三名。万代和TOMMY是日本知名的动漫玩具生产厂商,他们拥有著名动漫或卡通形象如奥特曼、阿童木、机器猫等,国内厂商奥迪的知名度为41%,产品主要以为国外知名动漫品牌代工为主。
专家认为,中国是世界主要的玩具生产及出口基地,每年玩具出口额约50亿美元。但这一调查再次表明,目前国内动漫玩具生产企业由于缺乏知名卡通形象的支持,只能为外国企业代工,如何催生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卡通形象,以原创力取胜于国际国内动漫市场已成为中国玩具生产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发布
《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首发式在京举行,建筑师矶崎新、张永和、马清运、王澍、艾未未等分别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同时,十多位建筑师和建筑学者,针对“中国建筑设计和城市化现象”进行了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艺术研究所主编的《2004中国建筑艺术年鉴》记录了2003年到2004年度建造的公共建筑、住宅、室内设计、园林、城市雕塑、城市环境艺术等。同时张永和设计的河北教育出版社综合楼、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园山北一期工程、马清运设计的曲水园边园、矶崎新设计的中央美术学院现代美术馆方案以及艾未未等设计的泰禾九个盒子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贵州省黎平县天府洞侗族重点民族村寨保护区、陕西省佳县木头峪村古民居保护村、四川省武胜县宝箴塞项目则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古村落与传统民居保护奖”。

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开幕
2005上海国际城市雕塑双年展昨日在徐家汇公园开幕,许多新人在丝丝寒风中以雕塑为背景拍摄婚纱照。此届城市雕塑双年展是首次在上海举办的大规模城市雕塑艺术展览,主办方试图提供一次大型公共艺术的集中展示。但目前城市雕塑屡遭盗窃毁坏,此次参展的艺术品均归属于艺术家个人或某些机构,最终它们是否能全身而退已成为一个建立在公众素质前提上的“悬念”。
徐家汇公园绿地上共展出了35件大型城市雕塑,80%来自海外,其中包括著名大师阿曼的遗作《和谐交响》与《图腾》、受诸多媒体关注的《中国之翔》、定居美国的上海艺术家张健君和芭芭拉·爱德斯坦合作的《梦之树》等。
目前大多城市雕塑虽然在形式上体现为公民共享,然而无论从委托创作过程,还是艺术品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关系,都更多的是规划者趣味的直接体现,或者就是以一种放大形式的架上雕塑出现,仅代表了艺术家个人的喜好,甚至有了“菜雕”一说。
次城市雕塑双年展的展出场地是开放式的,参展作品中不乏阿曼等价值连城的作品。而从1980年代起,媒体几乎每年都有关于上海城雕被破坏的报道,比如广中公园内的《滥竽充数》和《闻鸡起舞》雕塑中的笙和宝剑都不见了,淮海路的《打电话的少女》也被盗窃。那些铜制的城市雕塑成为主要失窃对象,通常会被分割并以斤两计算卖到废品回收站。

1亿美元改建林肯中心爱丽丝·杜莉厅
沿纽约市百老汇西65号大街徜徉,人们将不会忘记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杜莉厅(Alice Tally Hall),这个建筑物的厚重令人难忘,却毫无魅力可言。这个角落很少能够让人驻足——只有纽约电影节期间才到处是人。纽约林肯中心在揭晓了以高度实验性著称的夫妻档迪勒与史柯菲迪欧公司(Dillerand Scofidio,最近又加入另一位合伙人伦佛Renfro)设计的一期重建方案后,前不久,Diller Scofidio + Renfro公司又确定了杜莉厅的改建方案,整个建筑改建后将从原先的5万平方英尺扩建到近8万平方英尺,耗资1亿美元。
在设计中,杜莉厅将披上完全不一样的外衣,它将是全透明的,由三层全玻璃的大厅加上天篷外框,站在街上和广场上就能看到著名的朱丽叶特舞蹈学校扩建区内的排练厅,设计者之一伊丽莎白·迪勒(Elizabeth Diller)说:“为什么林肯艺术中心的其他主要场馆都有巨大的展示厅,而杜莉几乎看不见?”
在户外的正面看台,人们可以交谈,也可以在较低处发布演出消息。听众席的墙壁从外面看是半透明的,木质的薄板外包裹着树脂,灯光将透过镶嵌板创造一个梦幻般的戏剧发源地。除了杜莉厅之外,林肯中心的整个改建方案充满了未来派的气息,包括改造当地的街景、公共空间和文化设施,整个工程耗资为3.25亿美元。改造后,大街上将竖立起一座透明的建筑立面,配备先进的照明设备;大街三条车道将缩减为两条,通向地下停车场的通道将挪走。工程预计在2006年夏天开始,2008年完成。届时,位于曼哈顿的西65号大街,将成为一条新的“艺术街"。(淼森)

91.5万人走进威尼斯双年展
当地时间11月5日,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顺利闭幕,在5个多月的展期内,这一巨大展览为意大利威尼斯市带来了91.5万名参观者,其中,26.5万人参观了国际展厅,37万人参观了40个参展国家馆,28万名参观者进入了城市周围的31个外围展。
展览也吸引了数万名学生前往参观,显示艺术的影响力正逐渐往低年龄层的“第二梯队”中发展。此外,还有一万多人选择了打折的家庭套票,显示了家庭对于艺术的巨大需求等同于具有教育性质的学校。双年展吸引了4662位记者进行采访,其中3062名来自意大利之外的57个国家。


“纽约最高的楼不及云南最矮的山”
近日,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个名为“来自云南的声音”摄影展在美引起了广泛关注,展出的45幅作品选自250多位来自中国云南省北部60个村庄的村民摄影,这些村民生平第一次举起了相机把镜头对准山间的羊群,卡瓦格博山的早晨,用他们的眼睛来重新观察、审视、欣赏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乡村环境。
本周,三位“村民摄影师”代表到达纽约。纽约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村民阿南朱说:“这里,哪怕最高的那幢楼,也不如我们那里最矮的山高。”
“参展的这些照片较完整直观地反映了当地传统和地貌。”策展人、亚洲文化保护顾问安·麦克布赖德·诺顿(Ann Mc Bride Norton)说,“展览让人听到了来自云南北部的声音。”
为了云南的这个项目,一家知名摄影器材公司捐赠了多架定焦傻瓜相机。参与项目的专家认为,教会当地村民如何使用相机比告诉他们怎么拍出好照片更重要。
村民摄影师代表之一的阿南朱在一幅山景图中写道:“同样的地点,冰河在收缩而湖却在长大,像孩子的成长,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他在云南雨崩的家里展示照片时,长辈们还会告诉孩子们照片上山谷的神圣含义———卡瓦格博山是战争之神汇聚的地方。
刚入门的“乡村摄影师”显示出了极强的观察力和摄影天赋,28岁的洪正勇(Hong Zhengyong)一张照片描绘了金黄色的田野中,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在杀鸡。洪的许多照片主人公都是他的父亲,其父作为最后几个会说彝语的人之一,也会表演送神仪式和动物祭祀仪式。“我担心那些古老传统将会永远消失。”他在纽约对记者说,这样做,是及时地将这些古老仪式用文件的形式记录保留下来。他的父亲已在最近亡故。照片记录了美丽的风景也记录下了风景中的人,阿南朱说,在自己的照片中看到家乡景色之前,他们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周围的美丽。一些照片则记录了艰难的生活———大雪中,一位藏族妇女正在给牦牛挤奶,图片说明上写着:“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为了牛奶,我们必须外出。”
装置地景艺术安家英国养鹿场
英国韦柯菲尔德附近的一个废弃养鹿场,将成为装置地景艺术作品《天空空》(SkySpace)的永久安置点,该作品是第一个由英国国家艺术收藏基金出资80万英镑购买的当代艺术作品。《天空空》由从事光与空间艺术创作的知名地景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创作。
特瑞尔在美国内华达山区买下马里恩(Marrian)和日落两座火山。他从1970年开始火山计划,以每亩低于6美元的价钱买下土地,成为牧场主人兼“火山美术馆”馆长,先挖出1200平方英尺的泥土,形成854英尺的隧道,然后在入口处拉高150英尺,延伸进入的第一个空间是拥有圆形屋顶的圆形房间,称为“东边出口”,另一个不同的隧道入口有着向天空开放的屋顶,与黑暗的洞成对比,隧道入口的建筑物称之为《天空空》(SkySpace)。

希特勒画作拍出超低价
阿道夫·希特勒绘于1924年的画作《邮递员》(Postman)本周在英国康沃尔拍出了5200英镑。作为一件艺术品,这带着些讽刺肖像画技法的作品是阿道夫·希特勒年轻时游荡于慕尼黑无所事事时的消磨时光之作。
英国康沃尔郡的杰弗里斯拍卖行拍卖师伊恩·莫里斯(IanMorris)主持了该场拍卖,他认为:“这幅画价格合理,并没有引起广泛兴趣。目前有一群收藏家疯狂追逐纳粹德国的任何东西——奖章、短剑、帽子——但为数甚少,真正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也许是一些经历过战争的人。”
该画只有两个匿名收藏者参与竞价:一个是伦敦的收藏家,出价5000英镑,然后,当地的一个买家出价将其击败。
这幅画由50岁的船厂主麦克·帕默(MikePalmer)提供,很久以前,帕默就开始热衷于收藏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亲笔签名,尤其是与纳粹人物有关的藏品。“收藏的原因有感情因素的作用,可能因为我是战后出生的一代人,反感没有如此强烈。”他说,“我也极其憎恶希特勒的所作所为,但我喜欢全面地看待人,希特勒喜欢动物,是个素食主义者。人性因为有其复杂的一面才如此迷人。”谈及希特勒的艺术创作,他又有些含糊其辞:“希特勒是个颓废的画家,算不上一个艺术家。”把这件作品送到拍卖行是去年帕默拜访奥斯威辛以后的决定,“我的生命在那次经历后改变了,深深的罪恶感使我下决心卖掉所有关于希特勒的东西。”

“影响力100"达明·赫斯特称王
毋庸置疑,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家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是国际当代艺术界中“最强有力”的人物,为之倾倒的不仅仅是美国巨富、艺术经纪人及一些美术馆负责人,今年在欧洲艺术界享有较高威望的英国《艺术观察》杂志所列的“影响力100”排名,即100位最有影响力的艺术人物排名,达明·赫斯特从2003年入榜时的第49位,跃居榜首。这是从2002年起,第一次由英国艺术家占据该排行榜的榜首位置。
今年的百强榜上未见华人踪迹,华裔艺术家蔡国强曾在2003年的“影响力100”榜单中位列第92,香港汉雅轩画廊老板、著名策展人张颂仁是2004年惟一入榜的华人。
赫斯特被评论普遍认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对于博物馆负责人、收藏家和艺术商人都是如此,因为他所拥有的巨大财富、艺术影响力、文化突破性,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现当代艺术家中家喻户晓的人物”。2004年,达明·赫斯特的作品在拍卖行中屡创纪录,伦敦的药房餐厅拍出1100万英镑,其现实主义照片展尽管在纽约盖高山艺廊(Gagosian Gallery)饱受批评,但也卖得异常红火。
他雇佣50个人运作4个影像工作室,现在正计划开设一个当代艺术画廊。“实际上,他带动的是整个艺术产业。”艺术社会学家、“影响力100"排行榜顾问莎拉·桑顿(SarahThorn-ton)说,“在艺术领域中他绝非一个过客,开创的领域无法令人忘怀,在这个领域内他的影响力超越了艺术的界限。今年,泰特现代美术馆门市商店里,卖得最好的是以赫斯特著名的斑点画为基础制作的污点徽章,居然卖掉了2万件。”
达明·赫斯特的惠泽还不仅仅是艺术领域,甚至他的牙医也曾经挤上2003年的榜单,排名第100位。(淼森)

  

在白立方中缅怀街头
艺术史上很少提及的一件事是,无论古典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包括我们熟知的印象后印象达达立体未来的代表人物,无一不是男性白种人。打破这种垄断的第一人,是巴斯奎特。只此一点,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就要比同被称为“涂鸦双煞”的基思·哈林要高出那么一点点。让·米歇尔·巴斯奎特,1960年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是真正在纽约成长的自学成才的画家。巴斯奎特的父亲具有海地血统,母亲则具有波多黎各血统。巴斯奎特在高中毕业前一年肄业,并在20岁那年开始了他职业画家的生涯。最开始他只是在街头出售他手绘的T恤衫、拼贴画以及素描,曾是一个松散的街头涂鸦艺术家群体中的一员——这是巴斯奎特成名之后正史的形容,在当年的纽约人眼中,与其说那是一个艺术家群体倒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街头帮派。巴斯奎特一生充满着这种街头特色,哪怕是成名之后也是如此,他的死因就是最好的证明——1988年,巴斯奎特死于吸毒过量。
巴斯奎特死前已经是一名非常成功的职业艺术家了。1982年一年,他就举办了六次个展,创作了两百多幅绘画作品,成为表现主义绘画复兴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在由那些著名的艺术家如马蒂斯和毕加索所建立起来的传统中,巴斯奎特是最后几位仍然在此传统中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之一。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将于2月18日到4月10日举办《巴斯奎特纸本回顾展》,展出超过70件巴斯奎特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之前曾进行了全球巡展。巴斯奎特生前曾希望自己的艺术能够使公众产生共鸣,他成名并且死去之后,这种共鸣已无法在他衷爱的街头实现。

城市的密度与质量
在文化发展和城市化的问题中,艺术家担当了观察者、研究者和创新者的角色。1918艺术空间于2月18日到3月20日举办名为《密度—质量》的艺术展,参展艺术家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现代“高密度”式综合环境的理解和反思。
生活在中国香港的德国籍摄影艺术家迈克尔·伍尔夫(Michael Wolf)长期关注“高密度”模式下的城市生态,以冷峻诙谐的表现手法,严肃地述说着一个个当代黑色幽默。艺术家试图在纷繁的现象中捕捉到除了美学结构和形式之外的价值和意义的线索。分别来自荷兰、比利时、新加坡的Vencent、Wendy、Klm、建筑设计组合INK,他们的作品是对1918艺术空间的整体室内设计,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疏与密、内与外、上与下的空间关系。形式简单质朴,提供的空间体验却相当丰富,无疑这也是一种不仅仅止于美学意义的暗示。中国青年艺术家乐有训和韦炜华,借助对电脑技术的把握,创作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图景。

皮肤和风筝
上海比翼艺术中心艺术家居住项目将于2月24日到3月10日推出参加此项目的两位艺术家Johannes Zits和Ed Pien的个人成果展。
在Johannes Zits的艺术实践中,他致力于拼贴的探索,力图将拼贴的传统范畴拓展至多种形式的融合,试图揭露并颠覆流行文化给予我们潜移默化的规范。在即将举办的展览中,Zits 将展示一系列拼贴和录像作品,均为他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为期2个月的艺术家居住项目中创作的。作为此次居住计划的总结,Zits将进行2个现场的行为表演,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将融合音乐、身体艺术以及电视“真人秀”等元素。在2月24日开幕式当晚,Zits将通过行为表演创作一系列三联身体拼贴自画像,并以摄像机同步拍摄。当晚表演所得的拼贴,将随同其以前表演作品的录像一起在比翼展示。
Ed Pien的创作的灵感则来自于中国的民俗传说和西方社会现实。Pien的作品源于他对于恐惧和脆弱的兴趣,这正是他那关于鬼魂概念与变形主题的作品计划所探索的。通过他的绘画和装置,Pien试图颠覆日常生活的普遍性,令我们重新思考原来已知的关于差异性的观念。在上海比翼艺术中心为期2个月的居住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计划中,Pien将制作一个大型的风筝,并在2月16日下午两点在上海博物馆后门喷泉旁边的草坪上进行放飞。之后这个行为的记录录像和风筝将在比翼艺术中心进行展出。Pien的作品拓展了传统的绘画观念。风筝使他的作品从二维延伸拓展到了三维,并进入了以时间为基础的新领域,同时也将表演的感觉渗入其中。

12+实验影像回顾展
不知不觉中12+实验影像展览活动举办了整整两年时间。两年前也是这个时节,在冷冷细雨中我们匆匆相聚开始了我们的实验影像之旅,两年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但对有所以实验影像的爱好者来说这两年一定是美好且值得回忆。在这两年中《艺术世界》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合作,介绍了国内外三十多位实验影像的艺术家,这些作品让我们一次次迷恋于影像的空间的之中。1月20日到2月15日的《12+实验影像回顾展》既是对过往影像的一次回眸,也是对未来的一次展望。在两年的持续放映中,很多观众因为各种原因错失了一些优秀艺术家的作品,这次回顾展映活动能让大家有机会再次一饱眼福。
在近三十多位的艺术家中作选择确实有点困难,策展人朱海健最后忍痛割爱选择了12位艺术家,他们都对各自影像的关注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创造出各自独特的丰富的影像语言,他们用影像解释物质的、情感的、空间的、时间的等等一切疑问。他们分别是:马丁·萨斯特里(Martin Sastre)、卡洛斯·莫莱利(Carlos A. Morelli)、雪莉·席尔瓦(Shelly Silver)、莲恩·萨克斯(Lynne Sachs)、斯格特·斯塔克(Scott Stark)、彼德·罗斯(Peter Rose)、莉萨·哈默(Lisa Hammer)、比尔·布兰德(Bill Brand)、凯蒂·马丁(Katy Martin)、杰尼·里奥塔(Jeanne Liotta)、肯·科布兰德(Ken Kobland)、凡·麦克埃尔维(Van McElwee)。每位艺术家主办方将会选择两部左右的影片放映。
这次展览将分为四个空间,每个空间中有三位艺术家的作品。之所以分割成四个空间,一是为了让大家在观看影片时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而不受其他影响,二是每个空间中艺术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全球4000项活动填满“易卜生年”
当地时间1月15日晚,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厅举行了纪念易卜生(l828-1906)逝世100周年,暨2006易卜生年开幕式。挪威国王和王后、首相延斯·斯托尔滕贝格出席。开幕式上演出了各种风格的易卜生戏剧,其中很多恐怕易卜生根本不曾想到,饶舌版的易卜生、舞蹈版的易卜生、斯瓦希里语版的易卜生和京剧版的易卜生……京剧版本是上海首届戏曲导演本科班的学生们集体打造的易卜生名作《培尔·金特》。另外还有导演和演员因为在电影银幕上成功演绎了易卜生作品而被颁发特别奖项,他们包括:法国人伊莎贝尔·于贝尔、挪威人莉芙·厄尔曼、英国人格兰达·杰克逊、德国人安格拉·.温克勒等。
挪威国家银行于16日发行了面值为20挪威克朗的易卜生逝世百年纪念币。大约共有4000多项“易卜生年”的相关活动在全球展开,包括戏剧演出、电影、音乐会、展览、研讨会、书籍、易卜生艺术节等多种形式。挪威易卜生基金会将沿着易卜生生前经常行走的路线在人行道上刻下他剧中的名句。路线起自易卜生故居,中间经过格兰德咖啡馆,那是作家每天吃午饭的地方,最后到达奥斯陆国家剧院,易卜生的剧作在那里长演不衰。

异装癖始自童年不快
2003年英国当代艺术大奖特纳奖得主——酷爱男扮女装的陶艺家葛瑞森·派瑞称自己是“克蕾儿”(Claire),一个象征高雅的女性名字,也是他异装后的新名字。他一点也不讳言自己对女性变装情有独钟,曾以一袭绑着蝴蝶结的篷篷裙出席特纳颁奖典礼,让人“惊艳”。派瑞在最近的自传《一个扮作年轻女孩的艺术家的肖像》(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Girl)中透露,他的“特别之处”源自不快乐的童年,被父母拒绝、逃离家庭,但现在,他告诉《卫报》,他要做“快乐艺术”。
孩提时分,因为对继父怀有恐惧,葛瑞森只能退却到自己精心编织的白日梦世界中,秘密地在做梦时打扮自己。他的妈妈是个艳丽的女人,和牛奶工有染,最后嫁给了他。葛瑞森7岁的时候就开始信奉“只求生活安宁怎么都行”。15岁那年,他跑去投奔自己的亲生父亲,但再婚的父亲对他并不热情。当他沉湎于打扮,把周末花费在化妆成女人进入公共厕所、游荡于周围的墓地,异父姊妹偷读了他的日记,公开了他是个异装癖的秘密,继母把他赶了出来,他只能再度住回到母亲和继父那里。但无论生活怎样改变,他终于通过了九年级的学业,进入一家艺术学校学习。
虽然如此,葛瑞森还是非常在意自己家人的形象,当采访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他的声音变得非常小:“我知道一些人会非常不高兴。”他说,“我不想作任何评判,陷入一个指责、报复的怪圈,我希望这不会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读起来像在控告我的父母。”
除了参加聚会他会装扮起来之外,他还作为“克蕾儿”去逛街:“可能太讲究了,但作为女人我很舒服,尤其是我装扮得年轻时,我可以出去买东西没人会盯着我看。”
对于会不会把自己的艺术作稍稍温和些的调整,他表示:“虽然古怪的‘性’总是我的特色,但我的野心之一就是要作‘快乐艺术’,受苦和焦虑之下创作艺术已经过时了。快乐也是个严肃的存在问题。快乐不是应得的权利,它是意义深刻的主题。我们总归会死。”

幽默的另一面是什么?
“世界上有两种摄影,一种是艾略特的,一种是其他每个人的。”书评家威廉·伟格曼在艾略特·厄危特(Elliott Erwitt)的新书《向狗致敬》里这样说。看美国摄影师艾略特·厄危特的照片可能会比看其他摄影师的照片笑得更大声,这个富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和旅行家在77岁时,仍花费大量时间抓拍视觉上的喜剧效果,他在摄影界引起的笑声甚至可以与卓别林相提并论。
但最近在纽约爱德文·霍克画廊开幕的展览向观者展示了这位摄影家并不有趣的一面。展览名为“艾略特·厄危特:社会风景的倡导者”。艾略特·厄危特的作品在既反映严肃话题、又服务于娱乐目的这两方面都做得很成功。他作为马格南图片社的成员,拍摄了许多当代的文献纪录摄影。他拍摄了政治家尼克松和赫鲁晓夫1959年在莫斯科国际工业展览会上的辩论照片,因而获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这些照片经常被人理解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冲突的象征,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两位领导人围绕着农产品质量而展开的口水战和姿态战。
厄危特用照相机确定了一种幽默的存在,幽默并不仅仅是个态度或者表情,也是一种方式、空间,同人类的痛苦一样,幽默没有种类之分。但这次的展览中,厄危特的照片严肃成分更多,很多拍摄于1960年代,它们显示了一个深入体验战后美国社会的艺术家的眼光。

培根翻版教皇肖像画估价500万英镑
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l909-1992年)最好的作品之一就是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肖像,这一画作将在下个月的伦敦佳士得拍卖行上拍,估价500万英镑。
画面上罗马教皇的嘴巴张大,正处于狂怒之中。该作品翻版了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奎兹在1649年的肖像画原作,极少在公众场合展出,出于对委拉斯奎兹的崇敬和对画作的热爱,培根把原作翻版了多次,最近的版本创作于1959年,也是最著名的版本。即将拍卖的这张培根翻版之作曾经现身于1970年代欧洲的拍卖场。
这个估价在众多专家眼里属于保守之见,很多人认为,这幅画可能打破去年11月以570万英镑(《向教皇一世学习》)在纽约创下的培根作品拍卖纪录。


高龄艺术家借袭击《泉》成名
日前,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关于达达主义的展览上,77岁高龄的法国艺术家皮埃尔·皮农塞利(Pierre Pinoncelli)对法国现代艺术家杜尚的瓷器小便池———《泉》发起了攻击,差点用榔头把这件价值超过300万欧元的著名作品敲坏。
作品在这位法国老艺术家的袭击之下翻倒,但据博物馆发言人说“并没有遭到无法修复的损坏”。
这已经不是皮农塞利第一次袭击《泉》了,1993年《泉》在法国城市尼姆展出时,他就用钝器“痛打”过这件作品。
皮农塞利坦白,他这么做是为了“修复这件作品的尊严,而不惜牺牲个人名誉”。但多数人认定皮农塞利的真正目的是想通过袭击行为,从名作身上分摊点名声。他为此将付出4.5万欧元的罚款。

跳出MoMA 做大“迈阿密”
据美国佛罗里达方面消息,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建筑和设计分馆馆长特雷思·里雷(Terence Riley)将在今年3月卸任,前往迈阿密艺术博物馆任总监一职。
“我也喜欢在一个如MoMA般拥有75年历史的机构中工作,那里有许多过去的故事和历史。” 现年51岁的里雷为MoMA工作了14年,对于迈阿密的新职位,他说,“这次的工作似乎是个新的独特挑战,因为迈阿密艺术博物馆是个真正年轻的艺术机构。”
在1984年建立之初,作为迈阿密艺术中心,博物馆并没有永久收藏,1996年成为迈阿密艺术博物馆后才开始收藏“二战”之后的艺术作品。博物馆现在收藏有差不多300幅作品。包括艺术家约瑟夫·科内尔(Joseph Cornell)和乔治·西格尔(George Segal)的捐赠。
里雷暗示,根据上个月结束的“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结果来看,迈阿密的那个岗位能够让自己进入一个更生动的视觉艺术领域。博览会和当地的房地产集团联合,吸引了大量富翁和艺术收藏家前来参加。
博物馆正野心勃勃地重新部署一项新计划,称为“博物馆公园”,又名为“200周年纪念公园“,公园俯瞰比斯坎湾,占地从原计划的3.5万平方英尺飞速扩充到12.5万平方英尺。依照里雷的说法,博物馆希望把自己从“一个小型公共机构扩充成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艺术机构。”

英国皇太后收藏当代艺术将亮相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已故英国皇太后生前全力资助现当代艺术差不多有60年的历史,今年春天,英国皇太后的私人收藏终于有机会向公众展示了。从5月19日到10月29日,白金汉宫画廊将展出其私人收藏的73件作品,包括水彩画和素描,有现代派艺术家格雷汉姆·萨瑟兰(Graham Sutherland)、波兰艺术家菲利克斯·托波尔斯基(Feliks Topolski)等的作品。2000年,这位老妇人收藏了最后一件作品,差不多两年后,她以101岁的高龄去世。据称,早在1930年代,她就购买了许多当时收藏家不屑一顾的艺术作品。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聚焦中国宗教文化
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已许久没有过如此热闹的场景了,那些悬挂在美术馆中国画廊里的空濛山水画也寂寞了很久,但是,就像新年伊始熙熙攘攘的商场和广场般,因为一场名为《恒久的和神圣的:中国艺术中的学者、神和不朽》的展览,这里忽然挤满了参观者。
展览展出的90件作品都以中国的儒教、道教和佛教为主题,选自美术馆永久馆藏。如此之“大”的主题,在西方办公室白领、上流社会、文化学者们的眼中非常深奥晦涩,他们带着现代化的野性眼神从纽约的热闹街头直接步入美术馆,看到画中形容古怪的人与神,疑问重重,这些画中的人物怎么能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保护?
黄庭坚的书法是本次展览进门所能见到的第一件作品。然后转入道教和佛教的各种绘画,有明净澄澈的文人画,也可以看到宗教中对于人去世后的地狱世界的各种描写。但无论是儒家、道教、佛教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其底线都是必须尊重统治者。
艺术中的信仰系统在这些作品种清晰体现。展出作品中有著名的11世纪的卷轴《孝经传》插图,由北宋文人画家的代表之一李公麟(1049-1106年)绘就,用表现性强的着色叙事性画面详细说明了“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关系。
展览还展出了佛教中各种形式的观音像,以及魁梧的、怒目而视的地王。过去那么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佛教、道教、儒家相互掺杂着生存发展,有时和平共处,有时却并非如此。之间的派系斗争和互相迫害,在导致百姓死亡的同时,艺术品也遭毁。差不多李公麟有记录的100件作品中只有3件幸存下来。


意大利七旬雅贼藏有一屋古艺术品
在意大利严打非法艺术品交易后,罗马警方也把打击目标从国际转向了国内,而一个跳蚤市场的最新发现让他们无比惊异——当他们“闯入”一个74岁高龄的老人家中时,居然发现满满一屋子来自考古遗址的古代艺术品。
警方从这位老人的家里找到9000余件古代艺术品,其中包括几千只伊特鲁里亚人和罗马人的陶瓦花瓶、彩饰的镶嵌地砖、石灰华的碎片、彩色大理石、远古的铜器和青铜器等。专家说他们将花费几个月时间来评估整个储藏的价值。据称,老人的屋子几乎算得上一个装备齐全的艺术品修复实验室,包括金属探测器及其他各种设备都一应俱全。老人被捕时,还有三袋子的古代艺术品在他的小汽车里。
据称,这位窃贼在罗马一处跳蚤市场摆摊,常常有买家向他“进货”,有时他还负责送货上门。

画框耀目导致毕加索作品被窃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棕榈泉附近的现代大师美术馆(Modern Masters FineArt Gallery),毕加索的一幅麻胶版画和夏加尔的一幅平版画日前失窃,盗贼带着画作从画廊的边门逃出,迅速钻入一辆银色跑车不见踪影,全部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当地政府发言人古迪瑞兹透露,这两幅画并非美术馆最值钱的收藏,窃贼忽略了很多更高价格的作品,很可能是这些作品的装饰太过简单,甚至只有一个朴实的木框,而夏加尔和毕加索却是金色的外框,或许正是这一原因才引起盗贼的注意。当地警方认为,窃贼事先就瞄准了目标,并计划周密。古迪瑞兹表示,丢失的画作是现代大师美术馆6个月前获得的,价值约8.8万美元,其中毕加索的麻胶版画《窗前回望的女人》价值约5.3万美元,夏加尔的平版画《丹部落》价值3.5万美元。

藏品“归还”不成转“租借”
美国盖蒂博物馆前任古代艺术品部负责人涉嫌买卖意大利被掠夺艺术品后,意大利方面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关于归还受争议古代艺术品的会谈,最近似乎也有了转机。鉴于盖蒂博物馆在同意大利的争辩中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大都会博物馆和意大利方面关于艺术品处置方法的商谈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
双方的谈判近日“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尤其是意大利方面认定为被窃艺术品的一只古碗和银器。意大利方面希望大都会博物馆能把两件最值钱的古代艺术品收藏归还意大利,包括从西西里莫干提那遗址发掘出来的公元前3世纪的银器、古罗马人用的双耳喷口杯等。大都会博物馆称已准备好把艺术品还给意大利,但前提是——“如果他们果真能被证实是盗来的”。他继续要求意大利方面能够提供这些古代艺术品出处的足够证明。
对于另一些大都会收藏的有争议艺术品,意大利方面暗示能建立十年以上的长期租约。“据称,古代艺术品从1939年起就只能以租借形式离开意大利。2005年一年,意大利方面就发现了2.7万件被盗艺术品,数量是去年的1.5倍。
 

 

 

 


沪申画廊有《内容》
“内容”可被定义为包含物质的有容实体。一个画廊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展示不同的艺术作品而被实体化的;而一系列相关行为,则更进一步地赋予了这个艺术空间某种史实感。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中性的客体,它们的意义是被有意识地框架的。由此可见,构建一个展览实际上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在为表达一种整体观念而选择艺术作品和激发对独立作品新的阐释之间保持平衡。一个展览的“内容”同样根植于观众各自的视角中,他们通过自身的文化“视界”来看待一个艺术作品,从而在即定的情况中获得截然不同的解释。
两年来,沪申画廊策划制作了出于不同意图的十七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涉及建筑、基于时间的艺术、特定现场装置、行为艺术等等。当沪申画廊将自己确立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空间之一时,它也许已经走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临界点。过去两年间,我们收集了一批有趣的当代艺术品收藏。所谓“内容”,并非体现我们的立足点,2006年的第一个群展《内容》,意图用一种打开我们自己的展览历史的方式,为未来规划激发新的方向。展览不仅仅是为了例示我们过去活动的丰富,还是一次修正主义演习,用以思考画廊的体制身份,并重新思索在地点、内容和艺术企图之间所可能发生的关系。被选作品涉及各种话题,包括流行文化、历史与记忆、意识形态、体制权力、变形、青少年文化、物质性、绘画的诗意。
简而言之,《内容》传达了来自不同地方,处于不同代际的中国艺术家所带来的诸多可能性,与此同时,它再次坚定了沪申画廊一贯的信念——当代艺术的实践是一种活跃而开放的交流方式。


阴阳复仇记
这是全球实验音乐界顶尖艺术家、国际知名厂牌与本地最活跃的音乐人的首次激烈碰撞。 《寺·卡高斯基+李劲松‘阴阳复仇记、中国巡演》第四站——上海站的演出在3月3日、4日挑战您的听觉极限。毫无疑问,这是06年沪上实验、前卫音乐的一次盛宴。3月3日晚的首演是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2006年举办的首个高规格的音乐活动,而次日在东大名创库的再次献演也是“东大名现场2006”系列音乐活动的一个延续。参加演出的波兰实验大师寺·卡高斯基(Zbigniew Karkowski)与香港实验音乐创作人李劲松(Li Chin Sung),二人都是当今实验音乐领域中颇为活跃的创作人。此次卡高斯基与李劲松共同呈现的是二人合作的作品。近两年来卡高斯基曾多次来华演出,并由此与李劲松结识。在多次的同台演出和音乐创作上的切磋后,04年二人萌生了共同制作一张专辑的念头。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张集结了二人多场现场演出的音乐片段和录音室作品的专辑《阴阳复仇记》(Revenge of Ying And Yang)终于在05年末出版。经过十多年在实验噪音方面的探索,卡高斯基已表示将逐步把触觉延伸到Ambient(环境)音乐方面。此次演出也是二人在合作专辑后,音乐创作新动向的一个风向标。更值得一提的是比利时著名实验音乐厂牌Sub Rosa创始人盖 ·马克·海诺(Guy Marc Hinant)特别在本站加入巡演。另外本次演出也邀请了当前本地较为活跃的Torturing Nurse、Aitar乐队、实验音乐家徐程参与互动。


苏富比拍出史上最贵照片
美国摄影家爱德华·斯泰肯(1879-1973年)于1904年摄于长岛的《池塘月光》,日前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创下了290万美元的照片拍卖世界纪录。据英国《卫报》报道,14日在苏富比举行的拍卖会上,斯泰肯的这幅《池塘月光》以290万美元的天价创下了新的世界纪录,此前的世界纪录是理查德·普林斯的《无题(牛仔)》,价格为124.8万美元。
斯泰肯的《池塘月光》展现了月光洒落在池塘树林的梦幻景色。作为斯泰肯早期风景摄影中的经典之作,《池塘月光》细腻的层次感与摄影家对色彩与光泽的精妙把握,充分证明了摄影可以像油画一样传递出丰富的情绪和内涵。
就目前所知,这幅照片在世界上只有三张印刷版本,此次在苏富比拍卖的为其中之一,原为纽约实业家霍华德·吉尔曼的收藏品,后被珍藏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中。除此之外,曾被吉尔曼收藏的另一张《池塘月光》现仍被保存在大都会美术馆。而第三张《池塘月光》目前被珍藏在现代艺术博物馆。苏富比拍卖行对这幅《池塘月光》估价为7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但该作品最后卖出290万美元惊人高价,这也意味着早期珍贵照片印刷版本的增值。


为了钱拆散一个"完整的故事"
天使、石棺、月光照耀下的墓地、手臂相连的灵魂飞舞于精细描绘的黑灰色山脉间——这是5年前意外发现的英国诗人、画家、雕刻家威廉·布莱克为他的诗歌绘制的一套19幅配图,也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关于布莱克的发现。这套配图将于今年5月2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估价1200万美元到1750万美元。
但令许多专家感到不安的是,这一套画作将会被一张张拆开“零售”:13×10英寸的画作大概18万美元到26万美元,稍稍复杂的场景描绘估价100万到150万美元。这套画本应该有20幅,其中《寡妇拥抱丈夫的坟墓》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英国艺术中心拥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套画早就被分散了。”苏富比古代绘画大师部门负责人乔治·沃奇表示,一张张“零售”也不为过。
尽管如此,专家和学者仍对“零售”的行为持保留意见,抨击“零售”是一种“毫无教养”的行为,“卖者完全不尊重这些艺术品,只为了钱,不惜拆散一个完整的故事。”
布莱克完成了20幅水彩后,把它们邮寄给了出版商克罗梅克,1812年克罗梅克死后,其遗孀继承了它们,直到1836年,它们出现在爱丁堡的拍卖场上,被一个不具名的买家以区区1.25英镑买走,随后消失于公众视野中。直到5年前,在一家旧书店中,它们被两位偶然到来的书商发现才重见天日,这两位书商以极普通的价格购下了这组画作。


圣徒的身体 达·芬奇的脸
达·芬奇究竟长什么样——这是困扰了艺术界多年的疑问。
在意大利北部城市都灵,参观者除了能观看冬奥会比赛之外,还能够有幸在皇家图书馆看到一幅红色粉笔画的达·芬奇自画像。同期展出的还有另外一些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画作和设计。达·芬奇自画像上是一位老人,面容庄严,多思,长长的胡子,头发如鬃毛般凌乱。但是世界顶尖的达·芬奇研究专家、皮埃特罗·马拉尼(Pietro Marani)在长期研究达·芬奇杰作《最后的晚餐》后,昨晚透露给英国《卫报》一个惊人的发现——就画面体裁与格式而言,达·芬奇自画像是画家在30岁晚期或者40岁早期绘制的。“从绘画风格上表明这是达·芬奇1490年在米兰时期的作品,在那时,他的用笔稀薄、尖锐,稍后,他的用笔开始变得柔和、成熟。”这句话言外之意似乎是怀疑自画像描绘的并非达·芬奇本人。
学者们关于达·芬奇的面容研究工作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据马拉尼根据研究《最后的晚餐》得出的观点,晚餐桌旁一个圣徒的面容很可能就是达·芬奇根据自己的面容绘制出来的。


激怒法国"中产""X夫人"远走他乡
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的画作是美国艺术的里程碑,他的肖像名作《X夫人》还成为乔亚·迪利贝托(Gioia Diliberto)小说《我是X夫人》的灵感来源。最近的研究显示,1884年的巴黎,《X夫人》因为画中人物的站姿、服装甚至皮肤的颜色带有性暗示,大胆挑战了中产阶级审美趣味,被认作是巴黎人的耻辱,萨金特因此不得不出走法国沙龙,逃往英伦。
萨金特的绘画技巧吸收了当时印象派的“印象化”,即不再拘泥于细致完整的形体刻画。这种放松的笔触给人活泼灵动潇洒的感觉。可以说萨金特处于当时的艺术先锋地位。但是,如此简单的服饰、站姿,甚至皮肤上的粉色彻底颠覆了在沙龙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口味——沙龙是当时中产阶级接触艺术品的地方,在他们眼中,“美”是高大美丽的女人穿着缀满了花边的华丽巴黎时装。萨金特的画就在由中产阶级一统天下的沙龙中抖露出了上流社会的秘密。
萨金特声名狼藉地来到英伦后一直把《X夫人》安放于画室中,肖像画简洁的曲线,表现着画家敏感的手指,以及感觉主义者的天赋。“她”的“特殊气息”让他所有的画作都带上了相似的味道,感染了英国和美国的审美口味。


物理学家质疑波洛克真迹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使用他那著名的卷曲线条和洒落的点滴颜色构造了不规则碎片形图案。《纽约时报》最近报道称,有研究者应用电脑对这些图案的分析,得到其统计特性,由此揭示了不规则碎片形图案的奥秘。但正是这一研究,使6幅波洛克的小型画作被疑为赝品。
这一研究理论由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物理学教授理查德·P·泰勒(Richard P.Taylor)提出,遭致怀疑的6幅作品是2003年阿历克斯·迈特发现于纽约的24幅波洛克画作中的一部分。迈特的父母都是波洛克的好友,但是这仍然无法消除对画作真实性的怀疑。
近年来,泰勒用计算机对不规则碎片形图案进行理论分析,将14幅明确为波洛克的作品同那6幅新发现作品进行了反复检查、对比后发现,原作表面那些看似杂乱无序的自然坠落点滴构成的画作,以非常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构成,画面有流动感,而那些遭到怀疑的画作却很生硬,更有刻意的痕迹。泰勒在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文章认为,就他去年的彻底检查结果来说,6幅作品与以往的作品“明显不一样,所表现的图案变化太过醒目”。
2003年,迈特发现了一个在1984年封起的棕色纸包,上面有迈特父亲荷伯特的笔迹,显示为波洛克1940年晚期的作品,纸包中就是波洛克的24幅画。作品被发现后,波洛克基金会受到艺术商尤金、艺术史学家法国人奥康奈支持,坚持认为这些画作不仅仅由波洛克一人完成,而是很多艺术家共同完成。尤金认为这是波洛克指导马塞黛斯及其学生模仿波洛克技巧之作。波洛克学者克劳德认为,即使这样也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别人干的:“波洛克的技术始终具有实验性,他勇于尝试任何一种新风格。”


奥地利最终选择"画归原主"
奥地利维也纳的望景楼画廊(Belvedere Gallery)日前取下五幅分离派大师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画作,还给它们原先的所有者——89岁高龄的美国犹太老妇玛丽亚·阿特曼。
为了第一时间得知最后的结果--克里姆特的画作究竟能否继续保留在维也纳,超过1万人站立在望景楼画廊外苦等几个小时。克里姆特的画作在该画廊内已悬挂了几十年,被认为是奥地利国宝。
据介绍,当纳粹分子于1938年掌握奥地利政权后,便从富有的阿特曼犹太家族掠夺走艺术品,其中部分作品目前悬挂在奥地利美术馆内。阿特曼为此经历了7年的斗争,较早时候,美国最高法院就认定玛丽亚·阿特曼可对奥地利政府实施指控;去年3月份,玛丽亚·阿特曼开始同奥地利政府有关部门就名画归还问题进行磋商。上个月,当地仲裁法庭判决这些画作必须还给玛丽亚·阿特曼。奥地利方面希望能找到适当的机会买回画作,但是在上周,奥地利官员勉强承认,他们无法承担开出的3亿美元天价。
奥地利官员表示,最近几年,奥地利已经陆续返还了5000余幅艺术作品给它们的拥有者,其中包括另外的16幅克里姆特画作也已还给了阿特曼与她的亲属。奥地利也开始从2.1亿美元的基金中支取赔偿费用给一些纳粹时期的牺牲者,这项基金由国家政府、维也纳地方政府和奥地利的工业行业捐赠。


"非洲人"安家美国"心脏"
在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政治斗争和重重阻挠后,史密森尼学会于近日终于确定将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确切地址定于华盛顿纪念碑附近的街区——早在2003年12月,美国总统布什便批准建设博物馆,也认可了在国会广场上的选址。该博物馆旨在记录美国非洲人的历史和文化。支持者们认为,选址地点在与美国国立历史博物馆同样的街道上,是公认的美国国家中心,也认可了黑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建议建立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的人士认为,博物馆的建立将第一次专注于美国黑人历史的全面研究,此前他们告知史密森尼官员,任何远离国家广场的选址都会被视作对于美国黑人的歧视。史密森尼学会的官员透露,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占地至少35万平方英尺。博物馆总监穆齐不仅要选址建设大楼、选择一位建筑师,还得筹集资金和收藏品。时代华纳的主席理查德·帕森斯决定用旗下的"美国在线"网站在博物馆和捐赠人之间建立起联系平台,为博物馆取得资源和古董。
为美国黑人建立历史博物馆的想法从20世纪初就萌发了,但一直未付诸实施。一直领头这项提议的选址顾问委员会成员、华盛顿律师罗伯特·维金斯坚持不懈地把这项提案提交给国会:“即使该建筑项目至今仍无法建造,我坚信,总有一天,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选址顾问委员会中包括许多有影响力的黑人领袖,MerrillLynch公司的主席斯坦利·奥尼尔,黑人娱乐电视的奠基人罗伯特·约翰逊,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可能"濒临倒闭"
驰名世界的建筑师福斯特勋爵以大英博物馆改造和柏林德国国会大厦的设计而闻名,他在全世界22个国家有建筑项目,拥有私人喷气机和庞大的建筑事务所——他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一直处于世界顶尖建筑事务所行列,他和其合作伙伴正在建设的北京首都机场,将成为全球最庞大的单体建筑项目。但据英国《卫报》消息,最近出台的财务统计与泰晤士银行的暗示指出,这家全球知名的建筑事务所很可能已经濒临倒闭。
仅在这个月,福斯特同伙伴合作的建筑事务所就有54.4万英镑的亏损,但是,更关键的还在于四倍于此的账单——去年欠下的210万英镑税金。而事务所去年的利润不过140万英镑。尽管该事务所设计建造的“小黄瓜”状摩天大楼曾赢得2004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奖,但事务所的534位员工仍然必须忍受29%的薪金暴跌。
位于伦敦的福斯特总部一系列明显的缩减开支行为传递出的消息不容乐观:他们取消了外卖和夜宵,以及与出租车公司的合约,办公室还在晚9点后关闭电源,以节省电费。福斯特和合作伙伴拒绝对财政状况加以评论,但是他们无法避开来自竞争对手的更大威胁。福斯特的前任手下名将肯·沙特尔沃思从事务所辞职后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并从这里挖走了34位员工,这些员工目前都已成长为福斯特的主要竞争对手。讽刺的是,最近沙特尔沃思也公布了一年的商业利润。据报告,除掉10%的税后利润,第一年沙特尔沃思创造了200万英镑的商业赢利。而此时,福斯特输掉了价值超过10亿英镑的两个城堡修复项目。


"伦勃朗赝品"藏真迹
丹麦哥本哈根国家画廊日前宣布,该馆拥有的几幅17世纪著名绘画大师伦勃朗的作品,多年前曾被认为都是出自其学生之手的模仿之作,现在又有专家证实,其中确有两幅为伦勃朗真迹。
这10幅带有伦勃朗签名的油画保存在哥本哈根国家画廊的储藏室里已有多年,经过5位国际顶级艺术专家运用高科技手段反复评估之后,得出结论,其中《十字军》(The Crusader)和《老人的侧面》(Old Man in Profile)是伦勃朗亲笔之作,其余则是学生的模仿之作。1946年至1982年之间,这些受到怀疑的画作陆续从展览中移出,理由是看起来相对于伦勃朗的绘画而言,它们都太粗糙,太像赝品。
据称,《十字军》其实是油画《游侠和猎鹰》的草稿,后者收藏于瑞典艺术博物馆。哥本哈根国家画廊总监对此兴奋不已:“这对画廊来说实在是好事——真高兴今天能够解开这个谜。”根据丹麦法律,这些画作属于国家画廊,不能出售,画廊方面耶拒绝透露为此投保的保险金数额。


英国发生最大艺术品窃案
2月3日晚,在英国威尔特郡隐居的百万富翁哈里·夏姆斯家里发生的窃案让警察相信,这将成为英国近年来最大的入室行窃案。价值数以千万英镑的古董和艺术品被窃贼从建于17世纪的兰姆斯伯里庄园内席卷一空,其中可能包括毕加索、鲁本斯、提香的作品在内。
夏姆斯是富有的企业家,在伦敦市中心建造了著名的中心点大楼,案发时,他并没有在自己家中。侦探们相信,这是职业窃贼计划周密的行动。警方发言人说:"我们正在全力调查这宗损失巨大的入室行窃案。这是最近几年来发生的最大的入室行窃案之一。"夏姆斯的代言人在声明中说:"盗贼事先做了充足准备,因为庄园的安全设施质量非常好,一般人难以进入。只是主人案发当时不在场而已。"警方无法更进一步透露案件的细节,但经过初步估价,大概有2000万英镑到3000万英镑之间的东西被偷。
生于伦敦北部的夏姆斯现年78岁,拥有个人资产3.2亿英镑,在2005年英国泰晤士报排出的富翁榜上名列第155位。长期以来,他不愿意成为公众瞩目的中心,也拒绝接受媒体的采访,关于他的艺术收藏外界知之甚少。他深居简出,很少允许不熟悉的人到自己居住的兰姆斯伯里庄园来,该庄园是17世纪晚期的英国首席司法部长为查尔斯二世所造1964年,夏姆斯为买下该庄园付出了65万英镑,创造了当时全英国房价的最高纪录从而轰动一时。现在该庄园的价值大概已经超过了2000万英镑。


莫扎特被撕手稿终相聚
作曲家莫扎特去世后,他的遗孀迅速陷入经济危机,一份作曲家在17岁时创作的手稿,便被分成了两半分别出售。现在,这份被迫分离的手稿终于由大英图书馆修复并归属英国,于1月27日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时到达伦敦。
这份手稿上的音乐作品是莫扎特17岁造访维也纳时所作。手稿的一边是钢琴演奏部分的华彩乐章(协奏曲中的独奏部分),在另一边是《米奴哀小步舞曲》的弦乐四重奏。米奴哀小步舞曲是莫扎特从一个钢琴演奏小天才转变为一个严肃作曲家的重要作品,与其接下来的6首弦乐四重奏关系密不可分。
1835年,莫扎特去世44年之后,他的遗孀康斯坦斯小心地把手稿裁开,让两段装饰性的乐章在分开的两张纸上正好结束,也有人经过调查认为她错误地裁掉了上面一张。康斯坦斯把上半部分给了一个达姆施塔特的音乐家,下半部分给了一个巴伐利亚当地政府官员。
“公平地说,她太热衷于证实自己的财产了。”大英图书馆音乐收藏部分负责人说,“当时莫扎特的名声很大,与他关联的事物都变得有价值起来。她养成了一个习惯,为了能够看起来让财产显得多一点就把东西分开,并拆开卖给不同的人,以增加收入。”因为手稿的两部分分属不同的私人收藏,直到1950年代,比较少的那部分才流落到大英图书馆,而上面的半部则于最近才收集到。

 

 

 

荷兰Droog进驻外滩18号
外滩18创意中心于2006年3月3日至4月14日举办来自荷兰当代最富盛誉的设计品牌Droog Design的展览——“人文触觉”荷兰Droog大师设计展。这是Droog Design首次在中国地区举办的大型展览,所有展品都是Droog Design旗下知名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杰作。
在1993年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初绽头角的Droog Design,经过了10余年不懈的努力,如今已成为现代设计的大师级人物。Droog Design以一系列概念化的家具、生活用品设计冲击着当时精致奢侈和华丽夺目的流行风格,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革命精神的一个设计组织,并让荷兰在世界设计版图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Droog在荷兰语中是“干燥”的意思,这表示Droog Design的设计是简单、清晰、没有虚饰的,其设计的重点永远是创意、简单直接地表达出清晰且新颖的概念,以及作品的实用性。Droog Design的设计非常特别但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它们与“人”非常亲近,在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故事,并能引发大家的争论。
此次展览名为“人文触觉”,目的在于加强使用者与设计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整个展览共有62套件展品,分为“互动”、“触感”、“简单”、“体验”、“不尽完美”、“熟悉”和“装饰”几大部分,其设计的特点是适合不同的场所、拆装简便、简单易行,使用者对设计作品拥有极强的自主操作性。


金星现代舞讲座
朱屺瞻艺术馆邀请舞蹈家金星于2006年3月31日下午举办现代舞专题讲座。作为中国现代舞艺术领军人物之一,金星总站在艺术和公众焦点的前沿。今年3月由金星策划的“舞在上海”国际舞蹈节又一次将观众引领进现代舞的艺术世界,同时也让观众认识到这位舞蹈艺术家对现代舞长久以来孜孜推广的苦心。
金星于1988年赴美学习现代舞,第二年就被美国舞蹈节聘为首席编舞,创作作品《半梦》,同年获美国舞蹈节最佳编舞及最佳作品奖,并获“最佳编舞家”称号。90年代初是金星创作生涯的起飞期,回国以后,受聘于中国文化部举办全国舞蹈编导基训班,全国现代舞演员训练班,并于当年举办个人首次现代舞作品发布晚会《半梦》,该演出被国内评论界誉为“中国舞蹈史上的重要一笔”之赞誉。此后若干年里金星佳作不断,《红与黑》、《海上风》、《卡尔米娜·布拉娜》和《上海探戈》等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现代舞力作。
此次金星在朱屺瞻艺术馆的讲座将涉及现代舞的缘起和发展以及中国现代舞的现状。同时,朱屺瞻艺术馆将在4月份连续举办多场音乐、影像活动,包括4月2日晚的窦唯+不一定乐队的演出,4月6日全天展映美国另类音乐纪录片《1991:朋克之年》,4月7日晚颜峻讲座《不可能的聆听》,4月22日下午的互动讲座《Hiphop简史》以及4月28日下午的互动讲座《如何拍摄低成本电影?》。


醇音之和
2006年3月13日,在上海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名为路易十三“醇音之和”作品系列盛大的发布会。会上,全球极品干邑路易十三特邀当代艺术家施勇先生创作的名为“醇音之和”的作品系列进行了首度的公开亮相,之后它们将继续于上海音乐厅展示。
在诸多表现主题中,施勇先生最终选择了音乐艺术这一主题。这不仅是因为在艺术的体系中,诗歌与音乐是最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抽象来表现具象。在时间之流中,它们非但不会黯淡,反而历久弥醇、历久弥新。
“醇音之和”系列作品共分为三件,分别命名为“歆”、“韵”、“响”。三件作品虽然一脉相承,但却又各有侧重,是一组形式与意义指向的变奏。
在谈及作品创作时,创作者施勇先生认为,艺术创作来源于不可言说的灵感,通过艺术家之手来最终完成。而灵感的青睐,不仅来自于岁月的洗礼、人生的积淀,更是一种性情的修养。艺术的创作与干邑的酿造一样,既有极其严谨的法度和准则,也需要个人的灵感的启迪。


美国画廊代理上海摄影师青头一
上海青年女摄影师青头一(摄影师刘一青在一家摄影专业网站的网名)个人作品展“上海故事”近日在美国旧金山FreddieFong画廊开幕,青头一也是该画廊代理的第一位华人艺术家。
青头一“私影像”作品的形式与表达观念其实已不再新鲜,而她的价值恰恰在于反映了当今中国年轻人中某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Freddie Fong画廊主要面向个人收藏家。由于青头一是新面孔,画廊方面表示,将不断地为她增加曝光率,每18个月举办一次展览。
“近年来,美国的图片市场由于受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经济效益低迷,这也直接造成了新人推出的困难,因为很少有人愿意在市场萎缩、无法保证销售的情况下,再投入资金和精力来推荐新人,特别是对商业性的中、小型画廊。就这点来说,青头一能被推荐和代理实属不易。”展览协办方fotoyard网站负责人陈春华介绍说。
美国图片市场的需求多元化,不同商业画廊有其不同的专长,但基本不存在国内圈子的“风行”。他们更注重艺术家个人观念的表达——形式或内容,而这都与画廊主人的个人爱好、销售渠道及行情有关。


西班牙前独裁者佛朗哥油画待拍
西班牙一拍卖行4月5日将上拍出自西班牙独裁者、前国家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之手的三幅油画作品——这位“业余油画爱好者”的作品也许不如鲁本斯画作那么价值连城,但是,它们吸引了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的注意力。
1939年到1975年,佛朗哥令西班牙处于欧洲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专制统治之下。此次上拍的三幅画作是这位独裁者年轻时在西班牙军队中所作。
佛朗哥早年统率的西班牙军队在摩洛哥停留过很长一段时间,三幅画中描绘的都是摩洛哥景致。每幅画的起拍价都定为9000欧元,而它们的历史文献意义远远超过其艺术价值。
昨天,塞维尔亚艺术中心拍卖行拍卖师拉蒙·格拉西亚说:“画面色彩斑斓,真实反映了当地的景象和当地的气氛,佛朗哥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段时光。”格拉西亚说,佛朗哥喜欢通过绘画素描来放松神经,他最喜欢打猎、钓鱼和大自然。佛朗哥33岁时已成为欧洲最年轻的将军。1939年3月,佛朗哥军队占领马德里,推翻共和政府,建立独裁统治。1947年他宣布西班牙为君主国,佛朗哥为终身摄政王。
上拍的油画是佛朗哥的女儿卡门送给一个朋友的礼物,这位朋友为卡门工作了近30年。


“9·11”纪念建筑本月动工乡
纽约世贸中心遗址纪念馆“反省缺失”(Reflecting Absence)与世贸中心纪念博物馆的建造已是箭在弦上,本月就将正式动工。但这个项目的反对者们还是不放弃要将其“扼杀在襁褓中”的努力。近日,纽约警方以及消防协会官员和遇难者家属一起来到“9·11”灾难现场,要求重新设计纪念馆。一片抗议声中,几乎在同时,世贸中心纪念博物馆建设的首席总监也新鲜“出炉”——华盛顿大屠杀纪念馆的建设项目总负责人爱丽丝·格林伍德(Alice Greenwald)被指定为博物馆项目的负责人。
两个纪念“9·11”的项目均预计2009年9月11日竣工。博物馆预计占地10万平方英尺,格林伍德的工作将包括设计一个永久性展览,告诉人们“9·11”恐怖袭击以及1993年世贸中心北楼被袭击的来龙去脉。它旁边的“反省缺失”纪念馆由迈克尔·阿拉德(Michael Arad)和彼得·沃克(Peter Walker)设计,其设计重心是在原来双子塔的遗址处,建起两个低于街面的水池。围绕这两个水池的是一个铺着鹅卵石和种着松树的露天广场。据美联社报道,由于水池过低,警方以及消防协会官员和遇难者家属要求重新设计。一位“9·11”遇难消防员家属说:“这是完全错误的象征,我向天空仰望来纪念他,我决不会低下头(纪念他)。”他还表示目前的设计很不安全,一旦发生火灾或遭受恐怖袭击,将是一个“死亡陷阱”。
筹款专家们称,争议将使筹资活动大受影响。全部工程造价预计约5亿美元。


装置作品“毒气室”惹恼犹太团体
西班牙艺术家圣地亚哥·西埃拉(Santiago Sierra)素以作品的煽动性闻名,他曾经在瘾君子的背上文身,也曾把肥皂泡沫喷向一群流落海外的伊拉克人。最近在德国科隆市郊莱茵兰,西埃拉公开展示的最新装置作品惹来了当地犹太团体的狂怒——因为他把一个从前的犹太教堂“变”成了一个“毒气室”。
这位墨西哥出生的艺术家把6辆汽车停在犹太教堂之外,把汽车的排气管用塑料管子接入教堂,教堂内随之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汽车废气。这个作品名为《245立方米》。从开放之日起,参观者便络绎不绝。西埃拉解释这个装置作品是对“大屠杀的平常化”表示不满和反抗。该装置作品被德国的犹太领导人称作是对“艺术自由的侮辱”。莱茵兰是科隆北面的一个小镇,11世纪十字军运动重新点燃了基督徒们对犹太人的仇恨,1096年,莱茵兰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遭到清剿。
西埃拉先前的艺术目标意在讽刺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劳动市场。然而,无论如何,他的新作让无数的犹太人反应异常激烈,“这是一个丑行,是对于大屠杀牺牲者难以置信的挑衅。”德国中心犹太理事会秘书对此评论说,“这不仅仅侮辱了牺牲者,还侮辱了整个犹太社会。”


中国宫廷家具首展欧洲
西班牙巴塞罗那弗朗西丝科·科迪亚(Francisco Codia)基金会近期举办《中国宫廷家具艺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8世纪》,这是欧洲首次展出中国宫廷家具,展品均是基金会私人藏品,此前从未向世人公开展示过。
展览共展出12件古老家具,其中最古老的一件汉代石榻,是独石整块凿就,高30厘米,堪称中国家具史上最古老的坐具,专家认为是汉代高官所使用,甚至可能是汉代皇帝的器物,更有价值的是,很可能是这种式样中唯一存世的。
展品中还有一件公元16世纪的明朝红漆彩绘琴桌,朱红的漆上镶有金饰品。展会组委会戴西勒·费乌尔莱(Desire Feuerle)介绍说,这张桌子来自颐和园,此外,还有公元17世纪清代早期的黑漆嵌骨轿箱及一张来自清代早期原安放在皇家园林内的汉白玉石桌及彩漆灵芝椅。
整个世界都对中国文化和生活习惯充满了兴趣。有众多有关介绍中国家具的著作,但有关中国家具的展览却屈指可数,其中,中国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2000年主办的《富贵时尚:明清家具展览;1990-1996年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展出,除此之外,中国境外从未举办过任何中国宫廷家具展。

被盗马蒂斯作品网上现身
200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第一天,持枪暴徒闯进里约热内卢一家美术馆,抢走馆内最有价值的画作,其中包括毕加索、马蒂斯、莫奈和达利的作品。近日,被盗的马蒂斯作品赫然出现在一家俄罗斯网站上公开寻找买家。
据国际刑警组织透露,马蒂斯的作品《卢森堡公园》被放置在互连网页上长达近四个小时,他们怀疑这是国际买家和毒品商贩的联合之作。巴西当地的报纸强调,一个曾借住在里约某处公寓的法国人策划了这次盗窃行为,被盗画作价值5000万英镑。调查过程中,警方在博物馆附近的贫民区内发现了三幅画作外框被焚的灰烬。领导这次国际调查行动的警官告诉英国《卫报》,他们怀疑这次窃案是毒品商人所为,目的就是为了卖画换钱,警方相信这些画作还在里约热内卢。
从1990年代起,巴西成为互联网犯罪的天堂。2004年,国际警察联盟报道80%的电脑黑客以巴西为家。负责网络安全的黑客组织的专业人士也认为,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察觉到在巴西网络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地盘”,“人们描述巴西是个网络‘实干家’们的天堂”。
窃案的发生让正在举行的巴西狂欢节蒙上了一层阴影,可能不知情的狂欢人群无意中为罪犯做了掩盖,以便于窃贼离开。狂欢队伍中一个25岁的年轻人说,“即使当时我看到有人携画跑过,我只会想,这不过是狂欢节的一部分。”(淼森)

 

 

 


日本艺术展参观人数占据世界前三
日本民众对艺术的热情之高让人对这个岛国不得不刮目相看——根据伦敦《艺术新闻报》的报道,在2005年,日本有三大艺术展的日均参观人数占全球十大展览前三位,美国有四大展览进入前十位。
日本画家葛饰北斋(1760年-1849年)的作品展示了雄伟的神奈川景色以及1820年代的富士山景色,去年在东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时,平均每天有9436位参观者;位列第四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文森特·梵·高作品展》平均每天吸引了6571名参观者;英国最受欢迎的展览《特纳,惠斯特,莫奈》为伦敦泰特美术馆带来了每天4024位参观者。
《艺术新闻报》认为,虽然名列前十的艺术展览直接受益于参展艺术家们的知名度,但是日本和美国花费在市场推广上的人力物力也不可小觑,有时候,“蜂拥而至的观众也是一些展览的活广告”。据称,参与调查的234个展览平均日客流量较2004年超过了1000人,增加了大约3%。


亿万富翁低调捐出音乐巨匠手稿
美国著名的茱丽亚音乐学院(Juilliard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