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展览档案 > 展讯发布 > [北京]“安尼施·卡普尔”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北京]“安尼施·卡普尔”中国首次大型个展

2019-11-10 22:15:39.43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作者: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学术顾问:范迪安

艺术顾问:苏新平

策展顾问: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总策展人:张子康

策展人:王春辰、岳洁琼

总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总工会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太庙艺术馆

首席支持机构:中鸿创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机构:里森画廊 (Lisson Gallery) 、常青画廊(Galleria Continua)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


10月25日,多件以红色为主题、充满戏剧与表演性的巨型装置作品呈现在央美美术馆展厅中,它独特的造型与色彩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挑战。这个超然视域空间的创造者便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此次展览作为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级个展,呈现了艺术家横跨35年的重要艺术创作。


4.webp.jpg

安尼施·卡普尔195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现工作居住于伦敦。他先后在伦敦弘赛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就读。他曾于1990年代表英国参加第44届威尼斯双年展,并荣膺“Premio Duemila新秀艺术家奖”,并于翌年成为“特纳奖” 得主。他的创作以带有极简主义色彩的大型装置作品而著称,红色蜡块、不锈钢反光镜、粉末是他常用的创作媒介。每个作品都涵盖了卡普尔对世界和自我意识的探索、对时间和空间的追求,从而形成一场现象与精神之间的对话。

▲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致辞

在发布会上,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表示,多年前在纽约曾经看过卡普尔先生的作品,其规模、体量乃至背后所折射出的思想和观念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时值2019年秋天,安尼施·卡普尔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以盛大的规模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和太庙美术馆同期展出,使中国观众能够全面了解这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家的艺术面貌,亲身体验其艺术魅力。本次展览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对话,并兼具东西方多元文化背景融合和深层的开拓视野,这将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在挖掘美育教育、推广大众美育的有力探索,同时也是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致辞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在致辞中谈到,或许人们在许多重要国际美术馆和公共空间,如泰特现代美术馆、凡尔赛宫、罗马现代艺术美术馆、芝加哥千禧公园等都曾经领略过安尼施·卡普尔那糅合东西方精神,并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大型作品带来的视觉震撼。此次卡普尔来到北京,在富有现代文化精神的中央美院美术馆和最具中国文化象征性的太庙艺术馆同时展出,将呈现一次难得的东西方多元文化观念间对话与碰撞的展览。中国观众将共同见证卡普尔对材料、形式、技术和东西方文化的深入探索。此次展览将呈现艺术家横跨35年的重要艺术创作73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展出60件作品,包括4件气势宏大、充满张力的重要大型装置作品与56件重要公共项目作品模型;在太庙艺术馆将展出13件情绪饱满、源自心智和灵感的雕塑作品。

7.webp.jpg

本次展览策展人、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致辞


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中央美术学院协同创新办公室主任岳洁琼表示,太庙艺术馆是紫禁城古建群中的一部分,拥有近600年的历史。在这样的空间中展出当代艺术作品别具意义。她希望卡普尔的作品与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对撞可以引发观看者的思考,并激发中国艺术家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8.webp.jpg

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区艺术项目总监、英国驻华使馆文化艺术参赞莫睿女士表示,非常荣幸能够跟中央美院美术馆进行长期合作,此次展览是卡普尔在中国北京的首次个人大型展览,相信他的作品会给中国的观众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英国里森画廊亚洲总监董道兹作为卡普尔先生指定发言代表表示,虽然卡普尔未能亲自到场,但他由衷地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此次展览的呈现感受到他的热情与感谢。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担任主持人

11.webp.jpg

嘉宾合影

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言,作为世界上最多产和最人受尊敬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卡普尔是融古今、贯东西的典范。他的创作植根于古印度哲学思想,将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西方文化的现代象征结合起来,在材料媒介与文化隐喻之间、在自足形态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独特的关联。他崇尚色彩是洗礼和信仰,空间是心智与灵魂,材料是精神的附体,使作品在物质与非物质、存在与超越、本质与外延这些二元复合的语言中激荡起神秘而强大的共振力量。


富有生命起源象征的红色,

体现“皆空”观念的粉末,

这些语言符号成为了卡普尔的“专利”。


他曾说过:“红色是一种让我感受强烈的颜色。也许因为红色是一个非常印度的颜色,我生长的环境充满红色,之后我又在另一个层面重新认识它。”

▲《致心爱太阳的交响乐》,2013

不锈钢、蜡、传送带

曾在2013年于柏林的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展出《致心爱太阳的交响乐》(2013),在美术馆一层大厅以崭新的面貌迎接观众。血红色的蜡质砖块从几个上升的传送带的末端戏剧化地坠落至一片同样材质的聚合物中,一个悬浮着的巨大红色太阳注视着这个机械化的、毫无人为因素的场景。艺术家的手被一个看似自动的机器替代了,因而观看者可以更为直接地感受这件作品并获得一个主观且深刻的体验。


▲《将成为奇特单细胞个体的截面体》,2015

P.V.C、铁

730 x 730 x 730cm


美术馆三层则展出了卡普尔在2015年法国凡尔赛宫个人展览首秀的创作《将成为奇特单细胞的截面体》(2015)。卡普尔不仅给观者呈现了令人着迷的生物形态设计,并一同邀请他们通过侧面隐蔽的门进入作品内部,探索装置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几何空间关系。鲜红的洞被神秘地连接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张关于躯体、存在与信仰的网。

▲《远行》,2017

土、色粉、挖掘机

尺寸可变


而在作品旁的另一空间呈现了卡普尔曾于2017年在阿根廷纪念公园展出的工业景观作品《远行》(2017),一辆涂满湛蓝颜色的挖掘机爬伏在几百吨红色泥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漫山遍野的红色色粉如浪涌一般,层层叠障,形成热烈的景观。

▲《我的红色家乡》,2003

蜡、油基漆、铁制臂、发动机

直径12米


在美术馆四层,是另一件巨型自动装置作品《我的红色家乡》(2003)。机器带动一条金属臂沿着装有25吨红色软质蜡的开口容器的表面转动。金属臂在一个小时的转动中,环绕着蜡质表面缓慢运动,好像在搅拌材料,不断塑造蜡的形状,反复形成奇特景观。

除了这些大型装置作品外,卡普尔还展出了过去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重要公共项目作品的模型,包括《云门》(2004)、《轨道》(2010)、《南岸中心》(2001)、《地铁站,蒙特圣安杰洛,那不勒斯》(1999-2002) 以及今年十月将会在纽约展出的《伦纳德街模型》。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1月1日。

▲ 展览现场



编/吴靖、李雪妍

图/李标、贺伊飞

整理/徐子俊、张亚熙、田英凡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