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当艺术学院开始接轨高科技

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当艺术学院开始接轨高科技

2018-10-29 20:51:21 来源: 刘霞 作者:

▲ 中央美术学院“BMAB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展览现场

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或者应该从高更那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开始,就像电影开头外形完美到零缺点的仿生人大卫在白色房间中弹钢琴,而那具美到无懈可击的大卫雕像如同纪念碑一样耸立,一切平静的让你忘记了后来发生的一切。

抑或者是从最质朴的民间老艺人的纸扎风筝开始,岁月静好似乎日子在双手之间被完全掌控,而忘记了后面那一整面墙上的忧心忡忡的策展人和研究者对人类在“后人类”时代下对未来的无数担忧:“人工智能的出现是否超越了进化论”?“人体改造到什么程度就不能算作人类?”“数据能表达情感吗?”“人与机器人是否可以产生亲密关系?”“类机器人是否拥有人权?”“如何确定对方,甚至是你,不是通过了图灵测试的机器人?”……

上面的故事是每一个科幻电影迷熟悉的《异形·契约》,而下面的故事,是9月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BMAB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BMAB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联合承办,澳大利亚使馆等机构协办。 展览以“后生命”为主题,包含六大板块,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日渐受到关注的后人类理论语境中,“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处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微妙变化的地位。展览邀请了来自世界十个国家、三十余名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分享观点和成果。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

正如同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所言,“BMAB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是中央美术学院一百周年之际,学院继续加强对设计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也强调到,这次展览是在张子康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对美术馆重新装修之后,新学年开幕的第一个展览。也可见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中国最具历史的美术学院对“媒体艺术”这一艺术跨学科交融发展的媒介的重视。

▲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一楼大厅展出5个实验室资料

在展出作品的同时,美术馆一层也展出了目前在跨学科领域处于尖端的六个艺术与科技跨领域实验工作室,在展示研究机构的同时,美术馆也将在这此做工作坊,尝试拓展美术馆的展示之外的功能,将美术馆变成更加公众和更有交互性的空间。

▲ “BMAB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之一费俊导览

“后生命”主题展主体以“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三个部分,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架构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

 

“数据生命”

《铜车马风筝》

▲ 民间艺人张天伟和他的铜车马风筝

铜车马风筝以风为动力,吹动车轮旋转,经巧妙,机构带动四匹马同步,抬头,四蹄交替走动,尾亦会动。驾车的人,头可左右转,双臂上下作牵缰绳状。车上门窗均可开放,该作品2010年曾赴上海世博会在陕西馆展出。

《御御签(OMIKUJI)》

▲ 日本艺术家Elena Knox、渡邊克巳(Katsumi Watanabe)作品《御御签(OMIKUJI)》

“御御签(OMIKUJI)”是艺术家Elena Knox、渡邊克巳(Katsumi Watanabe的首个艺术-科技实验项目“Alter versus Deep Belief”的一部分。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展厅现场的观众与位于东京科学未来馆的Alter机器人通过网络实时接通。通过与Alter的互动,Alter会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码,并通过自身的声音系统进行实时的重新解读,并将这一独特的声音讯息作为御御签发送给参与者。


《无感涂鸦机器人》

▲ “无感涂鸦机器人” by yang02、So Kanno

这是一个自动涂鸦机器人。它的机械手臂以双摆的混动运动画下千变万化抽象线条。该作品通过去除人类的肉体和精神并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从而模仿涂鸦行为。艺术家试图找出涂鸦的基本要素并用它们来对涂鸦进行全新的解读,这些要素包括即兴、故意破坏和象征形状等。

《回响》

▲ 邱宇《回响》

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麦克风和喇叭形成一个回授场。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对话的状态,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的刺耳声音使他们马上分开。他们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接近又分离。

《鼠》

▲ 苏永健《鼠》


作品试图构建一种可欲不可达的状态。由始至终,鼠在直径20cm的跑轮中奔跑超过30,000周(约18.8公里)才能触发一次水波纹的形成。

《茧》

▲ MIT流体界面实验室《茧》

“COCOON”是一个可编程的梦境机器,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的工作合成实现。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
“合成生命”

《再生的圣物》

▲ Amy Karle(艾米·卡丽)《再生的圣物》


“再生的圣物”是艺术家Amy Karle(艾米·卡丽)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 pegda 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


《心房》

▲ Helen Pynor & Peta Clancy 《心房》

“心房”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意在探索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该装置作品由海伦·皮诺(Helen Pynor)和佩塔·克兰西(Peta Clancy)与科学家、临床医生和声音艺术家盖尔·普利斯特(Gail Priest)合作完成,作品包括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该作品的标题意在指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跨越地理,时间和人际距离的能力。

《基因汤》

▲ 梁立华《基因汤》

我们该如何面对一个基因信息会被随处贩卖的社会?从唾液中粗取DNA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实验,作者通过把这个实验中所用到的所有化学溶液都替换成可食用的溶液,并为此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这个实验的仪器,使得实验最后得到的液体真的可食用。通过这种方式,把每个人的DNA变为一种可食用,可贩卖的“商品”。

《半活体解忧娃娃》

▲  Oron Catts & Ionat Zurr《半活体解忧娃娃》

该作品也被称为《组织培养和人造子宫及其文化艺术》(Tissue Culture & Art(ificial) Wombs)。艺术家根据危地马拉解忧娃娃的形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了现代版的解忧娃娃,以生物组织工程培育了这七件雕塑作品。作品采用特殊的可降解聚合物(PGA 和 P4HB 或 PLGA)与外科缝线为材料,并在其中植以半活体细胞,后以手工制作而成。

“数据生命”

《神经风景》

▲ Tobias Gremmler 《神经风景》

“NEUROSCAPES”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 令人着迷的是,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思想,记忆,情感的雕刻。 艺术家希望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这部作品由Zuni Icosahedron委托制作,由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执导,由Mathias Woo执导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 Brad Miller《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

过去二十年来,数字图像制作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监视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作为这些现象的一个回应,《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是一个多频道装置,通过可视化数字图像的聚合和组合,描绘了计算机视觉遭遇身体参与和交互方式进行后留下的数据阴影。数据阴影是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数据痕迹和数据模式。观察变化模式作为研究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去影响、说服和变现监视数据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人形机器人简史”展厅

或许不似电影为我们提供的,是一场明确到未来生命具体面貌的体验,一场在目前科技条件之下,对未来畅想的展览,能给我们的体验更加抽象却也更加开阔。

▲ 策展团队在美术馆将人类生命分为3.0版本,并将资料已文献的形式布置在展厅的墙面。

展览将持续至9月24日。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