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档案 > 艺术教育 > 「未·未来 青年之为」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声响认知与再造

「未·未来 青年之为」在芝加哥艺术学院-声响认知与再造

2018-10-25 20:38:58 来源: CAFA未未来 作者:CAFA未未来

 


课题实践:「青年之为」—— 教育实践

2018年9月——2018年11月


「未·未来 青年之为」|芝加哥艺术学院合作课题——声景

声音艺术(Sound Art)是出现在二十世纪末期,用广义的声音(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噪音与乐音)为主要创作媒介,主张尊重声音本体,重视主动聆听而非“创作”的一种艺术类别。声音艺术与“自然声响”、“实验音乐”、“电子音效”等多有交集。广义的声音艺术可指一切讲究概念性、诉诸于耳朵的听觉艺术形式,常会探讨声音的空间、材质、场域,也在文化层面寻求与别种感官的互文关系。创作者常用的创作工具有录音设备(麦克风、MD 录音机、DAT 数字录音机、硬盘/闪存录音机等)、电脑(利用音频软件对声音进行剪辑与处理)、硬件效果器/采样器、黑胶唱盘、传统乐器、其他可发声物件等等。 

在这个名为“Sound Scape”(声景)的项目中,由Shawn Decker、陈卓、林彤、高宇几位老师组成的导师组,带领来自芝加哥艺术学院和CAFA的学生共同努力,根据在美国和中国的现场录音,创作声音媒体作品。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将试图寻找不同空间、不同文化生活的代表性声响的细节,或者寻找特定空间中不同声音的不同意义,提取多种语境下关于声音的解读角度,在小组合作的工作中,以录制、提取、叠加、再编辑等手段,将声音作为一种材料与其他物理媒介可能性做结合,强调或放大某些声音元素,最终完成声音媒体/声音装置作品的讨论和创造。

 

 

 


「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是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将秉持跨领域、跨时空、跨文化原则,集成全球学术智慧,联合全球院校与社会各界的领袖学者、科技实验者、未来预测者、设计研究者、社会学者、商界精英等,打造一个专家汇集、智慧碰撞、多元发声、合作共赢的全球「未·未来」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在2017年「未·未来——激活创新」中提出相关问题的国内与海外院校,进行深入研究合作,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研究工作坊为发声主体,通过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践,以文献形式呈现教学过程与阶段性成果。 

国内外师生在9月底前往海外教授所在院校进行工作坊训练与学习,教育实践阶段性成果将于2018年11月1日开始在「校长论坛——国际美术教育大会」期间展出,与国际校长形成讨论互动,届时汇集全球各合作院校研究工作坊的教学过程与阶段性成果,以展览为媒介形成对话与研讨的模式,对未来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持续研讨参考,形成「全球设计教育共同体」。 


「未·未来」 青年之为 – 课题实践 

筹备委员会:高洪、范迪安、苏新平、王少军、王晓琳、吕品晶、张子康、宋协伟
主任:高洪、范迪安
学术主持:范迪安
总策划:宋协伟
项目协调:常志刚、王 川、徐佳、张欣荣
对外宣传:秦建平、章燕紫、张文超、薛江
策划执行:程书馨、李明威、薛天宠
多媒体与视觉:陈卓、何君
空间设计:薛天宠、柏林、张天钢
行政支持:郑钰尧、刘星伶、陈华、车静、郑涛、刘晓磊

各课题负责人

艺术治疗:Leah Gipson、宋协伟、何  君

艺术跨越创造:David Gersten、张欣荣、张文超

未来城市环境:Allen Sayegh、景斯阳、李世奇

思辨设计:Anthony Dunne、王成良、王  捷

未来保护设计:Ashley Hall、王选政、张  凡

非线性未来预测:Clive van Heerden、刘  骁、程书馨

可持续水利用:Richard Perez、Rael Futerman、李  卫、 海  军

自然防灾生物设计:Jun Kamei、周子书

声音艺术:Shawn Decker、陈  卓、林  彤、高  宇

虚拟美术馆:Gary Hill、费  俊、马志强

元文本:Peer Sathikh、蒋  华、何  浩、张洺贯

中国创造:David Grossman、王子源、林存真、刘  钊、 李文龙

全球变暖可视化:Boris Müller、Jonas Parnow、陈慰平、 徐  彤

人工智能设计:Pascale Fung、王黎明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2018年11月1日展览、论坛将于中央美术学院盛大启幕

未知,欲知。未来,已来。

The unknown, will be known. The future, is here.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