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艺术”和“实验艺术”的废除---我的理想用词是“艺术”
  • 邱志杰:区分描述性概念和分期概念――中西语境中“当代艺术”的概念考察
  • 传统、全球化,以及影响东西方当代艺术的几个问题
  • 黄笃︱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但可以综合现实
  • 重要的不是“什么是当代”:我们应该关注在历史中形成的当代性
  • “一路走来”——“中国前卫艺术教父”栗宪庭的艺术之旅
  • 艺术中的政治——汪晖与朱金石的对话
  • 欧游反思录 ——欧洲三大艺术活动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 当代形式与传统文化(关于观念艺术)
  • 朱青生:中国未真正诞生艺术史专业
  • 专家认为:中国策展人应具备两种目光
  • 何桂彦:重要的仍然是艺术
  • 原志阳:当代艺术如何介入城市文化权力空间
  • 鲁明军:功能自觉与价值阙如
  • 冀少峰:为什么是“中转”
  • 朱其︱疯狂消费是我们觉得真实或者踏实的存在
  • 何谓“事件”——如何创造一个展览
  •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以失败告终?策展团队Ruangrupa访谈
  • 陈晓峰:2011年艺术危机G点
  • 盛葳︱论“体制”与“当代艺术”之关系
  • 孙振华:史学传统和当代艺术史写作
  • 刘淳:策展人的价值与意义
  • 展览制度与中国当代雕塑
  • W.T.J. 米切尔︱视觉媒介不存在
  •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被误读的“行为” ——二十年多年行为艺术现象和背景
  • 彭德︱中国美术发展战略
  • 欧宁:报纸是隐形的公民建筑
  • 栗宪庭:“被消费”的影响力
  • 冯博一︱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劫难逃
  • 安塞姆-基弗:艺术是艰难的,可不是娱乐
  • 奥利瓦中国行的意义与中国抽象艺术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与传统碰撞?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展现新生代策展人的爆发力
  • 自动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上):中国当代艺术在变乖还是进化
  • 中国当代艺术的进化论(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之路在何方?
  • 从高岩松装置作品看今日“新垃圾艺术”
  • 朱朱:“狂欢”与“灰色”
  • 后现代艺术的商业运作
  • 两个视角回眸艺术“85新潮”
  • 尹吉男:当代艺术家仍需寻找文化坐标
  • 欧文·沃姆 选择幽默,就是选择批判
  • 中国当代艺术的审查制度
  • 国外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

    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

    2019-06-21 09:38:20 来源: artda.cn艺术档案 作者:artda

    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

    黑川良一(Ryoichi Kurokawa),是一位来自日本的年轻视听艺术家。1978年出生于大阪,现居德国柏林。1999年,他开始从事视听创作,并在各大艺术音乐和电影节,展示视觉、装置和放映作品。同时,他也开始进行跨媒材的现场视听表演,并发行CD和DVD。他也帮诸如“人类听觉海绵”等音乐家进行现场视觉表演。黑川良一近年来应邀参加欧洲、美国和亚洲各大数位艺术节和美术馆展出、放映及举行视听音乐会。2010年黑川以最新五件式的装置作品“流变:五个地平线”(“气候”制作)荣获知名的金尼卡奖——奥地利林兹市电子艺术节的数位音乐和声音艺术奖项。

    艺术家作品

    oscillating continuum
    2013
    Sculpture

    mol

    2012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version
    2ch Holographic HD video projection  |  2.1ch sound
    Duration: 08'00" loop

    Audiovisual concert version
    2ch Holographic HD video projection  |  1ch 5:1 HD video projection  |  2.1ch sound
    Duration: 20'00" - 30'00"

    syn_

    2011 -
    Audiovisual Concert
    Diptych  |  2.1ch sound
    Duration: 30'00" - 45'00"

    关于《共感》(syn_)
    黑川良一现场影音表演,2011年

    “syn”源自于希腊文的一个字首,象征“一起,合,整合”的意思。它意味着同时发生的几种不同东西感觉起来却好像单一的一个东西。这件作品比他之前的作品cm: av_c,更为强调某些元素,像是同步、合成、概要和通感。但是,虽然他近期的音乐会作品“流变”或“并联头”被视为“电影”,这件作品却和“音乐”更有关系。

    《共感》不是某样需要用脑去慢慢消化的东西,而是可以直接受刺激、可以同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感觉的东西。这场影音表演企图诱发人类共感的经验,将声音和影像,自动整合为视觉和听觉的感知。

    ground

    2011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Triptych  |  3.1ch multi sound
    Duration: 12'00"

    Octfalls

    2011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8 HD displays  |  8ch multi sound
    Duration: 08'00"

    rheo: 5 horizons

    2010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5 HD displays  |  5ch multi sound
    Duration: 08:00 loop"

    celeritas

    2009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version
    3ch HD video projection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24'00"

    Audiovisual concert version
    Quadtych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25'00" - 35'00"

    Theatre version
    3ch HD video projection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50'00"

    2011
    Sound installation version  |  commissioned by Yamaguchi Center for Arts and Media [ YCAM ]
    5.1ch multi sound
    Duration: 10'40" loop

    Rheo

    2009
    Audiovisual concert
    Triptych HD video projection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20'00"- 30'00"

    Parallel Head

    2008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version
    10ch SD surround video projection  |  5.1ch/8.2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12'00"

    Audiovisual concert version
    Diptych/Triptych/Quadtych version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30'00" - 45'00"

    scentless

    2008
    Audiovisual installation
    3ch HD video projection  |  5.1ch surround sound
    Duration: 08'00"

    cm: av_c

    2005
    Audiovisual concert
    Diptych  |  Stereo sound
    Duration: 20:00 - 50:00

    COPYNATURE

    2003
    Single-Channel audiovisual work
    SD  |  stereo sound
    Duration: 41'00"

    [视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制造的联觉感官体验

    黑川良一为数码艺术添哲味诗意

    文/尉玮(香港文汇报记者)

    黑川良一被称为是声与影的魔术师,最善于利用电子数码技术,细致表达声音与影像的关系。这位出生于1978年的艺术家来自日本大阪,作品不拘一格,包括放映、录音、装置、现场表演等多种形式。

    近年来,他愈发活跃于世界舞台,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柏林Transmediale媒体艺术展、上海国际电子艺术节、西班牙Sonar音乐节等国际艺术节与美术馆中,都有他的身影。2010年,他更获得奥地利「电子艺术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电子音乐及声音艺术界别的年度金奖,这奖项可说是新媒体艺术的奥斯卡奖,可见这位30出头的年轻艺术家确有两把刷子。

    黑川良一2011年为香港为观众演出其多媒体作品《RHEO》的灵感来自古希腊哲人对世界本质的思考,于2009年3月在法国VIA Festival首演。艺术家用精心调配的视觉画面和音响变化来雕刻时空,演大化流行,观众将如置身于一场音乐会中,静静细味这数码技术背后的人文诗意。 

    记者通过电邮联机远在德国的黑川良一,与他聊聊如何在抽象的声影作品中为观众创造诗意体验。

    万物皆流动

    问:香港文汇报(以下简称文)  
    答:黑川良一(以下简称黑)

    文:甚么促使你成为一名艺术家?你为甚么对声音与影像艺术这么感兴趣?

    黑:我并非学艺术出身,当我还是学生时,我与朋友一起创作了一些艺术作品,只是为了好玩。成为艺术家对我来说是很偶然的。刚开始时,我只是对影像表达很有兴趣,之后我开始思考影像与其他要素的关系,发现声音效果对人的视觉也有刺激作用。我想,声音与影像的结合就像是一个雕塑时空的过程,这其中产生出许多数学式的美感。
     
    文:这次在香港,你会表演作品《RHEO》,这个作品的灵感是甚么?RHEO是一个著名的哲学词汇,你自己是一个哲学爱好者吗?

    黑:我并不是一个哲学爱好者,但是有些哲学思想时常启发我。RHEO一词的意思是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没有东西不在变化之中,许多看起来相似的东西其实并不相同。所谓的美与存在,就在这无限变动中。那么,事物的本来状态其实就潜伏在这变化中,我想,那就是所谓的美,而我们都处身在这转瞬即逝的美中。

    我的灵感其实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斯的“panta rhei“一语,表示所有东西都在流动,而我把这想法转化成了数码的抽象表达。

    自然的规则与不规则所产生的连续图案,创造出变动与融合的平衡。可以说,这规律本身正是本质美感的呈现。我将自然的有机形式整合在一起,并追踪运动与色彩,于是便建构出一幅自然的图景:在具体的影像、田野的录音,以及生生不息的声音和动画中,不变中蕴含着时间的连绵流动。它象征着在这不断的流变中,持续的死亡与重生的循环。这设计的基础是人类掩盖在潜意识之下的记忆,是那自远古以来,蕴藏在变化循环中的小时周期。这个潜藏在自然流变中的时间的有机模型、形式、结构和不同面向,以某种方式创造出美感。作为比喻性的主题,水在这个作品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我描绘了这完整的图景,并整合出与自然共通的一种周期性。
     
    不需准备,只要体验

    文:在你以前的作品中,是否有特定的主题?通过作品,你想表达甚么?

    黑:有许多要素在其中。虽然不是所有作品都这样,但我经常想提供观众一种新的“联觉”体验。我的每个作品都包含不同的信息或概念,但去达至感知的方法则是基本上相同的。
     
    文:你创作一个作品的过程是怎样的?你最享受哪个部分?

    黑:在构思阶段,我会在脑中绘画一幅声音与视觉的图画,声音与视觉两个部分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对它们我向来平等对待。在实践作品的过程中,我则开始把脑中的图画实体化呈现出来。如果一定要选最享受的部分,我想,应该是构思的阶段吧。
     
    文:为何对你的作品来说,现场演绎非常重要?

    黑:以音乐会的形式,我们就可以限制观众的时空感,我则可以相应地考虑、调整声音与视觉的刺激。每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会、装置、放映会等)都有它强烈的个性,所以每种形式对我来说都很重要,用不同的形式,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刺激。
     
    文:你的作品与日本文化有甚么联系吗?大阪的文化又与东京有很大的不同,你的作品是否与你的成长背景也有些联系呢?

    黑:日本文化,比如说日本动漫对我的作品几乎没有影响。我可能有一些受到日本文化或大阪文化的影响吧,但我从来没有思考过作品与家乡之间的关系。
     
    文:声音影像艺术给人的印象总是十分抽象,可否给观众一些小“贴士”,教教我们该如何去理解它?

    黑:我想我的作品并不是很困难,我希望观众不需要做甚么准备,去体验就好了。、

     

    扩展阅读

    艺术档案 > 新媒体档案 > [视频]日本艺术家黑川良一制造的联觉感官体验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