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涛︱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差异及转换
  • 张海涛:中国独立动画发展中的问题和现状
  • 现场︱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搞艺术?
  • 2019连州国际影像专家见面会
  • 日程 | 2019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 第七届“金拴马桩奖”大学生影像艺术节︱日程+终评
  • 论坛︱张海涛:近未来影像艺术的媒介趋势
  • 圆桌讨论︱互联网与当代艺术
  • 张海涛:对宋庄“强拆事件”的见解
  • 现场︱“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 [访谈]张海涛:转换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
  • [展讯]郑州首届“烩art”国际现场艺术节
  • 张海涛:探寻七零后艺术群体的尴尬特征
  • 张海涛︱网络线上展览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线展览的发展与演化”采访
  • 张海涛︱未来艺术学概论——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研究生系列学术讲座回顾
  • “长江视野”新视听影像作品大赛评选结果揭晓
  • 中国元宇宙峰会2021
  • 现场︱“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
  • 张海涛︱悲欣交集——宇宙方舟2020的微缩景观
  • [西安]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国际短片单元暨第五届西安国际影像节
  • “都市游牧”2017杭州大屋顶国际动态影像展
  • [成都]讲座︱张海涛:近未来科技与人工智能艺术的逻辑简史
  • 2023连州国际摄影年展:时光机器、以虚强实、同行际遇、降河洄游
  • [现场]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 - 中国首映
  • 张海涛︱鲁迅美院实验艺术系课程《未来艺术简史》
  • 现场︱日常动媒体
  • [北京]动·静︱计划三
  • 讲座︱张海涛:人工智能学与AI艺术观念简史——AI、哲学、艺术的历史逻辑
  • [杭州]讲座︱张海涛:近未来科技艺术
  • [2013-10-19]第14届OPEN国际行为艺术节作品现场
  • 100X100=900国际录像艺术展——100位录像艺术家讲述一个世纪
  • 现场︱“人机合一”人机艺术计划Ⅱ
  • 张海涛︱后现代、当代、未来艺术思潮的历史逻辑与特征
  • 张海涛︱媒介创造与本体穿越:中国机器人艺术
  • 张海涛︱后疫情时期现场艺术持续实施的可能性
  • [2013-10-31]感应器II——“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作品
  • [2013-10-31]暗物质II——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作品
  • 感应器II——“感应·感动”人工机能艺术展
  • 暗物质II——当代艺术的异类表述
  • “宠灵”建筑空间设计——方案艺术戴帆个案
  • [北京]破案小组:营救行动
  • 如何建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
  • [北京]动·静︱计划二
  • 沙龙︱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AI艺术的衡量标准究竟在哪儿?
  • 国外 艺术档案
    艺术档案 > 人物档案 > 艺术家库 > 国外 >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

    2020-06-09 08:31:43.493 来源: 本站 作者:

    ▲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

    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1945年出生于美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概念艺术家之一。1965年,他将一把椅子、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词典中关于“椅子”词条的说明文字复印出来,将三者以并置的手法进行展示,题为《一把和三把椅子》,这是概念艺术的典型作品。照片象征着人的形象思维,文字象征着人的语言逻辑思维。

    ▲Joseph Kosuth.一把和三把椅子 / One and Three Chairs.1965

    约瑟夫·科苏斯将观念艺术定义为“哲学之后的艺术”,开始审视艺术的角色、地位以及人们赋予艺术品的意义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探讨交流的界限以及现存各种视觉语言的内在同一性,试图测量艺术冲击力。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传达某一观念而不是制造“永恒”的艺术品方面。还关注对艺术创造的制度性的限制:艺术品是如何成为这个日益腐朽的商品社会的附庸,并进而成为某种风雅或者所谓的“文明”的象征。科苏斯所要表达的核心观念为: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并不是它所有的构成材料,也不是美学整体性或呈现方式。椅子,这一客观物体可以被摄影或者绘画再现出来,成为一种“幻象”,但无论是实物的椅子,还是通过艺术手段再现出的椅子“幻象”,都导向一个最终的概念——观念的椅子,即文字对椅子的定义。

    作为概念艺术的一名重要先驱者,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在上世纪60年代时开创了挪用策略、以语言为基础的作品和对照片的使用。与此同时他也开始利用霓虹灯进行实验。当他早期用霓虹灯创作的作品第一次展出时,对这种流行而且民粹主义的材料的使用打破了当时的观众对艺术品先入为主的观点。就这层意义而言,约瑟夫·科苏斯将他的霓虹灯视为一种“公共书写”的形式。

    艺术家作品

     

    Lucius Flavius Philostratus曾经说过:“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个潜在的图像,而每一个图像也是一个潜在的词语。”我们说不清楚这二者谁先出现在人类历史中,但从有了书写文字的最初期开始,一种分歧就与我们同在——它开始渗透并且让这二者的关系变得紧张。

      



    【声明】以上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artda.cn艺术档案网的立场和价值判断。

    网友评论

    共 0 评 >>  我要留言
    您的大名